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金沙遺址,品味古蜀文明!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體驗清宮民俗

2020-12-24 小度旅遊

2001年2月,在成都市西郊金沙村一處建築工地裡,出土了一些類似玉片和象牙殘片的物件,金沙遺址由此揭開神秘的面紗。金沙遺址被認為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古蜀國的都邑所在,是四川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考古發現,入選「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它與三星堆遺址一起向世人展示了古蜀國的風情與物貌。金沙遺址的發現使成都建城史向前推進了700年,同時也改寫了中華文明史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的西北,距離市中心僅有5公裡之遙。在遺址發現之前,居住在這裡的村民時常會挖到一些瓦片、好看的石頭,還有骨頭什麼的因而老輩們一直堅信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肯定有金子」。

經證實,在發掘現場考古隊員們單從挖土機挖出的浮土中翻查清理出金器、玉器、銅器、石器、象牙器和數量眾多的象牙、陶器等共計1000餘件。其中金器30餘件、玉器400餘件、銅器400餘件、石器170件。

在風格上有與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基本一致的金面具;有與三星堆的青銅人立像幾乎完全一致的銅立人像;還有與良渚文化完全一致的翡翠綠玉琮;更有在四川省內尚屬首次發現的形飾——圭形玉鑿和玉牌

2007年4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在金沙遺址原址拔地而起。這是一座為保護、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興建的遺址類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由遺蹟館、陳列館、遊客中心、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金沙劇場、園林區等部分組成。

金沙遺址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萬餘件,其中已鑑定的一級文物364件,尤以太陽神鳥金飾等國寶級文物聞名海內外。

遺蹟館所在區域曾是古蜀先民舉行大型祭祀的場所。館內原狀展示了考古發掘的現場,遊客可通過棧道深入遺蹟腹地,近距離觀察仍在進行的考古和保護工作。

在遺蹟館內部,藉助VR互動設備,遊客還可在虛擬世界裡回溯三千年時光,看古蜀人是怎樣將千載遺珍埋藏於此。

為了防止地下遺址被破壞,遺蹟館由15根架立在地表的鋼架支撐,整座建築的結構基礎主要設在建築外緣已完成發掘或經勘探無重要文化堆積的點位,館內則為無柱大空間。

在陳列方面,遺蹟館作為考古發掘現場展示地,一條穿越矩陣式探方的木質通道,拉近了參觀者與考古遺蹟的距離,象牙堆積、野豬獠牙及鹿角堆積、古老河道、大型樹根遺蹟等等撲面而來;

那些已發掘遺蹟旁邊設置有記錄出土文物情況的清晰照片;重要遺蹟設置的視屏播放系統,不斷回放「國寶」出土情景,讓人頓生「咫尺三千年」的時空感;

而那些地層中仍深埋著的象牙、玉器等又為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想像與期待。

步道的上方結合現場遺蹟現象,設計了「圖說考古」漫畫圖版,向普遍觀眾介紹和普及考古基本知識。

中國商周時期保存最為完整的黃金面具、與三星堆造型幾乎完全一致的青銅立人、色彩斑斕的玉器以及巨大的象牙等精美文物也薈集於此,生動形象地從生態環境、建築形態、生產生活、喪葬習俗、精神信仰和藝術創造等多個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輝煌與燦爛。

黃金面具-志願者張豔拍攝
青銅立人-志願者張豔拍攝
石跪坐人像-志願者張豔拍攝
十節玉琮-志願者張豔拍攝
石虎-志願者張豔拍攝

除了古蜀文明,金沙也是一扇與中華文明、世界文明以及精美藝術對話的窗口。今年金沙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的《金玉琅琅——清代宮廷儀典與生活》展覽將延期至2020年6月14日。

本次展覽從祭祀、萬壽、大婚、賀歲這四個清宮盛大的儀典和節慶出發,展示清代宮廷金器、玉器的使用制度和文化。感興趣的觀眾不妨走進金沙來瞧一瞧。

自2007年正式開放以來,金沙遺址博物館已接待觀眾超過千萬人次,舉辦了多場「金沙講壇」和學術交流、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動。

從2015年開始,金沙遺址博物館與海外文博機構合作,相繼舉辦了「與神共舞:非洲雕刻藝術展」「永恆之城——古羅馬的輝煌」「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等特展。這些展覽向觀眾打開了感受世界古老文明的窗口,同時也發掘出與古蜀金沙、絲綢之路等主題相關聯的文化內涵。

作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園林區內茂林修竹、樹木蓊鬱、一年四季隨處可見繁花似錦的景象。

園區中還有「金沙鹿苑」、「玉石之路」、「烏木林」、「西山水景廣場」等多個文化景觀,處處都是對古蜀金沙萬物有靈時期的詩意傾訴!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金沙遺址「拍了拍」報名北大考古...
    8月2日,央視《考古公開課》首度以雲連線的方式,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北京演播廳進行同步錄製。曾經親手發掘過三星堆和金沙兩大古蜀核心遺址的考古學家、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館長朱章義在北京演播廳擔任主講嘉賓,素人學員魯力在金沙遺址與朱章義隔空對話,用科學和想像力拼接古蜀文明的碎片,在探尋和推理中感受考古者的智慧和艱辛。
  • 創新金沙②|虛擬卡通直播、3D列印國寶、智慧導覽系統……金沙...
    當充滿詩意的古蜀文明,插上智慧的翅膀,既能讓觀眾在博物館裡發現更多驚喜,也給全球數字巡展帶來更多可能。在2019年「5·18鹿鳴之會·詩意金沙」活動中,金沙遺址博物館率先與中國移動等機構合作,首次將5G傳輸、4K高清畫面和VR技術相結合,讓公眾遠程體驗博物館之夜的詩歌與情懷,2小時全網觀看量突破110萬。除此之外,5G時代讓雲上觀展也能身臨其境。金沙的全景導覽系統,讓小夥伴宅家期間也能賞金玉盛宴、看世界文明、聽考古故事、逛古蜀金沙。
  • 金沙遺址x熊貓郵局文化明信片|這一次,用心表達
    此次,金沙遺址x熊貓郵局文化明信片幫你完成這份心意表達。這套明信片除了熊貓郵局的熊貓元素,還精心嵌入了金沙遺址博物館的Q版文物元素。每張明信片上都有金沙遺址和熊貓郵局的Q版印章和手寫體的文物元素介紹,這些元素有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商周大金面具、良渚文化十節青玉琮、商周石虎、青銅立人、銅人形器等,經過變形的文物元素生動有趣,活潑自然,就像好的感情中,給我們每個人的感覺都是親切美好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明信片創意來源於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太陽神鳥金飾。
  • 三星堆的鳥 金沙的羽人 古蜀人嚮往飛鳥般的自由
    太陽神鳥金箔學者認為那飛翔的是三足烏 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蛙形金箔,月亮的形象圖片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提供□古蜀人的觀念裡,人是有靈魂的,人死而魂不滅 □蜀人眼中的天堂,往往是和飛鳥連在一起的在前幾期的報導中我們提到,在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中,考古學者們通過分析出土文物得知
  • ...世界第九大奇蹟 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中國新聞-東方網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與博物館跨界藝術製作人楊羚聊天
    2001年,成都金沙遺址的發現,極大的拓展了古蜀文明的內涵和外延。寶墩文化古城址群、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和古蜀船棺遺址,共同構成了古蜀文明發展演進的四大階段,同時也再次證明了成都平原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學說提供了重要佐證。
  • 四川金沙遺址發現千根象牙,才挖了一半,專家:快埋回去,馬上撤
    這種獨特的金沙遺址就在四川地區。金沙遺址的出現對蜀漢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此背景下,對金沙遺址的發掘和保護,已成為世界各國考古專家共同關注的內容。過去,在金沙遺址內,有關專家發現了數千顆象牙,但在挖到一半時,卻有一位專家大叫:「埋回去,快撤。」那在金沙遺址上的象牙遺物裡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 竟和金沙有關?!
    神秘的九柱遺蹟2002年12月,考古人員在金沙遺址祭祀區東部,發現了9個柱洞遺蹟。柱洞是木柱腐爛後留下的豎洞狀痕跡,考古學中常用柱洞來判定房屋建築存在的可能性。「古蜀大社」復原圖2010年,考古專家聯合專業測繪人員對該建築基址的方向進行了精確測量。結果顯示,這座建築呈東偏南27.17°傾斜,與成都平原冬至日出的方向高度吻合。
  • 今天成都的火紅「懸日」,竟然與金沙有關···
    考古人員在金沙遺址發現了些許線索  2002年12月,考古人員在金沙遺址祭祀區東部,發現了9個柱洞遺蹟。柱洞是木柱腐爛後留下的豎洞狀痕跡,考古學中常用柱洞來判定房屋建築存在的可能性。圖片來源:金沙遺址博物館  作為金沙祭祀區唯一的一處建築遺蹟,九柱遺蹟周邊正是珍貴文物最為密集的區域。有考古學家猜測,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左右,金沙祭祀區矗立著一座神聖威嚴的「古蜀大社」,古蜀人就在這裡舉行祭祀儀式。
  • 每個人都需要博物館
    / 面對如今「博物館熱」,她從早期背講解稿變為自己寫講解稿/ 志願者的服務精神已經融入她的意識  在博物館外,曾燕伶研究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文明;走進博物館,她給觀眾講解大陸東方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
  • 經典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啟動復排,面向全國招募「主角」
    9月3日,記者從成都演藝集團獲悉,由集團出品的音樂劇《金沙》目前已啟動復排,即日起將面向社會招募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主角、配角、若干舞蹈演員等。據了解,此次招募面向全國。團隊將以創客合伙人模式,為《金沙》演員團成員搭建全域藝人孵化平臺。聯合各大流量平臺,一流演藝資源,致力於打造新一代「成都創造」 新歌手。
  • 靜待「金沙」主角降臨
    2005年,由成演集團打造的中國第一部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不僅締造了成都城市文化名片,也開啟了「中國製造」音樂劇時代。該劇以成都「金沙遺址」所代表的神秘古蜀文明為創作藍本,匯集了國內頂尖創作精英誠意打造而成。
  • 成都五大市屬博物館獻上文化大禮包
    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成都永陵博物館五家市屬國有博物館更是紛紛展現各自特色,將為市民呈上新春文化盛宴,豐富春節期間群眾文化生活,提升成都城市形象。  武侯祠博物館  米芾書法拓片首次來川展出  每年春節,武侯祠博物館成都大廟會是成都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 博物館萌寵:金沙的鹿 草堂的魚 川博的斌斌最給力
    博物館萌寵:金沙的鹿 草堂的魚 川博的斌斌最給力   說起博物館,大多給人高冷安靜的印象,那些走過了靜好歲月的藏品兀自躺在展示櫃裡,優雅地向世人展示他們的線條。
  • 古蜀遺蹤——自我開闢的亡國之路
    上面引用這段話中,「蠶叢及魚鳧」便是古蜀國兩個君王的名字。而「地崩山摧壯士死」講的則是「五丁開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神秘的古蜀國走上滅亡之途的一個縮影。一個輝煌的文明,究竟是如何誕生、輝煌、隕落了呢?古蜀文明是一個以族屬命名的古代文明,誕生於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河道縱橫,自然條件優越的成都平原。要講古蜀文化,首先要追溯到寶墩文明。
  • 木乃伊、埃及豔后…都在金沙古埃及展!春節去博物館看法老與神!
    金沙遺址博物館聯合加拿大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館,共同推出了《古埃及:法老與神的世界》特展!展覽時間:2017年1月24日-5月4日 展覽地點:成都青羊區金沙遺址路2號金沙遺址博物館門票:太陽節期間(1月24日-2月12日),包括古埃及特展在內的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廳和園區通票
  • 演員招募令|聚光燈下蓄勢待發,靜待「金沙」主角降臨
    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自7月20日,省市媒體報導了2020年成演集團將「重塑經典,再現輝煌」,傾力打造音樂會《金沙》的新聞後,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9月4日上午,成演大手筆:公開發出招募令:在全國公開挑選男女主演,聚光燈下蓄勢待發,靜待「金沙」主角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