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蘇德中希望他創立的YoKID 能成為一家駱駝公司。
「駱駝」這個概念最初由全球風險投資人 Alex Lazarow 在其新書中提出。
眾所周知,駱駝是一種能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的動物,即使沒有水,它們也能在貧瘠乾旱的沙漠中長時間行進,但是一旦有水,它們喝水的速度可達 10 分鐘 100 升。
當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市場哀鴻遍野,當高速增長的泡沫被疫情吹散,創業公司們發現擺在眼前的正是一片無水的沙漠,而能熬過疫情、穿過這片沙漠的,只有駱駝。
與許多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快速高增長的獨角獸不同,駱駝公司把眼光放在長期發展上,只融自己需要的錢,專注於打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對創造的價值收費,商業模式從一開始就具有可持續的單位經濟效益。它們追求的是可持續和耐受力。
蘇德中創辦YoKID優兒學堂(後稱「YoKID」)5年,做公司的邏輯正與駱駝公司發展理念相契合。
蘇德中來自中國香港,劍橋大學心理學博士。2015年,蘇德中闊別原本優渥的工作機遇,回國創立專注兒童心理線上服務的「Winnovator幸福創客」。經過兩年探索,蘇德中選擇入局嬰幼兒託育行業。2017 年 12 月,「YoKID優兒學堂」首家線下託育幼教學校在北京開業,主要面向0-6歲寶寶家庭提供保育日託(0-3歲)和早期教育服務(0-6歲)。目前,YoKID 在北京、上海、深圳已有 12 家園區,其中 8 家在運營,還有 4 家正在建設籌備。
蘇德中把目光瞄準高端市場,借用日託這個傳統的外殼,把科學的幼兒成長教育以及他在劍橋大學研究的積極心理學、幸福科學、心智成長等理念融入其中,並具化到紮實的教育服務上,成為行業「攪局者」。
他把人才培養和標準化放在第一位,在企業內部建立了極為嚴格的管理運營標準,開辦 YoKID 未來大學,培訓師資;死磕安全品控,在園區安裝 360 度全景監控器,實時連接至家長手機端;為避免服務標準和水平失控,他婉拒了一個又一個加盟請求;他融資,但並不盲目,更對完全依靠融資生存保持警惕,要求旗下所有園區兩年內實現收支平衡;他在行業政策會議上積極發聲,推動新政策落地,第一時間為旗下所有校區申請獲得北京首批託育服務營業執照……
這種可持續的、長期的駱駝式發展模式讓 YoKID 在疫情中獲得了喘息之機。當不少同行機構因生源流失、獲客斷層、現金流斷裂陷入危機時,YoKID得以基於前期積累,調整管理,蟄伏、等待開園。
1
蟄伏、自救
3月是蘇德中最焦慮的時候。
此前,即使是在國內疫情最嚴重、市場信心極度缺乏的整個2 月份,蘇德中仍然有底氣熬過疫情。
疫情暴發後,蘇德中率領團隊火速做出了一系列應對決策:開通線上育兒直播,將所有親子課程轉移線上,賦能家長;採購兒童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套裝,通過園區物業送給附近小區有孩子的家長;免費為家長提供線上心理諮詢服務;牽頭各幼教領先企業組織戰略合作等。同時,主動與業主協商,儘量壓低疫情期間租金成本。
儘管受到衝擊,但YoKID 在過去兩年的經營、融資中尚有一些積累,面對疫情不至於措手不及。
但始料未及的是,在國內防控形勢逐漸好轉的時候,疫情卻迅速蔓延全球。受疫情影響,3 月 9 日,美股第一次熔斷,接下來短短的 8 個交易日內又經歷了 3 次,創下歷史記錄。這些歷史罕見事件的真實發生,讓原定海外入資計劃受到影響,蘇德中倍感魔幻的同時,對全球經濟及疫後發展也深感擔憂。
3月起,全國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但由於幼教行業的特殊性,各大城市遲遲沒有明確幼兒園和幼教機構的開學時間,甚至有不少聲音預估部分城市可能會推遲到今年暑假後。
而從今年 1 月 22 日宣布暫停營業至今,YoKID 全國所有線下園區已經 3 個多月沒有開業,預計年初開業的新園所至今無法招生,正在籌備裝修的新址也被迫暫停。開學時間一拖再拖,復工遙遙無期。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生死大考,考的就是積澱和耐受力。
那段時間,蘇德中每天與團隊開會,輾轉於股東、投資人、同行之間,尋找對策。
YoKID原機構股東及其背後個人投資者基於對YoKID和蘇德中的信任給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園區物業業主也以延長免租期、延付等形式提供租金上的幫助。公司內部,蘇德中調整經營結構和員工薪資福利,但堅持不裁一人。他表示最感激的是團隊一直以來的不離不棄,」我們的運營、人力、財務、教學、行政、市場的負責人,以及所有園長和老師,在艱難時刻不計較得失的付出,把敬業精神發揮到極致,才有這幾個月來屹立不倒的成果。」
隨著疫情控制得當,家長開始復工,市場託育需求逐漸緊迫,蘇德中和他的團隊也發現了機會,三月底率先推出上門託育服務模式。在經過 1 個月的籌備、試運營後,4 月 20日,YoKID 正式官宣了這一消息。
試運營期間,近 50 個家庭接受了YoKID上門託育服務。蘇德中還收到了一份在他看來無比珍貴的禮物——一位家長贈送的一封手寫感謝信,信中再三對 YoKID 老師上門帶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表示感謝。蘇德中深受感動,甚少發朋友圈的他當天忍不住在曬了這封信,稱「一切不容易都值得」。
上門託育服務模式為YoKID 首創,但並非疫情期間臨時「出爐」。此前,蘇德中就一直有推行上門託育服務的想法,只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它提前落了地。
蘇德中看得很長遠。在他的規劃中,上門託育服務並不只是疫情下的臨時自救,而是可以長期推行的理想商業模式。他認為,疫情必然會對人們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即使疫情結束,上門託育的需求仍然會持續增長,而「中國幼託市場龐大,企業只要滿足1%的需求,那就不得了了。」
他也坦言,如果沒有過去兩年在客戶信任和口碑方面的沉澱,上門服務可能也無法順利推行。
2
穩健的長期主義者
近年來,隨著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幼兒託育安全性問題被推向了風口浪尖,信任缺失成為行業痛點。
為此,自第一家線下門店開業起,YoKID就死磕安全託育和高質量標準服務。
2017 年,YoKID 大膽推出實時連接家長手機端的 360 度校園監控系統。這在國內託育行業中很少見。
有教育機構工作人士稱,視頻監控對運營者和老師會產生極大壓力,因此很多機構都不願意使用。但蘇德中很堅決。他相信,在信任缺失的行業生態下,透明化才能真正建立與家長間的信任,也是保障老師最徹底的方式。
師資被蘇德中視為YoKID最核心的競爭力。2019 年,蘇德中建立了自己的企業大學——YoKID未來大學,建立標準體系,長期、持續培訓師資。所有老師無論出處,入職後必須進入 YoKID未來大學學習,畢業後方可上崗。
此外,YoKID 堅持直營,拒絕加盟,避免因盲目擴張而導致服務標準和水平失控。儘管受疫情衝擊,YoKID 的日子並不好過,蘇德中也沒有放手。疫情期間,有學生家長找到園區園長,希望加盟,但被蘇德中一一婉拒,「這時候亂拿錢會出問題。現在是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候。」
YoKID 的客戶不乏明星家長,市場領導地位及品牌價值高,蘇德中直言,如果向二三線城市放開加盟,那過去兩三年能賺不少錢。但這不是他想要的,「我們那麼費力地去建立標準,培養團隊,就是希望可以長時間沉澱下來,把這件事真正做好。」顯然,相比獲取即時回報,蘇德中更願意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
軟銀中國合伙人周曄(YoKID股東)曾在公開場合明確說,」教育公司最怕出事,但只要YoKID是蘇博士來經營,我們就相信公司會越做越好。」
在經營上,與熱衷燒錢擴張的創業者不同,蘇德中也顯得更加穩健。蘇德中的父親是一位香港商人,他從小耳濡目染,骨子裡繼承了老一輩香港企業家的穩健——信奉現金為王,進取之中不忘穩健,穩健之中不忘進取。
蘇德中不盲目融資。YoKID成立至今,已完成數輪融資,獲得近兩億元人民幣融資額,股東不乏軟銀、融創、普思、知名企業家艾路明及知名演員黃曉明旗下的投資基金等著名機構。想獲得這些機構的青睞不容易,盡職調查歷時大半年,一輪接著一輪,但蘇德中挺開心,「我不需要100%的人認可我們,10%就足夠了,而這10%是頂好的。」他找到的這「10%」,在他看來都是極具長遠眼光且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投資機構。
他不喜歡燒錢的行為。對每一筆融資額,他都有清晰的規劃和目標:驗證商業模式,使之變現;進一步投入研發,提升服務;優化單店模式,提高效率;擴充線下託育幼教中心,實現連鎖經營;跨城市拓展,實現規模化擴張……一步一步站穩了中國0-6 歲日育行業領頭企業地位。
關於融資,蘇德中有自己的邏輯——公司發展需要靠融資助力,但不能靠融資來生存。所以他重視公司經營和自我造血能力。事實上,到疫情出現之前,YoKID已經實現自負盈虧,做到收支平衡。
只不過疫情「黑天鵝」的出現打亂了2020年原本的計劃。此前,蘇德中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多個城市開園。但現在,熬過疫情成為第一要務。
3
在堅持中等待「春天」
2020 年初,北京市首次將託育服務納入經營範圍,2月底北京首張託育機構營業執照發出。這對於遲遲未能復工的幼教行業來說,不啻為一顆「信心丸」。
3月26 日,YoKID旗下8家學校也獲得北京首批託育服務營業牌照,成為北京唯一一家旗下所有校區全部獲得營業執照的機構。
北京發放託育服務營業執照被蘇德中視為是行業「裡程碑式」的事件,這意味著3歲以下託育市場開始走向正規,同時傳遞出政府支持和推動行業發展的信號。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提高和育兒觀念的轉變,高質量、專業科學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逐漸被許多家庭需要,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嬰幼兒託育市場作為剛需進一步打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 年至 2019 年出生人口總數為 4711 萬人,也就是說,至 2020 年,中國 3 歲以下的嬰幼兒群體超 4700 萬名。市場預計,到 2020 年中國託育市場規模將突破兩千億元。
而與巨大需求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國內託育行業發展比歐美國家或者亞洲其他國家較晚,人才供給不足,相關政策和法規不健全,市場機構缺乏管理,水平參差不齊。而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 3 歲以下嬰幼兒在各類託育機構的入託率僅為4.3%,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 50%的比例。
從 2016 年開始,政府多次在相關政策中提及發展託育。2019 年 5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 3 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被業內稱為開啟「託育元年」標誌性的政策文件。此後全國多地也隨之跟進出臺相關政策。業內人士稱,國家和地方層面規範的陸續出臺,對託育監管提出了新要求,也表明託育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資本也開始加速進入嬰幼兒託育行業,多家頭部機構獲資本青睞,僅 2019年投融資數量就超過5 億元人民幣,其中YoKID佔了十分一以上。
顯然,託育行業是一片等待挖掘的新藍海。相較於製造業、外貿等行業,蘇德中也認為幼託行業已經比較「幸運」。雖然當下受到的衝擊嚴重,但這是一個內需剛需行業,只要熬過疫情,幼託行業必然會迎來黃金髮展期。
過去100多天,蘇德中擔憂過、焦慮過,現在心態反而更平和了,「要做一個偉大的事業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關鍵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積極應對,不可能等著誰來救你。所有被克服的挑戰,它將成為你寶貴的資產。」
而他們當下正在做的,就是「像駱駝一樣,在世界上最惡劣的生態中發展自己的可持續性和恢復力」,並期待開園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