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討厭的女人:生前尊為皇后,死後無名無分

2020-12-24 騰訊網

《延禧攻略》中的嫻妃,也就是輝發那拉淑慎,劇中只見得她先是溫婉賢淑,品行高潔,又因命運捉弄,突遭變故,性情有變。

這些都是戲劇性的演繹,但又能從中窺出些許歷史原貌的大概便是她與乾隆的感情深淺。

乾隆與富察皇后鶼鰈情深,有寵妃高氏時時取悅,與純妃論古說今,就連小小貴人都身懷龍裔。

唯獨與她不鹹不淡,客套間更見生疏。

歷史上不知是否有淑慎其人,但確實有輝發那拉氏。

清高宗繼皇后輝發那拉氏,鬱鬱而終時,不過四十九歲。

而她一生的悲劇源於那場不幸的婚姻。

她遇見他,在不對的時間,開始就是錯的,便也難挽大局。

《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為「皇后烏拉那拉氏」,經考察已更正為「輝發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被賜冊成為寶親王弘曆的側福晉時,不過才14歲,弘曆比他大七歲。

彼時弘曆身邊早有妻妾,且與髮妻感情甚篤,輝發那拉氏的到來於弘曆而言不是自願,而是無奈接受。

輝發那拉氏雖已算家道中落,但祖輩卻是赫赫有名的輝發王貝勒。

為了籠絡老牌滿洲的族人,她與他的婚事是板上釘釘,無可反駁的事。

尚且年幼的她,就這麼懵懵懂懂嫁給了尚是親王的他,初時,大約也有過幾日虛與委蛇,客氣安撫。

但不甚熟悉的女人又怎及得上滿院子的奼紫嫣紅,風情萬種。

而孤身嫁過來的她,也不知道怎麼如使女高氏一般能討得他的歡心,她會做的大概只能是在夜深人靜時,蜷在床頭髮呆,看著蠟燭燃盡,直達天明。

莫說與他建立情誼,那時的她,大概連情愛為何都還未曾想清,只是記得做個本分的婦人,不給他添麻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過好此生。

而這種婚姻最是可悲,由利益而起,沒有感情基礎,各自營生,形同陌路。

近在眼前,卻相對無言,形同擺設的夫妻關係最傷人。

她在嫁給他的時候,大概並沒有想到過,她的老實本分於他而言意味著什麼。

在爭奇鬥豔的女人堆裡,要求個中庸,那就只能是籍籍無名。

但女人的偏愛,只會讓男人有恃無恐。

雍正十二年,也就是她剛嫁給他的第二年,雍正爺將高氏超拔為側福晉,這其中不乏他的功勞。

這種破格提升,無疑是狠狠打了她的臉。

可她不能說什麼,也沒有她可以置喙的餘地,於他而言,也許她只是府裡的物件罷了。

如果不是如此,為何後來她嫁給他的十來年,都未曾有過子嗣。

乾隆二年,大封六宮,她明明早就是側福晉,卻只被封為妃位,屈居於高貴妃之下。

對於這種種,她選擇了隱忍。

那些年的側福晉的生活,讓她明白了,求不得的不強求,能攀附的絕不鬆手。

故而,他才能看在皇后富察氏的面子上,給了她封號。

人人都說,輝發那拉氏對皇后恭謙有禮。倘若乾隆能對她青眼相待,她又何必對別的女子卑躬屈膝,這無疑是無奈。

深情不得,便要求得一席之地。

這種聰明的決定,也為她後來成為繼皇后打下了堅實基礎。

皇后富察氏與太后鈕鈷祿氏都對她讚賞有加,連帶著別的嬪妃也不敢太欺負她。

只是為妃十來載,她膝下無子,丈夫亦無絲毫憐惜。

眼見著別的女人一個接一個地為他生孩子,她也難免將滿腔委屈寂寥吞入腹中。

卻還得時不時自我安慰,這宮牆裡的女人,寂寞的又何止她一個。

即便有他的恩寵,也未必能保得一世榮華安樂。

若是不這般自我遣懷,她亦不知要如何說服自己去接受這扭曲的夫妻關係。

什麼是夫妻關係?是像他與富察氏那般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吧。

那她有算什麼,也許只是個局外人,空有一紙婚約罷了。

由憐憫維繫的關係,多半不會太長久。

乾隆十年,封高氏為皇貴妃,為的是給舊病復發的高氏衝喜。

皇太后鈕鈷祿氏平日裡被她百般討好,遂也建議立她做「嫻貴妃」。

乾隆是孝子,雖心有不滿,但也遂了太后的意。

高氏皇貴妃做了沒多久,便病逝了。乾隆十三年,那個德高望重,才華與美貌並存的皇后富察氏也去了。

籍籍無名許多年的輝發那拉氏,終於熬到了出頭之日,那些年的養精蓄銳終於要有了結果。

皇太后提出要立她為後,乾隆這次卻沒有完全妥協。

在他看來只有富察氏一人才配做他的皇后。

乾隆寫詩說:「六宮從此添新慶,翻惹無端意惘然。」

甚至還說「朕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遽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為速。」

意思是說,乾隆與富察氏伉儷情深二十餘年,覺得冊封輝發那拉氏為皇后還是太早了。

不是沒有憤懣,但輝發那拉氏還是要忍,最強勁的兩個對手都被她熬死了,她不信此生就真無機會。

終於,在她三十來歲的時候,她等來了這個機會,他眼裡終於看到了她。

乾隆十六年,他懷念富察氏的時候,起了些對她的憐憫之心。

他給了她四年的恩澤,或者說施捨更恰當。

三十五歲高齡的她,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先後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後又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但憐憫終究不是愛,更遑論深情。

那時節,永璟出生之前,忻貴妃戴佳氏也生下了皇六女。

想來他對她的感情太過勉強,維持不過四年就已變了心。

真道是:「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不求佳偶天成,但求好聚好散。

女人沒有得到愛情時,反倒能夠安之若素。

但在嘗過愛的甜頭之後,便就吃不了寂寞清秋夜的涼了。

輝發那拉氏一忍幾十年,換來這般結果,心已化作煙塵。

怨恨與不甘都將被她藏在了心底,落了鎖,未想再打開。

又是十年的悽風苦雨,深宮之中幾十年,在身邊的伺候的丫鬟,鬢邊都有了花白。

原以為早已心如止水的心,卻還是能因了皇帝而蕩起漣漪。

乾隆又要南巡了,還說了要帶輝發那拉氏,還要給輝發那拉氏過生辰。

雀躍驚喜,然後換來更大的失望與怨懟。

四十八歲千秋,到底誰能千秋萬載,只道是天涼好個秋,遍地哀愁。

在輝發那拉氏舉起剪刀剪掉自己頭髮的那一刻,她大概是萬念俱灰了。

要知道,滿人女子剪髮,是大罪!

有人說,她是因了乾隆南巡江南又看上了一個煙花女子,想納入後宮而起。

也有人說,是他要納令貴妃為皇貴妃遭到她的反對。

個中緣由,可能只有乾隆與輝發那拉氏才曉得其中原委。

但無論是何種說法,都脫不開他的不顧情分。

這是壓在她心底的鬱結,終在一朝被全數激發,讓她再也顧不得什麼隱忍禮數,形如瘋癲。

滿族習俗裡,只在皇太后和皇帝駕崩之時,皇后才能剪髮。

輝發那拉氏此舉無疑是觸了他的逆鱗。

乾隆說,她在詛咒他和皇太后死。

於是命人將輝發那拉氏送回宮中,還削減了她的一應用度。南巡之後,他收回了她手中的四份寶冊,奪走了她的一切。

本來不過是露水之恩,到頭來視如仇敵,這段婚姻於她而言,何其不幸。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不過一年,輝發那拉氏默默離開人世間。身後之事,辦得極度潦草,只按皇貴妃之例行事,還將輝發那拉氏與純惠皇貴妃合葬於一個地宮。

一國之後成了皇貴妃的下屬,也沒有神牌祭享。更成了清朝唯一一個沒有諡號的皇后,後世也只能叫她一句「清高宗繼皇后」。

清高宗正是乾隆。

周國平說:「好的婚姻是人間,壞的婚姻是地獄。別想在婚姻中尋找天堂。」

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再所難免,相伴走過一段便是緣分。

他不愛你,何必強求?

緣盡了,不求流連忘返,但求好聚好散。

相關焦點

  • 乾隆為何如此厭惡皇后烏拉那拉氏,讓她死後成了「四無皇后」
    皇后,在封建王朝之中作為一國之母,地位超然。但就在清朝,卻獨有這樣一位皇后,因為開罪了皇帝,雖然身份尊貴,未被廢黜,但死後卻落得一個「四無皇后」的境遇。所謂四無,是指無諡號、無地宮、無牌位、無祭祀。可見境遇之慘,她就是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
  • 她只是一名奴才,卻不小心為雍正生下皇子,乾隆:尊封為皇貴妃
    在清朝後宮史上,有許多出身高貴的名門之女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落得一個悽慘結局,比如說順治廢后與乾隆繼後。相反,有一些出身低賤的女人因生下皇子而獲得高位,甚至被尊封為皇貴妃乃至皇后,比如說康熙後宮的德妃與乾隆後宮的令妃,今天筆者要講的就是一名出身低微的女人,卻幸運地獲得了皇貴妃的名分,她就是純懿皇貴妃。
  • 三任皇后,乾隆喜歡哪一個?富察皇后只是「白月光」,她才是真愛
    乾隆皇帝有三任皇后,分別是孝賢純皇后、烏拉那拉皇后、孝儀純皇后。皇帝和皇后都是皇權時代最尊貴的人,要說哪一位皇后是乾隆最愛的那一個,有的人說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也有的人說是孝儀純皇后,很多人都爭議不斷。
  • 富察皇后、如懿、令妃,誰才是乾隆的最愛?
    《如懿傳》還說乾隆早就識破了皇后的真面目,對她沒有半分恩情所言,沒有廢后以及在皇后死後給她至上的哀榮,還為她寫悼亡詩只是因為乾隆想要穩定前朝的局勢,因為富察氏的勢力太大乾隆需要籠絡他們……為了麻痺他們乾隆到86歲了還得「忍著噁心」給他根本不在乎甚至是討厭的女人寫悼亡詩?中國兩千年的大一統中央集權是在康雍乾三代達到最高峰的,尤其是在雍正處置了年羹堯之後,處處提防大臣專權,留給兒子乾隆的朝堂被他整肅的一派清明,乾隆上臺伊始便牢牢掌握了大權,對待雍正重用的張廷玉、李衛等老臣,乾隆也遊刃有餘,該敲打敲打,該訓斥就訓斥。
  • 【文化ing】富察皇后、如懿、令妃,誰才是乾隆的最愛?
    《如懿傳》還說乾隆早就識破了皇后的真面目,對她沒有半分恩情所言,沒有廢后以及在皇后死後給她至上的哀榮,還為她寫悼亡詩只是因為乾隆想要穩定前朝的局勢,因為富察氏的勢力太大乾隆需要籠絡他們……為了麻痺他們乾隆到86歲了還得「忍著噁心」給他根本不在乎甚至是討厭的女人寫悼亡詩?中國兩千年的大一統中央集權是在康雍乾三代達到最高峰的,尤其是在雍正處置了年羹堯之後,處處提防大臣專權,留給兒子乾隆的朝堂被他整肅的一派清明,乾隆上臺伊始便牢牢掌握了大權,對待雍正重用的張廷玉、李衛等老臣,乾隆也遊刃有餘,該敲打敲打,該訓斥就訓斥。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16歲成福晉,死後乾隆瘋狂半年,死無數人
    歷史上的富察皇后,對於多情的乾隆皇帝來說,也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的髮妻,生於康熙五十一年二月,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女兒。雍正五年七月,富察皇后被雍正賜給弘曆,冊封她為弘曆的嫡福晉。
  • 她是歷史上的馬爾泰若曦,死後七年才被發現,乾隆為此龍顏大怒
    當時統領大清後宮的是皇后烏拉那拉氏(孝敬憲皇后),除了皇后之外,排名比較靠前的有齊妃、熹妃、裕嬪等幾位,大都是雍正潛邸的舊人,其他大多是名分低等的常在、答應或格格。在皇后統領之下,雍正後宮卻不向前朝那般風起雲湧,反而是風平浪靜的。
  • 她曾是乾隆最鍾愛的皇后:因為她的死乾隆罵死皇子,懲罰大臣
    說起這位孝賢皇后,她可以算得上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女人之一,夫妻二人感情一直很好,乾隆登基後就將她冊封為皇后,統轄六宮。  孝賢皇后先後為乾隆皇帝生下兩子兩女,分別是長女(幼年夭折),皇次子永璉,他一出生就被乾隆秘密立為儲君,但不幸的是到他九歲那年也夭折了,乾隆皇帝為其上諡號:端慧,因此他又被稱為端慧太子;固倫和敬公主,也是唯一一個長到成年的子女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風流多情的乾隆一生共有三位皇后,最愛的是富察氏,最寵的是魏佳氏,而最討厭的則是烏拉那拉氏,最悲慘的同樣也是她。烏拉那拉氏是滿清的八大姓氏之一,要說這個家族是真的厲害,歷史上總共出了三位皇后,可見非同一般。第一位是皇太極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努爾哈赤非常喜歡自己這個皇后,值得一說的是著名的攝政王多爾袞便是阿巴亥的兒子。
  • 最憋屈的皇子死了,母親是乾隆「試婚」的女人,被乾隆罵死了
    她出身卑微,卻是乾隆皇帝唯一的愛將。她生了一兒一女,風華正茂,卻在丈夫登基前離奇死亡,成了歷史上的一個謎。
  •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是如何處理乾隆的50多位妃子的?
    乾隆皇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令人驚奇的是像這樣一個風流皇帝,竟然非常的高壽,在位60年,活到了89歲,在古代帝王中都名列前茅。那麼,在乾隆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是如何對待乾隆的50多個妃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乾隆風流一生,卻唯獨不愛這個女人,但她卻生下了乾隆最愛的兒子
    乾隆風流一生,卻唯獨不愛這個女人,但她卻生下了乾隆最愛的兒子時間過得很快,沒過幾年弘曆就順利登上了皇位,史稱乾隆皇帝。在他剛登基的第一天便大封六宮,原先的嫡福晉為皇后,側福晉為妃,其他的也都相繼有了不錯的位分,可是珂裡葉特氏卻只封了一個海答應,要知道在清朝後宮,答應是級別最低的嬪妃,由此可見乾隆是有多麼的不愛她。
  • 烏拉那拉皇后為何觸怒乾隆皇帝,導致被乾隆廢黜皇后之位
    而且二人所生的孩子也夭折了,一直在乾隆皇帝心裡留下了沉重的打擊,為烏拉那拉皇后被罷黜埋下了伏筆。烏拉那拉在乾隆皇帝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嫁給了他,最最開始是側福晉,乾隆二年,被封為嫻妃,進貴妃。孝賢皇后去世之後,因為會巴結太后,被封為皇后。乾隆的正妻富察氏死後,烏拉那拉氏被立為皇后,她小乾隆帝十歲。大約在十三四歲時經選秀女中選,當時乾隆皇帝還在藩邸為皇子身份,是雍正皇帝賜之為側室福晉。
  • 富察皇后、嫻妃、令妃……哪個才是乾隆皇帝的最愛?
    嫻妃而在《如懿傳》中,乾隆最愛的是烏拉那拉氏如懿,也就是嫻妃,後來繼任皇后,富察皇后和令妃是作為反面人物出現的,也沒有得到皇帝的真心。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乾隆皇帝最愛的是哪個女人呢?嫻妃雖然被冊立為繼皇后,得到過皇帝的寵愛,但她在乾隆心目中卻遠不如前皇后富察氏。
  • 她是乾隆的皇貴妃,死後的諡號連皇后都羨慕,葬禮的規格超乎尋常
    她的諡號叫「慧賢」,清朝后妃的諡號就能反應這個女人的性格,慧與賢這兩個字都是形容女人內在美的字,從她的諡號就能看的出來,真實的高貴妃其實並不是個壞人,而且恰恰相反,她是個非常謙順乖巧的女子,內裡也十分有才華,因此乾隆才會特別喜愛她,慧賢皇貴妃正得寵的時候,魏瓔珞(令妃)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 乾隆獨愛富察皇后,那令妃又算什麼?富察皇后只是白月光?
    富察皇后喪子之後傷心欲絕,每每想起可憐的孩子就覺得萬分悲痛,並且和乾隆皇帝之間還產生了嫌隙,還好在乾隆十一年四月,富察皇后又生下了一位小皇子,富察皇后和乾隆皇帝的感情逐漸癒合,可惜好景不長,這位小皇子還沒有滿兩歲又夭折了。
  • 乾隆潛邸有九個美人,誰雖然沒入宮,卻是乾隆第一個女人
    高佳氏一生沒有子女,但是卻獲得乾隆如此厚愛,讓乾隆為她作詩10餘首。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第一個給乾隆生育子女的人,也是乾隆第一個女人,皇長子永璜之母,可惜她命不好,在乾隆登基前兩月去世了,乾隆登基後追封她為哲妃,乾隆十年又追晉為哲憫皇貴妃,陪葬裕陵。她還有一女,夭折。
  • 乾隆與富察皇后的深情:你是這世間無人可及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帝王們,被家長強塞后妃的,很多都不是真心喜愛這個女人,但又迫於王權父權,只能無奈接受,而且接受了也並不幸福。但是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卻是個例外。他們非常恩愛,也許兩人都恰巧是彼此最愛的模樣吧!
  • 哲憫皇貴妃:宮女出身卻為乾隆生下皇長子,死後18年才可入土為安
    哲憫皇貴妃:宮女出身卻為乾隆生下皇長子,死後18年才可入土為安哲憫皇貴妃,富察氏女子,因為家族人數較少,因此被編入了內務府正黃旗,還是包衣管領的下人,也就是電視劇中出現的比較多的辛者庫。雍正初年,哲憫參加宮中選秀,沒被雍正看上,被雍正賜給了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眾所周知,在古代,官宦家中的男子都有陪睡的丫頭,地位比普通的丫頭要高一些,但是想成為正式的妾室,也是不太可能的,比較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和出身已經根深蒂固了。就這樣,哲憫成為了乾隆的侍妾,也是乾隆的第一個女人,被稱為格格。
  • 同樣是皇后,為什麼乾隆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遭乾隆極度厭惡?
    清康熙以後,內官典制定局,皇帝的后妃分 8 個等級; 皇后 1 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這一大群后妃,分居東西12宮。東6宮是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西6宮是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鹹福。乾隆一生后妃不下40位,數量之多,在清代帝王中僅次於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