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晚上在家,關上燈,打開投影儀,和愛人看一場第一次約會時的經典電影,又或者和全家人一起看家庭錄像or生日驚喜?想想那個畫面就很溫馨歡樂。
愛生活、愛加州!生活從來不討厭情調,和加州1885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投影儀適合家用,如何在家裡安裝投影儀,還有安裝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以下內容略長,建議收藏或者分享。
注*投影是一個小型系統工程,因為是系統,互相之間是關聯的,所以無法按照題主提問的形式對應去分開回答。在此以新裝修房間的時間線為走向,進而展開。適合於系統預算範圍在1-5萬的大部分情況。
---------------
1:根據居室環境確定幕布尺寸
幕布尺寸一般不建議低於100寸,因為80寸的液晶電視已經很多了,小尺寸的幕布很難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卻徒然增加很多設計安裝調試的麻煩。我個人的建議是,寧大勿小,一般而言,30平米的居室,安裝16:9的120寸-133寸幕布是可以的。有時候會聽到別人抱怨幕布太大或者太小,往往是這麼說的「我覺得幕布還是小了點兒,氣勢出不來」或者「我覺得幕布太大了,左右都顧不過來,脖子都跟著轉酸了」。前者是真心後悔,後者是真心炫耀。不要以為天天抱著投影看電影會搞出乾眼症頸椎病,大部分的節目源都是中央取景,變形金剛這種大場面的片子一年出不到幾部,IMAX都不閒累呢。不好意思有點兒跑題了。對於20平米左右或以下的小居室,可以考慮100寸左右的幕布,而40平米往上的居室,一般就得133寸起步,別墅之類的大於六十平米的居室,建議180寸或以上。以上是根據房間面積進行一個大致的尺寸段選擇,相對簡單,接下來要注意以下內容,稍複雜。
房間的高度是否滿足幕布尺寸,確定方法如下,以地面完成面到房頂的淨高-幕面有效高度(也就是實際的畫面高度),得出的值如果大於1000mm,那是妥妥的沒問題,如果小於800mm,那建議選擇小點兒的幕布。
房間的吊燈是否滿足安裝高度,確定方法如下,上一條得出的值-400,得出的值如果大於吊燈的體高,就沒問題,反之,則需要縮小幕布尺寸 或 選擇短點兒的吊燈 或 選擇帶有鏡頭移位功能的投影機。
投影機安裝位置是否合適,幕布越大,投影機距離幕布的尺寸相應越遠,以16:9的120寸幕布為例,主流家用投影機的常規安裝位置在3.6-7.6米左右(指的鏡頭到幕布的距離哦~別忘了幕布離牆距離和投影機的深度以及投影機屁股留出來至少100mm用於接線或散熱哦),如果超出這個範疇,投影機型的選擇餘地就小不少了,這裡有幾個小項要注意:
儘量避免在沒吊頂的房頂開槽走暗線,房頂按法規是不能開槽的,hdmi線又很粗,幾乎無懸念的打到鋼筋。儘量避免將投影機吊架安裝在吊頂上,如不更改吊頂設計,則需加固吊頂局部龍骨。
儘量避免投影機大幅度偏離幕布中心的設計,帶鏡頭移位的投影機偏離中線容易使畫面左右亮度不均勻,而不帶鏡頭移位使用梯形矯正的投影機,偏心和偏高偏低的安裝都將大大折損畫質。
儘量避免離中央空調風口過近,中央空調出風口常年吹容易造成機器內部灰塵聚積、甚至風動導致畫面抖動。
儘量避免滿打滿算的設計在有效投射距離的最近或最遠處,要留有可調餘地,且鏡頭是有甜區的,兩頭效果不如中間好(雖然不太明顯)。
如果以上各項均通過,那麼就得到了切實可行的投影幕布尺寸。撒花~~撒花~~
---------------
2:根據幕布尺寸、居室環境、預算範圍確定投影機型號
投影機的品牌型號很多,有的參數蠻高,價格蠻低,有的反之,既有超值,也有噱頭,箇中門道這裡就不展開講了,畢竟這兒不是中關村在線。以目前市場主流家用機器來說,七八千以下的機器算低端機,到一萬五左右算中低端(也是最主流的),三萬左右算中高檔機分水嶺,十萬以上的家用機一般是幾個大廠的家用旗艦,也就是高端機,當然也偶有小壕們拿小braco玩極品飛車的。之所以定位在整套系統1-5萬這個範疇,是因為高端機用戶一般是懶得看答案,直接找設計人員跪舔、出成套方案。乾脆麵~就是脆~~我這個跑題的習慣還真是改不了啊。
下面用之前得到的幕布尺寸去反推投影機的亮度,用幕布的面積(平方英尺)乘以16-36,還是以120寸16:9幕布為例,長寬分別為104.6英寸58.8英寸=6150.5平方英寸=42.7平方英尺,幕布面積42.7平方英尺*16-36=683-1537,房間牆面、天花、地面的顏色如果接近全黑又不反光,那麼這個值取16,反之全白還反光,取36。按標準應該是12-16fL,之所以取16-36,因為12-16是基於全吸光環境的電影院,而家用投影機光源衰減很陡,且幾乎沒有全吸光環境。以典型的白牆面漆、木地板、白房頂、木色家具的房間來說,取30左右合理。42.7*30=1281,ok,這就意味著,在剛才說的這種典型房間裡,一張120寸16:9的白幕布,增益為1.0的情況下,使用一臺亮度在1300流明左右的投影機是最基本的,鑑於很多廠家虛標,選亮度高點兒也是可以的,標稱亮度是投影機的最大亮度,燈泡在這種模式下工作壽命比較短(實際也就1000小時就衰減得很厲害了)把2000流明的機器開到中等亮度,燈泡壽命大大延長,且機器運行時的散熱風扇噪音也小得多,留出冗餘量是個好習慣。
沒幾個人想把房間弄成黑不溜秋的電影院,在這個前提下腰進一步追求效果,比如3D、或者強烈的畫面對比度,那麼可以選擇亮度更高的機型,但高亮度很容易造成畫面暗部暗不下去,這就需要幕面的配合了(後文提及)
看看主流投影機的亮度(注意哦,得是基於ANSI標準測得的亮度值哦)會發現一萬多的機型大多在1300-2400流明,假設同樣的淺色調房間環境,同樣的1.0增益白幕布,幕布增大到150寸(66.8平方英尺)即需要2000流明的機器作為基礎配置,相應的選擇餘地會少一些,價格也高一些。
除了亮度,投影機另外有幾個比較重要的指標,對比度、灰階、色溫。但是作為普通家用,沒有必要過分糾結這幾項,各個廠家也是各說各的好,直白的說,這幾項指標基本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同一時期,價格和亮度相近的機器,其最終效果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同理,也不要指望萬把塊錢,對比度200000:1的機器可以逆襲2000:1的中高檔甚至旗艦機型。
在大致鎖定了投影機亮度和對比度範圍之後,就要根據投影機的安裝位置進行進一步的篩選了,常見安裝方式有吊裝正投、平放正投、鑑於偏置、背投的安裝很少,就不贅述了。吊裝正投適用於所有機型,而平放正投則不適合不帶鏡頭移位的機型,平放正投的機器適宜置於沙發前茶几處或後牆壁柜上方,對於沙發離幕布距離在5.5米以上的房間布局,可以考慮把投影機放茶几處。綜上,如果吊裝,有沒有鏡頭移位就無所謂,否則最好選擇帶鏡頭移位的機型。
至於LCD還是DLP ? 1080P還是4K ? 其餘的參數基本都不影響設計安裝,各有優劣,自行比較研究,這兒就不扯遠了,說到這兒也提一下,很多人容易把變焦比這個參數和投影距離聯繫起來,這是兩者是沒有直接聯繫的,只是說變焦比大的機器安裝更靈活一些。
---------------
3:根據居室環境、投影機參數、預算確定幕布類型
幕布的顏色選擇,常見的有白幕、灰幕、此外還有黑幕(用量極少),白幕的優點是相對價格比較便宜、且容易匹配大部分的家居環境,缺點是在非全吸光環境下容易使畫面暗部暗不下去,即對比度不高。灰幕主要就是為了解決在有光擾的環境裡犧牲一點兒高亮感、補償一下對比度,因為人眼對於100勒克斯以上的亮度感知呈現很大的非線性,所以高亮部分適當的衰減並無明顯壞處。直觀地說,在投影機亮度足夠、搭配合理的情況下,灰幕看上去層次更豐富,白幕適合投影機亮度較低,或者沒有什麼搭配經驗的用戶使用。
幕布的增益及視角的選擇,常見的增益範圍從0.8-2.0倍,幕布是不會發光的,所謂增益,是指的以白牆為標準(即增益1.0),一般而言,增益愈大,畫面越量,但視角越小,畫面亮度越不均勻(中間兩,四周暗),對於家庭使用,建議增益不要大於1.5倍。
幕布的材質選擇,常見的有玻珠面、PVC面、PET面、金屬面、透聲面、透光面。
玻珠面優點是價格便宜,增益比較高,適合在明亮環境下不追求效果,以顯示為主的場合,比如教室、會議廳做ppt演示。缺點就是家用觀感比較糟糕,且時間長了積了灰是不能擦的,還有就是很多玻珠幕用幾年就會發黃了。
pvc面價格和玻珠差不多,增益一般在1.0左右,可擦拭,屬於幕布裡的中流砥柱,屬於不會出現嚴重錯誤的選擇。
pet面價格比pvc高不少,相比pvc主要的區別就是幕面更細膩(pvc表面類似蜥蜴皮的凹凸顆粒,而pet表面類似白紙般細膩)商家宣傳的是pet適合高清,我個人的主管觀感是:沒看出區別~~
pvc和pet幕布味道相對有點兒大,半個月能散得差不多。
金屬面能做到很高的增益(2.0以上)價格是很貴的,可擦拭,穩定性是最好的,但家庭基本鮮有使用的,因為他真的太亮了~~
透聲面主要用於需要配合高級音響系統,一些對音效要求高的客戶希望中置音箱位於畫面正中,而不是把中置放在幕布下方,因為這樣能獲得良好的聲畫一致性(播放電影時,人聲對白幾乎全由中置音箱發出)大部分家庭不會為這種細節體驗投入大把資金,所以在1-5萬的系統中也不必考慮,知道透聲幕布是幹嘛用的就行了,他~~太貴了~~
透光面就更不會用到了,但還是淺普及一下,投影機背投的場合需要用到,比如~舞臺上,演員在臺上,正投的話將會在幕布上出現演員的影子,把投影放到幕布背面去,問題就解決了,幕布是透光的,背面打上光,正面能顯示出來,懷疑靈感是不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皮影戲~~有些商店的櫥窗也會用到類似幕布,總不能把投影放人行道,等城管大哥來沒收吧~~
幕布的結構選擇,常見的結構有固定式、支架式、升降式(對於升降幕布,還分電動、手動、普通和拉線式)
固定式就是常說的畫框幕,幕布後面可以裝嵌入式音箱,幕布不能收折,優點是價格不太貴,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配合牆面做成弧形幕,最最大的優點是幕面非常平整且穩定,最最最大的優點是尺寸可以做到很大很大很大,300寸?沒問題,只要你願意,IMAX那張固定幕都可以搬回家,不過我建議還是直接買個電影院來得划算。缺點麼,只有一個,你需要一間獨立的影音室。然後,95%的人想批鬥我了。
支架式,別名地彈幕、上拉幕,適合需要經常移動的或臨時使用租賃的,家用就不要考慮了,這種幕布基本沒有100寸以上的,而且你忍心看著電視櫃前面放著麼個超大型臥香盒子嗎?
升降幕是家用最常見的,安裝在房頂,由吊頂進行隱蔽,尺寸選擇範圍較大,產品種類繁多,豐儉由人,建議選用電動升降幕布,由於升降幕的左右兩側沒有支撐,有時候會發生卷邊的情況,左右兩側幕布會出現Z軸的彎曲,還有一些會在幕面中不定的位置出現斜著的波浪,所以出現如果幕面尺寸大於120寸,最好選擇拉線幕,拉線幕在左右兩側安置了向中心彎曲的彈性繩索(女人的腰線,瘦女人那種),利用幕布底部的金屬杆的重量,產生向兩側的拉力,以抵抗幕面卷邊和斜紋。
之前已經確定了幕布尺寸和投影機機型,接下來就可以根據不同幕布的特性進行選擇搭配了,說幾種典型情況,淺色房間,120寸幕布,1500流明的投影機,可以選擇電動升降白塑幕布,這是最經濟實惠的不出錯搭配,幕布+投影機1萬就能搞定。如果想效果再好些,用個2000流明的投影機,配一張灰幕,看看布達佩斯大飯店,也算是裝了把文藝逼了,1.5萬能搞定。再裝逼一些,2萬買個2000流明以上的3D投影機+增益高點兒的灰幕,看變形金剛會有點兒眩暈感了。如果房間是深色系的,那可以追求更佳的效果,比如選擇一臺1500流明,但色彩還原性、對比度優秀的投影機,配上一張質量上乘的拉線pet白幕,4萬也差不多能拿下。
幕布和投影機的價格比例大概在1:5-1:10是比較切實合理的,不過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僅供1-5萬系統參考。
主要的原則就是,在有限預算內,首先保證亮度的情況下,利用幕面特性提升畫面的對比度。
至於其他的因素,都沒有亮度、對比度這麼嚴肅,亮度保證你能看得見,對比度保證你能看得清,這兩點滿足了,再考慮其他的因素,可以吹毛求疵,但不要粉末倒置。
---------------
4:根據投影機型號及幕布尺寸確定投影機和幕布的安裝位置
前面已經提了一些關於投影機安裝位置的注意事項(1:根據居室環境確定幕布尺寸/第4、5段落)這裡再次建議,無論吊裝還是平放在茶几上,都儘量不要偏置安裝,鏡頭儘量要與幕布中心法線一致。我是彩蛋:看到這句話的,都是能靜下心來看的好孩子,我都不需要祝你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如果你們要評論,請以兩個句號作為評論的末尾。。
下面說說幕布的安裝位置,一般來講,幕布位於所在牆面正中,既美觀也易於搭配音響系統,經常會出現一面比較寬的牆,一側有門,另一側作為電視牆,這種情況同理,從門邊開始到牆邊,取中即可,並且左右兩側最好各預留400mm以上的空區,以備放置音箱。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投影與電視並存的情況,這就需要考慮到電視的空間,預先計算好電視安裝厚度是必須的,再富餘至少50mm的間距,如果有電視櫃,還需要考慮電視櫃是否會影響到幕布下沿,如果電視櫃很高,或者計劃在電視柜上擺放較高較大的裝飾、物件,那麼幕布的離牆距離就要增加到超過電視櫃門板的距離,比如600mm(電視櫃+電視櫃後空+安全預留)。
幕布高度的選擇,升降式幕布的尺寸是固定的,但是房間的高度是不定的,所以幕布的黑邊都是可以定製的,目的就是讓幕布放下後高度適宜觀看,如果固定式幕布,同樣也會有高度問題,無論何種幕布,原則是以坐姿眼高,就是坐在沙發上眼睛的高度(一般175身高的坐姿眼高在900mm左右)作為畫面的高度中心,但是要注意,有時候中大規格的幕布(比如120寸以上)畫面高度中心就已經超過750mm了,再加上幕布底部離地的間距,往往會使高度超過坐姿眼高。這種情況下,如果高個10釐米左右,問題不大的,如果高很多,可以縮小幕布尺寸,或者減小幕布的離地間距,注意減小離地間距要避開電視櫃,並且要在電視櫃底部安裝紅外轉發裝置,因為幕布放下來擋住電視櫃裡的機器,你就遙控不了了,紅外轉發幾十一百一套,接收頭放在地面或者下方的中置音箱上,發射頭躲柜子裡,電視櫃也就可以做成不透明門板、上散熱的結構,比較整潔。
此外,還需注意日後沙發的擺放位置是否會擋住投影光路,否則幕布上會投出來人腦袋的影子,那就悲催了~
如果要追求很大很大的幕布,沙發離幕布已經挺遠了,但還是得仰著頭看,這種情況建議還是減小幕布尺寸吧,除非是獨立影音室,能像電影院那樣做階梯地臺,抬高沙發的高度。
吊頂在配合幕布進行設計時,儘量將幕布安裝位設計在房頂上,幕布是比較重的,運行是電機會震動,如果安置與吊頂龍骨上,一來不太安全,而來升降幕布時吊頂會跟著共振,聲響會比較大。
暗盒大小可以設計為幕布外殼長度+150mm,寬度+50mm,例:尺寸3000mm*100mm的幕布外殼,暗盒尺寸3150*150比較合適,如果想暗盒顯得更秀氣一些,可以製作一塊可拆裝底板,封閉在下方開口出,留出幕布升降空間,待幕布安裝調試完畢後再裝上去,製作尺寸要把握精準並預留伸縮縫哦。
---------------
5:根據投影機接口及預期實現功能確定預埋線路
投影機一般設有幾個hdmi接口,有的還設有dp接口和dvi接口,這些是優先選擇的傳輸方案,至於vga和色差接口甚至bnc,不用理會他們了。由於傳輸距離較遠,且出於美觀需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走暗線,那麼如何經濟且易用的讓投影機接駁到各個前端設備就需要設計一下了。比較成熟靠譜的方案是,多個前端設備,比如機頂盒、遊戲機、htpc等,在機櫃內統一連接到一臺帶有多路hdmi輸入的影音功放上,再由功放輸出給投影機,這樣一臺功放2000左右就能買到質量可靠的國產洋品牌,只需要在遙控上按一下,即可同時讓投影機和音響系統切換音頻視頻信號。從這個角度來講,一根從功放到投影機的hdmi線,就足夠了。具體方案因人而異,這裡也只能說成這樣了,畢竟不屬於這個問題範疇內的。
投影機附近需要設置插座和信號線接口,電源插座最好設置為帶開關的五孔插座,這樣在長時間不用投影時,不用按投影機的翹板開關,避免微調好的角度受力後跑位。hdmi不宜長距離傳輸,儘量控制在20米以內,並採用24AWG規格的合格線材,柔軟度高的更好,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將hdmi線設置於吊頂內,用直徑20mm以上的pvc線管保護,一線一管,拐彎處彎管圓弧儘量做大些,穿線時往pvc管裡倒一些滑石粉,便於日後線材換代重新拉線。線路設計時,儘量遠離220v電線,吊頂內往往有射燈變壓器,最好和hdmi線保持200mm以上的間距,線材的兩端出牆預留最好長一些,留個一兩米,以備接駁機器,對於動手能力較強或者願意花幾百元找人上門接hdmi插頭的人而言,一根線功放直通投影機,這樣的做法既保證信號衰減最小,也更利於投影機上方裸露線材的長度控制,更工整美觀。
幕布的預留控制線,確定幕布的控制線位於左側還是右側,以及是幾芯的線。一般幕布是4芯線,為了美觀和便於安裝,預埋4芯線護套線,一頭留在幕布暗盒內對應位置,另一頭留在機櫃裡,將控制開關放在機櫃內。
如果想逼格更高些,而且投影和幕布控制盒都帶有trigger,也可以一同預埋進去,實現投影和幕布聯動。
---------------
6:在施工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以上內容是需要在施工前期全部設計完畢的,測得詳實準確的現場尺寸後要在電腦上模擬一下,主要是看投影光路是否會被吊燈、沙發等遮擋,一旦確定方案,後期施工和安裝不要隨意變動,當然咯,邊施工邊跟著感覺走也不是不可以,玩的就是刺激嘛!以前有個客戶,給他設計的投影機放置於客廳後牆定製書柜上,本來書櫃設計的18mm厚的橫隔板,客戶給廠家打電話說想把隔板換成25mm的,也沒通知我,等柜子做好了送來都裝好了後,才發現投影機比既定高度高了5釐米,吊燈正好露出來個四釐米的影子,幕布又不能往下降了,最後把吊燈拆下來發回廠家改尺寸。說實話,這種bug,對於沒怎麼弄過的人而言,太容易犯了。一定要細心嚴謹啊!
尺寸精度方面,無論是測量、設計、施工、安裝調試,所有流程都應該儘可能高的要求精度,單位均精確到毫米,不開玩笑,不帶鏡頭移位的機器,安裝時無論上下左右偏個兩三釐米,最後用梯形矯正吧,看著畫面就發糊,1080p直接變720p,不開梯形矯正吧,隨你怎麼調,畫面始終不是正矩形,總有露1釐米的斜邊!大部分裝修公司其實都能做這種精細活兒,只看你給不給錢,還有會不會妥不妥協了。
五線雷射水平儀是必須用的,在動輒數米的尺度內進行毫米精度的施工,不用雷射水平儀放線的施工隊,建議直接換,不是態度有問題就是腦子有問題~
投影機吊架安裝處的房頂注意注意是否水平,如果斜得厲害,建議局部找平。
幕布安裝處的房頂由於跨度大,一般都有高差,安裝要用雷射水平儀輔助,硬幣墊在幕布外殼和房頂之間,調節幕布的左右水平,否則幕布不易平整。
購買幕布時候黑邊可以比設計尺寸多留10釐米,幕布一般都可以調節自動至停位置。
電梯,樓道問題,最後提醒住樓房的小夥子們,選幕布的時候,別忘了看一下幕布長度能否運得進屋,特別是那些住在高層,房子又大,想買150寸及以上幕布的小夥子們~~先上樓道量一下吧。
#愛生活 愛加州!#
加州1885,六千搶墅級城市洋房,現房實景,即買即住。
全明通透三房,再送12㎡。
首付3萬買成長型兩變三房,特惠房源,先到先得。
10㎡~101㎡黃金旺鋪,出租出售,全面啟動!
照片為項目實景拍攝
愛生活,愛加州。
闊景露臺,270度全景視角,前庭後院戶戶送花園。洛陽唯一完整五重立體景觀,讓迷人的庭院生活給您的人生增加更多色彩!
加州1885營銷中心:天津路與九都西路交會處西100米
芬香熱線:0379-6422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