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官方近日發布了《復仇者聯盟4》的劇情梗概:
22部相互關聯的電影的巔峰之作,《復仇者聯盟4》將帶領觀眾見證這史詩冒險旅程的關鍵時刻。我們喜愛的超級英雄將會真正了解到現實有多麼脆弱不堪,並且必須做出犧牲以保全它。
聽到官方又提到犧牲,我們瑟瑟發抖……
經歷了《復聯3》的洗禮後,這回我們真的怕了!
不得不說,《復聯3》將很多人物的宿命與情感推向了一個高潮,塑造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
電影局捋順過漫威電影宇宙歷史主線:漫威粉速成寶典,零基礎入坑《復聯3》;
詳細解讀過《復聯3》的劇情:看《復聯3》解析,送《復聯4》預測。
今天這篇是電影局對《復聯3》壓箱底的解讀,
我們從洛基之死開始,聊一聊本片對漫威眾英雄的人物塑造。
隨著阿斯加德的毀滅,雷神和洛基成了彼此唯一的親人,
在經過了誤會、決裂、欺騙、合作等一系列的相殺相愛之後,他們才終於站在了統一戰線上。
可他們連一起吃頓飯的功夫都沒有,一切就又煙消雲散了。
滅霸追上了阿斯加德的飛船,屠戮了一半的阿斯加德人民,女武神、石頭人下落不明,
飛船上只剩下了雷神、洛基、浩克和海姆達爾。
海姆達爾用盡最後的法力開啟彩虹橋,將浩克傳送回了地球,自己則死在滅霸的兵刃下。
而洛基……你怎麼這麼傻,明知道贏不了還以卵擊石,連個分身術都不用一下,就拿一把小匕首偷襲滅霸。
在他決定要暗殺滅霸的時候,他向滅霸介紹了自己的四個身份:
阿斯加德皇子、奧丁之子、約頓海姆的合法國王和詭計之神。
洛基的一生都濃縮在了這四個詞裡。
他的這段自白其實是說給託爾聽的,他認可雷神這個哥哥,承認奧丁這個父親,
他不再羞於承認自己冰霜巨人的身份,對滅霸宣稱自己才是正神的身份,
帶著屬於他自己的驕傲與榮耀坦然赴死。
沒錯,是坦然赴死,他就是要去死。
就這樣,洛基激怒了滅霸,而雷神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弟弟被滅霸活活地掐死了……
初看時,不敢相信洛基真的死,當我意識到洛基真的死了時,又抱怨編劇為什麼讓洛基死得如此草率。
可後來才想到,滅霸從來都只殺一半的人,除非因為無限寶石,他會違背這個原則。
而洛基是最早與滅霸打交道的人之一,他不可能不知道滅霸殺人只滅一半的做法。
滅霸曾經救過洛基,他也深知阿斯加德的神是能夠在太空中存活的,所以滅霸雖然炸了阿斯加德的飛船,但沒有特意對雷神下手。
就這樣,海姆達爾死,浩克生,洛基死,託爾生,一命換一命罷了。
曾經的洛基濫殺無辜,搞得人間生靈塗炭;如今的他犧牲性命,捨己為人,終於實現了自我救贖。
只是,託爾的生命中從此再無洛基……
最是難忘雷神與火箭浣熊的那段談話。
託爾含著笑噙著淚對火箭訴說著,父母的死、朋友的死、弟弟的死。
笑著說,他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
為什麼他會笑?悲極生樂大抵就是這樣子的吧……
在加入銀河護衛隊之前,兩人相識於微時,從做獄友開始認識的。
在一處宇宙監獄中,獄警時常消遣格魯特,因為無論他們怎麼虐待格魯特,他只會說「I'm Groot.」
儘管格魯特的每句話都帶有不同的情緒,但獄警只把格魯特當做玩物來虐待。
後來獄警將格魯特與火箭關押在同一處牢房,想讓這兩個怪胎自相殘殺。
一開始,以火箭那孤僻暴躁的脾氣,他根本沒有耐性跟格魯特相處,更何況語言不通。
可無論火箭說多麼不耐煩的話,態度多麼惡劣,格魯特始終溫柔以待,於是火箭冰冷的心逐漸融化。
有一天,火箭勞役完回到牢房,他看到格魯特站在自己的床邊,生氣地問道,「你在我床邊幹嘛呢!」
原來格魯特用自己的超能力為火箭浣熊搭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枝繁葉茂」的睡床。
那一刻,火箭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感動,與格魯特緊緊相擁,而格魯特也流下了淚水。
就這樣經過了數月的相處,火箭聽懂了格魯特的每一句話,兩人成為了一對形影不離、生死相依的摯友。
後來他們陰差陽錯地認識了星爵,加入了銀河護衛隊,可加入沒多久,格魯特為了保護隊友犧牲自己,
這個時候,沒有誰比火箭更為痛心了。
格魯特死後留有一枝幼苗,那是他的孩子,火箭將其視若珍寶,悉心培養。
火箭是一個滿嘴髒話的暴力狂,卻知道教導格魯特不許說髒話。他會時刻關注格魯特的衣食住行,不讓他亂吃東西。
對於火箭這樣的一個糙大叔而言,他真的在努力地做好一個父親。
可隨著滅霸那彈指一響,少年格魯特也隨之灰飛煙滅……
而少年格魯特在臨死前,對火箭說的最後一句「I'm Groot.」是「爸爸」的意思。
火箭又一次失去了格魯特,這一次連一根樹枝都留不下。
父母生平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失去孩子,可有時候他們最擔心的事情總是會發生。
曾經的鋼鐵俠是一個不可一世的花花公子,他驕傲、任性,娛樂至上,從未將責任、道義放在心上。
不管他在小辣椒麵前也好,在羅德、哈比面前也罷,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一直都像個處處需要人照顧的孩子。
直到託尼遇到了蜘蛛俠,他才終於成長為一個父親般的角色,
他非常努力地想要做一個比他自己父親好的父親,當初那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如今是一個更友善更有人情味的爸爸。
或許託尼自己都想不到,兩人的命運早在他當年一次救人的義舉中結下緣分。
誰能想到七年前那個帶著鋼鐵俠面具勇敢面對反派的小男孩就是多年後的蜘蛛俠呢?
由於霍華德的早逝,託尼的一生從來沒有一個正確的父親形象的存在,他不知道要如何成為一個父親,因為他的人生中沒有這樣的人。
也許他對蜘蛛俠的指導並不是最正確的,但他還是會攬著彼得的肩,用他自己的方式去關心蜘蛛俠,給予他幫助,去保護他。
在從小就崇拜鋼鐵俠的蜘蛛俠一直希望能夠加入復仇者,成為像鋼鐵俠那樣的超級英雄。
當時託尼雖表面認可,但內心卻是拒絕的。他實在不想彼得加入隨復聯執行任務時遇到危險……
託尼曾對彼得說,「要是你死了,我會覺得責任在我。」
彼得回道,「對不起。」 託尼說道,「對不起也沒用。」
命運就是這麼殘酷,在蜘蛛俠灰飛煙滅前,他對託尼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對不起。」
可對不起有用嗎?你已經死了。
圖作者:silverink58
在滅霸打響指的那一瞬間,蜘蛛俠的蜘蛛感應提前感知到了危險將至,
他虛弱地抱著託尼,哽咽著,「我感覺不舒服,我不想走,我不想走。」
你會發現在所有人灰飛煙滅的時候,只有蜘蛛俠消失的速度最慢,
導演在採訪中解釋道,
「因為蜘蛛俠真的不想死,他在拼盡全力抗拒無限寶石的力量,彼得真的很強大,所以他比別人撐得更久,消失得最慢。」
更難得的是,這場戲竟然是荷蘭弟和唐尼即興表演的,情之所至,怎麼能不令人動容。
只是託尼與彼得這樣的擁抱,今後還會再有嗎?
鋼鐵俠一生最大的恐懼不是自己死,而是失去身邊的人。
可這樣的恐懼終究降臨在了他的身上,成為了他揮之不去的陰影。
紅女巫與幻視的愛情或許從當年幻視從天飛來救紅女巫開始就註定了。
一個是不到20歲的小姑娘,一個才不到3歲,他們的愛情相當純粹簡單。
在內戰中,紅女巫被鋼鐵俠軟禁,旺達問幻視怎麼看。
幻視表示,他希望民眾能放下的旺達的恐懼。
然而他還沒意識到旺達的恐懼,那個來自於對自身力量的恐懼。
其實,隔絕在旺達和幻世之間的心結正是兩人對自身的恐懼,也是內戰中,兩人發生分歧的原因。
所以旺達要擺脫軟禁時,對幻視說道,「我無法掌控世人的恐懼,但至少可以掌控我自己的。」
關於紅女巫恐懼的問題,在《復聯3》也得到了延續。
有很多人費解,旺達在瓦坎達的時候所發揮出來的戰力僅次於雷神,可見她想打敗暗夜比鄰星和亡刃將軍並不會很費勁。
為什麼她在蘇格蘭對付比鄰星和亡刃將軍的時候,旺達會和比鄰星打得難捨難分?
其緣由就在於恐懼。
因為他們當時在小鎮裡,附近都是平民,女巫不敢發揮全力,
索科維亞的災難、瓦坎達的爆炸給她帶來的心理陰影實在太大了。
世人恐懼旺達,可旺達何嘗不恐懼自己呢?
這讓旺達與幻視無法與世人和平共處,幻視與旺達只有彼此。到了無限戰爭之時,兩人秘密相處了兩年,已經難捨難分。
兩人甚至想錯過回去的火車,好給彼此爭取更多相處的時光,他們互相看向彼此的眼神夾雜著不舍、愛慕和牽掛。
在影片最後,紅女巫迫不得已殺死幻視的那一幕最令人心碎,旺達一隻手要殺死自己最愛的人,一隻手要阻擋可怕的敵人,
她的眼神透露著悲傷、痛恨和決絕,幻視的眼神則是深情、坦然和鼓勵。
兩人偷來的兩年幸福時光終究躲不過露水姻緣的命運。
當紅女巫灰飛煙滅時,她抱著幻視,釋然地仰望天空,那一刻或許她以為自己能見到死去的戀人……
史蒂夫與巴基的情義超過了任何一種友情。
一句「I'm with you till the end of the line,pal.」就註定兩個人將從此牽絆一生。
鋼鐵俠與美國隊長是過命之交的友情,他們可以為了對方犧牲自己,但美國隊長和冬兵的情義卻是同生同死。
哪怕冬兵被九頭蛇洗腦無數,他見到史蒂夫的第一眼就能想起他來,會自語道,「I knew him.」
在其他人認為冬兵無藥可救時,史蒂夫會在娜塔莎面前坦言,「Even when I had nothing,I had Bucky.」
巴基當年從火車上摔下懸崖是史蒂夫此生最大的遺憾之一,無論如何他都不可能放棄對巴基的救贖。
而當史蒂夫從空天航母上墜落時,那情景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巴基落入懸崖的時候,
當年史蒂夫沒有抓住巴基的手,這一次巴基沒有錯過找回史蒂夫的機會。
史蒂夫與巴基之間的這種羈絆是一種愛,一種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刻在骨子裡的信念。
史蒂夫第一次救巴基的時候,史蒂夫說道,「Oh,my god.」
醒來的巴基看到史蒂夫的第一眼,下意識地呢喃「Steve,Steve.」
而在《復聯3》裡,巴基灰飛煙滅之時,說的最後一句話是「Steve.」
史蒂夫說的最後一句話是「Oh,god.」
史蒂夫與巴基的宿命仿佛就是一個命運閉環,他們的生命是融入彼此的,
只是他們每一次的重逢,都是下一個離別的開始……
《復聯3》最顛覆觀眾認知的一點在於主角光環與英雄們無緣,
而放在了反派的頭上,一改以往絕大多數電影的傳統。
反派無論在思想還是在實力將正義的一方全面碾壓,這一設定無疑將《復聯3》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從《復聯1》到現在,漫威用了6年時間為滅霸鋪路,他是漫威目前最有分量的反派。
滅霸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和智慧,心懷平衡宇宙的宏大理想,他認定這是他的使命。
在他看來,宇宙資源有限,若要實現宇宙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消滅掉全宇宙一半的生命。
因此他變得殘暴狠毒,可以無情地殺死任何一個星球的無辜生命;可他也心中有愛,將養女卡魔拉視若掌上明珠。
雖然影片中卡魔拉並不承認滅霸對她的愛,甚至對滅霸痛下殺手,
但卡魔拉在自以為殺死了滅霸的時候,所流露的哀痛表情卻是真的。
我們能體會到卡魔拉矛盾的心情,滅霸對她既有養育之恩,又有殺母之仇,她面對滅霸其實相當矛盾。
卡魔拉天生悟性極高,滅霸十分看重她,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讓卡魔拉繼承自己的偉業。
可造化弄人,卡魔拉卻是他偉業中不得不獻祭的墊腳石。
為了得到靈魂寶石,滅霸將女兒獻祭給了靈魂寶石,最終集齊了所有無限寶石,實現了自己平衡宇宙的夢想。
從此,滅霸也徹底捨棄了自己的七情六慾,失去了親人、愛人、家人,失去了一切……
在情感和使命之間,滅霸選擇了後者。你理性上甚至能理解他,但感性上卻無法接受他的選擇。
人總是受制於情感,而滅霸可以戰勝情感,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
也因此,這群超級英雄才如此有血有肉,這也是《復聯3》最強大的地方,
它把每個人物都寫進了你的心裡,虐得你淚眼模糊。
影片最後,死去的人看似是隨機的,但其中玄機顯而易見,
託爾失去了洛基,託尼失去了彼得,火箭失去了格魯特,史蒂夫失去了巴基,滅霸失去了卡魔拉……
每個人都在失去他們此生最重要的人,那每個人都在經受著那種痛苦,
人物之間曾經的愛與恨、糾葛與牽掛、情感與責任在這部電影中集中爆發出來。
我們好像真的在看一群鮮活的人,在另一世界中成長、戰鬥、犧牲,他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獨一無二、鮮活真實。
然而,即便《復聯3》的人物塑造下了很深的功夫,我還是覺得有很多遺憾之處。
影片最後的瓦坎達大戰是我最遺憾的地方。
比起《復聯1/2》,《復聯3》最後的大戰可以說是亂打一氣。
團隊作戰基本沒有分工,只要是個能打的,你就上戰場就是了。
導致如此境況的很大一個原因是美隊的作用被削弱了。
美國隊長在前作中,他一直都是組織團隊、制定作戰計劃的人,
他的戰場經驗要比他本身的超能力重要,然而這一次他由將軍變成了排頭兵。
美國隊長的作用看似是由黑豹頂替了,畢竟最後大戰是黑豹主場。
然而瓦坎達國家的高科技幾乎沒怎麼展現,
有人吐槽,這個國家科技這麼發達,怎麼連個戰機都沒有?為什麼瓦坎達士兵只用冷兵器?
事實上,電影裡有戰機,瓦坎達士兵的冷兵器是可以遠程射擊的。
但問題是,影片幾乎沒有給專門的特寫,給特寫的鏡頭不是奔跑流,就是格鬥流。
記得有人說過,拍戰爭場面最忌諱把打仗拍成打架,而《復聯3》就是犯了這個忌諱。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導演沒有樹立起一個將軍、軍師類的人物,缺乏戰場調度意識,
瓦坎達大戰的場面之混亂,和《復聯1/2》打鬥相比,幾乎可以用災難來形容。
得承認,《復聯3》對一部分人物的塑造非常高明。
但同樣的,由於影片對另一部分人物塑造缺乏其應有的作用,導致影片出現了類似於瓦坎達混戰的遺憾。
坦白地說,《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並不是我心目中的漫威最佳,
但依然不可否認,這部電影是漫威的破局之作!
只希望《復聯4》能夠彌補另一部分人物塑造的缺失吧。
永遠不會忘記初代復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