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2021-01-11 中原文化家

俗語是中國古代老百姓自發形成的一種文化傳統,在民間就流傳著很多關於立春的俗語,比如「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是什麼意思呢?

一、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

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的意思是說,如果立春是在「數九」的五九最後一天,那麼當年糧食收成會不好,老百姓收不到多餘的糧食,要飯的叫花子就算跑斷腿也要不到飯吃。

當然了這句俗語並不是說立春在五九尾,大家就真的要四處去討飯了,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由此可見如果立春在五九尾的話,那麼來年的糧食就會缺收。

看來立春的時間非常重要,冬至的時間雖然只有幾個小時的差別,但是卻會造成整個一年的秋收情況。不過,這只是古人利用這種誇張的手法來宣傳說明氣候氣象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影響。

因此,我們通過這一天預測一年的收成缺乏科學依據,何況現在的氣候和過去發生了變化,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完全靠天吃飯了。

如今,科技發達了,天氣對於農業影響不大,但是,這句俗語在古代對於農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些年份人們會適當注意,減少損失。

五九尾和六九頭就相差了一天,應該是不會有多大的差別的,這句氣象專家卻說這句俗語沒什麼科學依據,因為立春不是五九尾,就是在六九頭。

二、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

立春不是打五九尾,就是打六九頭,什麼情況是五九尾,什麼時候又是六九頭呢,這個就和立春的時刻有關係了。那麼根據古人的經驗來看,立春如果是在六九頭,會如何呢?

如果立春在六九第一天,那麼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就十分好,在古人眼裡,春打六九頭才是好兆頭。所以就有了「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的說法。

這句俗語還有另外說法「春打六九頭,家家餵上牛」,意思是說立春節氣是在數九中的六九的頭一天,那麼當年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糧食都會迎來大豐收。

對於把賣糧作為經濟來源的農民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自然也就可以用錢買到,所以說就不用愁了,農民們手裡也有了閒錢,日子過得也就好了。

類似的俗語「春打五九尾,喝油像喝水;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春打六九頭,遍地是耕牛」、「春打五九尾,花子要飯跑斷腿,春打六九頭,花子要飯也不愁」,都表達的是一樣的意思。

所以說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帶有一定局域性的農諺,各地都有不一樣的理解,對於這句俗語的描述,隨著生活的改變,立春帶來的影響還是很小的,對於這句農諺,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俗語「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不可全信
    「立春」中的「 立」,是開始的意思,而「春」是春天的意思,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代表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之意,在這一天,中國古代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立春的時候要吃春盤、春餅,多吃辛、甘、微溫的東西,還要多注重養生,因為春天的天氣多變,是細菌滋生的季節,如果不多注意衛生,很容易會患上春季流行病
  • 俗語:「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在農村裡面有非常多的關於氣候的俗語以及農家諺語,很多也都是和來年的雨水是不是夠充足有著非常大的關係,而今天小編就要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春打六九頭,吃水像喝油,春打五九尾,吃油想喝水」,這句俗語裡面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 「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話是什麼意思,其中又有何深意呢
    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是一種廣為流傳的俗語,其中許多都與二十四節氣有關。例如今天要說的一句俗語:「春打五九尾,吃穿跑斷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要理解這句俗語,首先要理解「春打」和「五九尾」的含義。
  • 「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啥意思?19年立春在除夕,有啥講究?
    農村老一輩人將一輩子的經驗總結成了俗語,「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亦是如此,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19年的立春和除夕在同一天,這種現象有什麼說法嗎?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詳細的解說一下。俗語「春打五九盡,春打六九頭」,僅一天之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俗語很好理解,從字面意思來看,立春要麼在五九的最後一天,要麼在六九的第一天。說白了,立春時間也就在這2天波動了。
  •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那麼,明年的立春在什麼時候呢?明年春天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在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經常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其實就是這樣一句關於預測春天冷暖的俗語。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其中的含義。說到立春,我們都知道,它屬於春天的第一個節氣,並且與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被共稱為「八節」,都屬於節氣的起始與峰值,比其它節氣更受重視。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剛才說到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所以五九尾是指冬至後的第45天。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也正是如此,智慧的勞動人民便從生活和勞作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個個朗朗上口的俗語,用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從而提前做好措施,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就是眾多俗語中的其中一個。「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節氣在月初的話,當年冬天的氣溫會略高一些,即便是沒有棉被也不用擔心,也能安全過多。
  • 今天立春,天氣晴朗,為什麼老人說「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聽爺爺講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我有點蒙圈,不問神仙就問爺爺吧:爺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爺爺說:「立春這天不下雨,預示著一年收成不錯,古代主要指小麥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饅頭,餓不死人」。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聲。當然我也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但我這個人喜歡鑽牛犄角,對爺爺的話半信半疑。
  • 都說春打六九頭,為什麼到了立春的時候,就要鞭打耕牛呢?
    在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為什麼會有打春牛這麼一個奇怪的習俗呢?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中國人對外也常常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所謂的打春牛,就是農民們用軟鞭輕輕抽打耕牛,打走耕牛過冬時積下的懶惰,迎來春種,祈求豐收。一開始,天子會率領文武百官行至郊外舉行迎春儀式,會有專人製作土牛,鞭打土牛,老百姓也都樂見其成,哄搶土牛碎塊來圖個吉利。後來,螞蟻不叮無縫的蛋。
  • 來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無需愁」,什麼意思
    引言:明年是寡婦的辛丑年,鄉下俗語「寡年追牛,糧不愁」,是什麼意思?久而久之,鼠年也就要過去了。下一年是大家最喜歡的牛年。在鄉下看來,明年是辛丑年,辛也是金,所以明年是金牛年。因今年已有閏四月,明年將是兩頭無春之年。事實上,寡年也是很正常的一年,十九年中有七個寡年。來年為牛年,對於牛年在民間歷來被視為佳節,眾所周知的俗語是:牛年,廣種薄收。因為對牛馬的喜愛,想要做牛做馬為人勞碌一生,而且無怨無悔,特別是在農耕時代。牛更是農田中得力的幫手,那麼對於牛有什麼理由不喜歡牛呢?俗話說:「牛馬年,好種田,最怕雞猴這兩年。」
  • 老話說: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是啥意思?明年年景如何?
    因此也有不少關於天氣的諺語流傳至今,比如「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這句話就是古人預測年景的一句俗語。什麼是「雨打春牛首」?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意味著新一輪的開始。在新舊交替之際,人們肯定會有一些重要的儀式或祭祀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立春前一天「鞭春牛」,就是用泥巴做一個與牛大小相似的土牛,用柳條鞭打。
  • 立春:「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這句農諺有何含義?
    一年之計在於春,但是今年的春天感覺來得格外早一些。2020年剛來臨時,全國人民讓一場疫病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然而疫情還沒有結束,今年的春季已經等不及要到來了。2020年2月4日,立春,那麼在這個特殊的節氣中,我們要做好哪些事情呢?其實在農村有很多諺語或俗語來形容立春後的雨水多少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它的意思是說在立春節氣這天如果下雨了,那表示後面的雨水偏多,大約會持續49天左右才會結束。
  • 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無春寡婦年,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倒春寒」,啥意思?今天已經是12月27號,離明年只有4天時間了,在這即將跨年的日子裡,人們不免思索著有關2021年的一些事情,當然,農民更加願意把農村俗語說出來預測明年年景的情況,而這些民間俗語在給農民生活和生產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今天我們來將一些關於數九天中五九的有關俗語。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俗語都是人們長時期對生活觀察,所得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有一些俗語還是很實用的,比如「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比如「瑞雪兆豐年」等等。當然了有一些俗語,隨著時代的變遷,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就好比題目上所說的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
  • 「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至在月頭冷不冷?
    其實在筆者的家鄉,冬至開始後,氣溫就會下降得非常明顯,就拿前幾天來說,氣溫還是零下10°C左右,這兩天氣溫直線下降到了零下20°C,降溫還是非常明顯的。其實這也不是絕對的,農村有句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說的就是冬至出現在哪個時段,就會出現一些不一樣的氣溫變化。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文/小秀談歷史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可不是農民隨口編造的順口溜,而是經過數千年的經驗總結而成的真理。意簡言賅的一兩句話,不但順口押韻,而且還通俗易懂,其中還不乏一些精彩的總結和深入的道理。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辛丑年無春,老話還會應驗嗎?
    俗語說,「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那隨後而來的打春到底是不是會打在五九呢?掐指算算,今年12月21號進入冬至,數九也是從冬至日開始的,數九當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整個數九天應該是從12月21號開始直到2021年的3月11號結束。兒數到五九的第九天便是2021年的2月3號,六九的第一天是在2021年的2月4號。
  • 俗話說:「地包天有吃穿,天包地窮到底」,什麼才是地包天呢?
    老人們常說「地包天有吃穿,天包地窮到底」,意思是「地包天」的人有福氣,家裡比較殷實,一生都會不愁吃穿,而「天包地」的人就沒有福氣了,吃不好穿不暖的,當然這只是以前人比較迷信的說法而已,下面就來看看這句好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什麼是「地包天」?
  • 俗語賞析:十句俗語,句句都是金口玉言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跟什麼人在一起,或者處於什麼環境,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七回中有言:「俗語說『挨金似金,挨玉似玉』,今番親家太太的談吐就與往日大不相同了。」這句俗語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二句:八竿子打不出個屁來釋義:這句俗語比喻人過於老實,缺乏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