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2015朱䴉藝術周,周末就要跟大家見面了,期待不?

2021-02-11 環球崑曲在線

啦啦啦!大家好,我是2015朱䴉藝術周!

周日就要和大家見面了,好興奮

我是誰?我為啥叫這個名字?會有哪些超讚的節目跟大家分享?……

往下拉,往下拉,答案都在下面啦!!!


關於我是誰


2015朱䴉藝術周為朱䴉計劃的年度重點項目。

項目由進念‧二十面體、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南京博物院及國際交流基金會聯合主辦。是一個開拓性、跨越性及傳薪性的年度藝術節,當中結集當代與傳統;亞洲大師與青年崑曲精英演員的互動

《朱䴉計劃》由進念‧二十面體主催策劃。曾參與共同發展的跨領域藝術工作者來自東京、北京、南京、曼谷、新加坡、登巴薩等地。當中包括能劇、崑劇、古典泰國舞蹈、古典峇里舞蹈、江戶提線木偶劇、當代劇場及當代舞蹈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意圖通過跨越、溝通、合作,拓展亞洲地區文化辯證的發展。


朱䴉是亞洲頻臨絶種的珍貴鳥類。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日本政府委約榮念曾創作崑劇能劇互動演出,就是以朱䴉及環保為主題。其後,榮氏將朱䴉比喻作傳統表演藝術家,探討社會培育藝術家跟培育朱䴉的比對和關係。

2012年起,首度在南京舉辦年度朱䴉工作坊及藝術節,推動不同面向及深度培育藝術家的計劃;銜接傳統當代、跨越文化辯證、實踐互動學問,走出既定文化消費的籠子。

節目單,拿走不謝!


演出部分:

1【亞洲大師】《非遺古典》(100分鐘)

說明:本場演出開票時間為10月22日上午9:00,觀眾可登錄「江蘇文惠網」訂票,或於演出當天9:00-17:00在我院服務中心現場購票,票價為20元(樓座)/30元(池座)。

演出時間:2015年10月28日(周三)晚19:00

2015年10月29日(周四)晚19:00

演出地點:南京博物院小劇場

演出簡介:

四位亞洲非遺大師分別演出其經典劇目選擇段,主題為「跨越性別的創造」。

- 印度海德拉巴/古典印度舞蹈/卡拉·克裡希那(Kala Krishna)

- 印尼日惹/古典爪哇舞蹈/狄迪科·妮妮·索沃克(Didik Nini Thowok)

- 南京/崑曲/李鴻良

- 東京/能劇/西村高夫

2【跨文化合作】 《一桌二椅》短編 (各20分鐘) (共七組)

說明:本場演出開票時間為10月22日上午9:00,觀眾可登錄「江蘇文惠網」訂票,或於演出當天9:00-17:00在我院服務中心現場購票,票價為20元(樓座)/30元(池座)。

演出時間:2015年10月30日(周五)晚19:00

2015年10月31日(周六)晚19:00

演出地點:南京博物院小劇場

演出簡介:

能劇、崑劇、當代劇場及當代舞蹈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一桌二椅」為主題,以相同的舞臺設置進行創作。他們將分成七組,與崑劇青年演員共同創作七個富有實驗性的二十分鐘短編。

- 東京x南京/佐藤信(當代劇場)、北浪貴裕(能劇)、孫伊君(崑劇)

- 東京x南京/佐藤信(當代劇場)、鵜澤光(能劇)、劉嘨贇(崑劇)

- 東京x南京/松島誠(當代劇場)、孫晶(崑劇)、高韻(京劇)

- 新加坡x南京/劉曉義(當代劇場)、洪節華(當代劇場)、朱虹(崑劇)

- 新加坡x南京/劉曉義(當代劇場)、趙于濤(崑劇)、朱虹(崑劇)

- 香港x上海x南京/榮念曾(當代劇場)、張軍(崑劇)、徐思佳(崑劇)

- 香港x南京/榮念曾(當代劇場)、楊陽(崑劇)、曹志威(崑劇)

音樂總監: 許敖山(香港)

3【實驗崑曲】《坐井觀天》工作坊演出(80分鐘)

說明:本場工作坊演出觀眾可登錄南京博物院官方網站「公眾活動預約」頁面進行免費預約,預約平臺於10月22日下午15:00開通。

演出時間:10月25日(周日)下午15:00(第一場)晚19:00(第二場)

演出地點:南京博物院小劇場

演出簡介:

藝術節藝術總監榮念曾與九位青年崑曲演員「顛覆」傳統框框,以傳統戲曲形式結合當代舞臺空間,創造全新的舞臺經驗。集體創作一部赤裸審視自我的作品。

文本/導演/設計: 榮念曾

演出: 曹志威、劉嘯贇、錢偉、孫晶、孫伊君、徐思佳、楊陽、趙于濤、朱虹

學術部分:

1) 亞洲非遺大師示範講座系列

說明:以下四場講座觀眾可登錄南京博物院官方網站「公眾活動預約」頁面進行免費預約,預約平臺於10月22日下午15:00開通。

講座地點:南京博物院民俗藝苑

講座簡介:

四位亞洲非遺大師分別以自身的藝術形式出發,配合示範去展現各藝術形式的美學與特色。

第一場: 印度海德拉巴/古典印度舞蹈/卡拉·克裡希那(Kala Krishna)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28日(周三)下午15:00-16:30

第二場:印尼日惹/古典爪哇舞蹈/狄迪科·妮妮·索沃克(Didik Nini Thowok)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29日(周四)下午15:00-16:30

第三場:南京/崑曲/李鴻良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5:00-16:30

第四場:東京/能劇/鵜澤光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31日(周六)下午15:00-16:30

2) 研討會 10月30-31日/09:30-13:00

說明:以下兩場研討會觀眾可登錄南京博物院官方網站「公眾活動預約」頁面進行免費預約,預約平臺於10月22日下午15:00開通。


第一場

時間:2015年10月30日(周五)9:30-13:00

地點: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多功能廳

[主題一]【表演藝術跨文化跨地域交流合作的挑戰】主持:喻榮軍(上海)、王廷信(南京)

亞洲地區表演藝術的跨文化跨地域交流合作模式,包括現況、組織、問題、政策、策略及挑戰。

-錄像放映(8):中日昆能合作《靈戲》選段

-個案報告(40):日惹/狄迪科·妮妮·索沃克(Didik Nini Thowok)、新加坡/郭踐虹、

曼谷/帕維特·瑪哈薩裡南(Pawit Mahasarinand)、大阪/中尾燻、上海/田蔓莎、臺北/傅裕惠。

-專題報告(10):「亞洲城市文化交流政策與挑戰的比較研究」內野儀(東京)

-評論員回應(15):羅塞拉·法拉利(Rossella Ferrari )(倫敦)、林萃青(安阿伯)、託比亞斯·邊桑(Tobias Biancone )(上海)

-主持總結(10)

[主題二]【跨性別跨角色表演藝術的挑戰】 主持:林萃青(安阿伯)、帕維特·瑪哈薩裡南(曼谷)

亞洲地區跨性別跨角色表演藝術的模式,包括現況、組織、問題、政策、策略及挑戰。

-特邀現場演出:黃清霞(香港)、錢偉(南京)

-個案報告:西村高夫(東京)、李鴻良(南京)、狄迪科·妮妮·索沃克(Didik Nini Thowok )(日惹)、卡拉·克裡希那(卡拉·克裡希那)(海德拉巴)

-評論員回應:漢斯·喬格·諾普(漢斯·喬格·諾普)(柏林)、帕維特·瑪哈薩裡南(Pawit Mahasarinand )(曼谷)、田蔓莎(上海)、郭踐虹(新加坡)

-主持總結

第二場

時間:2015年10月31日(周六)9:30-13:00

地點:南京博物院特展館多功能廳

[主題三]【朱䴉計劃五年回顧】主持:王曉映(南京)、內野儀(東京)

亞洲傳統當代實驗個案:「朱䴉計劃」的五年回顧及持份者報告。

-錄像放映:上海世博會《朱䴉的故事》選段

-個案報告:九位崑曲青年演員的個人經驗報告(創作、交流及教育方面)

-評論員回應:西村高夫(東京)、松島誠(東京)、劉曉義(新加坡)、王廷信(南京)、

黃清霞(香港)、戴君芳(臺北)

-主持總結

[主題四]【朱䴉計劃五年前瞻】主持:榮念曾(香港)

由培育/研討/創作/交流/評論/課程/研發/拓展/紀錄切入,發表對未來五年「朱䴉計劃」的前瞻想法。

-專題報告(20):「朱䴉計劃未來五年藍圖」王曉映(南京)、佐藤信(東京)

-評論員回應(35):中尾燻(大阪)、郭踐虹(新加坡)、林萃青(安阿伯)、託比亞斯·邊桑(Tobias Biancone )(上海)帕特拉瓦迪·梅胡德霍(Patravadi Mejudhon )(曼谷)、

羅塞拉·法拉利(Rossella Ferrari )(倫敦)、柯軍(南京)

-主持總結(5)


灰常重要的時間表,錯過就得等明年啦!


策劃人簡介,都是大牛有木有~


參與藝術家簡介,星光閃閃有木有?


還有一些人不能拉——研討會參與者簡介

桑塔·色博耶·辛格(Shanta Serbjeet Singh)

印度國立音樂舞蹈戲劇學院副院長,印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印度世界文化論壇秘書

長,亞太表演藝術聯盟主席。自1972 年固定於報上撰寫藝評,著有《印度舞蹈,最後的

象徵》。先後獲國立音樂舞蹈戲劇學院,及藝術文化文學學院頒終身成就獎。加州大學伯

克利分校國際關係碩士。

帕維特·瑪哈薩裡南(Pawit Mahasarinand)

戲劇講師及導演,自1992 年起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戲劇藝術系任教,2001 年開始為泰

國主要英文報章《國家報》撰寫舞蹈和劇院表演評論。傅爾布萊特學者及亞洲藝術協會

學者,美國西北大學獲戲劇碩士。《亞洲戲劇百科全書》(Greenword Press) 中之泰國當

代劇場篇章由其執筆。

帕特拉瓦迪·梅胡德霍(Patravadi Mejudhon)

帕特拉瓦迪劇院及帕特拉瓦迪中學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幼年接受泰國古典舞蹈及音樂的訓練,繼而於英國、洛杉磯、紐約、加拿大及印尼深造戲劇。返回曼谷後,她引進了不少電影、電視和劇場方面的新潮流,並透過將合東、西方的技巧溶合,創出新形式的泰國劇場藝術。

內野儀

東京大學研究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研究範圍包括當代日、美劇場及身體與表演。主要

英文著作有《熔爐的身體──日本戰後自布萊希特至新紀元之表演》及《由肥皂劇到表演

──二十世紀美國戲劇》等。國際期刊《戲劇評論》(MIT Press) 編輯及撰稿人。

中尾燻

日本大阪大學研究院文學研究博士,現為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戲劇學)專任講師。

2009 年至2011 年任職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紀念演劇博物館研究助理。專研日本文學、

能樂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林萃青

美國密芝根大學音樂戲劇舞蹈學院教授及密芝根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美國哈佛大學博士

(音樂學)。專研民族音樂學論理及音樂史志理論,著有多篇中國音樂及中國音樂史(由

南宋到現代)論文,目前正以《崑曲 — 全球化中國的古典戲曲》為題著書。

王廷信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兼任東南大學戲曲小說研究所副所長、《藝術學界》主編、《藝術百家》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主要研究藝術歷史、藝術理論、影視劇比較、藝術傳播等。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博士畢業,後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師從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陳美林先生從事戲曲研究。曾主持國家崑曲藝術搶救和保護工程規劃專案《崑曲與民俗文化》。2009年獲文化部授予「崑曲優秀理論研究人員」。

郭踐虹

實踐劇場藝術總監。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劇場設計)及夏威夷大學碩士學位(導演)。郭踐紅曾為美國愛荷華藝術節、愛荷華夏季演出節及許多區域劇團擔任設計。踐紅早期在新加坡的作品都是與戲劇與舞蹈的燈光設計。踐紅所設計作品包括《鄭和的後代》、《傻姑娘和怪老樹》、《尋找小貓的媽媽》等。她也執導了《吳君如和你和我和他》、音樂劇《老九》及《天冷就回來》。

喻榮軍

國家一級編劇。中國當代著名劇作家。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總監。2000年至2015年,已有五十多部舞臺作品被國內外幾十家劇院上演,幷榮獲包括中國戲劇曹禺劇本獎、中國話劇金獅獎編劇獎、全國劇展優秀編劇獎等國內外多項專業獎項。2000年以來,他主持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三個劇場以及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邀請了100多臺國外的戲劇進行演出,幷在國內其他城市進行巡演。他主導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劇團和藝術家進行了合作演出,把幾十臺劇目帶到國外進行演出,幷在英國、丹麥等國家進行了長期的巡演。

田蔓莎

國家一級導演、一級演員,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教授、上海青年京崑劇團副團長。曾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文華大獎表演獎,第九屆及第二十屆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第八屆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2005年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會(ACC)春天舞臺製作研究員基金,2006年應邀在柏林世界文化中心「在過去與未來的中國」文化節中,擔任戲劇項目總監,參與策劃大型文化交流演出活動。2010至11年參加「歐羅巴利亞」藝術節歐洲巡演,和應邀出任柏林自由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到訪藝術家及研究員。個人表演代表作有川劇《死水微瀾》、《目連救母》、《武松殺嫂》等。自導、自演川劇和實驗劇有《情嘆》、《思凡》、《馬克白夫人》等。主編出版《活的記憶 — 中國戲曲在當代》(德文) 一書。

王曉映

資深媒體人、文字工作者,是供職於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的高級記者,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百佳新聞工作者。人物訪談專欄已採訪國際國內名人大家超百位。是活躍的藝評人、藝術活動策劃人,曾在多家報紙、雜誌開設專欄。近年潛心投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的傳承與實驗探索,創辦首個崑曲大眾傳媒平臺「昆蟲記」。

戴君芳

二分之一Q劇場團長、編導。自2004年臺灣首部小劇場崑曲《柳‧夢‧梅》發表以來,二分之一Q劇場便以崑曲結合裝置、視覺、舞蹈等各種媒材的跨界手法,探索戲曲劇場的新視界,多次獲臺新藝術獎的肯定,《柳‧夢‧梅》、《戀戀南柯》、《小船幻想詩─為蒙娜麗莎而作》入圍臺新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亂紅》獲臺新獎評審團特別獎(2013年),《情書》入圍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出(2014年),並曾受邀至香港、巴黎演出。除執導1/2Q劇場實驗崑劇外,合作對象亦延伸至布袋戲、豫劇、歌仔戲等領域。

傅裕惠

國立臺灣大學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臺大戲劇研究所博士生教學與研究關注現代劇場與行為表演、編創空間和身體動作的關係,對於近來導演創作教學也以非傳統敘事空間為主。除了持續不定期為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臺、《表演藝術雜誌》和各媒體撰寫劇評,也曾與女人組劇團(現已停止營運)和戲盒劇團共同策劃、製作第二、三、五屆女節等。

黃清霞

誇啦啦藝術集匯藝術總監。一九七一年起在香港大學英文系任教達三十年,主要為戲劇和英文科目。在校期間,她協助香港大學創立戲劇實驗室,多年來培育出本地不少導演及演員。她是香港首批引進西方翻譯劇的劇場導演之一。她創立海豹劇團基金,執導作品無數,同時應邀擔任不少香港和海外劇團的客席導演。她屢獲戲劇獎項,一直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服務,亦出版不少關於戲劇及文化政策研究的著作。一九九二年,她成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該會屬於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轄下團體,至今仍積極運作。

顧洋

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東亞文學博士在讀。論文方向為古典戲曲評點,同時感興趣於戲曲文本與舞臺演出的比較,以及中國傳統戲曲與現代的融合。

羅塞拉·法拉利(Rossella Ferrari)

倫敦大學,中國及亞洲內陸語言與文化系,中文與戲劇研究高級講師

漢斯·喬格·諾普(Hans-Georg Knopp)

上海戲劇學院國際發展戰略高級顧問,歌德學院前秘書長

託比亞斯·邊桑(Tobias Biancone)

國際戲劇協會

看完心動了嗎?周末不見不散哦!

本期編輯:交匯點新聞客戶端《昆蟲記》

投稿郵箱:hqkunqu@163.com

相關焦點

  • 《青簪行》主演楊紫發聲:我的任務是創作,期待早日跟大家見面
    深受大家喜愛的「小猴紫」楊紫,6月6日在個人帳號裡發表了一則聲明,從她的言語之間,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演員的無奈和責任,也會發現楊紫真的是一個很有職業素養的優秀演員。在聲明中,楊紫說:有些話我想跟大家說一說,青簪行開拍有七個多月了,還有一個月就要殺青…我是一名演員,最重要的任務是創作。
  • 期待的《鬼吹燈》正在向你走來,《雲南蟲谷》即將跟大家見面
    完整的世界觀、恢弘的地下描述、精準的天文地理知識,都讓廣大書迷很期待這個大IP能影視化。從2015年開始也確實有陸續的影視作品呈面世。但是呈現的效果卻差強人意。最開始是陸川導演的《九層妖塔》,剛開始的宣傳,天下霸唱編劇。大家的期待值一下子被拉得很高,等電影上映之後發現,除了名字一樣,其他所有的東西都面目全非。人物關係混亂,劇情邏輯混亂。
  • 陳立農回歸《Hi室友》,來回趕通告的農農,與王彥霖上演火雞面PK
    陳立農回歸《hi室友》 被推下水,心情超好端著飲料送大家,結果一出現就被幾個室友行了「落水禮」。 兩周了可算等來陳立農的回歸!農農與王彥霖、胡先煦爭當泳池白馬王子,心疼單良剛一出場便受挫放棄,整段戲水直接垮掉, 農農的出水芙蓉新髮型秒變全場最靚的仔~全程笑到頭掉!
  • 「相親第一天,你就跟我要見面禮」「你不給,咱倆就別聯繫了」
    一對陌生的男女從完全不認識到結為夫婦,要花掉多少前世修來的緣分。可是現在都市裡的男男女女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成了「剩男剩女」,於是相親這種行為漸漸成了人們到了適婚年齡都得嘗試一次的事。但相親的時候,不同觀念不同性格的人會產生怎樣的火花呢?
  • 蘇有朋:「我的青春跟大家不太一樣」
    他之前聽說,總局就是負責挑毛病,可後來他覺得,「他們是很誠心地希望你能夠創作出一個好的藝術作品。」 (劇組供圖/圖)5月3日,《左耳》票房破四億。這是蘇有朋第一次擔任導演——一個臺灣的70後接拍一個大陸80後的青春故事。有很多事情蘇有朋不熟悉,譬如說大陸電影中「早戀不許成功」的潛規則。2015年4月30日,作家韓寒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了短短的兩句話:「看完《左耳》,我很難過。這條請勿點讚。」
  • K-POP,聽見你的聲音 ︳周三,就想和IU《星期五見面》
    IU(아이유)妹子的《星期五見面》 。歌詞:금요일에 만나요——아이유星期五見面——IU월요일엔 아마 바쁘지 않을까星期一大概會很忙吧화요일도 성급해 보이지 안 그래星期二會顯得我太心急不是嗎수요일은 뭔가 어정쩡한 느낌星期三有點模稜兩可的感覺목요일은 그냥 내가 왠지 싫어星期四不知為何我就是不喜歡
  • 【廣州】Hi Stage | 來自臺灣會動的積木展,開動狂歡周末
    積木麥塊火車穿梭奇幻方塊世界剪刀石頭布,跟積木來決一勝負穿越現實與抽象的積木創作世界
  • 【西雅圖周末好去處】中古世紀節、Taco餐車挑戰賽、Kodomo no Hi兒童節、The Falafel Stand籤書會
    《西雅圖周末好去處》於每周四晚6時30分在美國中文電臺(西雅圖地區AM1540)播出,如果你對中古世紀的穿著打扮很有興趣,或是喜歡當中世紀的勇猛騎士,那你一定會很喜歡即將在這個周末舉行的中古世紀節。此次活動是中古世紀節的第19屆慶祝會,活動現場內有許多攤位販賣中古世紀的服裝、配件、食物,前來參加活動的你將感受到中古世紀農村的生活風貌。
  • 馬伊琍主演的《旗袍美探》在28號就要和大家見面了,一定要看哦
    馬伊琍主演的《旗袍美探》在28號就要和大家見面了,一定要看哦 大家一直期待的電視劇《旗袍美探》終於要播出了,在本月的28號就要和大家見面了,是不是特別的期待呢。 馬伊琍可以說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一位女演員了,非常有實力的女演員,她出演的電視劇,每部都有不過的收視率,像是我們都知道的馬伊琍主演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馬伊琍飾演的子君,這部電視劇播出後就一直都是收視率榜單的首位,自從和文章離婚後的馬伊琍在選劇本的眼光上是越來越好了,相信這部《旗袍美探》也依舊好看,說到這裡小編都希望8月28號抓緊到來,你們呢?
  • 新電視劇《hi Bey Mama》《hyena》能否在家庭劇場落戶
    關注tvN、SBS兩部新作的收視率/周末劇《hi Bey,媽媽》/因沒能看到腹中的女兒而因事故離開人世/因「5年空白」金泰熙演技爭議平息/金土劇《hi Bey Mama》/就受案、勝訴問題正面衝突的/男女律師咬住不清的生存記/主演金惠秀和朱智勳的組合「神選」
  • 抖音初次見面就認定你是我的菜是什麼歌
    抖音初次見面就認定你是我的菜是什麼歌時間:2020-08-06 07: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初次見面就認定你是我的菜是什麼歌 抖音初次見面就認定你是我的菜是什麼歌?
  • 2015 東京設計周 MUJI「避世」小屋
    在日本人眼裡,秋天是——文化之秋味蕾之秋運動之秋這個季節的海味特別好天氣晴朗適合外出欣賞紅葉當然也是藝術展覽和文化節目最熱鬧的一個季節▼作為秋末的壓軸大戲,每年的東京設計周是整個秋天最值得期待的活動在剛剛結束的第30回東京設計周上,又在訴說怎樣驚豔的故事?
  • 「期待《拆彈專家3》儘早與大家見面」
    高影:提到港式犯罪類型片大家可能腦海中有一個固有印象——槍戰、追車等很過癮,很高興這次《拆彈2》的工業水準依舊得到了觀眾的肯定,尤其在今年這樣一個低迷的年份,這是一部特別適合走進影院沉浸體驗的電影。此外,我想也因為故事本身足夠紮實,有嚼勁,不枉主創們對劇本的反覆打磨,一個好故事加上可靠的工業製作支持,硬體軟體都有相當的完成度,呈現出來的作品自然會得到大家的喜歡。
  • 【hi文藝】《今生今世》——關於一個文人的豔遇
    他在書中說家鄉民歌中有一句「不是毒蛇不攔路,不是浪子不交娘」,我覺得可以為他改成「不是才子不交娘」。  他交的娘太多,張愛玲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即使他著再多筆墨,我想也不過是因為她是他愛人中最出名的一個。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慧文、應英娣三任妻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有護士周訓德,斯家小娘範秀美、日本女人一枝,以及上海黑幫頭子吳四寶的寡妻佘愛珍。
  • 李玹雨退伍首PO帥氣軍裝照:我愛大家
    他曾出演多部戲劇作品且深受觀眾喜愛,卻在2018年1月提早入伍,如今時隔將近2年終於退伍,令一票粉絲相當期待他退伍後即投入的戲劇作品演出。李玹雨在2019年10月19日退伍。(圖/翻攝自YouTube、Instagram/tvN、hihyunwoo)李玹雨以可愛的外表,與具有反轉魅力的精湛演技,擄獲眾多觀眾的芳心,在《致美麗的你》飾演深愛女主卻甘願成全的男二車恩傑,也在《她愛上了我的謊》中飾演讓女主角Joy一見鍾情的天才作曲家姜韓傑,更在電影《偉大的隱藏者》中飾演冷漠忠誠的間諜李海真,事業如日中天的他卻提早於24歲入伍。
  • hi,2021
    坐在我旁邊的一個男生,看起來20幾歲,跟我說,似乎又有點自言自語,」這樣不行啦,又不是鄉下,在鄉下就算了,後面來的車沒有辦法停,這樣很危險。」我看著司機師傅買便當的全過程,在這一刻,感覺生活是如此真實。2020,這一年,我自己的關鍵詞:感受、真實。
  • 2015年我覺得幾部不錯的韓劇~推薦給大家
    點擊上方韓流圈微信號關注我喲眨眼2015年又過去了一半了~今年大家都看了幾部韓劇呢?
  • 走進《HI室友》,了解一個你從未見過的室友陳立農!
    在看完已經播出的六期後,我不禁深深感嘆:為什麼上蒼沒有給我一個陳立農的室友!陳立農實在是太圈粉了!在第一期中,很多人都是初次見面,看得出大家都是很拘謹的。可能是因為是偶像出身,陳立農在節目裡面表現的都非常有禮貌。主動和每個人打招呼,介紹自己。看到他彎下一米八幾身子,露出他治癒系的微笑時,相信很多屏幕外的你們也不自覺的露出了專屬的「姨媽笑」。
  • 劉若英即將復出 發自拍宣告"跟大家Say Hi"
    劉若英發自拍宣告   「跟大家Say Hi」   今年一月底剛剛宣布產下一子的劉若英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後,最近通過微博宣布自己要復出了,她上傳產後第一張自拍:「好久沒有『妝發』工作!卸妝前才想起拍個照跟大家Say Hi!很快作品跟大家見面咯!」
  • 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開幕 薇薇安·邁爾原作展亮相
    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開幕 薇薇安·邁爾原作展亮相 2015-10-24 19:32: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2015北京國際攝影周24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將持續到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