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 中秋快樂

2021-02-16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視頻來源 林杉聲音雜誌)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它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習俗


我國民間中秋節的習俗

雖然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祭月、賞月、拜月


祭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拜月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賞月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賞中國最美月亮!

北京紫禁城角樓


天壇月色


廣州小蠻腰

上海東方明珠

拉薩布達拉宮

安徽六安

湖北黃鶴樓

重慶

杭州西湖

遼寧瀋陽

江蘇南京

江西南昌滕王閣

河北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吃月餅

 

中秋節的必備之物,首推月餅,以示「團圓」之意。月餅, 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詩人兼品味家的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於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間就有"又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傳統老月餅最有家的味道,再來回味一下!!


廣式月餅


廣式月餅皮薄大餡、特別可愛,早就是街面上最常見的點心,月餅界「頭牌」,蓮蓉、豆沙、蛋黃、棗泥早就吃膩了?那來個叉燒、皮蛋、雞絲、燒鴨、冬菇口味!


京式月餅



京式月餅白糖和植物油做成酥皮,填上瓜子仁、桃仁、冰糖、桂花做的素餡。不太膩,嘗起來清清甜甜。

港式月餅


冰皮月餅和奶黃月餅是港式的兩個軟妹子。最「嬌氣」的就是冰皮,時間一長就開裂。不過軟軟滑滑,手感和口感都超好啊...

奶黃月餅內餡軟綿綿的,入口即化...

蘇式月餅


蘇式月餅和京式月餅外表很像,都是酥皮。內餡熟火腿肉、松子棗泥、豬油豆沙,真的好香啊...

滇式月餅


其實和滇式月餅相比,蘇式已經算是小清新了。

滇式的代表是滇式火腿月餅,雲南特產宣威火腿經過燻醃蜜制,再配上冬蜂蜜和白糖,微甜不膩...先吃完這頓再談減肥的事吧!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俗語中也有:「秋風響,蟹腳癢。」「秋風起涼,螃蟹肥香」的說法。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同時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還有一些中秋節的民俗同樣也是豐富多彩——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 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

『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廣州、 香港廣西南寧等地,都會有有各種各式的彩燈,供兒童玩耍,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

『青苗社』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 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摺疊舞火龍。

『舞火龍』



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在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中秋節飲食習俗

❖ 月 餅

❖提起中秋節的應節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餅。其實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要遲至明朝才盛行。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寓意團圓美好。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鹹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後,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秋涼乍起,街頭就開始飄起了糖炒慄的香氣。板慄,原先與芋頭、菱角一樣,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慄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作用。最適合秋天食用,而且慄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量品嘗,對老齡體弱者最為適宜。板慄除了可以做零食,也可以入饌,著名的菜餚就有板慄鴨,板慄燒雞,板慄燉雞湯等,美味的同時,又可以完全的將板慄的美味發揮,中秋節要吃的健康,板慄菜式必不可少的。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有清爽感。柚子味道酸甜,略帶苦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大量其他營養素,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益的水果,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美膚養容等功效,經常食用,對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對肥胖者有健體養顏功能。


團圓饃


❖ 陝西西安一帶,每到中秋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上層用大碗拓一個圓圈,象徵中秋之夜,圓中刻「石頭」一塊,上站一個吃蟠桃的「小猴子」。饃在鍋裡烙熟後,切成尖牙狀,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則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娘家則送饃上門,以示全家團圓不忘。

餈 粑


❖ 中秋吃餈粑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通常人們把過中秋看成僅次於春節的農曆節日,素有「小年」之稱。中秋節這一天天還未亮,家裡的婦女就早早地起床開始忙活了,把清洗乾淨的糯米倒進木甑裡蒸熟。糯米飯蒸好後,由家庭的男主人把木甑抬到院壩裡,將香噴噴的糯米飯倒進石碓窩裡,由兩個人一組開始用粑捶或木杵搗爛它,家裡的小孩們則興高採烈地圍著石碓窩觀看大人們一拉一杵搗糯米,期待著能吃上香甜的餈粑。

山東麥箭


❖ 說到山東中秋美食,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據說,中秋節當天,青島人除了要吃好中秋晚宴外,早餐、午餐也作了改善,一般都蒸餑餑、包子,給一家人改善夥食。麥箭就是其中一種。

南 瓜


❖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有錢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隻扁圓形野瓜。她採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後食慾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裡,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採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西 瓜


❖ 中秋佳節,陝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它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寬中下氣、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而且,吃月餅之餘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久而久之,吃西瓜成為了陝西人過中秋的習慣,所以當今陝西人中秋都會吃西瓜。而西瓜切成蓮花狀,只是為了配合中秋的節日氣氛,增加喜慶吉祥。

藕盒子


❖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製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一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螃 蟹


❖ 秋天也是盛產螃蟹的季節,是很多喜愛海鮮的饕客嘗鮮的好時機。早在明代的中秋宴上,螃蟹便成為了充場的主角,《酌中志》一書中寫道:「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將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當時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吃蟹,佐以酒醋,很是流行。螃蟹性冷,吃螃蟹最好趁熱吃,並多沾些姜酒類食品,以去其寒。

田 螺


❖ 至於中秋食田螺,則在清鹹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呢?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芋 頭


❖ 在臺灣,也流行在中秋節吃芋頭。有俗語說:「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取芋、路的諧音來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的工作。中秋食芋頭,則寓意闢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鍾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鴨 子


❖ 對於南京人而言,不得不吃的東西還有鴨子。中秋節吃鴨子,還有一段歷史傳說。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治嚴厲,不能明著組織鬥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從時令來說,每年中秋前後,鹽水鴨色味最佳,這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鴨肉會帶有桂花的香氣,所以美名曰「桂花鴨」。在《白門食譜》中曾有這樣的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

菜 餅


❖ 宜蘭地區在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菜餅。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培而成,味道香脆爽口。

石 榴

❖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黃色品種較甜。很多人都認為越紅的水果越甜,但這在選石榴方面並不適用。石榴品種很多,按表皮分有紅色、黃色等,一般黃色的品種比較甜。甜石榴果嘴合攏,皮色粗糙,葉片短寬;而酸石榴果嘴多張開,果形規整,皮色光亮,葉片狹長。


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

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說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


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裡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

玄宗遊月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

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燈火闌珊寄思念,

花好月圓共嬋娟。


願一輪滿月、一盞香茗,能讓遊子們在中秋的微涼中,將平安、喜樂遙寄到遠方。

人間百味,只為團圓。



來源: 林杉聲音雜誌 中國文物網 視覺志等網絡信息

編輯: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轉載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又到花好月圓時,一首《中秋的月》送給朋友
    中秋佳節到!祝朋友們中秋快樂!幸福安康!中秋佳節到,祝福很重要今天我要第一個把最真誠的祝福送給你祝你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幸福歡樂圓圓的月兒天上掛圓圓的月餅香天涯圓圓的快樂美如花圓圓的祝福到你家美滿日子玉潤珠圓幸福生活花好月圓合家吉祥永團圓節日快樂
  • 又是一輪花好月圓日——2019中秋慶典
    又是一年秋風送爽時,又是一輪花好月圓日。
  • 中秋快樂祝福語 中秋節的賀卡祝福語
    採一朵好運桂花,芬芳日子的味道;摘一縷快樂月光,照散生活的煩惱;送一塊健康月餅,甜蜜幸福將你繞;舉一杯團圓美酒,親情友情把你抱。中秋到,我把思念放進時光的隧道,穿越千山萬水,帶給你吉祥如意,祝福你花好月圓!
  • 中秋快樂,幸福團圓!
    夏去秋來,時光匆匆,如同花開花落,人生無常,就像月缺月圓,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天上的月亮圓了,人間的親人笑了。中秋佳節,月圓盼團圓,生你養你的父母在等你,疼你寵你的愛人在想你。血脈相連的手足期待你,患難與共的知己祝福你。
  • 又逢花好月圓時——金水區新柳路小學師生共迎中秋佳節 傳承民族文化
    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過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金水區新柳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組在2020年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開展了以「花好月圓過中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 祝福中秋節快樂的句子,2019年中秋節的經典語句,祝你花好月圓人長久
    七、中秋佳節月團圓,良辰美景月餅香;桂花香氣飄四方,嫦娥撒福照萬年;花好月圓祝福你,好夢圓圓好事連;生活美滿事業高,闔家歡樂人團圓!中秋快樂!八、月渾圓,月餅香,祝你身體永健康;手中茶,杯中酒,祝你好運每天有;丹桂飄,到中秋,祝你無慮也無憂。傳祝福,念故友,花好月圓人長久。九、中秋節祈福:事業順利是一福;生活美滿是一福;愛情甜蜜是一福;兒孫滿堂是一福;友人掛記是一福;身體健康是一福;全家團圓福上加福!
  • 七律藏頭詩中秋快樂美滿團圓,最美的中秋祝福送給你,你喜歡嗎?
    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裡,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是團圓美滿的節日,中秋月圓人團圓,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比絢麗的中秋詩篇。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日,涓涓也湊個雅興,賦一首七律藏頭詩《中秋快樂 美滿團圓》送給親朋好友、廣大讀者。她是一首詩,同時也是涓涓送給大家最美的中秋祝福。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詩,何況這美好的中秋佳節呢?
  • 2020中秋節祝福語簡短文藝古風祝詞 中秋快樂祝福賀詞
    2020中秋節祝福語簡短文藝古風祝詞 中秋快樂祝福賀詞時間:2020-09-30 22: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中秋節祝福語簡短文藝古風祝詞 中秋快樂祝福賀詞 中秋團圓夜,明月照福緣。 天涯海角思不休,花好月圓人長久。
  • 「月緣中秋,花好月圓小歡喜」與您「久別重逢」
    《花好月圓小歡喜·久別重逢》昨天的《花好月圓小歡喜·比翼雙飛》帶大家看到了娛樂圈裡面的「恩愛夫妻」。今天在我們中秋特別策劃裡《花好月圓小歡喜·久別重逢》中,我們將帶您看看娛樂圈裡面的「久別重逢」。穿著開襠褲長大的陳凱歌與葛優殊不知,陳凱歌與葛優之前還有這樣一層關係,竟然是一起穿著開襠褲長大的。
  • 關於中秋節的祝福語,花好月圓,闔家幸福哦
    二、秋高氣爽,花好月圓,幸福生活日日甜;夏去秋來,似水如煙,一年中秋在眼前;說一聲珍重,道一聲平安,祝中秋節闔家幸福快樂!三、客戶就是上帝,上帝也有情義,情義印在心裡,心裡時常惦記,中秋佳節將至,祝節日快樂,合家團圓!
  • 中秋國慶雙節祝福語 2020中秋節送客戶祝福語問候語 雙節快樂
    9、中秋國慶巧相遇,月圓國圓夢想圓,和諧社會同歡慶,安居樂業同歡暢,家庭和睦同歡心,舉杯共飲同歡樂,願你雙節好心情,永遠沒煩惱。     10、中秋國慶喜相逢,我的祝福最傳情,月上枝頭萬家樂,花好月圓同歡慶,月到中秋圓又明,秋到國慶燈更紅,送你簡訊傳佳話,良宵佳節祝永恆!
  • 一場花好月圓之時的中秋茶話會
    歷史悠久、內涵深厚的中秋佳節,深深寄託著國人的團圓之情。我們不禁要問,中秋節的精神內涵為何?在當代語境下,中秋的未來究竟會去向何方?這不只是當今中國人的「時代之問」,更是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綿延不絕的關鍵所在。中秋緣,在月光如水的秋夜中,連接故鄉最亮的星空;中秋緣,在歷史長河的醞釀中,寄託家國最樸素的守望。陳連山說,中國人對月亮的喜愛不僅久遠,更是獨一份的東方美學。
  • 2020中秋國慶雙節祝福語大全簡短 預祝中秋國慶雙節快樂句子
    2020年的中秋和國慶節是同一天,那麼在這個雙節合一的日子裡,祝福語信息該怎麼發呢?可能很多朋友還沒有想好今年中秋國慶的祝福語句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20中秋國慶雙節祝福語大全簡短:預祝中秋國慶雙節快樂句子,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秋快樂,可愛的萌娃寶寶月餅祝福圖片 中秋簡訊祝福語
    祝你中秋快樂哦!     不求最深,只求最濃;不求最好,只求最真;不求最早,只求最實。中秋節到,送你最真、最實、最濃的祝福,願你有錢花有房住,四面八方皆真情,十心十意愛心抱,五湖四海財氣到,祝你中秋有好事、撞大運!
  • 「感知中國·美美與共」——花好月圓·共度中秋活動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敬宜)月明風清、金桂飄香,精美的環境布置讓人仿佛身處荷塘,感受花好月圓;品茶道,學印染,製作線裝書……中外朋友共聚一堂,在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悠遠意蘊。
  • 花好月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花好月圓的例句:1、我們結婚的東西都已準備好,就等著花好月圓的那一天了。2、中秋國慶喜相連,家運國運同興旺。花好月圓福滿堂,紅旗招展迎吉祥。好事成雙財運長,幸福美滿伴身旁。一份祝福兩份心,雙節快樂翻倍揚。3、郎才女貌天上無,花好月圓地下有。
  • 2020最新中秋節祝福語,團團圓圓,中秋快樂!
    一、中秋月餅圓又圓,微信祝福送心間;中秋月餅香又香,幸福生活沒有完;中秋月餅甜又甜,願你開心每一天!祝中秋節快樂! 3、今夜明月圓,微信傳心願:願你一家老小團團圓圓,五湖四海好人緣,愛情甜蜜好因緣,花好月圓有福緣,開心快樂有財源,中秋更是幸福團圓!
  • 中秋歌曲:花好月圓夜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中秋歌曲:花好月圓夜2015-09-09 10:03:4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楊:  [00:20.27]春風吹呀吹 吹入我心扉  [00:25.29]想念你的心 呯呯跳不能入睡  [00:30.37]為何你呀你 不懂落花的有意
  • 2019中秋節最新祝福句子大全,祝您中秋快樂,萬事團圓!
    中秋快樂!三、月華如水,浸滿我的牽掛與惦念;月餅圓圓,裝點我的誠摯和心願;微信到來,傳遞我的祝福和企盼。願您中秋佳節,笑容圓圓,事業圓圓,萬事圓圓!四、八月的桂花香,飄揚著中秋的思念與祝願;十五的明月兒,煥發著團圓的甜蜜與溫馨。中秋來臨,願你闔家歡樂,幸福美滿,祝你中秋快樂!
  • 30句中秋國慶朋友圈文案 既然祝中秋快樂很俗,那就祝你們暴富吧
    30句中秋國慶朋友圈文案 既然祝中秋快樂很俗,那就祝你們暴富吧時間:2020-09-30 12: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0句中秋國慶朋友圈文案 既然祝中秋快樂很俗,那就祝你們暴富吧 1. 中秋+國慶=中國節。 2. 月到中秋,越想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