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8日,據說是記者節。就在這一天,關於寧澤濤的紀錄片《轉折點》在網絡上發酵。
我很慶幸,終於不再是遊泳專項記者。不再享受記者這個身份賦予我的職業榮譽感,當然,也不需要再忍受面壁圖破的那種煎熬。這個「壁」就是遊泳中心的某些官員們。
遊泳中心的某些官員們——在我眼裡,就是會說話的「啞巴」。每遇負面新聞時,他們都會擺出一副徐庶進曹營——打死也不說的姿態。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只有遊泳中心被裹入漩渦之中,他們從不會主動站出來,正面回應此事。昨天,寧澤濤因為代言問題與後面的組織撕破臉皮,毫無例外,遊泳中心還是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諸如不讓主管教練訓練、飯卡消磁、勒令搬出公寓等,我們只能聽到寧澤濤單方面的控訴(還有媒體說這是炮轟)。
無數次,他們的電話或者無人接聽,或者被摁掉,或者從早到晚不是「在開會」,就是「在開車」。不做遊泳記者兩年多,我不知道現在的遊泳記者們是否仍在遭遇著我當年的那種煎熬。現在,一個可以預見的事實是:他們還在裝聾作啞。
李樺
遊泳中心惜字如金是有傳統的。前主任李樺就是一個典型,前幾年,他還會接聽陌生來電,聽到對方報出記者身份後,李主任永遠的託詞就是——「我在開會」。
上午9點在開會,中午12點半在開會,晚上9點半還在開會。嗯,李主任是一個很敬業的官員。
我「三生有幸」,專訪過一次李主任,這一普通工作卻在遊泳記者圈算得上鳳毛麟角了。大約北京奧運會前夕,我所效力的報紙做奧運隊報,需要採訪到所有隊伍的負責人。只剩下跳水隊沒有搞定,這恰恰是我負責的條線。
當時始終無法搞定分管跳水的遊泳中心副主任周繼紅(後來的周繼紅幾乎成為遊泳中心唯一善於與媒體打交道的官員)。那個時候,周繼紅正帶隊在濟南集訓。在編輯的威逼之下,李樺被設定為我的攻堅對象。畢竟他人在北京,實在不行可以去他辦公室拜訪。
之前從同行、前輩的口中以及與李樺的接觸中,我對李主任打太極的功力多少有所了解。為了迫使對方就範,我帶上報社的攝影記者。我想,在鏡頭面前,李主任總會含蓄一些吧。
運氣不錯,他在辦公室接待了我們,還進行了簡單的寒暄。不過,當我拋出採訪問題時,李主任突然畫風大變,一邊表示「我馬上要開會」,一邊起身推我們離開。他雖然一邊說著「馬上開會」,一邊還是回應了我的問題。最終,在拉拉扯扯中,他回答完了我的問題,也成功將我趕了出去。後來聽錄音,李主任至少說了十遍「我馬上開會」。
我後來總結出一條規律:當李主任說要開會時,你儘管拋出問題,越尖銳越好,他會忍不住回應。有一兩年的時候,這一招屢試不爽。後來,李主任的電話就再也沒打通過。
又過了幾年,在一次飛往西安的航班上,李主任的位置正好在我的前一排。他沒有搭理我,我想他或許早就忘了我這個小記者。隨後,他拿起飛機上提供的報紙——正是我所供職的媒體。我搭了句話,「李主任,多批評指正。」李主任回過頭,瞪了我一眼,「我還沒找你呢。」他記性不錯,並沒有忘了我。可我實在不知道他為何要找我。
在遊泳中心,李樺還真不是神一般存在,么正杰才是。他是中國遊泳隊總教練,對,你沒看錯,他是總教練,可在公眾面前他就像個影子一般。
么正杰
他的前任張亞東善於與媒體打交道,是我們喜歡的採訪對象。因為嘴巴大,他沒少挨前副主任尚修堂的訓。(尚修堂嘴巴也不小,可誰讓他官更大呢。)
北京奧運會之後,張亞東卸任,么正杰走馬上任。剛開始的一兩年,么正杰還能偶爾接受個採訪,全國冠軍賽後來個總結髮言。後來,他再也不談任何事情,國家隊的大事小情一概不回應。2011年上海世錦賽,中國男子4×200自由式接力史無前例登上領獎臺。在這榮耀時刻,看臺上記者們想要么正杰談談感想,他也是溜之大吉。
與李主任「在開會」類似,么正杰的回答策略是「找許琦」。許琦是中國遊泳隊領隊,國家正式編制幹部。他壓根不接都市報、網站記者的電話,偶爾會通過信任的官方大媒體發個聲。
許琦
最近兩年,遊泳中心的負面層出不窮,許琦也退避三舍。2013年接任李樺成為遊泳中心主任一職的王路生,繼承了前輩的優良傳統,遇到關鍵時刻,李樺、么正杰、許琦總會靈魂附體。寧澤濤事件,以及發生在裡約奧運會上的陳欣怡興奮劑醜聞,他們都將遊泳中心的傳統發揚光大。
回到寧澤濤與遊泳中心一刀兩斷這件事上,簡單來說,事件錯綜複雜,三言兩語無法說的清楚。而且利益之爭,誰也別想站上道德的制高點。我會更同情寧澤濤一點,畢竟他相比遊泳中心是弱勢群體。可這並不代表他都是對的,但遊泳中心的態度只會將寧澤濤身上的委屈放大。
遊泳中心「打死也不說」的套路,褻瀆了公眾的知情權。陰謀論來看,可能真是見不得光的事情太多。往小了說,正面接受採訪也是危機公關的手段。連蒙眼狂奔的賈老闆都知道放慢腳步接受採訪進行反思,遊泳中心這麼多官員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遊泳中心的噤聲,只會被外界解讀為自知理虧。在網絡上,被痛批痛罵,甚至解讀成各種陰謀詭計,也是自找的。
寧澤濤敢在國家電視臺上,來主動揭開他所承受的「不公」,但作為遊泳中心和主管領導,你們敢出來公開回應寧澤濤嗎?
Sports_line是由多位體育行業資深人士組建的體育產業觀察平臺
預知體育事,請猛戳
合作、投稿請發郵件
郵箱:sports_lin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