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有料有格調
「智大叔」
就現在的社會而言,不婚並非值得提倡,但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不婚族,問起緣由也是各執一詞。
前段時間,民政局公布的一則消息登上微博熱搜。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之間,我國的結婚率由9 .9%降至7 .7%。
去年全國結婚登記率減了7%,已經連續4年下降。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婚姻制度存在的本身提出質疑。
並且,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例如不婚不育,只戀不婚等,嘗試人生與愛情的多種可能性。
針對這一現象,網友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網友甲
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當社會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必然就會使得生活的成本加大,個人的壓力也就會增大。
而經濟越發達,追求個人自由的願望就會越強烈,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被婚姻束縛。
網友乙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更加讓人有不確定感。一旦結婚,就要負擔至少四個老人的養老問題,老人健康尚好,一旦生病住院,就會讓很多人傾家蕩產。
不只是老人,孩子一旦生病住院,也很容易就弄垮一個家庭!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讓很多人覺得結婚不如單身負擔更小的原因所在。
網友丙
去年全國結婚登記率減少7%,連續4年下降,這應該屬於正常範圍。
畢竟這一代正是90後出生的小孩,在計劃生育控制較嚴的年代出生,獨生男女居多,那麼連續4年下降也不足為怪。
網友們的評論大多分為「不想」和「不敢」兩個派別。
他們之中,有一群人帶著「貧窮使我孤獨終老」的悽涼感,有一群人則享受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無憂。
而兩個極端奔向的卻是同一個目的地——不結婚。
相對於戀愛或結婚後的瑣事與猜忌,一個人過活,似乎也沒有不好。
閨蜜吱吱就是一個不想結婚的人。
在很多人眼中,她是個大齡剩女,28歲了,沒談個對象,也不屑於相親和逼婚。
身邊朋友在她面前秀恩愛時,她總會裝作一副被狗糧餵飽的模樣。
但我們催促著她找男朋友時,她就連忙搖搖手,十分正經地回答:
「不要,我想去哪裡可以說走就走,如果談了戀愛,就會有很多顧慮,總之,太麻煩了!」
大家雖說都想要吱吱身邊有個人守護,但又特別佩服她的底氣,可以無拘無束地生活。
在大學期間,她獨自背包前往十幾個國家。工作之後,幾乎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在了提升氣質和旅行上。
她的臉上沒有歲月的痕跡,氣質談吐更是出眾。她說:
「我只想活成自己心中的樣子,並不是為了嫁個更好的人才決定去修行。」
其實,有些人不想結婚,並不是因為不合適或是沒有遇到對的人,只是心中沒那份想法。
不能一概而論,覺得所有人都應該走上婚戀的道路。
對生活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走向,有些人適合生活,但不適合戀愛與婚姻。
每個人的不同抉擇都有其特殊的意義,沒有是非對錯,只有是否隨心。
每年七夕,朋友圈裡看到其他情侶秀恩愛,小王同學的心上又添了一道堵。
當年他與女朋友分手時,恰逢失戀33天大火,於是他便給自己取名為王小賤。
我們許久未聯繫。
碰巧,有天在距離他千裡之外的城市裡看到一家鋪子的名字叫「王小賤」,就拍下來發給了他,順便問問近況。
他說還是老樣子,一個人上下班,吃飯睡覺,但可以自由地出去旅行。
言語間,好似帶著一種病入膏肓的無助感,但又夾雜著幾分劫後餘生的欣喜。
我問了句多年未解的話:
「你不會還在等你的黃小仙吧?」
他告訴我:
「最初是在等她,可是時間久了,慢慢地就不再思念她了。即便如此,卻還是無法說服自己開始一段新戀情。」
曾在愛情裡受過傷的人,不是對愛情不抱希望了,而是不能輕易地將自己的心交付出去。
所以愛情漸漸成了一件難事,想結婚又恐懼去認識下一個人。
生活也許是不鹹不淡,但是總好過一次次的思量來得更舒服。
前些日子,我給家裡打了個電話,無非就是聊聊最近的生活狀況。
意料之中,我媽又問起了我的情感歸宿。句句都在催促:
「你表妹下個月就要結婚了,你別光顧著工作,是時候該找個男朋友了!」
我在電話那頭笑了笑說:
「我三十歲之前是不會結婚的,連爸爸都默許了,老媽就別操心啦!」
我聽到了媽媽的嘆息,她或許是擔心我太孤獨,希望身邊有個照顧我的人吧。
90後漸漸接過了時代的接力棒,思想與處事上跟上一輩截然不同。
很多時候,他們認為我們年少輕狂,而我們又覺得他們墨守成規。
我見過不少離婚的案例,大多是迫於年齡壓力,隨便相親找個門當戶對的人結了婚,以為合適就能地久天長。
當真正在一起生活才發現,再深厚的感情都會被日子磨成粉,更何況是用婚姻綁在一起的兩個人呢。
貌合神離多年,離婚才是放過自己。
其實,就現在的社會而言,不婚並非值得提倡,但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不婚族,問起緣由也是各執一詞。
不過,他們都能明白自己對於愛情的渴求是在哪一方面,而不是盲目地從眾結婚。
這個時代,見證了不婚族的發展。
並不是此時的水有多渾濁,讓大家恐於涉足,從此不再奢望愛情。
而是,這一代人,愈發能真誠地面對自己,更有了可以對於外界非議置之不理的勇氣。
大家都不再選擇從眾結婚,不是婚姻不重要了,而是更加慎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