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娘」劉濤最近有點火。
一條「無力感」的微博引得大家紛紛猜測。
雖說事情的真相不像坊間傳的那麼「狗血」。
有著花名「劉一刀」傍身的劉濤,
即便沒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言論猜測,
按照她在賣貨直播間拼命的狀態,
壓力也會大到飛起吧。
1.從未刻意挑戰,
也沒打算迎合
劉濤,是娛樂圈裡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但是從今年5月開始,
她又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新的「花名」——劉一刀。
「一刀」是什麼?
「砍一刀,拿到最實惠的價格」。
看過《花少》的人都知道,
劉濤不僅生活小妙招多到令人窒息,
而且超會買東西,
和她待在一起總能被她種草。
所以,
當她以聚划算「官方優選官」的身份出現在直播間,
大家並沒有很驚訝。
當然也有不少人抱著「她只是來玩玩」的心態。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想,
劉濤的直播首秀超過2100萬人次觀看了直播,
總交易額超過了1.48億。
她的熱情、專業、專注度和專業能力令人佩服。
在劉濤心裡,
直播帶貨「是一個生活空間的分享」,
「我只是把它當成我的日常,
我在分享我的日常。」
劉濤做直播不是小打小鬧,
去別人直播間玩玩的那種。
要做就做認認真真做一票大的。
產品從手機、吹風機,
到汽車、裸鑽、海景房、魚塘,
每一樣商品,都被劉濤賣出了一種「舒適感」。
還記得有一場直播,
10套市場價在400萬到570萬的房子,
在直播間做特價活動,
最高價格的那套,
劉濤直接在打折的基礎上再砍掉40餘萬。
10套房子,10秒鐘,全部清空。
「不再只是賢妻良母,拍拍戲,唱唱歌,
直播中的劉濤,砍價兇猛,善於安利。」
這帶貨戰績,
估計馬雲看了都想給她評一個「優秀員工」吧。
雖然劉濤只是每周三有一場直播,
但是自己也坦言:
「壓力大到天天失眠到天亮。」
她把直播變成一場沉浸式、互動型的購物脫口秀。
從選品到賣品,
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
她把每一件貨品的日常價、補貼價、功能特點,
以及她的推薦理由都條理分明得告訴大家。
甚至把直播間布置成一個「家」。
客廳裡放著沙發,鋪著地毯,
開放式廚房、島臺,
二樓還有臥室、浴室和讀書角。
「你到了這樣一個環境裡,
大家才會跟著你感受這個產品在環境當中的作用。
而不是只是把它放在桌上,
然後說多少錢,買,下一個。」
在這樣的氛圍下,沒有人能抵擋劉濤的魅力。
有人會質疑,
明星為什麼如此「不要臉地取悅別人」去直播帶貨?
也許我們從劉濤身上可以看到答案:
「我總是會有勇氣去嘗試大家還在觀望的事情。」
人生,哪有什麼一路開掛,
不過只有一路努力罷了。
2.野蠻生長的明星直播,
不是「仙女下凡」
有人說,
直播帶貨這份錢,特別適合劉濤來賺。
早在之前作客李佳琦直播間的時候,
劉濤帶貨的節奏就相當到位。
而要論業務能力,劉濤更是不比職業帶貨主播遜色。
商品的賣點、價格,她比小助理還清楚。
她可以從晚上7點到凌晨1點半,
連續5、6個小時不詞窮不卡殼。
有朋友作客自己的直播間,
她更像是一個主持人,
在控場的同時,還不忘繼續安利下一件好物。
更為圈粉的,
是劉濤在直播時說的一句話:
「你不要再催我了,
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好嗎?
你一會老叫我快點,快點,
不可以,這是我的直播間。」
明星帶貨帶到這個程度,誰能不愛?
又有誰會認為她「不愛惜羽毛」呢?
然而,反觀其他明星「下海」直播,
不乏有抱著「過家家」的心態,走走過場。
記得之前在微博上看過一個簡單的投票:
「你覺得明星為什麼紛紛加入直播?」
過半的人覺得是「上半年檔期比較空」。
也許正因如此,
明星直播賣貨的翻車案例成了家常便飯。
今年618以來,
超過300名明星投身電商直播行業。
隨著大量明星主播的帶貨入駐,
直播潮水褪卻後的「泥沙」與「珍珠」顯而易見。
有的明星陷入了「首秀即巔峰」的窘境,
也有不少商家因為昂貴的「坑位費」叫苦連天。
而帶貨業績慘澹更成了「明星帶貨」的通病。
葉一茜直播賣茶具,銷售額不到2000元。
「承包」了熱搜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直播首秀成績也不盡如人意。
趕上直播風口的鄭爽,
在自己的直播帶貨首秀上突然現場發飆,
不僅懟走兩位直播搭檔,
還發出「業績跟我有什麼關係」這種令人費解的「爽言爽語」。
明星準備工作不足,
專業知識不牢靠,
在線「翻車」事件頻發。
演員明星加入直播,門檻其實很低。
對銷售數據負責,是每個主播的必修功課。
只是「高高在上」的明星們或許並沒有這種意識。
明星直播帶貨不是什麼「仙女下凡」,
更不是「客場作戰」的「吉祥物」。
還記得前不久賈乃亮的帶貨直播麼?
5個小時賣掉了2.4億!
這個營業額,連很多專業的帶貨主播都做不到。
這麼多明星大佬「下海」,
為什麼最後偏偏是賈乃亮創下記錄呢?
借用某音博主的一句話:
「因為他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
這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5079萬,
也就是說有五千多萬人,見證了賈乃亮的「拼命」。
花式跳繩、打快板、大聲講解、口紅試色……
他在直播的5個小時裡,
沒有喝過一口水、沒有去過一次廁所、沒有休息過一分鐘。
「今天這樣,我是拼了命的。」
全程沒有明星包袱,
更是在得知銷售額破紀錄的時候,
激動到跪地痛哭。
「人活著要用心,不用臉。」
自以為是的沾沾自喜、畫地為牢,
註定會被淘汰,明星也同樣。
3.那些被汙名化的職業,
未知全貌,莫潑髒水
大家對明星怎麼看?
對網紅怎麼看?
對明星直播賣貨又怎麼看?
在普通人的眼裡,
明星是高貴的,有排面的,
如今,明星們卻和直播用戶打成一片「賠笑賣貨」,
這確實容易被人議論。
記得當時李湘和趙薇同框出鏡,
為趙薇的酒莊直播打call,
許多彈幕評論「自降身份」「自甘墮落」。
????
不同的時代總是會對不同職業戴上有色眼鏡。
以前是士農工商的商,
現在是快遞員、滴滴司機、直播網紅……
前段時間「外賣員被北京SKP商場拒之門外」的信息在朋友圈刷屏。
一位自媒體博主化身「外賣員」,
到北京SKP商場取外賣時被商場保安攔住:
「穿著外賣騎手的工作服不能進入商場。」
在視頻曝光後,SKP商場區別對待人員的做法,
被網友直指「歧視」意味明顯。
「在『職業不分高低貴賤,
三六九等』的主流價值觀下,
這顯然與『職業平等』的社會論調相悖。」
無獨有偶,
最近本應受到大家尊重的外賣員,
遭到「底層豬」這樣的辱罵,
而辱罵的人竟然還是一位大學生!
很難想像,
這樣的話是從一位大學生口中說出。
「大學門檻擋得住文化,卻擋不住素質。」
花著父母的錢上學點外賣,
又有什麼資格辱罵憑自己雙手賺錢的外賣員是「底層豬」呢?
我們也許有偏見,
但是命運並沒有偏見。
你看,職業歧視絆倒了很多人。
什麼是體面的工作?
什麼又是見不得人的下等工作?
是誰定的荒謬標準?
又是誰給了你可以居高臨下的底氣?
很多人都能做到對服務員很禮貌,
對小區保安和外賣小哥說聲謝謝,
但是更希望你的這種態度是出自尊重,而不是同情。
他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活得那麼卑微。
至少他們比我們很多人能吃苦,有擔當。
而某些有著體面工作的人,
也只是看似體面罷了。
幾斤幾兩,自己心裡清楚的很。
點個讚,
都2020年了,少點職業歧視不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