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變法失敗後,朝廷上下,群起而攻,羅織了數以百計的罪名。據說,其中有一條奇特的罪名竟是:「自比倉頡,妄造『囍』字!」究竟王安石如何妄造「囍」字,說來倒有一段頗為有趣的故事。
王安石20歲那年進京趕考。一天傍晚,來到了馬家鎮,尋店住宿。晚飯後,他信步街頭,但見前面燈火輝煌,光如白晝,大街上正鬧燈會。在一家高門庭的大宅前,燈火雪亮,高懸著一盞走馬燈,製作精巧。燈下有個年近50的人,神態瀟灑,氣度從容,正與眾人談論。
王安石想細觀此走馬燈,便上前拱手道:「老丈,晚生有禮,借賞貴府寶燈。」那人見王安石書生打扮,回了半禮。旁人說:「這位馬員外興致來了,擺下走馬燈徵聯。」王安石心想:論詩作對,有何難哉?便用衣袖試試眼睛,抬頭細看,果然燈中閃出一幅上聯,寫得頗為工整秀麗:
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
王安石乍一看,似覺平平無奇;但仔細一想,卻又難住了,因為此上聯用了三個「馬」字和三個「燈」字,既有重字格又有聯珠格;要對出下聯,必須也按此如此要求,確實不易。王安石想來想去,總找不出合適的下聯。心中暗暗佩服出聯者的巧妙,並情不自禁的拍手稱讚:「好對,好對!」
原來,此上聯兒與走馬燈已掛出了兩天,馬員外也接待了不少的應徵者,但總沒有一幅對聯對的好,有的勉強成對。但拿給小姐一看,便被批了一通。今夜,馬員外見這個年輕人雖未對出下聯,卻在連聲贊好,不由得對他笑道:「老夫此聯,不限時日,你思謀推敲好了,再來應對不遲。」王安石朗聲答道:「好!讓我定心想,再花十年苦窗功夫,也要對出下聯!」但可惜考期已近,次日清晨他便又急急上路。他的一顆心早掛在考場裡了。王安石博古通今,才思敏捷,在考場上,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交了頭卷。主考大人從未遇上如此快捷之才,稍一過目果然是一手好文好字。即傳他來面試。主考官亦非庸才,指著廳前迎風飄揚的飛虎旗說:「我出一下聯,讓你對上聯。」說罷,隨機吟道:
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此聯用了三個「飛」字和三個「虎」字,既用了重字格,又用了聯珠格。王安石聽了,心中一亮:「此聯不正好與馬宅的走馬燈配成一對嗎?」便朗聲答道: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
主考大人見他不加思索,便出口成章,對的既快又好,驚為奇才,大加賞識,今科魁首,已是心有所屬了。
考試完畢,王安石即離京回裡。心中記掛著馬員外那馬燈聯對他的幫助。來到馬宅大門,不意大門緊鎖。他舉手扣著門環,許久才出來一個蒼頭老僕。王安石說要謁見員外,老僕嘆了口氣,說:「員外這幾日心裡不快,不能見客。」王安石忙問何故,老僕答道:「日前設的走馬燈徵聯,至今無人對上。」王安石不免好生奇怪,走馬燈徵聯乃逢場作戲,能否對上何必如此耿耿於懷,悶悶不樂?於是,便正顏相告:「學生是專程來的,上回見過上聯。現已有了下聯了!」老僕一聽,高興異常,急忙奔入內宅。不久,馬員外滿臉笑容親自出來相迎,連說:「有勞大駕光臨,承教——承教!」忙將王安石讓進中堂,就坐,上茶。王安石拱拱手道:「老丈那馬燈聯的下聯:學生擬為:『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未知可否?馬員外聽了,眉開眼笑,連聲贊道:「對的好——真箇珠聯璧合,巧妙絕倫!」
兩人正談笑間,忽然屏風後面傳來一陣悠揚的風笛聲。王安石的心怦然一動,幾乎屏住了呼吸,仔細一聽,原來竟是一曲「鳳求凰」。馬員外聽到此曲,哈哈大笑起來:「」佳對求佳婿,此願足矣!」
原來,馬宅的那闋走馬燈上聯,是馬員外的女兒撰寫的,馬小姐自幼聰慧,文才出眾。到了及笄年華,便想以聯求婿,但這闋上聯,卻難倒了多少的人!今天,她在屏風後聽到了王安石所對的下聯,真是巧絕天工,心中大喜過望,便奏起了「鳳求凰」,馬員外一聽,知道女兒終於選到了她的意中人,也隨即將女兒許配給王安石。
結婚那天,新郎新娘交拜天地,鼓樂喧天,熱鬧非凡,正在此時,門外人聲鼎沸,金鑼聲脆,傳來了金榜題名的捷報,王安石心花怒放,樂不可支,便在大紅紙上「刷、刷、刷」地寫了一個特大的「囍」字,以示喜上加喜,雙喜臨門!
進了洞房,王安石挑開了了新娘的紅紗巾,喜滋滋的說:「娘子,請看剛才寫下的雙喜連體字——『囍』!」新娘看了,略一思忖,道:「夫君,你離開古人而杜撰。恐世人非議啊!」「哈哈,古無今有,古錯我改,世道哪有不變不動之理!」王安石早已心懷改革的大志,又何在一個新字的創造!他手舞足蹈的說:「洞房花燭宜言喜,別的不去說它。咱倆再來一對,成個雙如何?這回該我出上聯了!」說罷,就吟出了上聯:「巧對聯成雙喜歌;」新娘聽了,不加思索,便答了下聯:「馬燈飛虎結絲蘿。」
果然才思敏捷!王安石十分高興有了個才學不凡的妻子。心想日後閨中唱和也有伴兒了,後來,王安石的妻子被封為吳國夫人,著有許多詩文。
由於王安石創製的「囍」字,寓意吉祥,通俗易懂,所以很快便在民間流傳開來,每逢辦喜事都會貼上方紅的大「囍」字。到了現代,「囍」字的使用更為廣泛,不少商品都用它做商標。不過,這個常見常用的「囍」字在字典裡卻找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