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生人的音樂生活,絕大多數是從磁帶機開始的。如果你幸運地擁有了時光機,回到那個青蔥歲月,那麼恭喜你,你還能看到用鉛筆手動倒帶的男同學,和扎著馬尾聽到磁帶結尾錄著告白而兩頰緋紅的女孩子。
我走上音樂之路,準確的說是走上聽音樂之路,跟我的身體發育一樣晚,大概是在初二,我還記得那個下午,那首歌,叫龍捲風。
這首是周董第一張專輯裡的,可以說是我的流行音樂啟蒙。周董的歌很有特點,別人的歌你可以閉著眼睛聽,仿佛全世界都是你的。但他的歌你必須睜著眼睛聽,因為要看歌詞,不然真的聽不清呢。
抖音的出現,讓音樂、讓歌曲迅速轉變為快速消費品,以前一首歌,我們大概可以聽完,哪怕是強忍著,但是現在好像社會的各個方面節奏都在加快,以至於我們實在拿不出4分鐘時間聽完一首歌,我們需要的只是高潮部分。
我們常會聽到「副歌」這個專業詞彙,說出來也會突然讓自己感覺很專業,很有腔調,但副歌和高潮是一個意思嗎?
並不是,簡單說,副歌是對於歌曲的結構而言的,是一首歌的組成部分之一。副歌在旋律、節奏和情感上均與正歌形成反差,為歌曲曲調提供變化性。而高潮是對於抒發感情而言的,主要在於將歌曲的情感推至高峰。
一首歌的高潮通常在副歌部分出現,但一首歌的副歌部分未必有高潮。
舉例:有一種怪物叫六眼飛魚,梁靜茹專門有一首歌描寫這種怪物,叫《勇氣》,裡面「我們都需要勇氣,去面對六眼飛魚」。這句就是副歌,但這首歌沒有高潮部分。
下面簡單列出最近聽的幾首歌,大多是副歌一聽我就去搜索的,除了第一首。
可惜,我把每首的高潮部分都截取了下來,但是公眾號一篇只能上傳一段語音,沒辦法,一下就從豐滿變骨感了。
一、百思不得其解系列
當屬這首馮提莫的《佛系少女》,其實我不太聽這種類型的歌,但是我旺盛的求知慾讓我不得不說一說,裡面有一句歌詞:「你說你喜歡森女系,而我多了一個G,就像LOVE,去掉一半變loli。」
聽得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智力有問題,後來我苦思冥想,覺得作者的意思應該是這樣:你說你喜歡森女那樣的平胸,而我,不好意思,是G。
至於「就像LOVE,去掉一半變loli。」我做了一個科學實驗,還是沒能明白。
(我去掉了一半又一半,還是不知道loli在哪)
不過沒關係,裡面還有一段:「紅塵滾滾,不要著急,出門帶一杯枸杞,人生苦短,遲早如意,乾杯吧為了友誼。」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段顯示出來作者超高的藝術水準,讓我這種老同志看了十分滿意,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
二、民謠系列
民謠現在可是越來越火,不過大家褒貶不一,有人覺得很喪,有人覺得文藝,其實吧,愛聽什麼歌是根據你此時此刻的心境,也是動態變化的,比如前段時間,巨星毛不易的歌就特別受歡迎,不管歌詞還是曲,其實都很不錯,但是後來也不聽了,並不是不喜歡,而是不敢,畢竟人生苦短,力道這麼沉重的歌,還是不要過於沉湎為好。
1、小可愛型《鴿子》,民謠裡難得一見的歡快又積極,溫暖又清新的。
2、傳統意義上的民謠,《春夏秋冬的你》,你的話就像秋風無情。
3、《至此流年各天涯》:
當初我自云云人海之中獨獨看到你
如今我再將你好好的還回人海裡
三、中國風系列
我印象中應該是從陶喆的《蘇三說》開始,開始流行把傳統唱腔(戲曲、評書)或者中國風歌詞加入流行歌曲中,我比較喜歡的是戴荃的《悟空》,這裡來兩首最近聽到的。
1、《說書人》:
路邊的茶樓 人影錯落
街上傳來 兩三聲吆喝
人前搖扇 醒木拍桌
各位看官 你細聽分說
2、《驚鴻一面》:
柳下聞瑤琴 起舞和一曲
仿佛映當年 翩若驚鴻影
誰三言兩語 撩撥了情意
誰一顰一笑 搖曳了星雲
3、《棠梨煎雪》:
青鯉來時遙聞春溪聲聲碎
嗅得手植棠梨初發輕黃蕊
待小暑悄過 新梨漸垂
來邀東鄰女伴擷果緩緩歸
舊歲採得枝頭細雪
今朝飄落胭脂梨葉
輕挼草色二三入卷
細呷春酒淡始覺甜
四、放飛自我系列
跟風超人的這三首都可謂是放飛自我的佳作:《你打不過我吧》、《大哥別殺我》、《無電競不兄弟》。
好聽的歌有很多,就像有趣的人一樣多。
姜文說,電影會一直存在。因為這是彌補你對生活的想像的,補償你對自己的期待的。
你終究成為不了超級英雄,拯救地球,所以你想看超級英雄的電影;
你終究擁有不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所以你想看感人心脾的愛情電影;
你終究不能挺身而出,解決社會問題,所以你想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我想,音樂也是這樣,他替你把心中複雜而又難以具象化的情緒表達了出來,所以此時此刻,你戴上耳機,仿佛世界,又只有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