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70年代,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是結婚必備的「四大件」,被稱為「三轉一響」。
而如今縫紉機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自行車變成了共享之物、收音機也很少能在生活中見到,唯有手錶依然閃耀在大家的視線當中。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大部分的手錶好像和 GarminMove 系列很相似,由時針、分針和一塊擁有12個刻度的表面這三個基本元素組成。
究竟為什麼這樣設計?就讓小G為你娓娓道來——
傳統
時針與分針的經典設計
在13世紀,第一批機械鐘誕生於歐洲。當時的鐘表並沒有如今的表面,只是在規定時間敲響鐘聲,來告知大家禱告的時候到了。
但是不久後,有人意識到內部的齒輪也可以用來驅動鐘塔外錶盤上的指示器,這樣大家便都能知道現在是幾點了。
於是在14世紀末前,鐘錶旁多了一隻固定的「手」(通常是一個雕刻手的模樣),通過指向旋轉刻盤上的數字來表示時間。
在這之後,固定刻盤上附帶「手」的慣例也就保留下來,化身為時針與分針。
十五世紀的旋轉錶盤鐘面
圖/Piotr Plecke,採用 CC BY-SA 3.0 協議
在阿姆斯特丹的機場,坐落著一座高達三米的巨大時鐘。
這座時鐘非常有趣——裡面有一名「工作人員」通過顏料塗抹與擦拭,來實時「畫」出當前的時間。
這與上述提及的「手」是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其實為真人錄製12小時的視頻。圖/Flickr
而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的規定則是模仿日晷演變而來,在北半球水平日晷上指針的影子在白天便是按照順時針方向移動的。
這也是為什麼12點鐘位於刻度盤頂部的原因。
日晷。圖/Jeepika, 採用 CC BY-SA 3.0 協議
之後大部分的手錶便按照時針、分針與12個刻度的錶盤來進行設計,數百年的習慣讓人們對於它們早已了如指掌,只需瞄一眼便能大致了解當前的時間。
正是基於此原因,GarminMove 系列延續了傳統設計,具備復古經典韻味的同時,加入當下流行的配色與材質,煥發出不一樣的現代魅力。
藍寶石與玻璃鏡面,米蘭尼斯、皮革與矽膠錶帶,金屬及鍍金表圈工藝,類金屬光學薄膜錶盤,讓時尚與科技融合出與眾不同的都市平衡美學。
科技
會「跳舞」的量表指針
傳統,只不過是 GarminMove 系列的一面,它還有另一面——會「跳舞」的指針,你見過嗎?
得益於上下兩塊 AMOLED 隱藏式觸控螢幕幕與量表指針,GarminMove 系列(限 Luxe 與 Style 版)學會了新的「技能」。
雙擊屏幕,隱藏屏幕亮起後,時針與分針會化身「量表指針」,與顯示的信息同步進行互動。
例如無需查看具體數字,你就可以直接了解到每日步數是否達標、壓力是否較高、身體電量是否過低或者當前手錶電量剩餘多少等等。
如同汽車儀錶盤般,實時且直觀的展示當前數據變化,讓你能夠一目了然。
錶盤依次為電量、步數、樓層數、高強度活動時間、身體電量以及身體壓力。
看著指針一幀一幀的向右擺動,也就意味著我們離完成目標又近了一步~
甚至,當我們進行運動或者呼吸練習時,指針還會跟隨你當前的進度進行移動或指導。
運動界面,隨著心率的變化,指針也會進行相應的移動。有助於你快速了解當前心率區間,判斷運動強度。
深呼吸放鬆界面,錶盤會通過震動與動畫提示指導你每一個步驟。
隨著身體電量的上升,指針開始向右側緩慢移動;跟隨心率的變化,指針也在左右擺動……
跳動的指針就像靈活的舞步,讓 GarminMove 化身優雅舞者。而佩戴TA的你便成為了舞臺上備受矚目的光芒,感受指針與屏幕間浪漫互動之時,也開啟了自己全新的都市生活狀態。
屏幕亮起時,體驗智能健康生活;屏幕熄滅時,感受時尚都市之美。
經典錶盤設計與量表指針,盡顯傳統與科技的完美平衡。互不幹擾,卻又熠熠生輝。
這便是 GarminMove 系列,獨一有二。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
服務熱線:400-8833-299
官方網站:zhouyuz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