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這句話人不想廢掉,就要警惕這幾種狀態:人成長進步的方法各有不同,但頹廢的過程大同小異。
比如在一個班級裡,考前幾名的同學。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努力方式,但是在班級拖後腿的人,每一個人的狀態卻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不愛學習,整天想著什麼好玩,一直期盼著放假,父母老師講什麼都是左耳進右耳出等等。
成年人的世界也是這樣的邏輯,一個人是怎麼獲得進步和成功的,真實的方法幾乎不可能相同,所謂的條條大道通羅馬,甚至有人就生在羅馬。但是一個人是怎麼頹廢的,卻有很多共同的相似之處。比如消極抱怨,短視急躁,遊手好閒,放縱自我等等,而且很多時候自己都可能不認為自己是頹廢了,畢竟無論是成長和頹廢,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會出現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通過多年的觀察和思考,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當你出現這些狀況的時候,要警惕自己是不是在走向頹廢。
一,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不承認當下自己的平庸。
總是想著自己過去的輝煌表現,不想去客觀評估自己過去的輝煌到底是來自特定時期的機遇,還是自己真實的能力。無法接受自己當下的處境,不願意承認自己當下的平庸。不肯向當下的現實妥協,從而去努力改變提升自己,這就是典型的「老了」的表現。
二,莫名其妙地湊熱鬧,心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多少人的心肝。
很多人對別人的事情特別在心,整天刷各種媒體,看各種報導,到處去評論。現實中也是到處去昂熱鬧,對東家長李家短的事情極其在意。而自己的事情卻能拖則拖。其實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事情不說都關我屁事,但是確實跟我們也沒多少關係。時間經歷有限,還是先把自己的事情搞明白吧。
三,用自己已經付出時間精力來安慰自己,不以結果為標準要求自己。
有的人不是以結果為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努力,而是與付出的時間精力的多少來作為是否努力的標準。所以總是習慣安慰自己,我已經花了很長時間了,用對得起自己來做事而忘了做事的目的。這種連自己都騙,怎麼可能做好呢?
四,以人生需要樂趣,需要勞逸結合,什麼開心什麼來,沒有一個長期規劃。
就像有個段子說的:我為什麼戒不了酒?因為心情好的時候要喝一杯,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喝一杯,朋友聚一起要喝一杯,沒有朋友自己感到孤獨也要喝一杯,總之就是怎麼開心怎麼來。表面上說是要勞逸結合,調節身心,實際上是惰性抬頭,為滿足即時滿足尋找藉口,缺乏長遠規劃和長期主義。
五,過度依賴他人,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複雜的事情習慣推給他人。
遇到問題不是想著自己解決,而是首先想誰能幫忙,想認識的人中誰有資源誰有能力。這一方面會讓自己養成逃避問題和喪失獨立生存的本領,另一方面,過度依賴他人也會損害自己的人際關係。我一直認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麻煩別人,自己都不能解決,那麻煩別人就是為難別人。
總之,一個人要變強,需要持續努力,需要機遇,但是一個人變得頹廢,往往都不需要努力,更不需要堅持,只需要隨便幾個壞習慣就足以,而一個壞習慣可能只需要一個念頭。幾天時間就可以形成。
所以,當出現以上五種狀況時,一定要警惕,防止自己變得頹廢。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自強不息先生原創出品,文中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