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黑戰記》《哪吒之魔童降世》《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等仍在映的影片持續發力。假期三天的累計票房近8億,是五年來中秋檔期的票房新高,也是暑期檔後內地影市的一個小高潮。不過,在一眾院線電影中,有一部
災難驚悚片,早在定檔前就引起了小編的注意→它就是法國導演亞歷山大·阿嘉執導的
《巨鱷風暴》。每年的北美暑期檔,總會跑出一兩個驚悚/恐怖類型的黑馬。今年來看,有溫子仁招牌加持的《安娜貝爾3:回家》繼續順風順水地「躺賺」,全球票房穩破2億美元;相比而言,還有一部票房不那麼搶眼的小成本R級驚悚片其實也吸引了影迷的注意,片名叫做
《Crawl》。也就是在國內上映的《巨鱷風暴》。這部投資1300萬美元的驚悚片在上映一個月後全球票房累計約6400萬美元,雖然收益遠低於《安娜貝爾3》,但高達
82%的爛番茄新鮮度卻是遠優於前者(66%)的。《巨鱷風暴》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正在遭遇颶風侵襲的小鎮,女主角(《移動迷宮》系列主演卡雅)因擔心許久未聯繫的父親而趕回老宅,沒想到在
地下室發現父親身受重傷。
更可怕的是,在這被暴雨倒灌的地下室裡,還混入了一群極具攻擊性的食人鱷,女主角必須想辦法活下來並帶著父親逃出去。這樣的故事設定比較像三年前的
《鯊灘》,都有著
相對密閉的空間——地下室變鱷魚池,
相對單一的角色——女主角+父親,並且都突出女性力量。曾執導過《隔山有眼》(2006)《食人魚3D》(2010)等恐怖片的法國導演
亞歷山大·阿嘉在繼續釋放自己的惡趣味與重口味的同時,也在懸念氛圍上花了些功夫。總之,《巨鱷風暴》沒有淪為一部低劣的賣弄殺戮和血漿的廉價B級片,成為近些年鱷魚題材電影中為數不多的「
小精品」。要知道,在驚悚/恐怖電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自然類生物裡,鱷魚幾乎是與
鯊魚、
蛇並列的明星級角色,但就影響力以及影片質量來說,
鱷魚驚悚片其實一直是拖後腿的。鯊魚題材至少有
《大白鯊》(1975)這一開創潮流的影史經典,剛剛提到的《鯊灘》以及更早一些的
《深海狂鯊》(1999)都不錯,去年還有一部
《巨齒鯊》;蛇類則有
《狂蟒之災》(1997)與
《航班蛇患》(2006),不少人還知道那部列入「童年陰影系列」的
《人蛇大戰》(1983);而鱷魚呢,好像只有
《史前巨鱷》能叫得上名字。如果再「生拉硬扯」一個的話,也可以把《狂暴巨獸》裡的那隻變異鱷魚怪獸算在內。的確,相比於可以拍成大片的鯊魚電影和可以做得巧妙(如《航班蛇患》)的蛇類電影來說,鱷魚題材電影絕大多數走的是成本更低、條件更簡陋的
B級血漿片路線——既無法跨入主流商業片,也未產生過一部真正的口碑作。所以這部電影就值得一看了。
作為一部激發觀眾腎上腺素的災難驚悚力作,《巨鱷風暴》不僅呈現了人鱷廝殺的震撼場面,更是將人類面對絕境時的求生精神充分展現。
片中海莉為了爭取一線生機,不斷挑戰身體和心理的極限,與鱷魚展開殊死搏鬥,同時也和變幻莫測的自然災害抗爭。這種超凡的求生意志,將給觀眾帶來振奮沸騰的觀影體驗。
導演曾表示「這個故事將人對生的渴望與死的恐懼完美結合起來,幾乎沒有能讓人放鬆下來的地方,全程高能。」
電影此前在北美上映時,口碑一路走高,得到專業影評人的力薦「災難驚悚片控必看」。
在鱷魚與災難題材稀缺的中國市場,《巨鱷風暴》將憑藉扣人心弦的故事和酣暢淋漓的感官衝擊,帶給觀眾驚喜。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其他公眾號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1.影院提供影廳包場,求婚場地租賃;
2.影院大堂舞臺租賃及影廳過道等場地可對外出租;
3.影院廣告位出租;
4.影院與商戶資源互換等等;
5.客戶答謝會團體劵銷售;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754-85829778
聯繫人:陳經理
↓↓↓戳【閱讀原文】可享快捷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