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電信推進「雲改數轉」 雲網融合賦智千行百業
「雲改數轉」成為中國電信發展的主旋律。近期,中國電信在年中工作會上,提出從雲網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開放合作、內部數位化四個方面「加快雲改數轉、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數位化浪潮中,中國電信建立以雲網融合為基礎紮實推進「雲改數轉」, 加速實現中國電信數位化轉型和全面上雲,同時也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賦能千行百業,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加速雲改推動自身數位化轉型
5G時代是雲的時代,也是數位化的時代。2018年,中國電信提出「像光改一樣做雲改」的口號,拉開天翼雲改革大幕。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與中央網信辦啟動「上雲用數賦智」行動,掀起了企業「上雲」潮。順應趨勢,中國電信堅持業務上雲、系統上雲、網絡上云為核心的企業「雲改」發展戰略,並於今年7月提出「新建系統100%上雲,存量系統三年上雲」的目標,致力於從根本上降本增效,助推企業數位化轉型。
在「雲改」戰略中,「系統上雲」有特殊的地位,是用數和賦智的前提和基礎。為此,中國電信以實現「業務上雲、生產上雲、管理上雲、數據融通、能力開放」為目標,力爭在2022年前實現系統全面上雲,為「用數」和「賦智」夯實基礎。
據悉,中國電信打造了雲翼、雲道、雲眼、雲橋四個集中的上雲基礎平臺。
此外,中國電信網絡上雲,加快網絡智能化進程,積極雲化重構網絡架構,部署NTV、SDN網絡,實現雲網一體。中國電信還在積極創新5G網絡架構,推出了業界首創5G網絡「三朵雲」架構:控制雲、轉發雲、接入雲,成為中國5G網絡架構的基本方案。
全面上雲賦能千行百業
隨著新基建政策的推進,行業、家庭和個人對雲的需求急劇增加。中國電信對內雲改推動自身數位化轉型的同時,還通過全面上雲,促進外部客戶數位化轉型,賦能千行百業。
一方面,天翼雲持續著力推動企業上雲,帶動經濟發展。中國電信為企業提供豐富的上雲諮詢方案、迭代雲公司IaaS/PaaS產品和運維能力。以天翼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例,提供工業PON(無源光網)網絡連接、數據採集、設備監控等先進服務,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研發和生產周期。中國電信在為中建鋼構提供整體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中,產品不良率降低了1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了10%,運營成本降低了6%以上。
從今年初中國電信率先開展「暖春行動」,推出免費「助企」雲服務包到積極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再到開展年中上雲節,天翼雲持續推進中小企業上雲,助力社會數位化升級穩步有序推進。
另一方面,推動政務上雲,優化治理能力。中國電信參與多省市政務雲和城市雪亮工程建設,打造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目前天翼雲已構建了省級政務雲平臺11個,地市級政務雲平臺100餘個。在浙江,中國電信承建全省及各地市政務雲,為61個省級局委辦和1500多家市縣級單位提供上雲服務。
此外,智慧雲應用推動家庭智慧化。中國電信面向家庭用戶推出安全備份服務網盤產品家庭雲,全家人的手機相冊、家庭相冊、生活照片和視頻安全備份均可在網盤上共享。依託5G低時延的優勢,雲盤智能服務不斷完善,未來,天翼雲盤甚至能完成在線編輯、辦公等操作。
夯實雲網融合放大資源優勢
在「新基建」大潮下,中國電信不斷加大「雲基建」,提升雲網融合能力。5G、數據中心、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雲網。
中國電信最新財報顯示,上半年投資202億元建成開通5G基站約8萬個,在用5G基站接近21萬個,力爭在三季度末提供服務5G基站的數量超過30萬。
在國家「新基建」政策的指引下,中國電信將持續加快5G、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做強雲網融合能力,持續發揮「5G+雲+AI」雲網一體的綜合優勢,賦能數字經濟轉型升級。
目前,中國電信在全國建成了「2+4+31+X」的雲網基礎設施,成為首家實現「一省一池」的雲服務商,在全國擁有315個雲資源池,在中國混合雲市場份額第一,在全球運營商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IDC業務國內綜合排名第一,形成了獨特優勢的雲網融合資源和服務能力。
2020年,中國電信將繼續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陝川渝4個重點區域,積極推進大數據基地、創新孵化基地、數據中心、研發中心等一大批重點數據中心項目建設,夯實雲網融合的資源優勢。
天翼雲以雲網融合、安全可信、專享定製三大優勢特性滿足了政務、教育、醫療等各行各業日益多元的上雲需求,未來,天翼雲將繼續作為數字新基建底座,把握技術融合和行業發展的趨勢,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賦能千行百業。
(文章來源:通信信息報)
(責任編輯:DF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