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沙龍現場 高志苗 攝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沙龍現場 高志苗 攝
中新網上海7月29日電 (高志苗 王笈)「對於我們整個電影工業化來說,能夠扶植起一個年輕的導演,就等於扶植起來一幫電影人。」導演、演員黃渤在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沙龍如是說。
作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舉辦的首個重大影視類國際文化活動,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備受矚目,而「青年導演」的發展和成長也成為與會者關注的重點。
「電影院重新開業後,我覺得整個電影觀眾的觀影熱情是抑制不住的。整個電影處於恢復和繁榮的過程中,青年創作者的創作熱情也是抑制不住的。」製片人頓河表示。
在導演、監製李少紅看來,青年導演的培養過程中「監製」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他(監製)可以用一些過來的經驗、技術上的判斷,對他(導演)創作上的想法進行溝通,然後通過拍攝把他們(導演)的想法呈現出來,我覺得這也是質量和效率的保證。」
導演、演員、監製徐崢也表示,對於剛開始拍電影的導演來說,很需要監製這樣的一個身份。「年輕的導演寫了劇本,他想把自己的孩子生下來變成可以在院線看的電影,但他不了解的環節很多。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有能夠全面幫助他進展到製片流程裡面的角色,這個角色可以幫他對接所有的環節,這是監製所要起到的作用。」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沙龍現場 高志苗 攝
有「監製」助力的同時,「平臺」對青年導演來說也尤為重要,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如約向年輕人發出邀請,為青年導演提供了「追夢」的舞臺。
導演、編劇刁亦男直言:「我覺得上海電影節的創投可能是全世界電影節創投裡面的『老大』,因為項目太多。我見過多的頂多20個,我們這幾天看過40多個劇本。幾個主要的單元都很慎重地做了評判,這次的質量非常之高,最後很多東西割捨不了。」
據了解,今年電影項目創投收到的申報項目中,有七成為導演處女作,同時也有七成的項目主創自編自導。
黃渤也認為:「能進入並且得到上海創投的肯定,這對年輕創作者來說是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如果說電影是一個殿堂的,這可能是開始的第一扇門,你能不能敲開它,你能不能敲響它,讓裡面聽到它,這對年輕的創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步。」
「青年導演想要從事創作,首先還是要對電影熱愛,對自己創作理念堅持。另外,還要選對平臺,選對合作夥伴和合作對象,選對平臺像上海這樣的創投會,像『青蔥計劃』(中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這樣專業的平臺,然後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自己的理想。」李少紅強調。
黃渤也強調,能做好一件事情最根本的支撐是信心或者熱情。「我們經常在一些年輕人的眼睛裡面看到那種光芒,只要保持好它,只要堅持下來,一定會有屬於你的那份獲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