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電視劇《三十而已》火了。
播出到現在,每一集所表達的相關話題總會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就像臺詞寫的那樣,每一句話都直擊人心:
關於大城市打拼:一臺飲水機一百塊,我擁有的只是個飲水泵,讓人負擔不起的不是這些東西的價格,是帶著它們一起搬家。
關於婚姻:都說婚姻是避風港,誰成家不是為了過個踏實日子啊?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關於家庭與孩子:你知道我出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看著他我就經常在想,他什麼時候能快點長大,把我還給我,可後來我才發現,不是他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他。
劇中故事情節圍繞王漫妮、鍾曉芹、顧佳這三個女性展開討論,一個在大城市漂泊,大齡單身女;一個剛剛結婚,三年餘多;還有一個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丈夫有孩子。
三種人生,各有各的不易,在她們身上,我們或多或少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是不委屈的,尤其是婚姻,選擇和什麼樣的人過日子,真的不一樣。
02
顧佳與許幻山
童謠飾演顧佳是一名全職太太。
談到全職太太,想必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與社會脫節,在家洗衣做飯,不懂收拾自己,省吃儉用,相夫教子。
顧佳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不是,她完全刷新了所有人對全職太太的認知。
顧佳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的,一張口就是一嘴流利的英文,多年前和老公一起創業,有了現在這個煙花公司,後來生下了許子言,成為了全職媽媽。
看似沒有工作的她,實際上活得比誰都辛苦。
公司資金周轉不開,面臨危機,她拼盡全力想要擠進富太太圈,受盡屈辱仍不放棄,湊錢買包,只為了能夠和她們說上一句話,希望她們的老公可以選擇她家的煙火。
丈夫和大客戶談崩了,她又主動上門向客戶賠禮道歉,剛進門就被灌了好幾杯白酒,只為了客戶能原諒她老公。
顧佳為了兒子,也是近乎做到了完美。想把兒子送進最好的幼兒園,她徒步爬到21樓,給王太太送上拖鞋,自己卻光腳走下了樓梯,王太太很感動,答應給她兒子寫推薦信。
顧佳很努力,一心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改變現狀,去看看樓上又是一副怎樣的風景?
顧佳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老公和孩子能夠越來越好,可老公許幻山卻不理解。
他覺得現在的生活自己已經很滿足了,還指責顧佳說:
「咱們家的生活過得挺好的,為什麼非要繃著腳往上夠啊?累不累?」
一個知足常樂,滿意現在的生活;一個踏實奮進,想要追求更好的事物。感情的世界裡,跑得快的人終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後面劇情中許幻山的出軌,也潛移默化告訴了我們婚姻的真相:
勢均力敵的感情才能走得長遠,倘若三觀不合,也只能分道揚鑣,各自在各自的軌跡熠熠生輝。
03
鍾曉芹與陳嶼
電視劇中,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狀況像極了大多數人的樣子。
鍾曉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她是上海人,畢業後回到了父母身邊,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到了該結婚的年齡時,她聽父母的話去相了親,嫁給了父母滿意的在事業單位上班的陳嶼。
剛開始,日子過得穩穩噹噹,還算安逸;可時間長了,各自身上的缺點全都表露了出來。
鍾曉芹喜歡貓,丈夫喜歡魚。
陳嶼平時只洗自己的衣服,不洗對方的。
鍾曉芹胎流停產的時候,他面無表情,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他的魚死掉的時候,暴躁憤怒,表現得傷心欲絕。
可孩子沒了,都沒見過他這麼難過。
你說陳嶼愛鍾曉芹嗎?也愛,只不過兩個人都無法理解對方罷了。
鍾曉芹不懂他愛魚的迫切,陳嶼也不懂她孩子沒了時的心情,都認為自己沒有錯,誰都不懂誰,自然也就做不到寬容。
他們兩個人的婚姻,其實是和大多數人的感情狀況是一樣的:
你說123,他說456,說不到一起去,時間一長便沒了話題可說,這時便會看什麼都不順眼,開始爭吵、打罵,互相嫌棄,心裡有過一萬次想離婚,可一看到孩子,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該怎麼說呢,不要在自己什麼都不懂、幼稚不成熟的時候步入婚姻。
因為兩個不成熟的人在一起,生活只會越過越糟糕。
婚姻不是避風港,反而它是新生活的開始,兩個人都應是港,擔任好各自的責任和義務。我想這樣,才能穩固好一個家庭。
04
王漫妮:滬漂單身姑娘,絕不將就
不同於前兩個人的王漫妮,她是一個在上海獨自打拼多年的單身女孩。
她在上海呆了8年,工資一萬多,每月給父母打錢,除去房租、水電、開銷,剩不下多少錢。
眼看自己30了,錢沒賺到,沒戀愛也沒結婚,工作也不穩定。在老家的父母頻頻打電話催婚,想讓她感覺回家,找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過日子。
可她不甘心,還是想要在上海打拼幾年,在這所城市紮根。
她也很努力,為了工作把自己的身體累垮,可身邊卻沒有一個人,只有自己,拖著病重的身子去醫院。
當她媽媽打來電話時,她說她沒事,一切都挺好的。真的太像現實生活中那些在外地打拼的年輕人了,報喜不報憂,寧願自己多吃點苦,也不想讓父母擔憂。
王漫妮很難,承受著世俗的非議和催婚的壓力,在兩者的逼迫下,她更加下定決心靠自己。
「我不想將就。」
這句臺詞,或許說出了太多三十歲還沒結婚依舊奮鬥在職場上的女性的心聲了。
她不想回家,不想向命運妥協,她努力這麼多年,並不是為了將就一段不怎麼樣的婚姻,過不怎麼樣的人生。
回看我們的生活,這些女生真的太多了,她們拼命的生活著,只是為了不想在延續父母的生活方式,依靠自己的能力過出自己想要的日子。
在還沒遇到合適的人前,一個人管理好自己,不懼怕,不妥協;遇到了,則是幸運,經營好兩個人的生活,一起面對,無所畏懼。
我很佩服這樣的姑娘,有膽量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05
三個女人,演繹三種人生,像極了生活中的你我她。
如今我站在二十四五歲的臺階,《二十不惑》是曾經,是我回不去的青春;《三十而已》是未來,是我將要面臨的生活。
過去的歲月,也就過去了。
即將到來的,我已做好準備,欣然迎接。
以上這三種人,你屬於哪一類呢?或者會選擇哪一種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