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全國農業企業品牌推介活動現場。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對於推動農業特色產業良性發展,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至關重要。11月28日,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暨第二十屆西部農交會上,舉行了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運營推廣發布會、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中國農墾品牌發布及目錄推廣等系列品牌推介活動。
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發布
巫山脆李、奉節臍橙、永川秀芽、榮昌豬、江津花椒……這些知名的重慶農產品都擁有一個共同品牌「巴味渝珍」。
11月28日,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暨第二十屆西部農交會舉辦了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運營推廣發布會,這標誌著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正式面向社會發布。
「巴味渝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我市從2017年起開始打造的,與重慶已申請、使用和建設的單產業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之間構成互相支撐和背書的金字塔型品牌結構,最終形成以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為龍頭、區縣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國家級和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的重慶農產品品牌體系。
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共有238家企業的499個產品獲得「巴味渝珍」授權。
有關人士稱,此次「巴味渝珍」集全市優質農產品資源,以整體形象亮相全國市場,將成為代表重慶的一張新名片,有助於讓更多的重慶造農產品品牌叫響巴渝大地,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市農業農村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符合標準的產品及品牌才能進入「巴味渝珍」大家庭。
全國10個農產品獲地理標誌證書
28日,第六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包括重慶巫山脆李在內的全國10個農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說,地理標誌農產品具有獨特地域、獨特生產方式、獨特品質和獨特歷史文化,是有故事的產品、有鄉愁的產業。下一步,要重點聚焦聚力推動產品特色化、生產標準化、身份標識化、全程數位化,推動地理標誌農產品更高水平發展。
近年來,重慶堅持成熟一批、發展一批、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的發展思路,有計劃有步驟開展農產品標誌登記工作,登記保護數量不斷增長,品類不斷豐富。
目前,全市有效期內「三品一標」產品總數6442個。其中,地理標誌農產品有62個,年產量974.8萬噸。
推介會上,陽澄湖大閘蟹、黃山毛峰、遂川狗牯腦茶、煙臺大花生、逥峰蜜柑、張北莜麥、蘿北五味子、海豐油佔米、巫山脆李、澄邁無核荔枝等10個農產品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
略陽烏雞、杞縣大蒜、柯坪恰瑪古、潛江龍蝦、蘭溪楊梅、奉節臍橙、平和白芽奇蘭、工布江達藏豬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標農產品,也在推介會上亮相。
中國農墾品牌發布及目錄推廣活動舉行
28日上午,以「品牌強墾 共迎小康」為主題的中國農墾品牌發布及目錄推廣活動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活動公布了《中國農墾品牌目錄(第二批)》名單。
該名單主要面向非集團化墾區,並對集團化墾區開展補充申報和動態管理。經資格審查、專家評審、公示備案等環節,共收錄了105個品牌,其中墾區(集團)公共品牌2個、企業品牌42個、產品品牌61個。
現場還發布了《中國農墾品牌發展報告(2020)》。報告認為,「要實現品牌強農,就要把品牌建設貫穿農業全產業鏈,使之成為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支撐和持久動力。」
報告全面總結了一年來中國農墾品牌發展平臺建設取得的進展,及各墾區在推進品牌強農、引領現代農業、助力脫貧攻堅、保障有效供給、創新宣推和營銷模式等方面的成效。
同時,活動還發布了《中國農墾標識管理辦法(試行)》及相關實施細則,與會嘉賓圍繞農業品牌打造、農業渠道建設作了主題演講和高峰對話。
據悉,展會期間農墾展區還將舉辦兩場產品推介專場活動,進一步向採購商和市民宣傳展示農墾產品,擴大中國農墾品牌影響力,提升中國農墾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