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孫虹報導:為了更好地推動明月山景區信用環境建設,宜春農商銀行與溫湯鎮政府持續開展銀政合作。通過信用共建、普惠共創、信息共享,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社區)、信用鄉(鎮、街道)的創建活動,全力打造信用溫湯樣板。至10月底,共創建信用示範村10個,信用示範街道1個,完成客戶授信1607戶,授信金額11.67億元;用信客戶1308戶,用信金額10.1億元,用信率達86.55%。
信用共建
為了將更多的農戶融入到信用體系建設上來,通過與溫湯鎮政府的緊密合作,按照「宜春農商銀行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的要求,對農戶開展全面的摸底調查,建立動態的客戶信息檔案。只要符合要求的農戶就可以獲得30萬以內的信用授信額度,客戶可以享受「一次授信、五年可用、隨用隨貸、隨還隨借」的備用金服務。為了將信用維護的觀念更深地植入每一個客戶心裡,把不良率佔比納入信用村的評定範圍,對不良率佔比超過一定比例的村,隨時可取消信用村的授予資格。通過有進有出的信用評定機制,積極營造信用建設需要每一個人講信、用信、守信的濃厚氛圍,為打造「信用溫湯」打下堅實的基礎。
普惠共創
持續加強與各級村組的溝通聯繫,充分發揮普惠金融宣傳員的紐帶作用,不斷拓寬服務的客戶群體,豐富服務內容。通過對授信村進行地毯式走訪摸排,建立完整的信息檔案,根據授信評估情況和走訪調查情況篩選出符合信用授信條件的農戶,給予授信。
積極探索公開、公平、公正的信用評定模式。一方面,對農戶貸款開展「建檔+公評」貸款模式,組織溫湯鎮轄區內各村兩委會成員和村民代表組成公評小組。根據每位農戶的家庭資產、生產經營規模、道德誠信度、群眾口碑等情況,公評確定每一位農戶的授信額度,建立檔案;另一方面,積極探索「信用村組評級方法,以信用環境較好的溫泉社區為試點,給予整體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服務優質的「三優」政策。在做好貸款營銷的同時,切實防範和分散信貸風險,創造「誠實守信」的品牌效應,實現良性發展。
信息共享
為了最大程度地發揮失信記錄的評價與懲戒功能,客戶經理將通過「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自然人客戶的徵信數據,核實客戶是否符合借款主體資格要求,是否存在失信情況,是否符合貸款發放條件等。
對於不符合條件的客戶,明確告知不符合條件的原因,讓客戶真正意識到良好信用狀況的重要性。其失信信息將通過共享而被更多機構部門獲知,對客戶的其他社會行為也會產生很多不良影響。通過失信聯合懲戒的威力,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不斷提高客戶的信用意識。
互聯共通
為了更好地鞏固政銀合作基礎,農商行積極探索長效包片機制,選派行中堅力量到包片(街道)進行工作協助。選派人員主動參與村鎮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項,協助分管村組提供精細化金融服務,並利用行業優勢配合做好招商引資、產業升級、農村電商發展等工作。
同時,圍繞「關愛、擔當、合作、成長」的普惠精神,著力向當地企業、農戶宣傳國家惠農富農強農政策,宣講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提供金融知識普及、業務諮詢,提高群眾金融風險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並開展行業品牌渠道、產品服務、機制政策等宣傳推廣,提升農商行普惠金融的社會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