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木管樂器:巴松(大管)(Bassoon)簡介

2021-02-19 古典音樂家網

低音管,英文:Bassoon ,(或稱巴松管,在中國大陸又稱大管),其義大利文Fagotti來源於樂器的形狀──柴棒,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低音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從那時候以來,它在管弦樂,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低音管有著獨特的音色,寬廣的音域,並可靈活演奏出多種音樂特色。音色具有比較明顯、渾厚的簧樂聲調特點。像雙簧管一樣,低音管有兩片簧片,並可借著超吹(Overblow)技巧將音程提高八度或以上。巴松管的音色暗沉而莊嚴,宛如男中音的音色,特別在中音與高音部份更近似男中音的音色。低音結實有力,多於交響樂隊中重複低音弦樂器。巴松管長約8英尺,因此樂器是折起來的。巴松管的按鍵系統使演奏者便於操作廣泛間隔的孔,控制音高。

  巴松管,它身高約134釐米,內膛總長254釐米,管身木製。它的吹嘴哨子是裝在一個相當長的像「S」形的金屬管上,並可隨演奏者要求調節。演奏時,用掛帶掛在演奏者的頸項或肩頭。

  其高音區音色哀傷痛楚,中音區溫和甜美,低音區嚴峻陰沉,斷奏時則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大管還有一種低音的變種樂器——低音大管(低八度),是木管族中的最低音,音色聽起來陰險狠毒,稱得上是黑暗惡勢力在管弦樂隊裡的總代言人。

雙簧管樂器最早起源於中亞地區,後來傳至古希臘便演變成一種雙排管身的管樂器Aulos,不過這些樂器與近代的雙簧管及低音管尚有一段距離。 

大管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器樂逐漸脫離聲樂伴奏的形式,慢慢轉變成為獨立的器樂演奏。而合奏上對於各種音色及不同的需要,使得樂器愈趨多樣化;而音響的要求上,有音域愈來愈低寬廣的結果。原本由中亞地區傳入的雙簧樂器,便因此而有了從高音到低音的成套樂器,其中"Shwan"為今日雙簧管Oboe的前身,而"Dulcian"則發展成今日的低音管。

  1540年左右,義大利人Alfanio發明了低音管(Bassoon),嚴格說來,是他將當時較長的低音雙簧管作了改良:將樂器從中分開,以U形管將兩支管子連接,其中一段附有裝簧片的銅管(Bocal or Crook),令一節管子則是連接喇叭形的揚音管(Bell),有大小多種尺寸。此一時期的樂器與現代所使用的並不相近,但是U形管的使用則是雙簧管(Oboe)與低音管的一大分水嶺。直到17世紀所使用的巴洛克低音管在外形上,才與現代所使用的樂器相似。

  經過了各階段的改良,從Alfanio時期的2鍵樂器至19世紀各種樂器的改良,低音管的機件也逐漸複雜,終至發展出德國式(Heckel system)與法國式(French or Buffet system)。



相關焦點

  • 唯美的巴松管Beautiful bassoon(第一季)
    巴松管是木管樂器中的低音樂器是交響樂隊中的重要樂器之一。其高音區音色哀傷痛楚,中音區溫和甜美, 低音區嚴峻陰沉,斷奏時則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 大管還有一種低音的變種樂器——低音大管(低八度),是木管中的的最低音。
  • 英語分類詞彙:音樂管樂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英語分類詞彙:音樂管樂器 2014-06-12 17:10 來源:網絡 作者: woodwind
  • 交響樂團中的巴松和低音巴松
    巴松又稱大管(臺灣地區叫低音管),其義大利文Fagotto來源於樂器的形狀─一捆木材,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大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巴松家族中還有低音巴松管( Contrabassoon),是巴松管的變形樂器,屬於雙簧樂器,音域較巴松管低1個八度,是交響樂隊木管樂器組中音域最低的樂器。演奏技巧除了少部分的指法外,大致和巴松管相近。
  • 西洋樂器——木管樂器!
    西洋樂器——木管樂器!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 常用被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西洋音樂裡面的木管樂器!在演奏方面,長笛是吹孔氣鳴樂器,奏法繁多,表現力豐富,與弦樂、木管、銅管樂器親和力強。短笛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短笛是音域最高的木管樂器,是長笛家族的一種變種樂器,也是交響樂隊中音域最高的樂器之一。短笛必須要長笛練習的非常好的人才可以演奏,比長笛難吹,也比長笛的音色高。包含三個八度。
  • 上海交響樂團大管劉照陸:讓冷門樂器越來越熱
    「莫名其妙」選擇了大管  2005年,上海舉辦了中國作品大管演奏音樂會,這也是中國音樂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專為大管演奏舉辦的音樂會,筆者認為是個新聞,就前往採訪。那是大管這件樂器的一次集體亮相,那獨特的渾厚音色,加上寬廣的音域,就像一位彬彬有禮的爵士,在旁邊冷靜地觀察著一切。
  • 【音樂百科】管樂器簡介-長號
    他們不僅可以用長號演奏出(野峰飛舞)這樣高難度的快速樂曲(全曲僅用一分鐘完成),甚至可以在一支長號上同時奏出雙聲部的美妙音樂來(嘴唇吹奏一個音,聲帶再同時哼鳴一個音)。於是,作曲家們為長號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協奏曲、奏鳴曲以及各類音樂會的小品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僅前蘇聯作曲家布拉瑞維奇一人就寫了近十首長號協奏曲。而十二支長號的重奏曲又一定會讓你為之感嘆不已吧)。
  • 銅管和木管樂器的錄音心得(一)
    由此可以看出小號高音時的動態範圍是低音區的2倍。如果拿這些和長號比較,那麼長號比小號不但音量大5分貝左右以外而且還擁有更寬的動態範圍。雖然,它們的第一個泛音可以超過基本原則,但仍有能力產生29Hz的低音!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巴松導師任彪|讓音樂融入到樂器之中
    在木管樂器中,巴松的構造獨特且複雜。比如音孔方面,帶有一定的角度。它既不像雙簧管、單簧管呈錐面的正圓型音孔,也不像長笛、薩克斯那樣多為凸出的金屬圓柱形音孔。本期,中國愛樂樂團巴松演奏家任彪老師將帶我們走進巴松,一同領悟這件複雜樂器背後的學習奧秘!
  • 巴松聲部合奏
    巴松,可能是我們在所有管樂器中了解相對較少的一種專業。巴松樂器是交響樂團和管樂團不可或缺的樂器,巴松演奏技巧複雜,表現力豐富。對初學者來講,巴松除價格較高,體積較大,難學外,對學習者的各種外在條件,如身高、手大、音樂感覺等要求也較高,因此有很多學校管樂團多年都找不到一名學習巴松的同學。在樂團中擔負著相當繁重的演奏聲部合奏訓練往往是我們國內學生樂團在平時訓練時所缺失的。
  • 理察·施特勞斯---《單簧管與大管二重協奏曲》
    巴松演奏家:Kim Walker樂隊伴奏:Radio-Symphonie-Orchester Berlin本作品為理察·施特勞斯83歲時的作品。理察·施特勞斯是近代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樂作品種類繁多,大氣磅礴,具有很強的震撼力。但在《單簧管與大管二重協奏曲》中,所要表現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單簧管與大管二重協奏曲》是理查·施特勞斯根據童話《美女與野獸》創作的,是理察·施特勞斯經過多年的醞釀才落筆完成的。這也是理察·施特勞斯自1943年重新開始創作後的最後一批音樂作品,可謂是作曲家的收山之作。
  • 管樂器簡介の單簧管家族
    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在臺灣又稱為豎笛(英語稱Clarinet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看看那些能奏出鏗鏘有力歌曲的管樂器
    木管樂器家族常見樂器:長笛、短笛、雙簧管、單簧管(黑管)、大管(巴松)、薩克斯等。銅管樂器家族常見樂器:小號、圓號、長號、大號、次中音號等。打擊樂器家族常見樂器:定音鼓、大鼓、小軍鼓、大鑔、馬林巴琴、木琴、鋼片琴等。
  • 上海音樂學院——木管五重奏音樂會
    第五場演出上海音樂學院——木管五重奏音樂會時間:2018年9月2日 下午 3:00青年大管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大管演奏家。前寧波交響樂團大管代理首席,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大管首席。13歲起學習大管,師從於哈爾濱歌劇院交響樂團大管首席趙曉晨老師,同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於宋志宏副教授。附中期間多次參加大師班,接受著名大管獨奏家Canutti、Popov等的專業指導。畢業後,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繼續跟隨宋志宏老師學習。大學期間表現活躍,於2012年代表上海音樂學院參加北京國際巴松藝術節演出,反響強烈。
  • 【巴松中國第二講】徐家駒教授,原臺北交響樂團團長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真理大學等音樂系兼任教授。 1975年,徐家駒教授以管樂組第一名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留校任助教一年餘後赴西德留學,就讀西伐利亞邦立貝區國立音樂大學,德特摩(Detmold)西北德音樂院,隨Prof. Helman Jung學習低音管演奏、教學及室內樂合奏。
  • 音樂知識——管樂團
    而WIND一詞,原意指的是風或是呼吸,然而管樂器的吹奏,就是靠呼吸的氣流通過樂器而發出聲音,因此,WIND一詞也引伸為管樂器的總稱,就複數而言,則是泛指一群管樂器的演奏者。由此看來,BAND 和WINDS都可以指稱是一群管樂器的演奏者之意。因此,只要是由管樂器(包含其家族樂器)為主體,且與打擊樂器所組成任何形式的器樂團體,都可以稱做管樂團。管樂團源於軍樂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