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遼寧省軍區瀋陽第九離職幹部休養所政委褚耀全告訴我一件感人的事。幹休所92歲老幹部梁玉琳向他講起一件未了的心願:60多年過去,他一直在尋找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初戀女友馮世德(上圖)的家人。
去年11月,褚耀全看望梁玉琳時聊起他在朝鮮戰場的經歷。梁玉琳拿出幾張照片,指著照片上的一位年輕姑娘喃喃說道:「她也是最可愛的人啊!我怕我是最後一個記得她的人了。」
梁玉琳口中的「她」,就是他的初戀女友馮世德。照片上的她,穿著一身軍裝,梳著兩條大辮子,臉上的笑容明媚又燦爛。
1950年,梁玉琳和馮世德在四川成都集訓時相識,1951年一起隨部隊奔赴朝鮮戰場。梁玉琳先後在志願軍第60軍180師、志願軍第三兵團政治部以及志願軍總部工作,馮世德是第三兵團政治部文工隊隊員,兩人的駐地隔一個小山溝。1952年11月10日,馮世德看望梁玉琳後離開時,給他留下一張紙條:「梁幹事同志:把你優良的作風帶到每個角落,希(望)更好地幫助教育我們青年人,做一個標準的模範的青年工作者。敬禮,大馮寫。」至今,梁玉琳還珍藏著這張紙條。
1953年5月31日,文工隊遭遇敵機轟炸,年僅18歲的馮世德和另一位戰友壯烈犧牲。此時,距籤訂停戰協議只剩下不到2個月。
1953年10月,馮世德的姑姑馮聖英隨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入朝,來到志願軍第三兵團慰問。時任第三兵團政治部幹事的梁玉琳曾專門找到馮聖英。說起馮世德來,兩人對坐,涕淚並下,久不能言。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梁玉琳曾幾次尋找馮世德的安葬地,但由於當時的墓碑和標記已被炮火炸毀,最終無果。回國後,他還多次聯繫馮世德的家人,也一直沒有消息。60多年來,梁玉琳多次帶兒女前往瀋陽、丹東等地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始終未能在烈士名錄上看到馮世德的名字。梁玉琳只能把馮世德的名字和事跡寫進個人回憶錄,「希望今後還有人能記得那份揮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青春與熱血。」
褚耀全動情地說:「老將軍一生戎馬,想不到晚年唯一的心願是這件事。」我則唏噓不已:「他們那一代人為了今天的和平安寧付出了愛情和生命。」
悽美的初戀,成了一位老兵心中的哀痛和終生的思念。去年9月,我曾去過位於遼寧瀋陽和丹東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和烈士紀念館瞻仰烈士。當時我曾感嘆,他們為了和平和正義、為了祖國和人民獻出了生命,可還有多少烈士連名字都未曾留下……青山處處埋忠骨,英烈無名浩氣長存,他們的革命忠魂和光輝業績,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