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水彩畫的「韻」。水的輕盈、透明和流動性,色彩的透明感,使畫面構圖的形式結構、章法體勢更容易產生一種音樂的節奏韻律美,故水彩畫又有「小夜曲」之稱。
水彩獨具魅力,上一期我們欣賞了5為人物水彩畫家畫作,【5位中國神級水彩畫家人物畫,個個風格獨特,原來中國有這麼好的水彩!!!】這一期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幾位中國畫家的令人水彩畫作吧,中國,也有這麼好的水彩畫家!(排名不分先後)
1
畫家黃鐵山 堅決反對趕新潮、追「前衛」,他為水彩畫民族化的道路上,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黃鐵山,1939年生,湖南省洞口縣人,1959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現任湖南省美協主席,第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及第二屆主任、湖南省文聯副主席。
他是一位執著從事水彩藝術而獨具風格的畫家。
他不因循守舊,奮發進取,勇於探索,而又深深懂得水彩藝術在中國必須振興,必須改變那種多年來一直處於其他畫種陪襯的地位,因而毅然奮進,默默耕耘,
他走到哪裡,畫到哪裡,
他是速寫本隨身帶的畫家。常年堅持,受益匪淺
他認為「這是水彩畫基本練習的好形式,這種練習在參考照片成風,釀成繪畫感覺遲鈍的今天,顯得更為必要」。
他是一位堅決反對趕新潮、追「前衛」玩弄形式的畫家,因之他從不以特技或偶然效果譁眾取寵,而以水色交融的魅力感染觀者。
他的作品的成就說明了他在水彩藝術上的追求是成功的
2
蔣智南「做藝術需要真情實感,更需要自信、專注和堅定的立場。
蔣智南
198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美協水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北京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
開懷大笑
幸福的笑容
蔣智南的作品輕鬆唯美,作品中充滿了具有靈性的光影,它們折射出他清明、有愛的內心世界。
蔣智南人物肖像系列作品-06
午後
神盼
巴扎見聞1
巴扎見聞2
縱觀蔣智南的水彩畫大致可分為幾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寫生為主,所選擇的對象都是陽光下關係著他情感世界的人與物,這一階段有兩個特徵,一是對光的崇尚,擁抱生活的溫馨,二是筆法細膩,以物體的自然肌理作為建立畫面視覺秩序的媒介,具象中暗示著某種抽象;第二階段是「自行車系列」,依然是躍動與閃爍的光,實物與投影互為主次,相互映襯,說不清究竟那一個是畫面的主體,畫面秩序明顯地抽象化了,從模擬一種具體的物象,做內心秩序的陳述對蔣智南是一次突破;第三階段是他從1996年至1997年在巴黎國際藝術城進修期間所畫的歐洲所見,畫面中景物的取捨、構圖、色調多了一份理性,客觀中滲透著他對他意欲記錄的事物的心靈軌跡,精神的一面成為他期待表述的第一需要。與第一階段顯然不同了,技巧上亦更加嫻熟而洗鍊,手與心相合,景與情相融,沉著而老辣,他已是一個很成熟的水彩畫家。
隨之在北京、香港、巴黎藝術城及楓丹白露、美國舊金山及西臘丘斯等地舉辦的個人畫展受到極大關注。
此外,蔣智南在水色旅程的探索中還經歷了一次「驚險」的轉折。1999年感恩節的傍晚,他在美國遇上了嚴重的車禍,在醫院經過6個多小時的搶救,心臟又恢復了跳動,儘管他的腦幹受到了嚴重傷害,但最終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當他又拿起畫筆能為病友們畫速寫的時候,讓他相當的開心和自信。2000年8月,他的女兒出生了,這是他生命中最生動最鮮活的作品!
車禍以及女兒的出生,讓他對生命和生活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和感受,生活態度和藝術創作都開始有所改變,他更加注重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強調作品中的光影效果,試圖用光影狀態下的主題來體現生命瞬間的精彩。如「百葉窗前的天使」、「花香長漫」等。他發現光可以給平常的景物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美感及視覺上的驚喜,而影子的變幻更給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光是生命的源,影則是生命的浪漫姿態,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做藝術需要真情實感,更需要自信、專注和堅定的立場。真情實感的藝術作品才有可能打動觀者,而自信、專注以及堅定的立場是你可能成功的前提,如果我們再將愛注入到作品之中,那你將會讓更多的觀者感受到溫曖……」蔣智南深有感悟地說。
慈祥的老人
蔣智南喜歡水彩畫所特有的水性特徵,更著迷於它「失控」時所產生的意外驚喜,多年的藝術實踐讓他認識和掌握了水彩的基本原理,技法固然重要,但對藝術的把握更需要長期修煉。他不願放棄水彩「探險」,視「失控」為一種極樂,近十年來,他都在追求繪畫的精神自由。
歲月滄桑
蔣智南人物肖像系列作品-01
蔣智南人物肖像系列作品-02
蔣智南人物肖像系列作品-03
蔣智南人物肖像系列作品-04
蔣智南人物肖像系列作品-05
3
劉壽祥,透明而厚重、端莊而靜穆,洋溢出一股正氣。
劉壽祥
1958年生,從事水彩畫的教學與創作。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水彩畫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主任。
提起劉壽祥老師,
第一印象就是「靜物」,
靜物「鮮果」系列。
靜物《鮮果》
有人說,
老師的作品,
觀後有一種直指心靈的神聖感;
也有人稱,
從中能感受到生活的陽光燦爛。
靜物《鮮果》
劉壽祥老師的靜物,
以馬克筆起稿 ,
勾勒粗略的輪廓與明暗,
再以國畫顏料,
奠定基礎色調。
變化的黑色為基調,
紅色的蘋果為點綴,
黃色的堅果為過渡,
富有生機的鮮紅蘋果或三五成群散落其間,
或堆聚在一個果盤裡,
再輔以沉穩雅致的灰色背景,
構成了他《鮮果》系列靜物畫的主旋律。
靜物《鮮果》
在表現手法上,
他發明了特有的「埋色」和「衝洗」等方法,
使得畫面水韻、肌理等天然趣成,
透明而厚重、
端莊而靜穆,
洋溢出一股正氣。
有別於水跡淋漓放達、
恣意縱橫的畫法,
劉壽祥老師的水彩畫不依靠意外、
不沉醉於偶然,
而是以嫻熟的技法結合強大的起型能力,
理性地掌握畫面各部分的水分。
「養形色於水」,
使得水和色交融成趣,
劉壽祥老師的水彩畫,
才能有「韻」、有「氣」、有「渾」、有「逸」,
才能有散淡飄逸、空靈深遠的意境,
才能有虛實相生、物生象外的禪意。
在他的眾多題材的作品中,靜物畫最具其代表性。
和近現代美術史上的許多大師一樣,
劉壽祥也是從靜物寫生入手,
來探索繪畫中帶有普遍性的「有意味的形式」。
形式,只有形式,才使藝術成其為藝術。
藝術大師畢卡索說過「最重要是形式,
而形式一經產生便不會消失,能以獨立的生命存活下去」 。
線條色彩在特殊方式下組成的某種形式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激起我們的審美情感。
這種線、色關係的組合,這些審美的感人形式,
我們稱之為「有意味的形式」。
水彩畫的形式語言,
除了一般繪畫形式共有的線條、色彩、形狀、體積、明暗、構圖等各種可視的形象語彙外,
還擁有自己所獨有的流動、透明。
--- 王誠浩(武漢大學教授)
劉壽祥的風景畫,留給人們的是一種對歷史遺存和在文化上的懷舊與鄉愁。畫家以淡雅灰色為主調,水韻淋漓、色調淡雅、豐富細微,用筆老辣,一蹴而就。他在水鄉系列江南街景中,那斑駁陸離的色彩、空寂的街道,作品細節刻畫的生動、局部變化的微妙、樸拙的用筆、尋耐的韻味。以飽含激情,橫塗豎抹,結合濃、淡、幹、溼的水色變化,造型嚴謹、拙中見巧,樸中求華、氣韻生動,質感強烈,極富東方神韻,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
在「用筆」上,
他借鑑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用筆之道,
不是慎微謹細的「描」,
也不是傳統技法的「畫」,
而是飽含激情的「寫」。
橫塗豎抹,輕、重、緩、急的運筆,
結合濃、淡、幹、溼的水色變化,
作品氣韻生動,
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
4
杜拙水彩:用雙腳尋找美麗風光,唯美卻具有高格調!
杜拙
1969年出生,
祖籍山東。
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大連的漁民小屋,
四川的梯田,
安徽的農居,
秦皇島老街風景,
湖州的村落,西湖景色……
是他近年來,
用雙腳尋找美麗風光的藝術結晶。
在他的水彩畫裡,
有陽光的變化多端,
四季的鮮明個性,
花木的明媚斑斕,
各地風土的真實記錄。
據說,
對於各地的漁船、房舍,
杜拙都有很細緻的觀察和研究。
只要看看畫裡的船,
他就能分辨出畫畫的地方。
他的作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繪畫的主題多種多樣,
創作與寫生都十分老練,
靜物作品唯美靜謐。
喜用側光表現主題,
充滿水彩淋漓的光感。
威尼斯系列的色調高雅
白色不單調,
黃色不豔俗,
灰色透明乾淨,
深色利落簡潔......
雅俗共賞,唯美卻不失格調。
對水彩掌控力,
顯得格外老練。
八字橋系列
普通人平凡的視角裡,
在他的畫中顯得與眾不同。
變化微妙的色彩,
仔細想想卻十分真實。
這也是畫家杜拙懂得觀察生活的點滴,
多年繪畫的經驗使得他對事物的觀察有獨到之處
徽州風景
說實話
小編也在徽州畫過多次畫,
見過很多畫家畫筆中的徽州。
但見到杜拙老師的徽州系列,
不覺心中異常驚喜。
「好畫!」
畫面的每一塊顏色,
都如此高級。
仔細分析杜拙畫面的色彩
看似飽和度低,
但整個畫面卻亮麗自然,
用筆老道,
概括之處「點睛之筆」太多。
無論色彩,還是筆法。
都是上作。
公園小景系列
似乎具有強烈的設計感,
有些設計的微妙之處,
會讓你感覺驚喜。
如下第一幅圖,
左邊的三根樹幹的位置,
左一右二,粗細對比。
「疏密」與「前後」關係就展現出來。
5
胡曉幸,我的作品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遺憾,我也總是對下一幅新作品充滿期待,希望儘可能少一些遺憾。
胡曉幸,1951年出生,雲南昆明人,雲南著名水彩畫家。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其作品以嚴謹樸實的畫面、流暢自然的筆觸,形成獨有的個人風格。
作為一個藝術家,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作品中一定要傾注最大的熱情,不管是風景或是人物,只有帶著感情去描繪的作品,才可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觀眾也會從欣賞你作品中感受到這一點,並與你產生共鳴。所在我的工作中,我希望每一幅作品,不管是男人、女人、小孩、老人、或是一棵樹,一隻貓,都是有生命的,他們都有思想,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我盡力去表現出這些微妙的元素,並通過畫面上的外在因素的表現,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是最難的。所以我的作品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遺憾,我也總是對下一幅新作品充滿期待,希望儘可能少一些遺憾。
《母子情》
《鬥牛系列之一》
《鬥牛系列之二》
《決鬥系列之一》
《決鬥系列之二》
《決鬥系列之三》
《決鬥系列之四》
《決鬥系列之五》
《決鬥系列之六》
《決鬥系列之七》
《仲夏系列之一》
《仲夏系列之二》
你最喜歡哪位畫家?或者有其他喜歡的畫家請文尾留言。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愛畫菌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