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米發布的透明電視,算是吸睛無數。透明電視的概念很多玩家可能都略知一二,但肯定沒有想到能這麼快問世,並且還成功的將透明電視量產。那透明電視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揭秘一下透明電視的原理吧!
首先是要卸掉電視背板上沉重冗餘的「包袱」,普通的電視,一般正面都是顯示面板,後面就是液晶驅動板、電源板、主板、音響模塊等必要的電視元件。而「小米透明電視」將這些原件進行了重新設計,把組件全部移到了電視下方的主機中。
接下來就是屏幕,目前電視廣泛應用的屏幕有 LCD(液晶)和 OLED 兩種,二者其實都可以做透明,但 OLED 本身就有「自發光」的特性,它意味著屏幕上每個紅色、綠色或藍色的像素都會自己發光,而不需要依賴額外的背光源。而 LCD 需要背光才能將圖像顯示出來,所以 OLED 擁有了做透明電視的先天優勢。
那如何讓 OLED 屏幕實現透明顯示呢?這裡引入生活中常見的「百葉窗」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如果你把百葉窗的葉片拉開到一定的角度,你就能看到外面的風景,小米透明電視就是這個原理。
因為 OLED 面板是由一個個獨立的發光像素組成的,而他們並不是透光的,如果想要實現透明的效果,那麼普通的 OLED 像素排布自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小米透明 OLED 的像素中除了常規 OLED 屏幕中的 WRGB 4 個子像素外,還增加了近 50% 區域的 "透明子像素"," 透明子像素 + WRGB 子像素"組成了透明 OLED 屏幕的單個像素,這樣結構的像素在這塊 55 英寸的透明屏幕上擁有 1920X1080=2073600 個。
灰色部分為透明部分,像素條帶用於顯示畫面,面積比為一比一,肉眼看上去就是一條一條的柵欄狀結構。供電電路設計在像素背面。透明區域就像「百葉窗」開啟時的狀態。
因為整體上有將近一半的總像素數是完全透明的( 就像我們看紗窗外的景色也很少會注意紗窗本身一樣)自然就形成了一種透明的效果。而另外一半由 WRGB 組成的顯示區,也擁有一半以上的像素數來顯示圖像,從而在視覺上達到了神奇的透明效果。
總結:只要透明區域足夠大,並且分布均勻,從視覺效果上便可以實現極高的透明度。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沙發管家資訊
智能電視/盒子資訊可關注智能電視資訊網沙發管家(http://www.shafa.com/),全國極具影響力的電視盒子及智能電視網站,提供電視盒子、智能電視、智能電視軟體等方面的資訊、交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