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影壇,大哥級的人物有很多,可是有那麼一個人,成龍見了也要叫聲大哥,是名副其實的影壇「大哥大」。這個人就是洪金寶,七小福的大師兄,洪家班的班主。

洪金寶很早就開始在電影圈裡打拼了,1966年擔任《大醉俠》的動作指導,1973年和李小龍合作出演動作片《龍爭虎鬥》,並在70年代創立了洪家班,我們熟悉的林正英、元彪、鍾發、錢嘉樂、午馬、曾志偉等人都是早期洪家班成員。

洪金寶在1980年自編自導自演的殭屍靈幻片《鬼打鬼》,是當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而且這部電影也是香港靈幻殭屍片的開山之作。《鬼打鬼》不僅是殭屍片的開山之作,也開創了一條香港娛樂功夫喜劇的新途徑。在這部融合功夫喜劇類型的鬼怪片之後,產生了很多模仿該片成功的鬼系列故事,我們最熟知的就要屬林正英的《殭屍先生》系列, 也使得驚悚鬼怪電影在香港真正大行其道,可謂票房鼎盛、極受歡迎,此片可是功不可沒啊。

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也是簡單的,講述了車夫張大膽(洪金寶飾)撞破妻子紅杏出牆,姦夫怕醜事洩露殺死張妻並嫁禍張大膽,更僱傭茅山法師(陳龍飾)對付張大膽。法師的師弟(鍾髮飾)不滿同門師兄施法害人,遂挺身而出救張大膽脫險的故事。

簡簡單單的劇情,沒有反轉,沒有懸念,平淡無奇。如果此片放在現在上映的話,可以說是爆米花式的商業片。但是這可是1980年的電影啊,從影片的構思、演員的裝扮和劇情的演進還有演員入木三分的表演來看,這部片子當時是融入了洪家班很大的心血,處處透著無釐頭的搞笑和精彩紛呈的打鬥,有很多情節都非常值得回味。

片中很多的場景都被後來的電影所效仿,如劇中雞蛋不夠,用鴨蛋充數這個梗,在後來的《殭屍先生》有類似的糯米中摻雜粘米,又比如劇中人做什麼殭屍也做什麼這個設定,影響了不少片子,甚至《殭屍道長》也用了這個設定。而且在劇中出現的畫符咒,開天眼,操縱傀儡,請神,體術等都被後來的電影所借鑑並形成固定的模式。所以說這部電影對後來的殭屍靈幻片的啟示是很重要的。

一部電影是不是經典的影片,不僅在內容劇情上是上乘之作,而且在題材上也要是引領潮流的、開創性的。此片就屬於後者,它成功的開創了「功夫喜劇+靈異題材」的影片類型,為以後靈幻殭屍類型的電影提供了不少創作源泉,也奠定了此類電影的基調。相比較也算是經典的老電影了。
——完——
作者:Blue—北城子衿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