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傑鍋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首發作品,未經網貸之家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騙局,人們明知道它是騙局卻心甘情願地被騙,那鐵定就是龐氏騙局無疑。
很多投機者信奉索羅斯的一句話, 「經濟史是一部基於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經濟史的演繹從不基於真實的劇本,但卻鋪平了累積巨額財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眾識破之前退出遊戲。」 於是如飛蛾撲火般湧向龐氏騙局,幻想著撈一筆就跑。
然後現實是,你希望你入局時後面會有人接盤,結果你卻成了那個接盤的傻子。
現實更為魔幻的地方在於,確實有人入局龐氏騙局賺了不少錢,你一眼紅也跟著入了局,然而這個局誰都知道是龐氏騙局,包括你,但在局中的你硬是不承認這是騙局。
你要解套。你會試著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你看看今年P2P雷了不少,收益還少的可憐,簡直是賺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再看看XX,伴隨著各種質疑堅挺了4年,投的人早就回本了。
你開始研究歷史上的龐氏騙局,還列了一個表格:
擺事實講道理,你試著拿所謂的證據說服自己:你看,即便是龐氏騙局,它也能維持個好幾年呢,我只要趕著成立之初就入局,再找機會出來就賺到了。而有些有真實業務的P2P,要不了幾個月就跑路倒閉的比比皆是。同樣都是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還不如在龐氏騙局中快進快出幾輪。
好了,是時候來一波反轉了。 組織行為學裡面有個概念叫「承諾升級」,意思是儘管有證據表明已經做出的決策是錯誤的,人們還是傾向於做出同樣的決策,甚至不惜加大投入。 這就是為什麼人一旦陷入龐氏騙局,就很難再脫身的原因。由於起初幾筆投資試水順利回款,回報驚人,克制不住貪慾,加大了投資金額,反倒連本帶利折了進去。
回到文章標題,那為什麼有些龐氏騙局久立不倒,甚至持續時間長達十幾二十年呢?這裡面究竟是否存在操作空間呢?
A
龐氏騙局堅挺的原因
1、投機者的盛宴
首先定義一下龐氏騙局,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人支付本金和利息,製造出賺錢的假象以騙取更多投資。 龐氏騙局大多宣稱自己是低風險高回報,收益率完全違反投資規律。稍有點金融常識的人都會心生警惕。
龐氏騙局的這一特徵自然地過濾掉了一部分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而局裡的很多都是衝著龐氏騙局而來的投機者。這些投機者對龐氏騙局的風險心知肚明,純粹是為了快進快出,博取高的離譜的收益,和賭博沒什麼兩樣。
但不得不承認,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市場,永遠都不缺少投機者。傑鍋注意到,上半年國內爆發比特幣勒索病毒後,各路媒體爭相報導,高頻率的曝光使得比特幣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雖然是負面輿情但比特幣依然堅挺,原本就處於高點的比特幣價格再次向高峰衝擊,這裡面投機者委實送了不少助攻。在利益面前,他們可以無視一切風險!
投資者熟悉龐氏騙局的運作模式,清楚龐氏騙局得以滋生膨脹的條件:做局者必須讓一小部分人賺到錢,以此吸引更多的逐利者。 而龐氏騙局往往借用傳銷模式,給予上線以一定推薦獎勵,不斷發展下線。 只要資金鍊不斷裂,這盤局就可以一直玩下去。即使出現兌付危機,做局者也能採用同業拆借的手段,維持資金盤的運轉。
他們甚至不怕被媒體曝光,因為更多的投機者將會聞腥而來。這是一場投機者的盛宴,也是投機者的墳墓!
2、信息的不對稱性
在金融市場上,信息的閉塞是很可怕的。傑鍋發現,有些P2P平臺出現兌付危機後,甚至已經處在暴雷邊緣,網上負面輿情滿天飛的情況下,仍會有投資人去滿標。這些滿標者可能是平臺的維穩人員,但是也並不排除有些不知情的投資人,由於投資慣性,明明可以規避風險,卻稀裡糊塗地就投了一筆。這就是他們不常瀏覽第三方論壇,信息閉塞導致的。
在每個龐氏騙局背後,幾乎都會有一群忠實的擁躉者。河北三地合作社非法集資事件爆發後,竟還有追隨者集體組織去上訪。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因為入局早嘗到了甜頭,甚至以為是政府的打擊才導致了他們收不回本息。
龐氏騙局的做局者,一開始就將目光瞄準了大爺大媽,這一線下群體缺少網際網路基因,獲取的信息永遠是滯後的,而且容易因為小恩小惠輕信於人。做局者輕而易舉地就拿到了維持資金盤運轉的「天使投資」。而這些「天使投資人」也成了維持龐氏騙局久立不倒的中流砥柱。
3、金融風險的滯後性
金融風險具有滯後性,在前期風險可能不會一下子暴露出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險逐漸累積,在某個時點會突然爆發,崩盤就在剎那間。
有些P2P平臺,被各路自媒體曝光預警之後,卻一直沒雷,活的好好的。原本撤資的投資人發現沒事,又被高收益給騙了進去,結果沒過多久就雷了。 網貸行業黑子橫行,很多黑子純粹是為黑而黑,毫無憑據。不過也有預警文一針見血,確實揭露了平臺所存在的風險點,可以幫助投資人規避風險。
由於金融風險的滯後性,被預警的平臺不可能馬上就暴雷,但並不代表風險就不存在。誰也無法預知風險什麼時候會集中爆發,包括平臺老闆。
2008年,前納斯達克主席伯納德·麥道夫,因操縱龐氏騙局被捕,詐騙金額超過600億美元,持續時間長達20年。
受害者裡面不乏華爾街的精英大鱷,最大單戶損失金額高達75億美元!然而距麥道夫被指控的6年之前,何新在《香港商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直指「麥道夫騙局」這類的騙錢方式就是美國新經濟的全部秘密。然而時隔6年,這場鬧劇才算是繁花落盡,一地雞毛。
雖然金融風險總是滯後的,但是風險一旦爆發,崩盤卻是分分鐘的事情。
B
資金池就是龐氏騙局?
有些偏激的投資人會認為,絕大部分P2P都在玩資金池的把戲,實質上和龐氏騙局沒有什麼兩樣,而且P2P收益太低,轉而投向了龐氏騙局。這無疑是令人痛心疾首的。
其實很難去界定資金池和龐氏騙局。你可以把資金池看做是龐氏騙局的運作模式,但不是所有的資金池都是龐氏騙局,區別在於一個「騙」字。
很多資金池沒有實際項目,或者極少的幾個項目,投資人資金沉澱到平臺帳戶上,產生了時間成本,由於放不出去款,平臺只能借新換舊,用新投資人的資金支付老投資人的本息,最終演變成龐氏騙局。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布特·清琦認為,股票市場也是一個資金池,一個合法的龐氏騙局。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只有在股票價格上漲的時候,也就是新錢匯不斷地注入市場的時候能掙錢。如果錢從股票市場抽出,股票價格就會下跌,投資者就會損失自己的錢。如果沒有新錢的進入,股票市場就會崩潰。」清琦的觀點不無道理,雖然股票的價值基於上市公司的發展和業績,但是很多投資人對股價的預期和龐氏騙局並無不同,他們希望他們賣出離場的時候會有人接盤。
但股市的玩家不是無限流入的的,這就導致股市必然會經歷泡沫的破滅,好比龐氏騙局的崩盤。
傑鍋要說的是,按照上面的思路分析,看似合理,但是沒有抓住實質。泡沫破滅後,股市也會伴隨著價格回升,你見或者不見,你被套牢的資金還在那裡。而龐氏騙局崩盤後,留給你的只有一地雞毛。
包括有人認為銀行也是一個合法的龐氏騙局,類似這種觀點都忽視了資金池和龐氏騙局的區別所在。不要忘了,無論是股市還是銀行,背後都有國家強大的信用背書,或者說都受到了政府的強監管。 而在強監管之下,龐氏騙局得以滋生的溫床被斬斷了,資金池很難再玩龐氏騙局的套路。監管是遏制龐氏騙局的強有力手段。
回到P2P行業,自2016年8月24日頒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各省市也紛紛下發了網貸整改要求,P2P行業受到了監管的強烈關照。有人戲稱,監管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對P2P的監管會越來越嚴苛,甚至並不排除會發牌照的可能。 在行業的野蠻生長期,各路游離於傳統金融監管之外的P2P平臺隨心所欲地玩轉資金池的套路已經行不通了。P2P行業會越來越合規化。說白了,政府也並不希望看到P2P行業亂象叢生。
所以,奔著龐氏騙局的高收益而去的自殺行為也該停止了,好好的P2P不投,別沒事想不開。
總而言之,一句話,珍愛生命,遠離龐氏騙局。
作者:傑鍋
簡介:資深投資人,網貸老司機,擁有多年投資理財經驗。為人放蕩不羈愛自由,嬉笑怒罵皆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系作者原創作品,已授權網貸之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並註明原作者。
網貸之家專欄現全面公開徵稿,如若您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有興趣,恰好又喜歡寫作分享,可將您的作品發送至editor@wdzj.com投稿。
來源 | 網貸之家專欄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
精彩爆文
CEO變「豬隊友」:趣店N個「暴力」催收案例,臉都打出血
獨家!日本現金貸啟示路:前首富曾因此破產
大平臺缺資產,小平臺缺資金,如何破局?
拍拍貸半年暴賺10億,我借了2筆,費用驚人!
平臺透明度哪家強?看P2P信披紅黑榜(榜單)
P2P平臺上市潮來了,投標之外還能這樣賺一波!
P2P平臺是否存在地域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