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媽媽吃了什麼東西?什麼時候中的毒?」賴曉武問。
「昨天晚上10點左右吃下3粒蓖麻子,凌晨3點鐘就開始嘔吐,頭暈。」小夥子說。
醫護人員立即為肖女士催吐、洗胃及導瀉,排出體內殘留的毒素。通過一系列救治措施,使肖女士脫離了生命危險。目前正在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賴曉武介紹,蓖麻子是蓖麻的果實,為油料作物,俗稱大麻子。蓖麻全株有毒,有毒成分為蓖麻毒素及蓖麻鹼。蓖麻子毒素是一種細胞原漿毒,可損害肝、腎等實質臟器,並有凝集、溶解紅細胞的作用,也可麻痺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蓖麻毒蛋白尚有損傷小腸及強烈的致熱和致敏作用。蓖麻毒蛋白(蓖麻毒素的有毒成分之一)7mg,蓖麻鹼0.16g可使成人致死;小兒服生蓖麻子3~5顆即可致死。蓖麻毒素及蓖麻鹼加熱後可以被破壞而解毒。蓖麻子中毒後,潛伏期長,多數在食用後3—24小時開始發病。患者臨床表現為咽喉刺激、灼熱感、噁心、嘔吐、腹痛及急性胃腸炎症狀。便中可見蓖麻子外皮碎屑。嚴重者出現便血、發熱、脫水和酸中毒,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有頭痛、嗜睡、昏迷、抽搐等。肝腎受損害者出現黃疸、蛋白尿、血尿和尿閉等。中毒數日後可出現凝血、溶血現象。死亡可出現在中毒後1周左右,主要死因為呼吸抑制、心力衰竭或急性腎功能衰竭。
溫馨提醒:生病了,最好到醫院作正規檢查治療,不要輕信所謂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