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危難時刻總要有一群逆行者,他們挽救了無數的生命,向所有逆行者致敬!願每次都能平安歸來。」這是陶成誠生前在朋友圈裡寫下的一段感悟。2020 年11 月16 日14 時許,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發起人陶成誠、六安市藍天救援隊水上搜救組組長黃先紅,進行深潛訓練時突發意外,不幸遇難。在同事和朋友眼中,陶成誠變賣車輛、最先拿出100 多萬元給隊裡的行為至今讓人難忘,在隊員們眼中,陶成誠是一馬當先的「老貓」(陶成誠的藍天救援隊ID),而黃先紅雖然年齡偏大,在救援一線現場卻比年輕人更拼命,對待救援任務更是任勞任怨。許多急難險重的救援現場,都曾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黃先紅
不幸遇難
深潛訓練時兩人突遭意外
「事發地點獨山鎮虎頭潭二道壩水域水深有10 米左右,我們此前也在這裡開展過救援任務,也考察過,比較適合做深潛訓練。」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秘書長柴灝告訴記者,因為有些救援任務需要隊員潛入水底,所以會選一些合適的地方,專門鍛鍊隊員深潛的能力。
「誰都沒想到會出現這場意外,太令人惋惜了。」柴灝告訴記者,包括陶成誠和黃先紅在內,當天下午共有5 人在事發地點開展訓練,現場人員發現他們兩個出現緊急情況後,立刻進行了緊急救援,但最終沒能挽回他們的生命。
「中午我們還通了電話,哪裡會想到下午就出事了。」因丈夫的離去,陶成誠的妻子趙雪梅陷入深深的悲痛中,她向記者回憶,在她眼中,丈夫陶成誠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喜歡幫助別人,對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傾注了很多心血,「救援隊剛組建那會,他帶著隊員們訓練,我就常給他們送盒飯,一送就是幾十份,這些我都是支持的。」
「他(陶成誠)從不在家人面前提行動危險,有時候飯沒吃完,就出去參加救援行動了。」說到這裡,趙雪梅頓了一下,家裡還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孩子只知道爸爸不回來了,可能還不知道爸爸永遠都不在了。「最後一通電話,老公還在電話中提到兒子的英語成績,他很高興地說兒子的英語進步了。」
事必躬親
他倆每次任務都衝在前面
「陶隊是衝在一線的熱血隊長,黃組長則是救援一線的『老黃牛』,他們的離去是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的巨大損失。」六安市藍天救援隊隊員龔書生如此向記者介紹,2015 年底,陶成誠學習外地藍天救援隊模式,帶著一腔熱血和對社會的奉獻精神,發起組建六安市藍天救援隊。
此後,陶成誠還號召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積極配合六安市紅十字會開展應急救護培訓等相關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組建了一支7 名應急救護講師和30 餘名助教的團隊。2016 年至今,在陶成誠的帶領下,該隊完成國內應急救護培訓累計400餘場次,受益人數達10萬餘人。
「從團隊成立到現在,陶隊凡事親力親為,每次任務都衝在前面,他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團隊的志願者們,也帶領著我們救援隊發展得越來越好。」柴灝告訴記者,在隊裡,大家都親切地喊陶成誠「貓隊」。
提起六安市藍天救援隊水上搜救組組長黃先紅,隊員們最多的評價是救援一線的「老黃牛」,隊員們說,黃先紅常年奔走在志願救援服務的前沿,累計參與尋人、水上搜救等救援任務260 餘次,救助被困群眾5000 餘人,他參與心理輔導的未成年人達300餘人。
「陶成誠隊長和黃先紅組長是隊裡的先鋒,在我的印象中,他們總是主動承擔起最重最危險的救援任務。」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的柴灝對記者說,在噩耗傳來的時候,很多隊員都不敢相信,大家都很難過。
過硬本領
提升隊伍的整體救援能力
「2015 年,我和老陶一起獲得了安徽省紅十字會救護員培訓師證書,後來又一起做急救常識培訓。」陶成誠多年的好友及同事曹志國介紹,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陶成誠決定在六安組建藍天救援隊。據曹志國介紹,六安市藍天救援隊起步時比較艱難,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資金,「陶成誠第一年就投入100多萬元,甚至把自己的車都賣掉了。」
據了解,陶成誠自籌經費發起創立六安市藍天救援隊,5 年來,六安市藍天救援隊從最開始的1 名隊員和40 多名志願者,逐漸壯大到現在的70 多名隊員和近200 名志願者,隊伍涵蓋了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員,有醫生、警察、律師、農民工、個體工商戶等,同時隊伍也從最初的救援志願隊伍逐漸轉變為一支專業的救援社區團體,由最初的一支隊伍發展到市區、舒城、霍山、金寨、葉集、霍邱六支救援隊伍。
六安市多山多水,緊急救援任務特別多,陶成誠一邊帶領隊伍經常開展針對性訓練,一邊通過實際救援來總結經驗,提升隊伍的整體救援能力,並與六安市110 指揮平臺合作,不論多晚,陶成誠接到電話會立馬組織人員趕赴現場。
在救援隊伍日常工作之外,陶成誠還帶領隊伍積極參與應急救護知識的社會宣傳工作,走進機關、企業、學校和社區,讓更多的人了解應急救護知識。
陶成誠(中間最前面)
衝鋒一線
異國他鄉都留下救援身影
今年7 月,六安市遭遇持續強降雨,面對險情,陶成誠隊長、黃先紅組長帶領六安市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輾轉六安市裕安區、金寨縣、霍山縣等多地,轉移群眾近萬人。
「今年合肥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決堤,陶成誠隊長也去現場參加了救援。」六安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吳菊說,「今年夏季汛期,六安市多地出現險情,有些地方出現管湧險情,陶隊和黃組長就自告奮勇去堵漏」。
2018 年,陶成誠還參與到一場跨國救援當中。當年7 月,寮國東南部地區的阿速坡省境內,一處水電站項目的大壩發生潰壩,洪水湧入多個村莊,造成多人傷亡。陶成誠作為安徽藍天救援隊九名專業技術隊員之一,為當地280 多位災民提供醫療救治。在吳菊的手機中,至今仍保存著當時參與救援行動的一些照片,這些照片中不乏陶成誠的身影,有在給災民做清創手術的、有在給災民檢查身體的……一張張照片令人動容。
趙靖是陶成誠的同事,她告訴記者,2018 年1 月,她的姥姥從家裡走失,「我打電話請老陶幫忙,他一下子就答應了。那個時候剛好下大雪,爛尾樓、廢舊小區、水溝等這些老人可能棲身的地方,藍天救援隊都找了個遍,隊員們滑倒、摔跤的事常發生,對此我們很感激。」
送別英雄
千人自發送他們最後一程
11 月18 日,在陶成誠、黃先紅遺體告別現場,應急、民政、消防、公安、武警、公益組織等社會各界人士千餘人來到現場自發為他們送行。柴灝告訴記者,當天來的人很多,有陶成誠的學生和同事,有各地的「藍天」戰友,還有很多自發前來的群眾,大家都來送陶成誠隊長和黃先紅組長最後一程。
來自舒城的葛先生向記者回憶,當天遺體告別儀式上,許多普通群眾自發前來弔唁,「陶成誠隊長的應急救護課,我聽過,他講得很好,讓人受益匪淺。」
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告訴記者,她每次給陶成誠打電話的時候,他不是在救援就是在救援的路上。2018 年,兩人曾共同在馬來西亞參與救援,空閒之餘幾個朋友一起談隊伍建設、談理想、談信念,蘇琴說陶成誠隊長是她心中永遠的好兄弟、好隊長。
陶成誠生前是皖西衛生職業學院護理系教師,教授兩個班的外科護理學。聽聞陶老師遇難的消息後,很多學生都哭了。學生方燁說,「陶老師平易近人,上課時經常將案例引入課本,全班同學都喜歡上他的課。」另一位學生邸婉雲則說,陶老師常會提及應急救援的事情,而且鼓勵學生們參加志願者活動。陶老師的同事曹志國告訴記者,學校每年的測評中,學生給陶老師打的分都很高,「我們在一起共事多年,一直從事臨床醫學教學工作,陶成誠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臨床外科老師,也是一位優秀的醫生。「
記者也了解到,11 月17 日晚,共青團六安市委官方微信公眾號「六安共青團」發布消息稱,共青團六安市委、六安市青聯決定,追授陶成誠同志「六安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
「雖然陶隊長和黃組長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每個人,讓我們把藍天救援隊伍建設好。」柴灝如是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魏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