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ry智睿
坐上火車就去武夷山,一路秀水如帶,環山繞峰,不由生出追本溯源的念頭,好山好水都在武夷,帶著期盼的心,一點一點地接近心中的旅遊勝地。晚上到達,清早,推窗望去,只見眼前團團白色的雲霧纏繞巖峰的半腰,沿著山勢一路鋪展而去,造型迥異的奇峰仿佛在雲海上飄動,亦真亦幻,好一幅如臨仙境的浩浩長卷。據記載,在武夷五曲溪北,環繞著「響聲巖、天遊峰、隱屏峰」等精華地帶有一塊鐵象石叫「雲窩」,每當冬春兩季的早晚,從十餘處洞裡冒出一縷縷淡淡的雲霧,在峰石之間來回飄蕩,舒捲自如,神秘莫測。
八點,清晨所見的朦朧仙氣已消失殆盡。當 「三三九曲十八彎,六六三十六峰,七十二洞」真實而具象地呈現在我面前時,我心中對 「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水已完全折服。這種美我的拙筆實在很難描述。只見一塊塊突兀的巖石,在九曲溪的溫柔臂彎中「一峰一石,千仞無纖土,松竹蒙茸,波光映倩影」。最奇的是,千姿百態的巖峰,總有一段催人淚下的神話故事幻化昭示,三分實像,七分想像,越看越像。
武夷山並不巍峨聳立,大多400米左右的山峰,但奇峰突兀,萬千峰戀各具神形,如玉女,似雄鷹,象飛瀑,具虎形......,婷婷者,剛猛者,冷峻者,孤傲者,聳嚴者.....皆可觀可品,讀出歷史的讚美,超然的氣質,或品出滄桑久遠和山水共振,還有生命與自然的和諧律動。
登山首選為天遊峰,武夷山人句俗話:「不登天遊,等於白遊」。天遊之所以在群山中獨領風騷,是因為他獨有的地理位置和角度,側面是大名鼎鼎的曬布巖景觀。曬布巖,寬、高皆200米,直上直下,如刀削斧劈,闊大平坦,質樸真實,沒有絲毫的躁動和張揚,默默地託起天遊峰。徐霞客先生曾這麼評論:「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曲之勝,此峰固能第一也。」從這裡憑欄遠眺,可覽盡群峰秀拔的雄姿,還可盡收九曲蕩舟之勝景。天遊之巔,武夷秀色盡收眼底。九曲溪水環丹山,群峰萬壑領風騷。放眼望去,玉女峰含情不語,大王峰剛峻威武,雙乳峰形神俱象,品字巖三花並蒂......,峰峰又有秀水繞,九曲溪倒峰戀,曲曲山迴轉,峰峰水抱流,面山臨水,早就忘記了登山的疲勞,聽林間鳥鳴啾啾,眺四周巖壑縱深,覺流水淙淙,山、人渾然合一,越品越覺意境悠遠迴蕩,醉山,醉水,還是醉人......
沿著高高的曬布巖的脊背,鑿出長長的石階,猶如天掛雲梯。登峰的人們在懸崖峭壁的雲梯上如蛇形般艱難蠕動,就是登天遊峰了。郭沫若老先生遊此,曾感慨:「武夷山的石頭真大,一塊石頭走半天」。
乘竹筏,遊九曲,「曲曲山迴轉,峰峰水抱流」。我仰視一塊塊迎面滑過秀拔巖峰,驚奇於武夷獨特的山水景物、大小距離、高度角度、全都精巧擺設到了極致。
不知不覺到了小碼頭,坐在竹筏上,去感受一下三三秀水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武夷之秀在於山水相偕,而與山水親密的結合,就是蕩著竹排在九曲溪上,兩岸山色縱身躍出,勢不可擋之勢……,再聞船夫調侃山水......,帶出武夷傳說......!聽到你不願意下竹排!那種「丹山碧水,珍木靈草」的感覺!真是江郎還未才盡,多少文人墨客,騷人千裡迢迢來品武夷神韻!真是不愧朱熹老先生那首《九曲棹歌》:武夷山下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
想多了,不知不覺就到了九曲漂流盡頭,真有點意猶未盡,依依不捨。回頭再望一眼九曲溪,只有揮手告別,去窺探新的風貌,還多的是呢!
看山、玩水、品茶!走累了,行倦了,找一個茶室,坐下來,聽一下大師聊聊茶經,看一下細緻茶藝,先聞一聞武夷巖茶的香,一小杯一小杯的細細品味......那種頰齒餘香的感覺,真美!
茶室背對著朱褚色的巖背,上面點綴著稀疏有致的綠草青苔,巖峰頂上一株株武夷松,更是萬般風情地獨立在蔚藍的天幕下,又被清澈如鏡的溪水倒映出纖纖倩影,使得秀美溢滿了靈氣。目之所及,純淨湛藍的天,傲骨剛勁的松,蘊涵深紅的巖,溫柔如黛的水渾然一體,組成「丹山碧水」獨特的色彩衝擊波。何止秀?而是「濃妝淡抹總相宜」。
正所謂「萬物歸源,天人合一」。自然的真,孕育著人類的善,而善正蘊含著美,美的極致又是自然。中國佛道教的思想理論,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在武夷仙境中都得到一一印證!
坐下來開始討論如何暢遊武夷山,這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盒世界文化遺產雙重頭銜得寶地,風景區已遊玩天遊峰,乘坐完竹筏,剩下桃源洞、武夷宮,一線天至虎嘯巖、大紅袍至水簾洞、大王峰和玉女峰幾個景區。景區的景點比較分散,東邊一個,西邊一個,不像其他旅遊景點那樣能一次性走完,所以在此遊玩,要做好2-3天的準備。
除了武夷山風景區的幾大片區,你還可以探訪樓下如下梅村、陳村這樣的古村古城。
武夷山建有各類賓館、酒店、青年旅社、民宿。但總的來說還是以小型酒店為主,價格根據檔次不同不等。對住宿條件要求較高的人士可以選擇住市區,武夷山市到武夷山景區有旅遊專線的交通車可乘。
武夷山常見的小吃是扁肉和越南粉,特色的菜餚有嵐谷燻鵝、蛇宴、高山筍、菌菇等,味道都很不錯,值得品嘗。說完了,開始心癢了,繼續出發,既然來了,就要開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