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據媒體報導,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老藝術家劉學堯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
劉學堯原籍山東安丘,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影製作人,老藝術家,在1948年就曾經擔任過東影的美術師,參加了第一部故事短片《橋》美術工作。曾經在最原始的狀態,沒有任何特效的攝影,也沒有任何的特技手法,僅僅憑藉透視和縮尺的手法帶電影棚內完成了大部隊過江等重頭戲的拍攝。曾經也參與過《劉胡蘭》、《黨的女兒》、《竇娥冤》,等40多部影視劇,戲劇片的拍攝。
曾經在拍攝故事片《橋》的過程中,在哈爾濱冬季的工作非常的辛苦,演員王佳怡,陳強,呂班與劉學釗一起住在一節破列車車廂裡,為了探討故事背景,只能一邊深入生活,一邊深入拍攝,而且為了不影響日常的生產勞作,只能白天一起勞動,晚上在休息的時間參與拍攝。這部劇也成為了劉學堯的代表之作。
在長時間的拍攝摸索中,劉學堯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設計風格和拍攝方式,1955年 劉學堯參與拍攝的《神秘的伴侶》成為了劉學堯藝術創作的成熟標誌,1956年,在長春參加設計施工了《上甘嶺》的外景,影片已經發布,大獲好評。
作為老一代藝術家,2013年劉學堯老師獲得了二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此時評委會對於他也是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如今當時劉學饒老師親手繪製的《上甘嶺》、《黨的女兒》、《劉胡蘭》等影視作品的氣氛圖,如今也被擺放在長影舊址博物館的三樓。
由於是獨生子,在小學的時候,劉學堯就非常喜歡圖畫課,當時母親不允許劉學堯與其他孩子玩耍,因此,繪畫變成為了劉學堯表達內心世界的唯一一個出口。中學畢業後,因為經常看電影被電影裡的廣告畫深深吸引,後來在滿洲,碰上了當時滿洲映畫協會招收學員,劉學堯便如願以償的留在了學校。1941年,劉學堯首次在滿英擔當美術助理的職務。直到1943年開始擔任獨立的美術設計工作。
據悉,劉學堯老師的告別儀式將在9月2日舉行。如今一代藝術大師離世,我們也希望天堂再無痛苦,也希望劉學堯留下的作品能夠一直留存,供後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