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公斤早產寶寶成功「修心」後,受到護士阿姨的精心照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文通訊員邢永田圖
因為胎膜早破,僅僅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9周的小兄弟倆提早報到,更不幸的是,哥哥還被查出嚴重心臟病,而這隨時會奪去小傢伙的生命。
緊急情況下,華中阜外醫院的專家們齊力,為哥哥進行了心臟手術,而他也成為了我省體外循環下體重最輕的一個小患者,手術時,他的體重僅僅1.2公斤。
胎膜早破,雙胞胎兄弟提早報到
今年年初,30歲的劉女士(化名)懷孕了,而且是雙胞胎,一家子開心不已。
一切在今年8月初發生轉折。
8月6日,劉女士突然胎膜早破,保胎無望的情況下,被緊急轉院到省人民醫院婦產科。
當天,雙胞胎小兄弟倆來到了這個世界,此時,兩人僅僅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9周加1天,而足月的寶寶會在媽媽肚子中待37周至40周。
出生時,兄弟倆體重均為1.2公斤,呼吸窘迫,立即被轉往醫院NICU。
「一轉進來,兄弟倆都被診斷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血培養提示,倆人都患有新生兒敗血症。」雙胞胎兄弟的主管醫生張磊介紹,經過兩周多的全面治療,弟弟情況明顯好轉,但是哥哥仍無法脫離機械輔助通氣。
完善超聲檢查後,專家們發現哥哥患有巨大型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粗大的動脈導管未閉等先天性疾病。
更緊急的是,隨後,哥哥呼吸困難加重,並且出現腹脹、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症狀。
挑戰極限,小寶寶進行心臟手術
要想活命,必須立即手術。但是,為這樣的「袖珍寶寶」做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小寶貝兒的組織比豆腐還要稚嫩,再細的針線穿刺過去都可能對臟器造成傷害!況且,手術過程,寶寶還要經受心臟停跳、體外循環及低溫的多重考驗!
為拯救孩子寶貴的生命,華中阜外醫院(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兒童心臟中心、麻醉科、超聲科、體外循環科等多學科專家會診後,決定迎難而上、拼盡全力,緊急為孩子「修補」心臟。
所幸一切順利,8月30日15:30,孩子被推進了手術室,17:00左右,手術結束。術後,孩子心臟自動復跳,各項生命指徵平穩,順利撤掉體外循環機。
「此次手術的主要難度在於孩子早產、體重太輕、組織太嫩、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已經長時間機械輔助通氣等,接受體外循環和心臟停跳是巨大的挑戰!」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中心二病區主任彭幫田說,孩子心臟只有「鴿子蛋」那麼大,脆弱得像豆腐一樣,為這樣的孩子做精細的心臟直視手術,無論是對手術團隊,還是對麻醉、體外循環、兒童重症團隊來說,都是技術和心理的終極考驗!
彭幫田說,在體外循環下做心臟手術,1.2公斤是目前體重最輕的一個。
9月6日,記者了解到,孩子恢復良好,如果一切順利,下周一,哥哥將重新轉回省人民醫院NICU,在那裡和弟弟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