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在臺北揭曉。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 陳懷安) 12月13日上午,兩岸嘉賓及媒體記者齊聚臺北中國時報大廈,共同見證2019海峽兩岸年度漢字揭曉。臺灣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現場宣讀,「困」字以103萬票獲選今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2019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民眾總投票數再次突破千萬人次,創歷史新高。通過社交媒體總投票數高達1206萬票,最終,「困」字從36個入圍漢字中脫穎而出,得票數佔據首位。
主辦方表示,「困」字精準概括了兩岸關係在2019年的起伏,代表著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存在的諸多困難有著更清醒、更切實的認知。
在活動現場,兩岸書法家揮毫潑墨,在長卷上共同書寫今年的兩岸年度漢字「困」。這濃縮了兩岸民眾對未來的期盼,希望兩岸關係重新恢復熱絡。
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曹放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每年的兩岸年度漢字評選都吸引了數百萬兩岸民眾參與,獲選的年度漢字都反映了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和兩岸社情民意的走向。
在繼續開展年度漢字評選的同時,今年,海峽兩岸漢字節又有創新之舉。新增了兩岸詩詞聯謎徵集大賽,共徵集七律詩、《望海潮》詞、嵌有「海滄」兩字的對聯以及祝福新年的謎語,共計收到3356件作品。「兩岸漢字節活動精彩紛呈,讓兩岸民眾再一次堅信,不管歷史如何跌宕起伏,漢字都在支撐著我們的民族精神前行。兩岸同胞都在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中,找到了同根同源的歷史認同,深化了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自2008年起,由兩岸媒體發起組織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歷經11年,先後評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等字,每年都在海內外引起熱烈反響。2019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以「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為主題,由廈門日報社《海西晨報》、臺灣旺旺中時傳媒集團《旺報》、廈門市書法家協會、臺灣中華書學會、新浪網、ZAKER等聯手主辦。
作為2019海峽兩岸漢字節的重要配套活動,2019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自11月8日啟動以來,吸引了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高雄市長韓國瑜、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亞特蘭大奧運會冠軍王軍霞、著名導演顧長衛、著名演員梅婷等兩岸各界有代表性的知名人士參與推薦年度漢字。經過各界人士積極推薦,產生了36個候選漢字。從11月29日至12月12日,通過新浪微博、ZAK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票選通道,發動兩岸民眾為候選年度漢字投票。兩岸各界知名人士和上千萬人次的網友積極參與,最終,由臺灣旅行公會總會召集人李奇嶽推薦的「困」字高票獲選。
此次評選活動也受到了海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包括央視新聞、新華社、福建日報、廈門衛視、鳳凰網、臺灣旺旺中時報、華夏經緯網等都積極發布及轉載相關報導。
來源:海西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