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戰鬥機為何沒有空中受油管,也從不帶副油箱?看完長知識了
殲11戰鬥機是現在咱們國家最為知名、服役數量也比較多的一款戰鬥機。我們知道,戰鬥機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之中速度快、攻擊性強。而它的的確確是一個"大油桶",為了避免長時間空中滯留帶來的油耗問題,現在很多戰鬥機都有非常先進的空中加油系統或者外掛油箱的配置。但是反觀殲11,似乎從外觀上看完全找不到有什麼外掛油箱的蹤跡,甚至本身它自己也不具備空中加油的紅外功能。
其實別看它外表流線輕盈,飛行速度極快,在設計方面其實也是非常的有講究。我們知道殲11戰鬥機其實和蘇27重型戰鬥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人們稱之為國產化的蘇27。所以其實在總體的設計上,殲11和蘇27在很多地方還是非常相似的。這其中就包括設計非常優秀的載油系統。
作為重型戰鬥機,在保證打擊能力的前提之下飛行距離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因為整個飛機的體積都比較大,所以在內部空間之中有非常富裕的空間足足可以容納9.4噸的燃油。這些燃油如果直接換算成裡程的話大約是3800公裡左右。這個距離非常理想和優秀。
而且要知道的是,既然主要任務是作為國土防衛,那麼它能獲得的信息資源就會是戰爭之中非常豐富的。相應的探測技術、感應技術甚至是追蹤技術都能在地面上對其進行強大的支持。而它就能做到精準打擊和飛行攔截。所以客觀條件之下,它其實就不會一直飄在天上不下來。也正因為如此很少會有蘇27戰機完全滿載起飛然後空油而歸。
要知道,中國和很多大國有一個非常一致性的特點就是:地盤大。這種主要用於本土防衛的戰機如果飛行距離非常短的話那真到需要用的時候,除非分散分布否則效用極低。很顯然這個問題設計師們也注意到了,所以蘇27的出世確實解決了很多問題。有了關於蘇27的解釋,殲11不搭載油箱和空中加油功能的原因也就一併被解釋清楚了。
實際上咱們國家用來對外主動作戰的飛機型號是殲20,它屬於比較成熟的隱形戰鬥機,總的來說作戰的距離會比較大。而且它主要的任務並不是用來進行本土防衛,可能更加注重打擊和主動攻擊。所以在實際作戰之中,它攜帶副油箱的時候是非常多的。這也是由於飛機機身大小載彈量和具體功效決定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戰鬥機都在研發之中,咱們國家空軍力量這幾年發展得也非常出色。很多最新的技術和最新的機型已經能夠達到世界同類型戰機之中比較主流的配置。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隨著科技和技術的持續投入,咱們國家也能有領先世界的戰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