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中的黃金時代
8.出書後的短暫欣喜
自從1934年11月蕭紅和蕭軍兩人有幸結識魯迅先生後,倆人通過先生也認識了很多左翼作家,不僅在生活上受到先生的資助,同時在創作上也得到了先生的鼓勵、支持和點撥。
✰1935年12月蕭紅的《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最讓蕭紅激動和意外的是魯迅先生為她的《生死場》作序,胡風先生為她寫跋。
……看見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爾濱。這自然還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
然而北方人民對於生活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
女性作者細微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魯迅先生為《生死場》作序
✰《生死場》的出版,蕭紅受到極大的鼓舞。從那時起「蕭紅」的筆名一直沿用下來。她在文壇的地位也隨之上升。
夜晚,蕭紅蕭軍和白朗羅烽四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裡。但蕭軍並沒有睡著。他一直在想著白天胡風在聚會時所說的話——
這天,二蕭和胡風、梅志、白朗、羅烽幾人在一起邊吃邊聊。
胡風先生講著對他倆作品感受:
「在創作上蕭紅比你高。蕭紅寫的人物。都是從生活當中提煉出來的。人物的是喜是悲,我們都能感同身受。好像就活在我們身邊一樣。你呢,寫的比他深刻。但是可以看出來。你完全是憑著自己的刻苦和努力。來達到藝術的高度。沒錯。蕭紅是考自己的感受還有天才在創作。這點是很難得的。「
一旁的羅烽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嗯,難得。」白朗也隨口說了一句。
「我一直是很重視他創作才能的。但是他也少不了我的幫助啊。」蕭軍忙說。
在座的人都笑而不答,顯然大家能感受得到蕭軍心裡的不舒服……
……想到白天飯桌上的情景,蕭軍坐起身來,外面的蛐蛐的蟬鳴聲更令他焦躁,他用手使勁地扇動著,仿佛要把莫名的煩惱統統從腦子裡趕走……
9. 漸行漸遠
二蕭到上海後,蕭紅蕭軍就成了魯迅先生家裡的常客。
✰魯迅欣賞他們的才華尤其對是蕭紅讚賞有加,而蕭紅更仰慕先生的人格魅力,先生是她的知音,先生家人帶給她的溫暖又讓她不舍離開……
可能是蕭紅的名氣漸漸大過蕭軍,二人同進同出的次數越來越少。
▷廚房
「蕭紅一個人在那兒,我讓海嬰陪她去玩。你陪她去聊聊天兒吧。」在廚房擇菜的許廣平先生對梅志說道。
院子裡,海嬰一個人蹲在地上玩小汽車。蕭紅獨自坐在小凳上慢慢地吸著煙。
「海嬰啊,你去拿積木過來。和我和蕭紅阿姨一起比賽搭積木好嗎?」
「等我忙完陪你玩好吧。我先把汽車修好。」小海嬰並沒有答應梅志的提議,仍然蹲地在地上玩著。而一旁的蕭紅好像沒有聽到梅志和海嬰的對話。
「蕭紅又在前廳,她天天來一坐就是半天。我哪兒來的時間陪她?
她痛苦寂寞。沒地方去才到這兒來的。我能向他表示不高興不歡迎嗎?
蕭紅先生文章上相當英武, 但在處理問題時,感情勝過理智。也許女人都是如此。——許廣平
這天,蕭紅一個人在屋裡寫作,蕭軍急匆匆回來,他從書架上拿了本書。然後又從抽屜裡取了些錢:「我不在家吃了。」說完轉身離去。
聽到關門聲,蕭紅的心也跟著「嗵」的一下跌落谷底。她拿著煙猛吸了一口然後用菸頭對著自己的手腕兒狠戳下去……
蕭紅生前從來沒有跟任何人提起。也沒寫過他跟蕭軍這段感情裂變的具體細節。所以我們也就無從知曉。——梅志
▷ 魯迅先生家
廚房裡,徐廣平先生和傭人在做飯。蕭紅和躺在藤椅上的魯迅先生在客廳聊天。
我們好像都是愛生病的人, 苦的很。
我的一生好像是在不斷生病和罵人中就過去多半了。
我30歲不到牙齒就掉光了,滿口義齒,我戒酒吃魚肝油,以望延長我的生命。
倒不儘是為了我的愛人。大半是為了我的敵人。我自己知道的。我並不大度。
——魯迅
魯迅先生說完又開始吸菸。一旁的蕭紅沉默著低頭啜泣,她的情緒低落極了。
說到幸福,只得面向過去。
或者面向除了墳墓以外毫無任何希望的將來。
每個戰士都是如此…
我們活在這樣的地方。我們活在這樣的時代……
蕭紅被自己的情感所困擾。
而魯迅先生更為當時的文壇狀況和中國的現狀擔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