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最近看到的一個有意思的文章,講的是日本設計家佐藤大的一組拉鏈設計的作品(zippppper project),分享給大家,也藉此致敬我們腦海中不安分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事情是這樣的:前不久,日本拉鏈行業的鼻祖級公司 YKK,就是那個一年的拉鏈銷量可以繞地球 47 圈的YKK, 請到了佐藤大的工作室Nendo 為其重新設計拉鏈。
於是佐藤大帶領 Nendo 重新審視和思考了拉鏈本身,通過對拉鏈的構造進行了精細研究與調查,進行了實驗和重新設計。
然後……一口氣設計了五款不同和令人驚嘆的拉鏈!
拉鏈的基本原理是:兩條拉鏈帶通過拉頭的作用進行隨意的拉合,說白了,就是在沒有任何間隙的前提下,打開和關閉兩件物料之間的開口。
然後,我們一起看看佐藤大如何詮釋「到底什麼是拉鏈」這個問題。這是第一個作品:
與通常只可以一條線卡關的拉鏈不同,這是一個可以互相交叉的拉鏈~
Nendo 在兩個拉鏈交叉處的中間設計了一個十字系統:
這個十字系統,其實是整個設計中的核心所在,它是一個小的卍型機關,負責在縱橫交錯連接處進行咬合。
放大看就是這樣:
藉助這個小機關,水平方向的拉鏈可以開關,另外一個拉鏈在垂直方向也可以輕鬆開關:
這樣一來,就輕鬆地解決了普通拉鏈只能拉向一個方向的問題。
從而真正實現了「縱橫捭闔」——橫豎都可以開關!
將這個拉鏈用在包包上後是這樣的,拉鏈在灰色的行李袋錶面形成了白色的十字交叉,這樣一來,一個簡單的袋子就同時擁有了兩個不同方向的開口。
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水平或垂直方向拉開拉鏈,輕鬆地取出包內的物品~
再來看看第二個:帶有間隙的拉鏈!
在保留了普通拉鏈使用簡單方便的特點外,這個設計採用的不是「線」的連接而是「點」對「點」的連接。
注意到了嗎?在這個拉鏈的設計中,每隔九個拉鏈齒就會出現一個類似於磁鐵或紐扣的小結構,用戶在使用時可以將它們之間的空隙全部拉開。
這種間隙在增加了透氣性、靈活性和柔軟性等新機能的同時,使其仍具有普通拉鏈的典型可用性~
這些小結構互相固定,耳機線充電線等可以輕鬆通過~
很明顯,這個方案能讓用戶在無需完全拉開拉鏈的情況下,有著更靈活方便的操作。換句話說,你只要從包上拉鏈的一個小口裡就能拿出耳機、紙卷,或是你的充電寶的線來充電~
再來看看第三個——三維拉鏈!
不得不說,這個拉鏈的設計太精彩了,它沒有採用傳統平行的設計手法。
而是讓布以立體的形態連接在一起!
在同一個空間內,同時可以分成3個方向來分離與連接~
只要通過移動一個三字形的滑塊,就能將三組拉鏈組合在一起。
對,就是這貨:
這個設計將拉鏈直接上升到三維空間,打破了原始拉鏈的平面界限~ 甚至很有可能激發出服裝設計師們創作出非常不一樣的設計!
其最好玩的地方在於:可以直接將包袋的手柄與包身全部用拉鏈連接,隨意打開或者收合。
第四個是……可以無限循環連接的拉鏈!
以往的拉鏈是有始點與終點的,而這個拉鏈則是……環狀!
它的厲害之處在於,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360度任何方向都可以拉伸!
Nendo 將拉鏈直接做成了這樣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環形封閉狀。
分離的狀態是這樣子的:
兩個使用這款拉鏈的物料之間可以進行延伸~
當然了,也可以一直這樣地添加上去~
當應用在包包上時,可以利用這款拉鏈將包袋產品完全分割或者拼接。
再來看看最後一個設計方案:圓盤拉鏈!
以往在移動拉鏈時,用戶總需要用另外一隻手來拉住拉鏈的末端,使其在一條直線上運動。正是捕捉到了這種不便的地方,Nendo 將新的拉鏈設計成了一個圓圈,內部齒輪的運動使得新的拉鏈可以簡單的用單手操作。
它將傳統拉鏈徹底去除,換成全新設計的複雜圓盤系統,
圓盤的內部呢,則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齒輪來實現傳動~
完全拆解後是這樣的:
用戶在使用時,只需要轉動圓盤,即可實現開關和閉合!
將這個圓盤拉鏈應用在包包上是這樣的:
只用一隻手就可以操作,輕鬆地放取物品~
不得不說,佐藤大為 YKK 製作的這5款最新概念的拉鏈,用設計的力量再一次創造了創意與商業的無限可能性。
這些拉鏈設計沒有停留在裝飾與用途的本身,而是深挖了拉鏈這個物品本身應該有的形式,及其根源所在。
驚嘆之餘,我們又找了找佐藤大Nendo工作室,發現他們設計的實用又美觀的物品不止拉鏈,還有:
擱哪都方便的Skeleton骨架餐具系列,旨在將生產刀叉和勺子所使用材料的數量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仍然保留了它們的用途,還可以方便放在廚房的任何地方。
形狀各異又各有用途的杯子,插花、放藥、喝水、拌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想不到……
具有多種規格又巧妙組合的魔方便籤,使工作者的桌面變得整潔。
等等等等……
我們不得不感慨:這些看似平常不起眼的小物件,竟蘊藏了如此之多的可能性,不知看完之後你是否也有感觸,那就繼續 熱愛生活,積極思考 下去吧!
排版 | 冰倩
文中部分內容來自「新設技」公眾號及網絡
◎由於微信公眾平臺新出的政策原因,推送下方暫時無法留言。歡迎朋友們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博超話中相互交流哦!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