這場最精彩、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鏡頭:第二節伊戈達拉對位詹姆斯時,詹姆斯一個沉肩突破,空中換手的2+1。
這一球大概是過去5年的一個縮影:在和命運纏鬥多年的過程裡,身邊的人和事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只有勒布朗·詹姆斯的鬥志仍然如少年一般昂揚且堅定,就像遠行多年的大航海家,無論遇見哪片海域、無論經歷怎樣風雨,都一直堅定地奔向大航線的終點,堅定唯一。
從結果上看,熱火114比124隻輸了湖人10分。
但從比賽觀感上看,熱火和湖人的差距似乎隔著一道馬六甲海峽。
比起上一場領先32分險些被逆轉,這一場的湖人有一種極度的遊刃有餘、胸有成竹的感覺在——無論熱火掀起多大的風浪,湖人的航線巋然不動。
這一切歸功於他們的基本盤足夠穩,同時在困境出現時又具備一定的硬解法。
從湖人的角度看,他們的幾個要素:
01
奧利尼克的小動作太多,湖人要注意,尤其是濃眉
奧利尼克最明顯的一個動作,就是第一節結束時在空中暗暗推卡魯索那一下。當時卡魯索在和納恩對抗中離了地,旁邊的奧利尼克非但沒有伸手接一下卡魯索,反而是使了一個暗勁。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如果你了解奧利尼克那些足以比肩扎扎·帕楚裡亞的黑歷史,你就會對他的行為不寒而慄,尤其是作為湖人球迷。
類似的還有第二節奧利尼克和濃眉搶籃板時,對濃眉胳膊纏繞的小動作。
我相信斯波派他上去是為了解決內線的用人荒、為了解決熱火的得分荒,但奧利尼克的風格眾所周知。隨著他的時間在系列賽後續的越來越多,估計類似的動作還是會經常見到。
當然,湖人也有自己的懲罰措施。
比如第四節JR對奧利尼克這一下:
比如詹姆斯在死球時對奧利尼克這一下:
如果詹姆斯還沒有忘記2015年奧利尼克對樂福做的事情的話,他就應該提醒他的隊友們在接下來的系列賽要小心了,尤其是直接對位奧利尼克的濃眉——畢竟那是當年一胳膊卸掉騎士半個冠軍的人。
02
詹姆斯和隆多分開時間可以更多一點,破熱火聯防需要兩個指揮官分別在場
季後賽的沃格爾第二信任的陣容(除了濃眉打5以外)就是隆多+卡魯索+詹姆斯+庫茲馬+大莫裡斯的這套陣容。無論是對火箭還是掘金,哪怕被普拉姆利和小波特打到幾乎爆炸,但沃格爾始終如船長一樣淡定、堅信。
但這場,沃格爾變了,他排出了卡魯索+格林+詹姆斯+庫茲馬+大莫裡斯的陣容和隆多+卡魯索+波普+大莫裡斯+濃眉的陣容。
偉大船長總是知道何時應該揚帆,何時應該加速,何時穿過暴風雨,何時到達終點。
熱火在整個賽季最引以為傲的聯防、在東決把凱爾特人折磨的苦不堪言的聯防,在湖人兩位高智商籃球大師面前幾乎破碎了。
兩場比賽下來,詹姆斯和隆多給人的總體感覺:沒怎麼發力,但輕鬆的破壞了熱火的防守,順便還打擊了一下熱火的自信心。
比如,
詹姆斯分給底角的大莫裡斯:
詹姆斯罰球線接球來了一記「黑子哲也式」的傳球:
隆多擊地給罰球線的大莫裡斯,隨即轉到左翼三分線:
隆多撕扯了熱火的防線後,助攻濃眉:
隆多站在破聯防的黃金位,直接一記拋投:
沃格爾在儘可能拆開兩位籃球大師一起在場的時間,保證場上永遠有人在場上破壞熱火的防守、打擊熱火的信心。
03
湖人的基本盤還在,甚至還沒發力
熱火做了足夠多的努力,包括變陣、變打法、變防守策略,但湖人的回應是不為所動,我就做好我自己的事情。
自始至終,熱火都沒有讓詹姆斯和濃眉的打法受到改變,詹眉機會一直是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在比賽,這是熱火非常失敗的一點。
巴特勒遇到詹姆斯,好像沒有了遇見揚尼斯和塔圖姆時的霸氣;
伊戈達拉的年邁讓他失去了在勇士那幾年經常對詹姆斯做的事;
克勞德和奧利尼克除了一些小動作好像並沒有對濃眉的投籃做到任何的幹擾;
阿德巴約只能在板凳席作壁上觀;
白萊昂納德甚至只能打假首發過渡。
湖人的基本盤:詹姆斯和濃眉幾乎沒受到任何的挑戰——甚至還有些過於輕鬆了。如果熱火還不能在G3找到一些辦法撼動一下湖人的基本盤,那恐怕留給他們的時間就不多了。
04
湖人的王牌戰術還在,甚至沒怎麼用過
眾所周知,湖人的王牌戰術:詹眉擋拆。這個湖人的無解殺招在總決賽的舞臺同樣也沒有太多的展示機會。原因在於,幾乎用不上。
就好比打王者榮耀,如果你的一技能和二技能還沒放完對面就已經「First Blood」,你還有必要在原地空放一個大技嗎?
換句話說,窮盡一切的熱火根本沒有把湖人逼到要啟用終極戰術的地步——這也是熱火足夠絕望的事。
只要詹眉分別帶隊,隆多在這套陣容幫幫忙,在那套陣容幫把手,湖人就可以維持住優勢。甚至逼急的話,就直接把球扔到濃眉手中,他自然就幫你解決了問題。
比如,湖人在第三節開局直接打了個7中7,濃眉再一次展現了「你們就是防不住我,我就是想幹啥幹啥」的狀態。
這也是外界把熱火的奪冠概率只計算成4%的原因——哪怕你撼動了湖人的基本盤,湖人的核心戰術就在這裡等著你破解,而系列賽的比分已經是0比2落後了。
最後補充一句題外話,第三節湖人投瘋那時候,第8投還是丟了。
因為出手的是:丹尼·格林——大航海家的目標,堅定且唯一。
05
沃格爾的殺人誅心戰術
在半決賽對火箭時,沃格爾就玩過這一招——在輪換中突然派上了新秀霍頓·塔克。這一招非常有效、非常雞賊:一是火箭沒有對塔克研究過,二是在常規輪換中突然派上了平時的飲水機管理員,頗有一種「羞辱」的意味在裡面,這一套路也成功搞到了火箭的心態,塔克在火箭的G4裡5分2籃板2搶斷、G5裡9分3籃板。
在總決賽G2,沃格爾故技重施地上了JR·史密斯。
你可以理解為沃格爾在搞熱火的心態,也可以理解為遇上奧利尼克只有JR這樣的人才能懲罰他。無論是哪種理由,至少沃格爾都成功了。
熱火做了很多改變:
納恩和奧利尼克的上場時間上升,也確實吃掉了所羅門·希爾的時間;
熱火在兩瓶毒藥中選擇了了「一聯到底」,但結局略顯悲壯;
針對湖人的雙塔,熱火也做了一些利用腳步襲籃的套路;
斯波做了充足的改變且幾乎已經打完了手中所有的牌,但仍然沒有解決問題。
對於熱火來說,有很多理由足以讓他們悲觀到底:
——斯波幾乎已經做到最大的調整了,但湖人給出的回應是:不慌不忙,整場都把分差控制在10分以內,每當熱火有追上的跡象時,湖人就做一件事就可以了:把球交到詹姆斯或濃眉手中。
——湖人這場在熱火「一聯到底」的決心下,只投出了47中16的三分數據。對比G1半場的17中11,這已經不算高了,尤其是湖人的幾個主要射手的表現足夠糟:波普11中2、格林8中1、庫茲馬6中2、莫裡斯5中2,湖人已經給夠了熱火機會,但熱火還是錯過了。
——針對湖人的雙塔,克勞德開局連續攻了幾個「濃眉你終於出來了,那我就進去了」的持球攻籃的球,但不足以改變湖人的整個防守。
——巴特勒做了足夠的改變,但結局相同。巴特勒的25分8籃板13助攻的數據確實已經足夠盡力,對比東決對陣凱爾特人,巴特勒在這場已經提前開啟了進攻模式,甚至比對雄鹿那時候做的還要好——做到了進攻組織兩手抓,但杯水車薪,越是努力,無力感越是強烈。
對於熱火來說,還有什麼可以調整的嗎?
只要系列賽還沒結束,熱火依然有調整的餘地,但不多。
01
也許斯波依然可以對首發陣容進行微調
希羅+鄧羅+克勞德的三射手首發,讓熱火把全部的組織壓力都放到了巴特勒身上(13助攻)。如果下一場還是保持這樣的分配,熟悉套路的湖人就有足夠的精力去掐死巴特勒的單點組織,熱火將更加步履維艱。
所以希羅應該回到他更熟悉的二陣容:一是解放巴特勒的持球壓力,二是可以續上二陣容的進攻火力。
下一場阿德巴約回歸,熱火可以嘗試排出納恩+鄧羅+巴特勒+奧利尼克+阿德巴約的首發陣容。納恩的持球可以解放巴特勒的部分壓力,奧利尼克可以在一開場就和濃眉纏鬥,上了雙塔雖然和熱火整個賽季的風格有些差異,但是至少牌面上對得上,不至於看起來那麼悲壯。
既然手中的牌幾乎已經快打完了,那麼斯波只能從排列組合上再做一點文章。
02
遇到換防時要足夠堅決
湖人的防守每一場都在進步和變得更好。
第一場的湖人選擇了除了霍華德以外其他人全部換防,直到濃眉打5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一場他們選擇了包括霍華德在內都要換防。
這本來是熱火的機會,但巴特勒開局連續3次挑戰霍華德失敗。
下一場如果熱火上了納恩+巴特勒的組合,他們就有了多一個的攻擊手去挑戰湖人的內線。巴特勒要以身作則,努力做到殺傷和挑戰,否則熱火的射手群的日子將越來越難過。
最後說說湖人唯一「糾結」的一件事:
而對於任何一屆總決賽來說,一名球員能25投14中、用62%的命中率砍下33分9籃板9助攻1搶斷1蓋帽0失誤,並且帶領球隊把比分打到2比0時,他都應該是奪冠後毫無爭議的FMVP。
但在湖人身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到最後一刻才會揭曉了。
原因是他的身邊還有一個更恐怖的,20投15中(前15投14中)、用77.5%的命中率砍下32分14籃板1助攻1搶斷的核武器存在。
這可能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齊頭並進的雙星閃耀時刻。
比起喬皮組合、OK組合、詹韋組合,現在湖人的詹姆斯和濃眉就像筷子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一個。無論少了誰,湖人都不可能站在現在這個舞臺上。
對付開拓者的鋒線時,是詹姆斯挺身而出。對付火箭的五小時,是濃眉給了塔克降維打擊。和約基奇纏鬥的是濃眉,單防穆雷帶走比賽的是詹姆斯,一記科比式絕殺的是濃眉,終結西決系列賽38分16籃板10助攻的是詹姆斯。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難道第一核心就必須是非A即B嗎?那麼這個世界還需要「並列」這個詞做什麼?
就像這個賽季的湖人,就只有詹姆斯一個「第一核心」嗎?濃眉就不是「第一核心」嗎?
如果此時此刻系列賽結束、湖人勝出,誰能獲得FMVP?
沒有答案。
而過往詹姆斯所在球隊的總決賽之旅,詹姆斯永遠都是那個當仁不讓的FMVP,這就是不同之處。
真正的湖人關心的,只有第17個冠軍和10年的復興之路。無論是詹姆斯和濃眉,誰得到FMVP都是應得的、毫無爭議的。
畢竟,一切都是為了最後那句:「Kobe,This is for You!」
大航海家的夢想還沒有實現,仍然要保持堅定的信念。
Job's not finished!
這是10年前那位偉大的大航海家和他的夢想即將實現時,輕聲說起的秘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