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2020年已經過去,嶄新的2021年已經開啟。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讓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措手不及。由於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較長的潛伏期,加上前期大部分國家未及時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擴散。為了抑制病毒的傳播,世界各國從二月份開始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管制措施,甚至實施全城乃至全境封鎖。
但是長期嚴格的封鎖措施,讓國際經濟、金融及貿易體系遭受到了重創,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根據今年6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4.4%,世界經濟前景總體堪憂。在世界整體經濟萎縮的情況下,各國的經濟表現又如何呢?目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相繼公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GDP數據:
美國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GDP約15.47萬億美元,仍舊排名全球第一。較上年同期減少4363.3億美元,絕對減少量在各主要經濟體中最高,名義GDP下降了2.74%;因為川普政府的控制疫情不力,導致美國成為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經濟持續衰退是必然結果。
中國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GDP約10.34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然較上年同期減少了705.2億美元,名義GDP下降了0.68%,但其下降幅度在排名前10經濟體中最低,表現十分亮眼!中國最早實行舉國抗疫,同樣也最早收穫了經濟復甦。
日本2020年前三季度GDP約3.64萬億美元,在各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三。較上年同期減少了1315.2億美元,名義GDP則下降3.49%。作為東亞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日本與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德國2020年前三季度GDP約2.77萬億美元,在各主要經濟體中排名第四。較上年同期減少了1081.6億美元,名義GDP則下降3.76%。雖遭受極大打擊,德國仍舊是歐洲經濟火車頭。
中國作為此次新冠疫情最早爆發的國家,旅遊、文娛、餐飲、製造業等多個經濟領域都遭受了極大的衝擊。為了早日戰勝疫情脫,中國政府率先果斷實施舉國馳援武漢、封城封國等一系列強有力的防控政策。中國民眾更是眾志成城、團結一心,配合政府嚴格執行自我隔離等防範措施。中國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便控制住了疫情,使得經濟率先擺脫低迷,強力復甦。根據官方數據,12月,作為中國宏觀經濟晴雨表的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9,已經連續10個月站上榮枯線,反映中國製造業持續向好穩定復甦。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較同期下降了6.8%,第二季度較同期增長了3.2%,三季度較同期增長4.9%。就在世界各國迎來新冠疫情的反撲、各國經濟陷入持續衰退之際,中國的經濟已經獨樹一幟,率先實現了轉正,前三季度經濟發展較同期增長了0.7%,實際GDP約為10.338萬億美元。而在全球GDP前10強的國家中,中國是唯一實現了GDP正增長的經濟體。進入四季度,中國經濟更是保持了強勁的反彈動能。根據官方數據預測,得益於投資和出口的拉動,四季度GDP有望重回6%以上。
根據世界經濟合作組織預測,2020年中國GDP將實現1.8%的增長,也是唯一有希望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其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9%。世界銀行近期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同時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9%。
這次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的萎靡不振,顯示了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必然的趨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立於其他國家而發展。當系統性風險來臨的時候,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獨善其身。各國的經濟貿易的依存度會越來越強。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引擎,同時也深受世界經濟的影響。
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籤署和實施,以及中國內循環經濟的進一步深化深化,作為經濟總量接近15萬億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全面復甦將給全球經濟的修復帶來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