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成都實業街,劉師傅正在照顧雀鷹
市民報警後鳥兒被民警帶走,專家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
現場
「怪鳥」趴在馬路上,不停地扇動翅膀,但每次只能撲騰1米高,又跌落回地面
圍觀
附近居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但爭了半天,對這隻「怪鳥」到底是什麼鳥,大家都無法確定
昨日上午11點,正在成都市實業街上守車的劉師傅發現一隻「怪鳥」跌落在大街上,他上前收留了這隻看起來有些像老鷹的「怪鳥」,可是鳥兒不吃不喝也不動,這可愁壞了劉師傅。他打電話給華西都市報、110和成都動物園,希望儘快把「怪鳥」送到相關部門救治,最終鳥兒被民警帶走。
成都動物園的鳥類專家看過這隻「怪鳥」的照片後,斷定它是只雀鷹。
「怪鳥」落在大街上好心市民把它抱起來
昨日上午11點多,54歲的劉師傅正在實業街的路邊停車點收費,突然聽到背後傳來奇怪的響聲。「我轉身一看,一隻怪鳥在馬路上撲騰翅膀。」劉師傅說,這隻「怪鳥」體長大約30釐米左右,兩隻翅膀展開後約有半米長,它腳上沒有腳環、也沒拴繩子,雖然精神狀態不好,但身上看不出有傷。
「怪鳥」趴在馬路上,不停地扇動翅膀,想要飛離車來車往的實業街,但每次只能撲騰1米高左右,又跌落回地面。最後「怪鳥」放棄了掙扎,趴在馬路上不動了。
劉師傅看到「怪鳥」不掙扎了,才敢走到它身邊,把它抱起來。「這鳥應該是受傷了,但是它撲騰翅膀的時候還是很兇猛,不像是一般的鳥。」劉師傅說。
不一會,附近的居民都圍了過來,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看它鉤子一樣的嘴巴,應該是老鷹哦。」一位三輪車師傅說。「老鷹怎麼會跑到市區裡來嘛?」另一位大姐馬上反駁。爭了半天,對這隻「怪鳥」到底是什麼鳥,大家都無法確定。
看到周圍這麼多人,剛剛還在掙扎的「怪鳥」躺在劉師傅的懷裡一動不動。為了防止它傷到圍觀的小孩,劉師傅把它關在了附近一家彩票店的玻璃門後。
不吃不喝也不動3小時後被帶回派出所
「怪鳥」站在玻璃門邊的一個角落裡,垂著腦袋,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附近一家餐館的老闆看到鳥兒垂頭喪氣的樣子,以為它餓了,就從餐館割了一塊豬肉,扔在「怪鳥」面前,但鳥兒看都不看一眼。一位小朋友趴在玻璃門上看了一會兒,小心翼翼地把一根火腿腸放在「怪鳥」面前,但它只是稍微動了動,也沒有吃,餵它水也不喝。
「這可怎麼辦?要是死了多可憐。」劉師傅焦急地說。趁著工作間隙,他不停地跑到「怪鳥」身邊看看。華西都市報記者建議他向成都動物園求助,但由於正值星期六,動物園希望劉師傅自己把鳥兒送到動物園救助站。「我還要上班,沒辦法啊。」劉師傅無奈地說。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劉師傅害怕等到他下班時鳥兒會出事,於是撥打了110求助。
下午2點多,金牛區西安路派出所的兩位民警趕到現場,他們觀察了半天,也不能確定鳥兒的身份,最後只好把在玻璃門後站了近3個小時的「怪鳥」抱上了警車。
「先把它帶回派出所,再跟森林公安聯繫,等它好了就放飛。」一位民警笑著說,這是他工作十幾年來第一次出這樣的警。說法專家認出是雀鷹估計它有傷或生病
昨日下午4點,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繫了成都動物園鳥類專家李洪文,給她看了「怪鳥」的照片。「身長35釐米左右,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斑,這應該是雀鷹。」李洪文說,「一般區分鳥類,看它的外觀形態就可以了。」
李洪文介紹說,老百姓常說的老鷹其實分為很多種,「有的叫鷹、有的叫鷲、鳶、鷂、雕等。」
劉師傅撿到的雀鷹在我國很常見,體長在29cm-41cm之間,翅展59cm-80cm左右,體重131g-345g左右,成年的鳥上體青灰色,尾羽較長,有十分明顯的深褐色斑,很容易識別。
雖然雀鷹常見,但在市區裡卻也是稀奇物。「這種食肉猛禽一般很少會出現在市區,這隻雀鷹估計是受傷或者生病了,才不小心跌落在實業街。」李洪文說。
有沒有可能是有人養的呢?李洪文說,雀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以小型鳥類、老鼠等為食,堪稱鷹類中的捕鼠能手,很少有人在市區內飼養。提醒城裡撿到野生動物可打動物園電話
如果大家像劉師傅一樣,在城市裡撿到了野生動物,可以撥打成都動物園諮詢電話028-83501283,會有專業人員前來處理。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永萍 見習記者胡旭陽 攝影陳羽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