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德雲社」團隊在郭德綱的帶領下越來越壯大,足有400餘人,其中9隊弟子加起來也有上百人。
「雲鶴九霄、龍遊四海」,郭德綱教的用心,徒弟們學得刻苦。
成氣候的徒弟也不少: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燒餅當然還有德雲社少班主郭麒麟。
那麼,這幾年時常有網友問,到底德雲社誰能超越班主郭德綱?
郭麒麟雖身為德雲社少班主,從小受父親耳濡目染,但因為郭德綱一直不想讓郭麒麟走相聲這條道,所以沒有重點培養。
直到後來郭麒麟15歲初二那一年,向父親請求退學,要子承父業,郭德綱考慮一番後,答應了。
所以上,郭麒麟算是半路出家,雖有天賦但基礎不紮實。到底能不能超越父親,郭德綱在一檔節目中早就下了定論。
郭德綱原話:「我自己兒子幹相聲,我當初和他說,好處是,你可以少很多很多零碎的苦,因為你的路爸爸已經給你鋪好了,你踏踏實實的學,踏踏實實的演就行。但壞處是,你這一輩子要和超越不了我了。」
而郭麒麟在相聲上雖然超越不了老爸,但演技卻比郭德綱好不少,凡是郭德綱演的電視電影無一例外是爛片。但郭麒麟倒在《慶餘年》等電視劇中的演技很驚豔。
嶽雲鵬本是飯店跑堂的小工,機緣巧合遇到郭德綱,奈何嶽雲鵬天資太愚鈍,是師兄弟中最笨的一個。
早年一直拉大幕沒有表演機會,後來郭德綱試著給他上臺的機會,卻沒過三分鐘就被觀眾轟下臺,德雲社內部多次開會要開了他,得虧師娘看著可憐才保下他。
後來郭德綱徒弟一個個背叛,德雲社急需人才,力捧嶽雲鵬是不得已而為之。
郭德綱為何捧基礎最差的嶽雲鵬?也是讓那些離開的徒弟明白「嶽雲鵬這麼愚鈍的,我郭德綱都能捧紅,所以你們能紅不是因為你自己牛,而是你們師傅牛」
那麼嶽雲鵬雖然很紅,但是從相聲的精通度,專業度,以及口條上評判,實在是不怎麼樣,這時郭德綱自己評價的。
要是讓嶽雲鵬說傳統相聲,非得餓死了不可,於是從嶽雲鵬朋開始興起了「耍賤賣萌」風,沒想到效果十分好,但這種風格已經偏離裡相聲的範疇。
嶽雲鵬曾向師傅郭德綱問過「我這種風格是相聲嗎?」。
郭德綱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拍拍嶽雲鵬的肩膀說「先紅了再說。」
因為當時曹雲金帶走一批骨幹走後,德雲社人才不足,只有班主郭德綱一個人撐場面。
人才青黃不接,所以先紅了是當務之急,用郭德綱的原話說是「這麼多張嘴,總得吃飯啊。」
所以,在郭德綱這些弟子裡,雖然嶽雲鵬最紅,但論功底連前十都進不去。更別說超越郭德綱了。
張雲雷能火,在小海看來有著三分天註定的感覺,一分是因禍得福大難不死,網友生了憐憫心,讓他人氣大增;
二分是帥氣瀟灑大大拉高了相聲演員的顏值,更是吸引了一波犯花痴的女粉,所以辮兒哥的粉絲裡顏控比較多。
這第三分就是他的基本功了,有人說張雲雷是個花瓶子,相聲的四門功課,說不過高峰;逗,比不上嶽雲鵬;學唱更是不及陶陽。
但總拿德雲社最頂尖的和後起之秀張雲雷比,的確有點不公平。
其實張雲雷的學和唱,是十分出色的,也是基於此,郭德綱都沒有唱火的「探水情歌」他唱火了。
但要說張雲雷未來能夠超越郭德綱,有點天方夜譚,再加上最近一張雲雷身上19年連續出現很多有爭議的事端,雖然粉絲感覺有點冤,但總歸自身也有原因。
而孟鶴堂,周九良,張鶴倫雖風格各異,但說白了也都是嶽雲鵬、張雲雷的「耍賤賣萌」屬於一脈。
雖然燒餅進德雲社很早,威望也高,但因為天生的音質差,導致總是不紅。
儘管燒餅曾經跟著曹雲金離開過德雲社,但好在迷途知返,郭德綱知道燒餅不是個有心機的人,必定是一時糊塗,所以不計較這事。
可別說郭德綱沒有捧他,是隊長也讓他當了,喜劇人也讓他上了,就是捧不紅。
說實話,燒餅的相聲最大的毛病就是碎嘴子,四爺也碎嘴子,倆放在一塊「稀碎」,燒餅嗓門大但鎮不住場子。
有時聽一場還行,但聽第二場後,腦瓜子嗡嗡的頭疼。
燒餅的演出還行,但第二場就他那大嗓門,聽著頭痛。
所謂「硬體不行,硬捧沒用,小紅靠捧,大紅靠命」。
燒餅的資質能有今天的知名度也算不錯了,目前也是靠一群老粉支撐著,隨著後起之秀的崛起,早晚被後浪推在沙灘上。
但燒餅的創作能力偏強,以後可以幫師傅培養新人,但想超越師傅不可能了。
老郭在相聲上的造詣毋庸置疑,目前在國內大師級別,6歲學藝,評書拜過高慶海,相聲拜過常寶豐侯耀文,在相聲界摸爬滾打30多年。
撂過地,寫過劇,唱過戲,三進京城闖蕩,最苦的時候腰裡沒有饅頭錢,最無奈的是為一位觀眾演出,終究是咬著牙含著淚
做過主持人幹過綜藝,曾經為了得到一個副咖的機會在真人秀裡放下尊嚴,在一個玻璃房裡吃喝拉撒完成挑戰。
可以說郭德綱是把尊嚴摔碎後活過來的,成就了自己,也救活了相聲這個行當。
郭德綱從入行到成名,摸爬滾打多年才百鍊成鋼,而縱觀徒子徒孫,基本上不知道什麼是吃苦,更別提經歷過社會毒打,論基本功,郭德綱傳統段子,貫口信手拈來,京劇戲曲樣樣精通,徒弟們自不能比。
主要原因還是時代變了,相聲也一直在創新,傳統的相聲已經不能滿足觀眾們的需求,加上德雲社現在的相聲是量大無精品,「雲」字科,還可得些郭德綱真傳,後面的輩分學習多是「徒弟傳徒弟」的方法,再也不是郭德綱教「曹雲金」時的口口相傳的兒徒時代。
實際上,曹雲金作為郭德綱曾經的弟子,是公認的最有希望超越師傅的人,當年在郭德綱家做兒徒三年,深得郭德綱的真傳。
無論是相聲基礎,神態舉止,都是最像郭德綱的,甚至有人說曹雲金底子比郭德綱差,但表演帶動觀眾情緒比郭德綱做的好,這一點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眾多弟子中,曹雲金的成長也是最像郭德綱的,是從苦日子上頓沒下頓,一步一個腳印成功的。
可惜的是,曹雲金最後選擇離開德雲社自立門戶,其中原因外人不便多說,但要說郭德綱對此事的感受,只能用「永遠的痛」四字來形容。
郭德綱對嶽雲鵬,張雲雷是判他們能紅,而對曹雲金是真的判他能成才。
只不過郭德綱沒想到的是:兒徒三年,口口相傳,待成才,卻一日師徒翻了臉。
即便如此,郭德綱依然放話無論金子什麼時候回來,德雲社門都打開。可見他對曹雲金的才華是「又愛又痛」。
而除了曾經的徒弟曹雲金之外,還有誰能夠接近郭德綱的水平呢,是曾經的另一位徒弟何雲偉嗎?不是。
高峰當年是金文聲老先生看中的相聲奇才,所以在2005年就舉薦給了郭德綱,高峰從小在天津長大,對相聲耳濡目染且熱愛。
在德雲社的所有演員中,屬他相聲造詣最高,他說的相聲,四平八穩,功底紮實嶽雲鵬、張雲雷這些小輩都是他幫著郭德綱調教出來的。
但是他很佛系,不愛爭名爭利,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後輩上,像個教書先生一樣。
所以這麼多年,德雲社演員只要有外出商演和上電視臺的機會,他都會主動讓出名額,讓一些底子好的演員去。
郭德綱也是看出高峰的品行好,加上不爭不求,把「總教習」這個位置一直由他擔任,負責德雲社「傳道、授業、解惑」。
至於網上說,于謙、孫越能不能和郭德綱比呢,其實拿捧哏和逗哏比根本沒有可比性,也沒有必要比,就像一個跳高冠軍,一個跳遠冠軍,你說他倆誰更牛?
再說了,這兩個人屬於「動物學派」,一個開了動物園,一個會養大象,都是出了名的「頑主」,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論會玩郭德綱絕對不是對手。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後總結起來聊聊幾句話可以概括,郭德綱苦心經營多年,把德雲社發展壯大,救活了相聲市場,但今日的相聲市場已經不比往日,靠功底就能取勝,相聲演員要想生存「破圈」是必經之路。比如現在比較火的幾位小嶽嶽等,都是不斷地演電視,參加綜藝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反哺相聲行業。加上飯圈文化的侵襲,相聲演員早已經不是單一的以相聲為生了。
這個時代的相聲演員,很多成功抓住了成為明星的風口,但喪失了成為相聲大師條件。所以,未來德雲社也許會出現很多明星,但論造詣,不會再出現能超越郭德綱的後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