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李翰祥曾經這樣評價說:「在中國電影史上真正稱得上風流小生的,非白雲莫屬了。」
白雲風流倜儻,貌比潘安,正如李翰祥所形容:「白雲長相是長相,個頭是個頭,神採奕奕,風度翩翩;衣著舉止,瀟灑飄逸;內涵外表,無一不佳;所以當年能紅透半邊天,絕非偶然!」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的媽媽是白雲的粉絲,李敖在文章中寫道:「過去在大陸男明星裡面有一個最有名的,叫做白雲。白雲是怎麼有名法?全中國不管是哪個地方照相館裡面、櫥窗裡面都有他的照片,他可以紅到這種程度,所以是了不起的一個有名的小生。」
白雲一生拍攝了100多部電影,合作過胡蝶、周璇、周曼華、陳雲裳、王丹鳳、顧蘭君、白燕、張仲文、歐陽莎菲、李麗華等著名女星,是風靡40年代上海灘的「夢中情人」。
白雲原名楊維漢,廣東潮州人,1918年出生於美國檀香山,祖母是德國人,家族曾在英國經營百貨業,後來全家遷居新加坡。
他在1939年接受記者採訪時自我介紹說:「生長地是新加坡,父親經商,幼時在當地的聖歲威教會學校念書。十幾歲時回到祖國,曾在香港、上海、北平念書。」
白雲家境優渥,自小接受良好的西式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馬來語、粵語、國語、上海話、福州話、潮州話,這在演藝圈堪稱鳳毛麟角。
白雲從小喜歡繪畫藝術,但他的商人父親希望兒子接替他的事業,白雲當畫家的願望被打消了。
白雲在新加坡中學畢業後回到祖國,在北平燕京大學學習。
「七·七」事變後,白雲到了上海。「八·一三」事變後,他又去南京加入抗日救國的組織。南京失守後,白雲又奔波到西北做宣傳,在鄉村演話劇。
白雲又到了漢口,遇見了史東山和田漢,史東山介紹白雲去香港拍戲,取藝名羅漢,先後在《舞宮春色》、《春情烈火》、《第八天堂》等影片中飾演角色。
1938年,上海電影界大佬張善琨到香港物色演員,看中了陳雲裳和白雲。
那時候陳雲裳已經在香港影壇小有名氣,而白雲只是在一些粵語片中演配角。因此在籤訂合同時,張善琨對陳雲裳提出的條件儘量滿足,而沒有完全接受白雲提出的要求,協議未能達成。
白雲去拜訪著名導演許幸之,許幸之將白雲介紹給國華公司導演張石川,張石川認為白雲是可造之材,就立即和他籤訂了合同。
白雲的藝名「羅漢」容易讓人想起廟裡的羅漢,於是改名白雲,取「白雲蒼狗」之意,易記又上口。
白雲身高五尺八吋,身材健美,五官端正,唯一不足的是眼睛是單眼皮,於是不惜重金請上海著名美容師楊樹蔭為他做了雙眼皮,手術非常成功。
白雲加盟國華影業公司後,在短短的3年內拍了《紅粉飄零》、《夜明珠》、《七重天》、《新地獄》、《三笑》、《西廂記》、《碧玉簪》、《紅杏出牆記》、《惜分飛》、《天涯歌女》等十幾部影片,搭檔的是一線女星周璇、周曼華,均十分賣座,迎來了演藝生涯的全盛時期。
1940年,國華公司和藝華公司同時搶拍《三笑》,國華的《三笑》由「金嗓子」周璇飾演秋香,白雲飾演唐伯虎。藝華的《三笑》由李麗華和姜大衛的父親嚴化主演。
兩家公司都展開強大的宣傳攻勢,藝華隨票贈送李麗華的照片,國華大肆宣傳「金嗓子」周璇演唱插曲。
為了搶時間,國華每天開工20小時以上,一周內就拍完了,結果還是被藝華的《三笑》搶了先。雙方的上座率不相上下,兩位秋香,周璇佔有優勢;兩位唐伯虎,白雲比嚴化略勝一籌。
國華公司又將《西廂記》搬上銀幕,由張石川執導,周璇扮演紅娘,舒適的夫人慕容婉兒飾演崔鶯鶯,白雲扮演張生。影片作為「賀歲片」在金都大戲院首映,盛況空前,傾倒無數觀眾。
白雲在上海影壇名噪一時,與劉瓊、梅熹、舒適並稱影壇「四大小生」。
白雲被稱為「東方範倫鐵諾」。範倫鐵諾現譯魯道夫·瓦倫蒂諾,是活躍於上世紀20年代的好萊塢明星,浪漫大膽充滿男性魅力,使美國婦女為之傾倒,獲得「拉丁情人」的稱號。可惜藍顏薄命,僅僅活了31歲。
「美國白雲」範倫鐵諾
北平上演了白雲和周曼華、徐風主演的《紅杏出牆記》,轟動一時,白雲也紅透了華北半邊天。
北平新新大戲院(北京西單首都電影院前身)的老闆請白雲和慕容婉兒到北平演出話劇《潘金蓮》,海報一貼出,戲票在三天內全部賣光,到了上演這天,戲院裡加凳子的地方都沒有了,過道也站滿了人。
開演之前,臺下早就坐了一大堆描眉畫眼、奇裝異服,打扮得妖妖豔豔的窯姐兒、富太太和女學生們,等到白雲的西門慶一出場,群情激動,恨不得馬上變成潘金蓮,立刻謀殺親夫。有的迷妹甚至摘下手上的鑽戒往臺上扔,像中邪了一樣。
這一幕很熟悉吧?電視劇《大宅門》中,蔣雯麗飾演的白玉婷一邊哭一邊往臺上撒珠寶,不管時代怎麼變幻,迷妹的熱情是永遠不變的!
演完後,北平的女人們齊齊出動,堵在長安街新新大戲院門口,等白雲一出門口,就蜂擁而上,七嘴八舌,摸上摸下,白雲慌忙地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白雲一口氣跑到四牌樓底下,還沒喘過氣來,一隊憲兵攔住他,要查他的良民證。
白雲乖乖掏出身份證,憲兵大爺一看:「叫什麼名字?」
「白雲!」
為首的憲兵朝他臉上呼了兩巴掌:「明明寫著楊維漢,叫什麼白雲?」
白雲捂著臉:「白雲是我的藝名,本名楊維漢!」
「他媽的,上面明明寫著藝名羅漢嘛!」
「羅漢是我在香港的藝名。」
「《西廂記》裡你叫什麼?」
「張生!」
「《三笑》裡呢?」
「唐伯虎!」
「《潘金蓮》裡呢?」
「西門慶!」
「他媽的,你小子名字還真不少。一會兒叫羅漢,一會兒又叫白雲,羅漢有五百多個呢,你是降龍,還是伏虎?白雲滿天都是,你是哪一塊?楊維漢,漢,漢奸,一定是重慶分子,帶到憲兵隊去!」
敵偽時期進了憲兵隊,等於肉包子打狗,九死一生。白雲當場嚇彎了腰,劇團的同事也好話說盡,憲兵大爺才放過了他,這段新聞也傳遍了北平。
其實白雲招誰惹誰了?只能怪他臉蛋兒長得太漂亮了,女人看著喜歡,男人看著彆扭。太完美的男人或女人,總是招人嫉妒。
不管是舊社會還是新社會,男女演員一旦走紅之後,私人生活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緋聞就接踵而來。作為「風流小生」的白雲,當然也不例外。
白雲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舞女楊文英,從此形影不離,後來為了一點小事又疏遠了,勞燕分飛。
楊文英另有所愛,白雲也娶了猶太人哈同的孫女羅舜華,住進了哈同花園,他倆的婚禮轟動一時,成為媒體爭相炒作的新聞。
羅舜華對萬人迷老公不放心,經常懷疑他在外面尋花問柳。
香港粵語片紅星李綺年到上海拍戲,認識了白雲。羅舜華聽到流言蜚語,不問真假,上門打李綺年耳光,譴責她破壞家庭,結果鬧到了法院。
羅舜華在法庭上拿不出證據,只好向李綺年賠禮道歉了事。
白雲和羅舜華一直吵吵鬧鬧,最終感情破裂,以離婚為收場。
京劇名伶言慧珠也被白雲的外表迷住,兩人同居了。
言慧珠很愛白雲,總擔心白雲移情別戀。有一次她的師妹顧正秋約她出席一個飯局,言慧珠臨出門前一再囑咐白云:「你不要出去哦,我很快就回來。」
言慧珠在飯局坐立不安,拉著顧正秋到了外面,讓她約白雲出來喝咖啡。
電話接通了,顧正秋裝著鼻音,假裝是仰慕大明星白雲的影迷,請他下午3點鐘去霞飛路咖啡館喝咖啡。
電話那頭的白雲說:「對不起,我沒空。」
言慧珠聽了,鬆了一口氣,臉上出現如釋重負的笑容。
右為言慧珠
白雲總向言慧珠要錢花,還在家翻箱倒櫃偷出她的金條、鑽戒去賣掉,用言慧珠的錢玩舞女。
言慧珠很傷心,一氣之下不給他錢花,不許他進家門一步。
白雲跑到言慧珠演出的戲院後臺大鬧,搶走她的鑽戒,讓她拿兩根金條來換。後來戲院貼出告示,不許白雲在言慧珠演出期間進入後臺。
言慧珠對白雲很失望,下決心和他斷絕關係。白雲以自殺要挾,吞下一把安眠藥,然後給言慧珠的乾爹和師父梅蘭芳打了電話,鬧得大家以為他快死掉了,最後被搶救回來。
言慧珠的腿都嚇軟了,很多人勸她不要理白雲,可她一意孤行,相信浪子結了婚能回頭,1946年5月13日與白雲在上海結婚。
可是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50天就宣告結束,可謂閃婚閃離,又成為小報上的熱門新聞。
談及離婚的原因,言慧珠說:「他不多幾天舊態復萌,依舊上舞場,攬舞女,使我冷了心。」
白雲的說法是,他婚前要求言慧珠婚後隱退,因為不隱退難保貞潔,言慧珠當時答應了,婚後卻出爾反爾,所以離婚。
對於這段婚姻,言慧珠一直耿耿於懷,說:「我這輩子遇到過兩個拆白黨,一個是白雲,另一個是俞振飛。」
言慧珠
白雲還暗戀過周璇,嫉妒舒適與周璇合作的機會多,於是宣布凡是有舒適的片子,一概不看。
白雲的緋聞廣為流傳,給人留下了「銀幕上風流,銀幕下也風流」的印象。
白雲不僅精通多種語言,對音樂和繪畫也有獨特見解,對歷史和文物也有一定研究。這樣多才多藝的男神,女人們眼睛不瞎。
李翰祥說:「電影圈裡有他那樣修養的,還真是鳳毛麟角。他是有才而傲,如今有些影壇新秀,大寫的一字念扁擔,還不是一樣的眼睛長在頭頂上?」
孤島時期的上海,所有電影公司併入日本帝國主義操縱的「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影」),白雲不願同流合汙,毅然告別影壇,到全國各地演話劇。
他在中電劇團和白楊主演了話劇《花濺淚》,1944年在重慶的「中制」與黎莉莉、舒繡文、陳天國主演了電影《血濺櫻花》,描述了中日戰爭期間,日本人的困苦生活和厭戰情緒。
抗戰勝利後,白雲於1947年再次來到香港,在「大中華」拍攝了《桃花依舊笑春風》、《龍鳳呈祥》、《錦繡天堂》等國語片,同時主演了《海角紅樓》、《儂本多情》、《金粉世家》等20多部粵語片,事業再創輝煌。
白雲還自編自導了《唐伯虎點秋香》、《仙女下凡》、《孔雀東南飛》等廈語片,多由胞妹東方明珠( 楊維瑛)主演。
50年代,白雲加盟邵氏公司,拍了60多部影片。到了60年代,他主演的《白蛇傳》、《武松大鬧獅子樓》、《玉堂春》等老掉牙的古裝片不再受市場歡迎,電影生涯開始走下坡路。
1964年,白雲在邵氏影片《潘金蓮》中再次飾演西門慶,這是他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白雲在香港時,有過多次戀情。香港報紙報導他在片場認識了麥明,麥明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嬌小美人,有女侍皇后之稱,據說長得很像王丹鳳,兩人一見鍾情,後來傳出過婚訊。
白雲還愛過1946年香港第一任港姐冠軍李蘭,導演周詩祿還請白雲和李蘭拍了電影《得心應手》,調侃白雲追女從來得心應手。李蘭還是黃飛鴻系列電影的第一個女主角,最後嫁給了梁姓遊樂場經理。
白雲第三任妻子是臺灣女星白蘭,也以離婚收場。
白蘭
1966年7月24日,白雲乘坐安慶號輪船由香港九龍碼頭赴臺灣基隆港,然後轉臺北,正式定居臺灣。
白雲在臺灣接受記者採訪談到婚姻時提到三任前妻:名媛羅舜華、名伶言慧珠、廈語片女星白蘭。談及離婚原因,白雲坦承自己應負很多責任:我很懂得玩,也懂得很多生活情趣,正因為這種個性,我明白我只能做好情人,而不能做好丈夫,每一次我都無法挽回婚姻失敗的命運。
記者好奇他還會第4次結婚嗎?50歲的白雲搖搖頭:「我好不容易把情債還清,從這個陷阱中掙脫出來,還會再跳進去嗎?現在我已經嘗到了無牽掛的樂趣!」
《李香君》白雲 顧蘭君
白雲在臺北生活的十幾年是在艱難坎坷中度過的,他先是自組公司拍電影,以失敗收場。已經過氣的他進入別的電影公司拍戲,只能演配角。
白雲又自組歌舞團,到高雄歌廳演出,門前冷落鞍馬稀。70年代末他又與朋友合夥經營餐廳,生意慘澹,又把餐廳轉讓他人。
白雲與羅舜華育有兩子,其中次子夭折,長子楊建辰由羅舜華照顧,一直長居英國,杳無音信,白雲也沒想過晚年讓兒子養老。
記者寫道:「白雲太善良,不願意兒子離開生母,寧可自我犧牲。白雲先生從來都非常善良,非常體諒別人。」
晚年的白雲到處漂泊,窮困潦倒,孤獨寂寞,再加上癌症纏身,終於走上絕路。
1982年8月27日晚,貧病交加的白雲被人發現在臺灣日月潭畔六角亭內服毒自殺,終年64歲。白雲的前妻言慧珠早在1966年上吊自殺,兩人殊途同歸。
白雲的遺體無人認領,沒有親人料理他的後事。臺灣演員工會派代表前往日月潭將他的遺體火化,骨灰運返臺北放在寺廟讓人祭弔,最後葬在魚池鄉第十二公墓內。他的老搭檔歐陽莎菲來拜祭他,見墳墓極為簡陋,連墓碑都沒有,不禁哭倒在墳前。
白雲自殺的同時,好萊塢明星英格麗·褒曼也去世了,死後極盡哀榮,全世界範圍大規模悼念。而白雲這個上海灘40年代最閃耀的明星,早已被人遺忘,年輕人都不知道他了。
白雲生前有一句話:「生是飄客,死是遊魂」,為自己的結局下了斷語。
白雲千載空悠悠,徒留餘恨在人間。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