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文斯·卡特: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間

2021-01-10 張佳瑋

昨天,42歲364天的文斯·卡特打了他生涯第22個NBA賽季的第1520場NBA常規賽,出場10分鐘,2分。總得分來到了25618分。

今天,他正經43歲了。

再過一周多,就是他第一次NBA出賽21周年——1999年2月5日,他在波士頓花園打了人生第一場球。

那天他的隊友裡有37歲的凱文·威利斯(後來打到了44歲)、36歲的查爾斯·奧卡利(後來打到了41歲)。以及他堂弟麥蒂。

他對面的是:同屆新人,與他同歲的堪薩斯得分魔保羅·皮爾斯。

說起來,都把卡特跟麥蒂、AI和科比歸一堆,很少人會談到,他跟皮爾斯是一屆?

是皮爾斯成名晚嗎?也未必。

卡特三年級帶隊和常規賽MVP艾弗森大戰的2001年,那年麥蒂剛到魔術第一次全明星場均27分8籃板5助攻,那年科比開始和鯊魚搶出手並拿到自己第二個戒指,那年皮爾斯場均25分6籃板3助攻。

順便,2001年雷·阿倫場均22分5籃板5助攻而且帶隊進了東部決賽,和AI也是大戰七場。再下一年,皮爾斯還帶凱爾特人到了東部決賽,和基德的網大戰呢。

為啥每次說起來,都把卡特AI麥蒂科比玩一起,不讓他和皮爾斯玩呢?

大概因為,麥卡科艾,除了AI,都是年少能飛,飄逸自如。

而皮爾斯從一入行,就是個地板流打法?

換個角度證明吧:2000年春天,科比被《SI》問到自己是否會羨慕卡特的人氣。科比當時回答很是得體,不提。

但換個角度:科比,1996年高中生入行,1997年以湖人第六人身份18歲半就靠全明星票數進了全明星首發的超級人氣王,加上洛杉磯湖人這個背景的加持,居然被媒體問「是否羨慕卡特的人氣」——您就能意識到了。

論數據,皮爾斯可能一開始就是卡特級的。但論人氣,卡特是早早就飛龍在天了。

我們都知道,姚明2005和2006都是全明星票數第一。但此前五年,有四年票數第一是卡特。

——那時科比、鯊魚、鄧肯、AI、麥蒂、KG全都在巔峰期。要仔細想一想這個,才能意識到卡特當年的人氣多可怕。

前兩天寫到過:拉文現在的打法,有點像受傷前的卡特。

話說,21歲到25歲的卡特,是如今各色視頻集錦中最常見的卡特。突破穆林後的底線拉球雙扣。反擊中掄圓了空接扣。順時針360度扣。2000年扣籃大賽每一個都名垂史冊的扣籃。2000年奧運會跨過218公分的維斯那記死亡之扣。

1998年選秀前的球探報告說,卡特「以一個彈跳少年去了北卡,以一個籃球運動員身份離開……他去時沒什麼籃球技術,之後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防守球員……他很耐心地融入球隊,並不執著強攻。」

大三那年,卡特場均1.2個搶斷1個封蓋。

進NBA第一年,他場均18分6籃板3助攻1.1搶斷1.5封蓋——封蓋比搶斷還多。

以及,每場2個前場籃板。那時他是真的很能跳,也很肯跳。

二年級他開發出了三分球,場均26分6籃板4助攻1.3搶斷1.1封蓋,三分率40%,在扣籃大賽上名震天下。但那年季後賽初戰季後賽,他被斯普雷維爾鎖到命中率30%、場均19分。也就是那年,刺客和喬丹都暗示(難得他倆有共識),卡特的防守不夠好。

那年全世界讚美卡特扣籃美時,拉裡·布朗卻誇科比,技術非常早熟,技藝非常穩定,像個職業球員:那年科比生涯第一次年度一陣,以及年度第一防守陣容。

三年級卡特打出生涯最好賽季,場均28分6籃板4助攻1.5搶斷1.1封蓋,75場常規賽以41%的命中率射進162個三分球(至今是他的生涯記錄)。季後賽再次遇到斯普雷維爾:這次他帶隊過關了。決勝的第五場,斯普雷維爾29分,卡特還以27分包括三分球3投3中。

第二輪,就是他與阿倫·艾弗森波瀾壯闊的對砍。第三場卡特50分包括創季後賽記錄的9個三分球。第六場懸崖邊上39分。第七場最後卡特射丟了絕殺球,費城晉級。無論如何,那是猛龍隊史上最好的系列賽——直到今年萊納德站出來。

再後一年,他就受傷了。

巔峰卡特是什麼樣呢?

他很能跳,這很容易讓人高估他的天賦。真看過他那些年打球的,大概會有印象:卡特很快,但說到最快第一步,大家都說麥蒂、希爾,甚至科比與雷·阿倫——卡特並不算是最快的那個。

卡特要一對一面筐突破時,運球很明顯:俯身壓重心,換手運球調動對方腳步,然後一個大跨步卡住身位,連一步搶到對手身側。接下來就是跳步,然後滯空拋射了。

你很少看到卡特的變線、變向和變速。他突破起來,運球很少超過兩步。而且轟進去就是進去了,歐洲步或撤步基本不太用:三威脅→一步卡身位,一步奪身位→跳步→終結。這是他早年絕大多數的套路了。

他的背身,卻是北卡嫡傳:賈米森、斯塔克豪斯、喬丹甚至拉希德,都喜歡這樣:腳步卡對方腳外側,低重心劈叉右肩翻身(格裡芬一輩子不會右側翻身),拋、中投或假動作引跳,都行。

即,他的持球進攻,基本建立在低重心卡位後強起那一下。也包括他的強拔投籃。皮爾斯多年後說起難防的對手時,對卡特和麥蒂強起那一下印象深刻。

全世界都說麥蒂的強起蓋不到,其實卡特亦然:低重心起,投籃在右肩以上,出手點極高,蓋都蓋不到。

為什麼早年會被說防守差?因為他防守時重心太高,而且——看過他早年打球的都知道——他習慣扛著倆肩膀打球。吃掩護,單防重心容易被人抹過,隨時準備跳、蓋、抓籃板,但遇到重心低的就被直接過。

拉裡·布朗所以更欣賞科比,就因為2000年,卡特重心還很高時,科比已經能在總決賽對位185公分的步行者組織後衛馬克·傑克遜了。

這就是卡特1.0。

防守端,跳、抓、抄、蓋,重心下不來。

進攻端,走位高點投籃,或低重心威脅後強拔,或低重心大步幅卡位後跳步強起。背身、弧頂強投或強突、走位進攻。

以及:人氣王。

四年級開始受傷後,卡特跟多倫多又鬧騰了一陣子,2005年去了新澤西網。

一個數據:在猛龍最後20場比賽,卡特場均30分鐘裡16分,扣籃11個。

到網隊後57場比賽,卡特場均28+6+5,扣籃59個——也算是喜怒形於色了。

從此之後的九年,卡特一共缺席過34場比賽。

實際上,2005-07那兩年,可能是卡特實際上表現最好的賽季。數據上,場均25+6+5,是網的頭號箭頭;態度上,一個賽季扣籃87個,一個賽季扣籃86個,都是生涯最高(比猛龍時期任何一個賽季都多)。

以及,這麼說很奇怪:他進化成了一個非常可靠的隊友。

防守端,他的封蓋和搶斷減少了,但跟基德在一起後,他重心下去了,肯做大幅度橫移了,減少了衝前場籃板,更多回防了。

進攻端,他是網第二號助攻手,陣地戰的創造則跟基德並駕齊驅:基德陣地戰一般就是布陣指揮了,卡特經常要負責弧頂給球、突破分球、吸引夾擊後塞空位之類。

他這時候依然不是個運球能手,但他跟科斯蒂奇的擋拆很合用了。他只要一個大跨步橫移就有空位,變線進去就是拋射。他的橫向走位,基德總是能及時給到球。

只是,用2008年喬納森·吉沃尼的球探報告說法,「現在他打得更有選擇性……只要他想,就是聯盟最難以阻擋的攻擊手……投籃選擇經常不合理,但還是有法子保持效率……被批評打得不夠硬,但很滿意自己的狀態。」

這是卡特2.0。

防守重心下來了。進攻打得,說好聽點,「有選擇性」了。更聰明,更多用掩護,跳得更少,投得更多,走位更老練了。

但是,「只要他想,就是聯盟最難以阻擋的攻擊手」——這話什麼意思呢?

2006-07季,場均27分的勒布朗常規賽只有一場過40。場均29分的甜瓜常規賽一場過40。場均26分的雷·阿倫,有2場得分過40。這叫做穩定。

那年場均25分的卡特,有六場過40。

「只要他想」,就是這個意思。只是許多時候,他選擇了在外面投投中投。

2007年卡特30歲,打了第九個賽季,連續第八次,也是他最後一次進了全明星。

那時他看去像到了輝煌的尾聲。

誰能想到,他還要再打十幾年?

2008年基德離去。2008-09季他接受了給德文·哈裡斯做二當家的任務,還是場均優雅地21分5籃板5助攻。

他去魔術,去太陽,去小牛當了替補,還是可以在季後賽絕殺馬刺。

然後是灰熊,是國王,是鷹。

在灰熊時期,康利成了他的擁躉,每天跟著他吃東西(就像太陽時期杜德利每天跟納什吃東西似的)。卡特2017年接受訪談時,說他不再吃油炸了(2015年皮爾斯在華盛頓說過類似的話),除了賽前吃點意面。他說自己特別在意無氧和拉伸,每天第一個到場做準備,比賽結束後還要做些無氧保持身體活力。

他說自己少年時,想著「我還年輕,我冰敷一下就能繼續打了」。現在他懂得了解自己的身體了。他現在根據比賽和訓練中的身體狀況,調整營養和身體負荷。他說NBA生涯前三四年,都只是在試圖了解NBA。之後,時間長了,就懂了。在角落裡等球的狀態是一回事,經常持球擋拆單挑身體遭受更多壓力是一回事。

這是卡特3.0。一個人形養生指南。

卡特1.0是史上最燦爛的煙火,然後,傷墜了。

好在他沒就此倒下。在網,他變成了卡特2.0。有選擇性地,聰明地,正確地打球。

然後是卡特3.0。一個老辣的職業球員,養生達人。

天頂的風景,底層的艱辛,他都見識過了。所以現在,都看得明白了。

某種程度上,他身上顯出來的,才是最真實的NBA。

許多少年絢爛在一次傷後就跌倒了,再也起不來。他還能從容轉身,轉型,一場接一場打。

如上所述,即便在巔峰期,卡特的持球技巧依然不算多樣:不如科比、皮爾斯與他表弟。2000-01季,更多還是靠舉世無雙的爆發力得來的。

但他能夠從容轉型,當然不是因為扣籃,也不只是因為遠射,而在他的基本功。他的背身,他的走位,他借掩護的能力,以及他的投籃。

喬丹38歲還能得50分。斯塔克豪斯打到了39歲。拉希德和賈米森都打到了38歲。

這老幾位的共同點?北卡。基本功至上的北卡。

那麼在意基本功的拉裡·布朗教練,北卡——現在您知道,為什麼北卡的拉希德一到布朗那裡,立刻就能跟隊奪冠了。

拉裡·布朗的學生波波維奇,把北卡的丹尼·格林帶出來了。

北卡的人未必全能成巨星,但需要他們擔當角色球員時,大多不會發生轉型困難。卡特、斯塔克豪斯和賈米森都是從球隊得分王到第六人轉型流暢的典範。

基本功。

以及,心態。

卡特即便在巔峰期,也不太黏球。他會被人詬病說打得不夠狠,但沒人說他獨。他後來能跟基德相處,能容忍德文·哈裡斯投籃比他多。

麥克海爾1986年說伯德「他會在巔峰期退役的……他不會每場熬個20分鐘然後給別人打下手。」一語中的:

伯德背傷三年退役,退役那年雖然只打了45場,但還是有場均20分10籃板7助攻,47%的命中率41%的三分率和93%的罰球率。就在他倒數第十場NBA常規賽,對那年後來進了總決賽的開拓者,伯德還是49分14籃板12助攻。

538網站有個統計:NBA場均得20分滿10個賽季的人有不少。比如郵差,17個賽季場均20分開外,場均低於10分的賽季,沒有。

科比有15個20分賽季,場均得分低於10分的,只有新秀年。

KG有10個20分賽季,2個10分以下賽季——就是生涯最後兩季,帶帶新人。

卡特有11個20分賽季,當過四次全明星票王,年少時傲氣凌雲。

但他加上本季,已經連續打了第八年替補,連續第六年場均得分低過10了。

他的生涯,一半是明星,一半是真正的角色球員。

如此上窮碧落下黃泉,上到天頂,下到平民,還如此持久的,真的只他一個了。

在NBA,巨星被傷病射落,如伊卡洛斯翅膀斷裂空墜大海,類似故事我們見多了。

但北卡的老幾位,除了會飛,還都會遊泳。在天空能飛翔,落海也能破浪而前。

文斯·卡特的前四年是半神傳說,後五年是歷盡劫波後的成熟。

之後至今的十二年,這在大海中失去翅膀後的遊弋,乃是真正的人生。

當年他的綽號是半人半神,真是一語成讖:二十多年職業生涯,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間。

去年夏天,他對ESPN說自己的心得。

了解了這句話,也就了解了卡特的打法,了解了他的一生:

不要覺得你能大過這運動本身。

沒有誰能大過籃球運動本身。

相關焦點

  • 詩詞丨花神落人間,一半風雅一半仙
    一月賞蘭花開,二月看梅花開,三月賀桃花開……而到了九月,「風流直欲佔秋光」的桂花盛放,花神落人間,一半風雅一半仙。桂花,淺黃色的花瓣嬌小,清幽的香氣撲鼻,她溫順又嬌羞,疏離於塵世之外但香氣卻久久地縈繞人間。無需用淺綠的枝葉去陪襯,也無需用深紅的大花骨朵兒招搖過市,她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足以令梅花妒忌、菊花害羞。
  • 43歲陳數越來越洋氣,西裝剪掉一半配腰帶,過膝長靴時髦爆了
    43歲陳數越來越洋氣,西裝剪掉一半配腰帶,過膝長靴時髦爆了。西裝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非常常規的單品,但是時尚的小仙女們在穿搭的時候卻能夠通過不同的搭配方式讓西裝穿出個性化的美感,陳數這款西裝在款式的設計上運用了一半的剪裁,扎眼看上去就非常個性時髦,43歲的她真是越來越會駕馭西裝了。
  • 一半,一半.
    一半是回憶,一半是繼續,一半是感懷,一半是希望,一半無法挽留,一半還可逐取。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都是生活的本真味。一半一半,方得圓滿。一半是天,一半是地。一半是男,一半是女。一半是善,一半是惡。人生,總是一半一半的:一半爭取,一半隨緣。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 詩詞:一半,一半
    一半在風中飛揚;一半在泥土成熟;一半要沐浴陽光;一半要散落陰涼。——三毛《一棵樹》「一半」,是中國古典文化中的一種「哲學」。畫一半藏一半是意境,月圓一半花開一半是圓滿,煙火一半詩意一半是人生。萬事分成一半,才是恰恰好,最美好的狀態。【一半花好,一半月圓】若你要問我,詩詞中什麼樣的景色最迷人?我會回答你,那就是一半花好,一半月圓。
  • 人生,就是「一半+一半」
    文/飛魚人生一半,一半,是生活縮寫的三觀,水滿則溢,日盈會虧,半,半是凸凹的相對,是世界的真實。人世間的每一個日子,半是白天,半是夜晚,當太陽升起帶來的是溫暖,淡去的是陰涼。人生何嘗不是?人生,一半是苦的,一半是甜。當我們熬過那一半苦之後,才能享受下面的一半甘甜。只有不放棄的人生,才不負此生,最終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人生中的感情,一半是經營,一半是珍惜。 遇到一段真感情,是需要兩個人一起經營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的,往後餘生,彼此珍惜,相互尊重,才能攜手走到最後。
  • 《一半,藍色》一半,一半
    玲愛在九歲的時候失去了左耳的聽力,從此對她來說世界也少了一半的旋律。在玲愛第一個人生節點時律是她最貼心的依靠,是她隨時就可召喚的火箭大使。玲愛任何的想法,聰明的律總會幫她實現。當看見天真的孩子在河的兩岸互相呼喊著對方的名字,不得不捂著嘴笑心裡想著屠夫的臺詞『隔著河互相大聲呼喊對方的名字,不就是愛麼?』
  • 一半煙火以謀生,一半詩意以謀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活就是一半詩意,一半煙火,手執煙火以謀生,心懷詩意以謀愛。曾經一直覺得遠方才是詩,經歷了人間煙火,才發現,油鹽醬醋茶,亦可成詩。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飯一蔬,一朝一夕,心裡有風景,哪裡都是萬水千山。
  • 十二花神落人間,一半風雅一半仙
    李白筆下的牡丹,像他自己,風光,也如天上的雲彩自由浪漫。雍容、華麗,詩仙,此些名號,對牡丹與李白而言,不過都是附加的。儘管自開自放,哪管人間貪嗔痴念。陰陽相隔時始終堅信「心似金鈿堅,人間會相見」。坦然熱烈,五月榴花充滿了人生張力的豐富。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沉默
    已經快30歲的他知道自己不是天之驕子,錯過了高璐,是他覺得自己不配;遇見莫默,是生命給他意外的驚喜。和孫同不同,莫默是一個幸運且剛正的人,她家境殷實,敢於對自己看不慣的事情說不,哪怕對面是她的上司。我們不能說她這麼做是不圓滑,她也是善良的,在這個社會制定的規則下,她敢於說不,拋開背景的不同,這就是孫同和她最大的區別。
  • 人生,一半,一半
    婚姻,一半源於愛情,一半來自珍惜。許三觀生活在一個經濟匱乏的年代,而血卻是那個年代的稀缺品,能賣血的男人不僅能娶到好媳婦,而且賣一次血所得,抵得上農民在地裡耕作半年的收入。家庭,一半是親情,一半靠經營。作家盧思浩曾說:「這世上所有的久處不厭,都是因為用心。」愛情可以轟轟烈烈,婚姻卻是細水長流,家庭更要用心經營。
  • 早讀:一半煙火以謀生,一半詩意以謀愛
    撒哈拉沙漠本應是滿目黃沙、封建貧瘠的模樣,但在三毛的筆下,一切都變得可愛動人,似乎連孤冷的沙漠都是溫柔的,這一切只因三毛的內心有一顆詩意的種子,有一顆可愛的靈魂,世間萬物在她眼中才會變得皆有詩意。選擇詩意地生活,拂盡世俗塵埃,清靜紅塵紛擾,找尋深藏在星輝斑斕裡的美好。
  •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花卿》
    cǐ qǔ zhī yīng tiān shàng yǒu此曲只應天上有,rén jiān néng dé jǐ huí wén人間能得幾回聞。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孫愈老師來給大家解釋解釋:錦官城裡的音樂聲輕柔悠揚,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雲端。
  • 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七夕同題詩)
    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一惜父母,養育之恩今生不忘。二惜伴侶,結髮夫妻貧富不移。三惜手足,血脈之情一生不棄。四惜朋友,風雨並肩同舟共濟。五惜恩人,指點迷津難時助力。六惜知音,慰藉心靈此生相依。人間卻有薄情者,海誓山盟也枉然。七夕日拾韻楊海錢絲蘿牽得淨天開,一夕星橋伏後來。多少人間牛女夢,心心又印入風懷。七夕吟單文濤兒時七夕自多情,努嘴他人莫作聲。架下偷聽牛女話,腦門瓜碰憶虛驚。
  • 快樂人生,一半清醒,一半糊塗
    你所需做的,便是一半清醒,一半糊塗;一半往昔,一半未來。人生苦短,總是希望做個通透的人,明白的人,看透世間的一切倫理,閱盡天下的所有現象,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事事操心,左顧右盼;待你看透人間事後,便不想做事了,待你看透人間人後,便不再有念想了。於是,你已覺看破紅塵,便削髮為尼,日日與青燈古佛為伴,意了卻前塵往事,念普度眾生,望因果輪迴。
  • 一半是喜劇,一半是生活。--評《半個喜劇》
    導演周申在和現場觀眾的交流中表示,相比前作《驢得水》,《半個喜劇》更貼近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和《驢得水》一樣,《半個喜劇》也脫胎自周申、劉露曾經創作的舞臺劇《如果我不是我》,當時兩位導演剛剛研究生畢業,關於愛情、關於理想,兩人有諸多思考和強烈的表達欲望,但相比話劇,電影版更集中講述的是關於愛情的部分...至於片名,周申解讀稱,「從題材上說,一半是喜劇,一般是正劇
  •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惹不起的星座
    在12星座中,有這樣三個星座,他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讓人摸不清看不透,抓不著抱不住。惹上他們,搞得自己很頭大。接下來,就跟青峰一起看看都有哪個星座吧!白羊座白羊座在很多人眼裡可是個白月光一般的存在啊!天性善良,幽默搞笑,為人樂觀開朗,很容易就可以跟別人打成一片。
  • 當年任達華把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拍成了激情片
    ,一半是海水》。或許香港電影人對王朔小說精髓理解有限,一看到「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或許是想到冰火九重天,因此把一部經典文藝片竟拍成了激情片最早看電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還是在電影院,這部由夏鋼導演,羅剛、紀玲、解蕾等主演的王朔電影,因為女主角吳迪和自己的同桌同名同姓,因此印象特深。
  • 電影推薦-----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就先看了。      之前了解了下奮鬥哥的相關資料,看到他編過很多有名的片子,像《洗澡》、《開往春天的地鐵》等等。   挺有才一人,蟄伏這麼多年,終於拍了《綠帽子》,《一半》是他第二部作品。改的呢都是王朔的小說。   本身王朔的小說就很有情節,很夠味,給他拍成這樣也算門當戶對了。      看完《一半》久久地迂迴在劇情中。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以前稜角分明,不願退縮很少讓步,覺得什麼「退一步海闊天空」都不過是沒本事的懦弱話,而今卻慢慢的懂得了,所謂放下,一半是理解,另一半,是算了。理解,大家都不容易;算了,生活本來就已經很難了;就這樣吧,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微●情感】幸福是一半加一半
    尖 一半是小,一半是大~沒有小,就沒有大。人從小長大,但由於種種原因,人也有大人物、小人物之分。斌 一半是文,一半是武做人要能文能武。這裡說的文,不是指有多高的學歷,而是要有好的人品、好的道德修養、好的為人處世,即思想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