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浩然天下作為所有故事的起點,這裡有太多的秘密被隱藏在時光裡,只有隨著陳平安漸次登高,撥開遮蔽它們身影的迷霧,這些秘密才會慢慢被揭開,直到有朝一日所有秘密都大白於天下。這其中包括飛升臺之謎、諸子百家落戶、超量十四境高手的誕生、道老大三分等等不一而足,只是這些謎團暫時還沒到要揭開謎底的最後時刻。
雖然尚不知曉謎底,不過這並不妨礙將這些秘密一一羅列出來,大家一同參詳。首先是浩然天下十四境奇多之謎,除開萬古僅見的三位十五境大能,人族最巔峰的力量就是十四境,每一名十四境大能的誕生對一座天下來說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含義。按理說人族的三座天下之發展都算是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可浩然天下偏偏像是打了興奮劑一般,尤其是十四境高手的誕生,數量幾乎相當於另外兩座天下的總和。
目前已知的浩然本土十四境要是算上阿良和白也兩個跌境的大能就有九人,餘者即文廟三聖、鄭居中、齊靜春、崔瀺和斬龍道人,這還沒算上那些疑似十四境的大能,譬如鄒子。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就連青冥天下的三掌教陸沉和歲除宮宮主吳霜降也都出身浩然,要知道就連青冥天下雷打不動第五人也只是飛升境,也就是說算上觀道觀老觀主在內青冥天下也只有六位十四境,其中兩人出身浩然,本土人士只有四位,還有一個是妖族。
而蓮花天下雖然情況不明,但想來不會比青冥天下更多,折中算有五人的話,和青冥天下加起來不過九人,比浩然天下還少兩人,即便除去齊靜春和崔瀺兩位戰死者也僅僅是持平而已。這就有些奇怪了,三座天下明明都是在相近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為什麼獨獨浩然天下會邁步如此之快呢?
再者就是道老大三分之謎,道老大三分是為了尋求解決末法時代到來的方法,而他選擇的路子就是三教合一,這也是他放棄了很可能已經是圓滿境界的十四境而選擇重頭再來的原因所在,但這個不是關鍵,關鍵是為什麼道老大要選擇在浩然天下重頭再來呢?按理說三教合一很可能是道教最後的機會,選擇安全性更高的青冥天下不是更好嗎?也許說在青冥天下不是非常合適領悟三教真意,那麼釋、儒、道三分身各自安置其對應的天下不是更好嗎?偏偏要跑到浩然天下和齊靜春搶食,這是何苦呢?
第三個就是飛升臺之謎,飛升臺坐落於浩然天下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但儒教選擇浩然天下卻並非是唯一選擇,要知道儒教本就扛下了劍修的因果,近萬年頂著內外多重壓力,既要遭劍修白眼,又要擔憂妖族入侵,還得於天外和神靈死戰,在這種狀況下又何必再接下一個不知道會不會爆炸的定時炸彈呢?飛升臺可以直入遠古天庭遺址,有多少人對其垂涎三尺,儒教為什麼偏偏就要去觸這個黴頭呢?
最後就是諸子百家落戶之謎,蓮花、青冥兩座天下的對信仰的管控比較嚴,除了相對應佛、道兩教外幾乎沒有別家道統可以生存,可浩然天下卻偏偏將諸子百家一股腦吃了下去,允許他們落地生根,甚至是發展壯大,這又是為什麼呢?要知道資源、氣運、人口、信仰、土地都是有限的,每多一家就多了一個競爭者,甚至還會有像鄒子這種與三教主流思想唱反調的大能誕生,浩然天下何苦惹這一身臊呢?
而最關鍵的則是兵家,這本該是和三教並肩而立的巔峰勢力,但先後有兩位可立教稱祖的大能被三教打落凡塵,這得是心胸有多寬廣的人才能化幹戈為玉帛呢?想來那個曾經想要主宰天地的兵家初祖應該不是這種大度之人,那麼萬一有一天兵家初祖或是另一個兵家大能回歸,扯起大旗振臂一呼,兵家修士會如何選擇?內亂爆發對浩然、對儒教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可明明這件事本來能從源頭上杜絕,浩然天下何必埋下這樣一樁禍事呢?
上述種種皆為浩然天下未解之謎團,根據現有的信息很難能夠得出答案,不過隨著陳平安慢慢成長,其掌握的信息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級,想必到時候這些謎團也會隨之慢慢被解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是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崔瀺能以崔東山的狀態再現人間,可齊靜春還有機會嗎?
劍來:陸沉都看不透陳平安可鄒子卻能,後者究竟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