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最終辯論後,總統人選進入倒計時狀態,眾多投資者擔心大選會影響自己的投資表現。
實際上根據數據,大選年中的標普500和房價指數年度表現和非大選年份表現差異不大。以標普500指數為例,大選年中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非大選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54%。表明大選所包含政治因素並非是股市和樓市的年度影響因子。
以2016年總統大選為例,很多投資者曾預測川普上臺會導致美股暴跌。但事實上,川普上臺後道瓊指數反而出現了短期快速上漲。
2020大選將會如何?中信證券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一、回顧 2000 年及 2016 年選舉,民調領先是否代表一切?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
目前美國拜登在全國民調領先約 10%,但最終會否事與願違,出現黑天鵝呢?
全民選票決定不了結果,大選由各州選舉人決定
美國的大選制度,不是以全民選票為單位,而是以各州選舉人票為單位。因此選舉結果或會與選前全國民調出現落差。儘管拜登在全國民調領先約 10%,且在搖擺州也具備相對優勢,但不能忘記 2000 年及2016 年選舉的教訓。
資料來源:中信證券
在這兩屆的選舉中,同屬民主黨的戈爾及希拉蕊均在民調中領先競爭對手,並在全民投票中勝出,但鑑於大選按照選舉人票為單位並且獲勝州贏者全拿,所以最終兩人均在選舉人票上遺憾落敗。雖然這種情況在美國選舉史上較為罕見,在 2000 年之前一次已經是 1888 年,但投資者需保持警惕,不宜過早假定拜登獲勝。
來源:中信證券
在選舉的「第 11 個小時」往往會出現「驚奇」,比如說 2016 年希拉蕊的郵件門事件對她的選情支持率造成嚴重打擊。而近期拜登兒子與烏克蘭的醜聞發酵或也類似。
二、選舉結果會對市場造成哪些影響?
市場最想要的——拜登當選,民主黨繼續掌管眾議院,而參議院也繼續在共和黨手裡。
來源:中信證券
若大選能順利出結果,中信證券認為場景 A出現的概率稍高,而對股市來說也是最理想的。一般來說,在國會兩院分化的時期,股市表現相對較好,主要鑑於國會裡的力量比較平均,沒有一黨獨大的情況。中信證券統計過去 70 年的數據發現股市一般會有超 5%的較高回報。對於這次選舉來說,具體就是拜登加稅政策或會卡在參議院較難落地,而這也是市場希望的。
在經濟刺激政策方面,雖然民主黨主張較大規模的整體刺激方案,但也要等到 1 月 20日拜登就任後才能執行。另外,換了總統也能解除川普每天Twitter的不確定性,以及對華政策胡亂出牌的壓力。民主黨的風格是以對內民生政策為主,所以拜登上場的首要任務就是控制疫情,以及致力於經濟復甦,而中國應該暫時不在他的清單的頂部。
短空長多——拜登當選,而民主黨同時拿下參眾兩院
市場上約 60%的投資者比較傾向於場景 B 的出現。中信證券認為對美股來說屬短空長多的情況。而若拜登上臺,且兩院都被民主黨納入囊中,民主黨的政策或大概率落地,包括提高企業和個人稅率以提供基建支出,對金融監管及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等,短期或拖累美股表現。但民主黨對疫情較為積極的態度,主張較大規模的基建和財政補助,以及對中小企業的支持等,長期更利好美國穩定發展,美股遠期或將受益。
來源:中信證券
從產業角度看,拜登欲推行平價醫保,支持「綠色新政」,支持金融監管和調查科技企業壟斷行為等,或會對醫療、金融、科技和傳統能源板塊造成一定壓力,但新能源及基建相關的工業和材料行業或將迎來發展契機。科技巨頭基於疫情後新常態的強勁基本面也有望在全球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繼續保持較快發展。
維持原狀——川普當選,參眾兩院分化
中信證券認為川普若連任,而參眾兩院保持分化,美股或會出現小幅上漲。雖然共和黨主張的財政刺激方案較為保守,但最快可在選舉後立刻執行。而其減稅、支持傳統能源、維持軍備和放鬆金融監管等政見有望得到延續,利好能源、國防軍工、金融及科技等相關板塊。
三、黑天鵝:川普拒不承認選舉結果
川普作為美國歷史上行為最難以預測的總統之一,此前曾公開表示將不承認失敗的選舉結果。
2000年大選爭議曾影響股市
另外,2000 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此乃美國歷史上最具爭議性和耗時最長的選舉之一。當時兩位主要的參選人為時任德克薩斯州州長的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以及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民主黨候選人戈爾。當時小布希及戈爾因在佛羅裡達州(時任州長為小布希的胞弟)點算選票的爭議自 11 月 7 日選舉結束至 12 月 12 日共計 36 天才最終定案。其間美股波動較大,標普在首日下跌了 1.6%,隨後又進一步下跌,區間最大跌幅超10%,反觀黃金、美債及波動率等避險產品則紛紛上揚。
急於提名大法官或埋下伏筆
川普目前希望匆匆提名保守派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舉動或為此次選舉潛在的爭議埋下伏筆。以史為鑑,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或會對選舉產生影響。美國自由派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於 9 月 19 日去世,她的離去或導致最高法院保守比自由 5:4 的平衡被打破。川普已於 9 月 16 日提名保守派人士艾米·巴雷特出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職。若巴雷特獲得確認,美國最高法院的 9 位大法官保守派對自由派的優勢將擴大為 6比 3(參議院最快於 10月 26 日對巴雷特的任命進行最終投票,考慮到目前參議院由共和黨控制,其通過概率較大)。若大選最終結果出現類似於 2000 年爭議,最高法院的裁決或起到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