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之下的東北喊麥宇宙

2021-01-12 IC實驗室

當我們在討論喊麥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今天看到微博大V@留幾手的微博,差點把我笑死:

手哥是老東北人了,他這一通解釋,絕對是基於東北生活經驗對喊麥做出的靈魂詮釋。

人們鄙視喊麥,卻並沒有分析過喊麥所誕生的原理,喊麥絕不是玄幻意淫,而是無可爭辯的現實主義題材。

一:每一首喊麥歌詞的背後,都是一曲現實主義的史詩

要看懂喊麥,大家需要了解喊麥的「翻譯機制」。

除了上面留幾手解釋的幾個詞以外,還有其他名詞解釋:

通天修為:月收入突破2500

天塌地陷:事業受挫/網貸還不上/房租斷繳等

玄真火焰:一次性打火機

馳騁沙場:起著低音炮電動車炸街

驚天變:由於沒錢不得不跑路

殺神弒魔:錘了金鍊子大哥

魔劍出鞘:水果刀拿出來了

血滂沱:被人錘了一頓鼻子出血了

萬物星象:生辰八字

百萬軍中滅硝煙:成功調解兩撥混混打架

今日虎符在我手:群聊裡@了所有兄弟

大權我手得:成為了網吧網管

等等等等,相信大家看到這裡也就體會到了精髓。

當你使用這一套翻譯方法時,你就會發現,喊麥的歌詞不僅不玄幻,而且一個比一個更具有現實主義色彩。

驚雷,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

紫電,說玄真火焰九天玄劍驚天變

烏雲,我馳騁沙場呼嘯煙雨頓

多情自古空餘恨我手持了彎月刃

講述了一個事業有成的精神小夥,雖然月薪突破了兩千五,但是由於網貸纏身,不得不跑路。他騎著低音炮小摩託頂著雨騎過了一條一條街,想起了遠方的爹娘和自己的出租房,想想自己身上除了手機就剩一把水果刀了。

霸天下,戰群狼。兵臨城下又何妨。

就算刀斬我胸膛,也要守護這城牆。

講述了一個被圍毆的可憐小夥,被人家堵在了道邊捲簾門前面但氣勢完全不虛,覺得就算今天你們把我海扁一頓我也要守護這扇最好的捲簾門。

什麼叫現實主義?這就叫現實主義!經過加工的現實主義,它也是現實主義!

上世紀中期,拉丁美洲為我們帶來了魔幻現實主義,而此時的中國東北,這麼赤裸裸玄幻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大家怎麼能不承認呢?

二:過一把接地氣的嘴癮,是人類剛需

人們是需要發洩的,如果現實中不能發洩,那至少讓我們過把嘴癮。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一定記得宋江在潯陽樓提的反詩——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

這一首《西江月》幾乎是水滸傳中知名度最高的幾首詩詞之一,但其實分析一下,你會發現它的立意並不高,堪稱古代喊麥。

整個詞的意思是:

小時非常NB,長大更加無敵,運氣不好被人欺,只能先裝弟弟。

犯事前途被毀,在這實在可惜。將來若能出口氣,殺盡天下SB!

其實也不過就這麼個意思,雅了一點而已。

如果現實已經夠殘酷,為什麼我們還要在文學創作中唯唯諾諾呢?

但這個嘴癮過的一定不能超脫於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他一定要結合百姓們耳熟能詳的事物。

換句話說,吹牛,也一定要吹大家能聽得懂的牛。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

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這種吹牛方法肯定不能讓群眾喜歡,不就是想講皇宮裡日子過的好嗎?直說不行嗎?

大家喜歡什麼樣的描寫呢?

河南梆子《關公辭曹》:

曹孟德在馬上一聲大叫,關二弟聽我說你且慢逃。 在許都我待你哪點兒不好,頓頓飯包餃子又炸油條。你曹大嫂親自下廚燒鍋燎灶,大冷天只忙得熱汗不消。白面饃夾臘肉你吃膩了,又給你蒸一鍋馬齒菜包。搬蒜臼還把蒜汁搗,蘿蔔絲拌香油調了一瓢。

什麼他娘的歌劇崑曲,誰能像河南梆子一樣色香味俱全?一場戲停下來口水都下來了!

山東呂劇《下陳州》:

聽說那老包要出京,忙壞了東宮和西宮。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

這才是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

除了傳統故事以外,連《聖經》這種題材的故事也有本土化版本,比如聖經中耶穌降生的故事在河南是這樣的:

冬至過了那整三天,耶穌降生在駐馬店。

三仙送來一箱蘋果,還有五斤肉十斤面。

小丫鬟手拿紅雞蛋,約瑟夫忙把餃皮擀。

店小二送來紅糖水,喊一聲:瑪利亞大嫂,你喝了不怕風寒。

加百列:約瑟公,你坐下,聽俺說說知心話。

木匠你成親後,娶的就是瑪利亞。

她沒過門就懷孕,知道你心裡有想法。

孩兒他爹竟是誰?你每天每夜睡不下。

這小孩是生靈造,借著他娘胎到地下。

代世人償罪孽,就是以馬內利彌賽亞。

這本是上帝的旨,你休要懷疑瑪利亞。

所以,喊麥本身並不低俗,人們總是會把自己的美好期望寄託於一些耳熟能詳的事物上。

而且,千萬別覺得喊麥的人不可能成功。當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封了東西南北王,這種封王方法歷朝歷代都沒有過,只是因為清朝的戲文裡這麼封,而洪秀全憑藉自己的實力把戲裡的事搬到了現實中。

誰說口嗨不能成真,群眾中自然有能說又能做的狠人。

三:為什麼東北誕生了喊麥?

東北,一片神奇的熱土。

在全中國除東北外任何一片地方,人們都會以省為界限介紹自己(江蘇除外,他們以市/縣/鄉/村介紹自己)。只有東四省(黑吉遼+半個內蒙古)會共同的說出一句:

我是東北滴!

東北的審美觀迥異於全國其他地方。在東北,男性是無所謂「美」或者「醜」的,衡量東北爺們形象的標準只有兩個——「精神」和「堆衰」(Dui cui或dui sui)

這兩個標準的邊緣並不難跨越,有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細節的事。

比如你在瀋陽,瀋陽的冬天可能會達到零下三十幾度,但是無論再冷的天,你很少會看到男人戴帽子。哪怕東北大哥穿的貂皮比棉被還厚,但真正的大哥是絕對不帶帽子的。光頭穿貂皮大哥在瀋陽的寒風裡凍得耳朵通紅,但是他絕對不會戴帽子,尤其是棉帽子。

為啥呢?

因為你只要不戴帽子,就是精神的。只要帶上帽子,立刻就堆衰了。不帶帽子,是一個東北中年男人最後的倔強。

寧可凍死,不能堆衰。

而在社會價值崇拜中,東北人對財富並沒有過分的追捧,東北人對一個男人的最高讚譽就是:「有力度!」、「槓槓得!」

力量感,是東北社會叢林中的至高真理。

所以,當你在東北澡堂的大池子裡聽旁邊大哥雲淡風輕的說:「剛子是條漢子,一個人砍死六十多,不枉我跟他兄弟一場」、「前兩天撿了個便宜,花了二百塊錢在醫院就查出了六個病」、「xxx我熟啊,找他辦事就一句話的事兒。」等等這些言論時,不要驚訝,大哥們正在展示他的「力量感」。

在我們東北,男人可以沒有錢,但一定不能沒有力度。哪怕你出門下樓就為了吃個麻辣燙,別人問你幹啥去,你也得說:「我出去辦事兒去!」

而喊麥,則極好的融合了「精神」和「力量感」。

還有什麼比小夥穿著小襯衫,梳著小背頭更精神的呢?還有什麼比「敗帝王,鬥蒼天」更有力量感的呢?

喊麥,完美的結合了東北社會審美的兩大要素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但的確有一部分人是喜歡的。

誰都有理想,而精神小夥們選擇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接地氣的方法來表達,這有什麼錯呢?

也許它沒有流行歌曲那麼講究旋律,也許它「嘔啞嘲哳難為聽」,也許它製作粗糙唱功稀爛,但它確實表達了一些人的想法。

它也許稱不上是真正的「音樂」,但它的存在是合理的。

1953年,愛爾蘭荒誕劇《等待戈多》上映,這個話劇沒有什麼劇情。講述了一個「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故事。

英國戲劇學家馬丁.艾琳斯評價這部劇時說:「我們被推進這個世界,但不知為了什麼。人不可能知道自己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但又不能不想,我們既然來了,就要有所企盼。」

我們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要有所期盼。

在喊麥的嘶吼中間,無數的東北小夥心中,也曾想到過金戈鐵馬。

相關焦點

  • 喊麥的東北老鐵最愛喊什麼?江山和美人
    2020年4月在短視頻平臺上,《驚雷》相關視頻的播放量超過50億次,#挑戰唱驚雷#相關的話題視頻播放將近20億次。帶著好奇,不少吃瓜群眾第一次按下了《驚雷》的播放鍵,一股濃烈的喊麥味兒瞬間撲面而來——《驚雷》這樣的喊麥到底在喊啥「大家好,我是MC詩仙李白。
  • 六道與楊坤用《驚雷》再次把喊麥送上風口浪尖!驚雷不等同於喊麥
    次日mc六道回應楊坤,再次引起大家討論 楊坤diss驚雷讓喊麥時隔三年再次登上風口浪尖,被管媒評為俗文化。 而這背後在筆者看來,文化確實是沒有高低之分卻有雅俗之分。這件事由驚雷爆火被楊坤diss到如今大部分網友把驚雷等同於喊麥去評論,這一切我認為都存在著不全面看待問題的現象。
  • 楊坤diss《驚雷》,喊麥到底「俗」在哪裡?
    楊坤diss《驚雷》,喊麥到底「俗」在哪裡?近日,楊坤在直播時diss喊麥神曲《驚雷》「噁心、俗氣」,隨後《驚雷》原唱MC六道回懟道「《驚雷》比你的任何一首歌都火楊坤評論《驚雷》「要歌詞沒歌詞,要旋律沒旋律」,六道回復稱「音樂沒有高低之分,這麼多人喜歡《驚雷》,肯定是在《驚雷》中感受到了快樂」。
  • 專訪MC六道:《驚雷》不代表當前喊麥水準 我也不能代表喊麥
    日前,MC六道在接受《一線》專訪時回應了近來的種種爭議,他稱自己在這段時間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由於大量的黑粉進入直播間,他從每天直播4-6個小時到只敢直播兩小時,而對於喊麥究竟算不算音樂的質疑,MC六道表示,如果是幾年前,他也會回答「不算」,但《驚雷》畢竟是一首2013年的作品,喊麥作為誕生了不到十年的文化現象,這些年也發展了很多,他希望喊麥這種文化能被大眾接受。
  • 動圖宇宙|楊坤diss《驚雷》,燙嘴又洗腦的喊麥神曲,想不火都難
    近段時間,一首名叫《驚雷》的喊麥歌曲刷屏短視頻平臺,網紅達人們用它做視頻BGM、將它二次創作,成為網絡流行的熱梗。過了一陣子,楊坤突然在自己的直播裡狠批這首網紅喊麥神曲。事情的起因,是有個粉絲在直播間裡要求楊坤來一首《驚雷》。楊坤直說「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太難聽知道吧,神馬東西?!」還直接勸退喜歡這首歌的朋友別來自己的直播間!
  • 楊坤怒懟《驚雷》喊麥,原創神回復「比你的任何歌都火」
    近日,楊坤在直播中怒懟喊麥歌曲《驚雷》。直播中,楊坤稱一首《驚雷》把自己「劈醒了」,《驚雷》不但要歌沒歌、要旋律沒旋律,不但難聽而且讓自己覺得「噁心」。此外,楊坤還在直播中怒懟道:「不知道誰唱的,太難聽了知道吧,以後在我直播間要二選一,喜歡《驚雷》的不要來我直播間」等表達自己的看法。楊坤怒懟喊麥《驚雷》後,引起了原唱網紅「MC六道」的不滿。
  • 穀雨數據丨喊麥真的該被罵嗎?分析100首麥詞我們發現了這些
    2020年4月在短視頻平臺上,《驚雷》相關視頻的播放量超過50億次,#挑戰唱驚雷#相關的話題視頻播放將近20億次。帶著好奇,不少吃瓜群眾第一次按下了《驚雷》的播放鍵,一股濃烈的喊麥味兒瞬間撲面而來—— 《驚雷》這樣的喊麥到底在喊啥 「大家好,我是MC詩仙李白。
  • 楊坤喝咖啡、吃大蒜,疑似再次嘲諷喊麥歌曲《驚雷》
    4月12日,楊坤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回應吐槽《驚雷》引發熱議。畫面中,楊坤一身休閒裝扮亮相,而且面前還擺放著一杯咖啡和一頭大蒜。楊坤稱,在此前直播的時候因為自己吐槽《驚雷》引發熱議讓他出乎意料。同時,楊坤呼籲網友,沒必要因為此事過多的佔用公共資源,希望大家「都散了吧」。
  • 除了《驚雷》還有多少喊麥神作?這十首神作你要是聽過,絕了
    最近一段時間,一首喊麥神曲《驚雷》異常火爆全網,在各大短視頻平臺及音樂播放器廣上為傳唱,點擊率居高不下!而這兩天楊坤對《驚雷》的diss、驚雷原唱六道的回應更是成為全網熱搜,這也讓以《驚雷》為首的「喊麥文化」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事實上除了《驚雷》,還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喊麥神曲,下面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 喊麥也能稱歌曲?楊坤diss《驚雷》遭回懟: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近日,楊坤卻因為diss一首網紅神曲《驚雷》上了熱搜。成名多年的音樂人、老前輩,為何在直播時大動肝火?原來前段時間,《驚雷》這首喊麥歌曲在網絡上爆紅了,頓時引發了翻唱熱潮。激憤之下,楊坤對這首歌的評價用"破口大罵"來形容都不為過了:"喜歡聽驚雷的以後別進我的直播間,我跟你說,我覺得太噁心了,說這倆字兒我都噁心,知道嗎?"其實,在任何一個圈子,都有鄙視鏈的存在,音樂圈也不外如是。
  • 楊坤diss《驚雷》引發爭議?原來「喊麥」爭議一直都沒有斷過
    》」的消息刷屏了各大網站,這個事件起源於著名歌手楊坤的一次直播中的言論,楊坤坦言,自己在聽完風行於短視頻平臺的喊麥歌曲《驚雷》後,仿佛真的如同被雷驚了一下,並會懟楊坤沒有一首歌有《驚雷》這麼火。一時間爭議不斷,觀眾紛紛討論,其實,「喊麥」這一表演形式一直都是飽受爭議,從前幾年的《一人飲酒醉》到如今的《驚雷》《提筆畫西遊》等歌曲,口碑評價兩極分化十分嚴重。
  • 楊坤diss喊麥神曲驚雷,原唱反擊: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近日,楊坤直播間某粉絲想讓楊坤喊麥一首《驚雷》,卻遭楊坤猛懟,直言《驚雷》歌曲是「什麼東西,太難聽了,太噁心了,俗氣」,並放話「喜歡聽《驚雷》的別進我直播間」,倒逼粉絲二選一。對此,《驚雷》歌曲的原唱MC六道公開回應歌曲被楊坤diss一事,首先MC六道希望楊坤老師消消氣,用平常心看待事物,因為沒必要貶低別人的審美,每個人審美不一樣;接著發表自己看法: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最後還反擊楊坤:你看驚雷現在多火,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對於MC六道來說,這可謂是無妄之災。
  • 請問,玩喊麥的都是些什麼貨色啊?
    我還是想和讀者一起認真討論喊麥這個東西於是乎,我去聽了下驚雷這首「歌」第一次聽,連詞都聽不清,而且感覺有些許不適第二次看著詞聽......嗯,確認了這啥破爛玩意啊?這種東西都有人喜歡???好,或許喊麥還是有好作品的,只是我才疏學淺看的不夠多。於是乎,我聽了十幾首喊麥的「歌」,比如女人你們聽好了,一人我飲酒醉,驚雷等等折磨了我耳朵幾十分鐘後,我終於得出了答案!喊麥就是個低俗,噁心,幼稚的東西!
  • 《驚雷》太狂妄!被曝抄襲曲子還有歌詞,喊麥行業這次又要涼涼了
    最近,一首《驚雷》火爆全網,在各個視頻平臺上時不時都會聽到這首喊麥,而楊坤diss六道的《驚雷》以及原唱作者回懟這件事也迅速火了起來,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很多網友對這件事情也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楊坤毫不婉轉的直接diss《驚雷》,也讓很多人開始好奇楊坤所說的「噁心」是到什麼地步,聽過的人覺得這僅僅是個喊麥,但是稱不上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沒有歌曲的編排,沒有歌曲的韻律,但是原唱作者確認為只要能帶來快樂就是一首好音樂,是一首好歌曲。
  • 《驚雷》涉嫌抄襲,喊麥也叫歌,看看蒙古文化曲目《好來寶》
    前兩天聽兒子在哼「驚雷 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還以為是什麼新歌,搜了歌詞聽了一下,感到很莫名其妙,這沒有旋律沒有節奏的東西也能叫歌曲?由於網絡越來越發達,現在有很多歌曲憑藉著網絡這個平臺火了起來,各式各樣的形式都有。
  • 喊麥「驚雷」爆紅,音樂課歌曲遭冷落,小學生音樂審美需重視
    前段時間歌手楊坤在網上幾度點評《驚雷》,說《驚雷》難聽、俗氣等等,然後就是《驚雷》的演唱者mc六道的回應,也是充滿了不服和對楊坤的嘲弄,再後來不僅僅是這兩個人,甚至很多的網友也都加入到了對《驚雷》的評論和兩個人不同觀點的評論。
  • 眾主播雲集YY《喊麥踢館賽》,六道連麥南夕邀吳亦凡再品《驚雷》
    昨晚在YY官方97頻道,上演了一幕神仙亂鬥的喊麥界的"文藝復興"。以淺藍、百萬鍬、大靈、趙佳俊為代表的新時代喊麥代表帶領著旗下隊員激情飆歌。近日爆紅的《驚雷》原唱六道更是空降直播間,為全網的觀眾們帶來了最原汁原味的喊麥神曲。
  • 楊坤diss喊麥作品《驚雷》,雖言語不當卻能獲網友支持,原因何在
    近期,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獲得廣泛關注的,應該是知名歌手楊坤diss《驚雷》這件事情。楊坤通過抖*平臺直言:「神*東西,真的是給了我一個驚雷,太難聽、俗氣……」,隨著「原創作者」mc六道的回懟,這件事情熱度越發的高了。原創之爭一首幾年前的作品,不知為何,近期莫名其妙地火了起來。可能是因為其代表了一部分人的青春回憶吧。有市場的地方就有「人才」。
  • 從網絡歌曲到喊麥「驚雷」,現在的爆款歌曲為何越來越「洗腦」?
    上個月,楊坤DISS短視頻神曲「驚雷」事件承包了整個四月的熱點。喊麥歌曲驚雷是今年初最火的短視頻配樂。在三月初時,各短視頻網站與驚雷相關的短視頻觀看總量已經達到幾十億次。驚雷節奏簡單單一,但是將一系列現今流行的玄幻修仙題材的詞語堆砌在了一起,反倒激起了很多短視頻創作者挑戰唱驚雷的熱情。驚雷的歌詞充滿了喊麥中常見的描寫沙場徵戰,氣吞山河,扭轉乾坤的詞語,但細讀卻沒有任何完整的意義。之後,各種改編,翻唱,二次創作層出不窮。
  • 楊坤吐槽喊麥《驚雷》噁心,原唱回應:比你任何一首歌都火
    昨天楊坤的直播間裡,有個粉絲想讓楊坤唱一首在抖音上很火的喊麥歌曲《驚雷》,楊坤那是一頓猛懟:難聽!俗氣!這都不能叫一首歌!《驚雷》的原作者MC六道也做出了回應:音樂不分高低貴賤,存在即合理。所以黑格爾這句話並不是為一切事物的存在做什麼辯護,我並不認為喊麥是合乎理性的,是應當被提倡的音樂形式。曾經另一位喊麥大明星天佑就在曾某節目中口出狂言說:「憑藉喊麥,憑藉我如今的人氣,我成為大明星只是時間問題」,這種幼稚的狂與傲,像極了今天飄了的喊麥er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