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丨《星戰2:帝國反擊戰》上映35周年 盧卡斯放棄15萬導演片酬換來星戰系列

2021-02-10 星空影訊

  2015年是《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上映的35周年,這部影片被認為是最精彩的續集作品之一,至今也被廣大影迷津津樂道。今日,時光網為大家揭秘影片拍攝的幕後故事,喬治盧卡斯也為大家解讀「星戰」系列背後的故事。


盧卡斯放棄15萬美元導演片酬換星戰系列

《帝國反擊戰》海報

  喬治·盧卡斯在講述《星球大戰》的故事時,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夢想家還是作為一個電影創作者,我們很難得知。很少有電影人能像他一樣成功地駕馭這樣歌劇般的科幻故事,描繪出這樣驚人的氣魄和複雜的人物關係。事實上,再沒有誰能像他一樣極度熟練地掌握電影技術,不僅如此,他還對電影產業有著高度準確的理解,懂得如何持續掌控電影製作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更懂得如何以此盈利。


  在利用先驅技術創作出影史上開創性的視覺特效後,盧卡斯放棄了自己15萬美元的導演片酬,換來了這部影片的特許經營權和對續集的掌控權。這一決定帶來的是數百萬美元的進帳,有力地支持了當時剛剛誕生不久的盧卡斯影業公司,而盧卡斯影業日後又為數不清的電影項目提供了特效和製作方面的支持,幫助業內更多的人賺到了更多錢。

  但是,是這些選擇直接導致了後來的星戰續集的誕生嗎?特別是《帝國反擊戰》這部備受尊崇的經典之作。35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望這部影片,它仍被廣泛認定為影史上最優秀的續集作品,顯然,是主創之間絕妙的合作成就了它最終的偉大。根據部分主創在各種採訪、紀錄片及電影評論音軌裡的說明,《帝國反擊戰》是依靠大膽的創意、冒險的敘事和不受好萊塢大片廠幹擾、自由地探索電影宇宙這幾個關鍵點而立足的。

  

  盧卡斯在《帝國反擊戰》的開場評論音軌裡解釋道:「關於拍續集這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當《星球大戰》取得了那樣巨大的成功時,我就知道這是一個擺脫好萊塢體系的完美時機,我指的是資金方面的獨立。我不想回去找他們要更多的錢,我不想讓他們來決定我能拍哪部片子,不能拍哪部片子。所以這是我當時的首要目標。」


「歐比旺死了」反倒激發創作新靈感?

  為了把這部「太空歌劇」拍得更加歌劇化,盧卡斯在寫《帝國反擊戰》的劇本時明確了「這部續集不只是整個故事中的一個章節,而是一個更宏大的敘事的中心部分」這一理念。盧卡斯承認:「《帝國反擊戰》如同一部電影的中間部分。而在這個中間部分,卻沒發生什麼。它主要是推進整個故事的發展,讓情節更加複雜。我手中唯一重要的素材是達斯·維德(阿納金·天行者)是盧克的父親這一點。這在劇情層面真的不算多。」

經典的雷射劍

  「為了不和盧克的身世秘密纏在一起,我把打鬥場景安排在了靠前的位置,並且設置成了兩人的光劍對決,這樣更能突顯兩人之間的矛盾。」儘管如盧卡斯之前所講到的,他認為不會有很多事情發生,然而,必須有些事情發生才行,如果想讓觀眾們像觀看《星球大戰》那樣熱情,就必須有事情發生。「中間部分基本上都是盧克在沼澤受訓成為絕地武士,這並沒有太大的戲劇性。所以我決定把整個故事分成雙線進行,在盧克受訓的同時讓莉亞公主和韓索羅被帝國追捕。」

  

  已故的《帝國反擊戰》導演厄文·克什納坦誠當年盧卡斯第一次邀請他執導這部續集的時候,他被《星球大戰》的成功嚇倒了。他在帝國30周年的慶祝活動採訪中解釋道:「給《星球大戰》拍續集像是個禁忌一樣,但喬治說這會是我的電影,他會和特效部門一起待在加州。於是我最終同意了並去了片場。當我拍完的時候,那是兩年半之後甚至更久了,我意識到我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偉大的一段經歷。

  

  盧卡斯的獨立意識對創作者的要求很高,他覺得自己所能付出的達不到這個要求,所以他拉來了自己在南加大的老師克什納來當導演。盧卡斯說:「我決定要自己投資這部影片,使其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獨立,但如果這樣的話,我就不能親自執導。所以我決定僱一個導演,而我則是執行製片人。我會把關劇本和演員、場景和美術設計,然後僱一個導演來和演員們一起工作。」

  盧卡斯是出了名的對指導演員不感興趣,但克什納無疑是一位受到演員歡迎的合作者。飾演莉亞公主的凱瑞·費雪曾在評論裡說她和其他演員都非常興奮,因為他們成為了這個獨一無二的現象中的一部分,這讓他們感到大膽而無畏。「我們知道這部片子會成功的,拍攝過程非常有趣,因為你知道它將會成為一種現象。一想到此前從未有過這樣的電影,就更加令人興奮了。」

尤達大師看著你

  盧卡斯意識到他在《星球大戰》中所做的一些選擇影響到了他對《帝國反擊戰》的創作,比較明顯的是歐比旺的死,這在當時是必要的,但卻給盧克的故事留下了一個缺口。盧卡斯回憶:「我殺死了這位重要的絕地大師,必須再創造一個新的出來,所以我讓他以英靈的形式歸來。然後我讓超級絕地大師尤達作為歐比旺的延續,我把他的形象設計得有點動物特徵,這樣在長達20分鐘左右的戲份中觀眾就不會對聽他講話感到厭煩了。」


為「維德和盧克的關係」保密而創作兩版劇本

  據與莉·布萊凱特一起合寫劇本的勞倫斯·卡斯丹說,其實他們是用尤達大師說話全是倒裝句的特點來使某些比較呆板的對話變得有趣起來。卡斯丹還表示,他創作出片中的雲城部分是為了讓主角們身處危險之中,從而給故事增加更多的懸念。「在任何故事中,你都在尋找衝突、驚喜和發展變化,即某些你不想看到的東西。這就是好故事之所以好的關鍵。藍多和雲城就是為了在你覺得你喜歡的角色們安全了的時候,突然來個超級大逆轉。當你認為他們將會沒事的時候瞬間讓事情發生改變。」

  

  而片中最讓人大吃一驚的當然就是揭秘維德和盧克的關係。卡斯丹說:「最神秘的場景就是揭示達斯是盧克的父親,他們不想讓任何人提前知道這點,包括演員。這很有趣,也搞了一些小陰謀。我給這場戲寫了兩個版本,大家讀的都是那個假的版本,直到拍攝時才知道真相。我寫過很多電影劇本,但我不認為有比這個片子裡的這場戲分量更重的了。」

  

那就是你想從電影中看到的東西,人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他說。

35年前觀眾對《帝國反擊戰》倍感失望

《帝國反擊戰》劇照

  

  35年後的今天,《帝國反擊戰》被看作《星球大戰》系列中最好的一部而引起人們共鳴,並且被當作一切電影類型的續集的標杆,尤其是在科幻類中。但奧斯卡獲獎音響設計師本·貝爾特說事情並非一直如此。他透露說:「現在人們提到《帝國反擊戰》都說是最喜歡的,但當年可不是這樣。第一部電影《新希望》出來後極其受歡迎,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功,是一種嶄新的東西。但做續集時,人們的期望很高。他們記得自己對第一部電影的反應。《帝國反擊戰》是個更加黑暗的故事,而且在結尾處並沒有給出完整的答案。而是留下了一堆未完成的事。所以當第二部出來後,很多人的反應都是失望。當時可沒有說它是三部曲中最好的這種說法。」

  

  貝爾特回憶:「當時普遍的態度是:『它很成功,當然,而且值得尊敬,但它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樣』。隨著時間的流逝,語境發生了變化;你開始注意到其中的傑出表演,不再被缺乏完整的答案而困擾,而是感到滿足——因為你知道它是一個更龐大的故事中的一部分。並且你不再僅僅以第一部的影響作為衡量標準。」

  

  「我想,當整個系列全部拍完以後,大概要十年後吧,到時把它們全部放在一起來看,也許會呈現出一些我們現在無法得知的新的含義。我想一定會的。」


相關焦點

  • 《星戰2:帝國反擊戰》上映35周年 盧卡斯放棄15萬導演片酬換來星戰系列
    時光網訊 2015年是《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上映的35周年,這部影片被認為是最精彩的續集作品之一,至今也被廣大影迷津津樂道。今日,時光網為大家揭秘影片拍攝的幕後故事,喬治盧卡斯也為大家解讀「星戰」系列背後的故事。
  • 《帝國反擊戰》40周年:塑造「星戰」宇宙
    (正文約1200字,閱讀約需5分鐘) 編者按近日,為紀念《帝國反擊戰》公映40周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發一篇名為「《帝國反擊戰》40周年:續集如何塑造『星戰『未來「的文章。帶領星戰粉絲回顧《帝國》在」星球大戰「宇宙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盧卡斯放棄導演片酬,卻意外締造《星球大戰》150億美元商業神話
    為了使電影順利開拍,盧卡斯放棄了導演片酬,但他為自己爭取到了影片的定剪權、40%的票房利潤、續集拍攝權以及所有外圍產品的製作權。很明顯,盧卡斯當年的妥協和讓步都是無奈之舉,但後來卻意外將自己推上了億萬富翁的寶座。
  • HT《星戰5:帝國反擊戰》40周年黑武士:「I am your father」又回來了!
    1980年上映的《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中,因為黑武士和盧克在最終決戰時的一句「I am your father」成為了星戰系列不朽的萬年神梗在這部星戰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帝國反擊戰》上映40周年之際,HT昨天宣布再版發售一款
  • 盧卡斯成全了星戰,但玩死了星戰遊戲 遊戲
    有近40年歷史的「星球大戰」系列已經成為了當代的傳奇。哪一個男孩沒有揮舞過想像中的光劍,給它配上「嗡嗡嗡」的音效呢?1月9日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帶來了新一輪星戰熱,充分說明了這個IP的生命力和號召力。
  • 原力沉浮記:「星戰」遊戲發展簡史(上)丨觸樂
    在《帝國反擊戰》裡,玩家可以操縱雪地飛行器打擊迎面而來的AT-AT,玩法單調,每個AT-AT要攻擊三四十下才能被擊毀,但對於「星戰」迷來說,能在電子遊戲中回顧電影裡的體驗已經是很驚豔了。關鍵的是,盧卡斯藝界追求的、通過遊戲拓展「星戰」宇宙的思路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於是下一款野心勃勃的作品就安排上了,它就是《星球大戰:帝國的陰影》(Star Wars: Shadows of the Empire)。《帝國的陰影》是一款結合了第三人稱射擊、太空模擬、賽車競速等元素的遊戲,講述了電影《帝國反擊戰》和《絕地歸來》之間那段時間在遙遠星球上發生的故事。
  • 星戰8上映,也許真的有一種原力,讓「星戰」的傳奇繼續
    然而,盧卡斯所有的朋友都不喜歡這個他付諸兩年心血、有一長串奇怪名字和一大堆宇宙大亂鬥的故事。直到正式拍攝前,劇本還沒有改完,合作過《美國風情畫》的編劇威拉德·赫依克和格洛麗亞·卡茨夫婦來探望盧卡斯,盧卡斯把劇本給了他們,「完善它——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我看一遍會留下我想要的。」
  • 為什麼星戰這麼火?在全世界擁有粉絲最多的系列電影終於要來了!
    預售大爆足以見得《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號召力,而此前《星球大戰》系列每部電影在上映當天幾乎都會刷新北美首日票房紀錄,根據《星戰7》預售的火爆情況,影片很有可能會在上映首日超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
  • 《俠盜一號》即將上映,星戰最全攻略!
    K-2SO被重新編程的帝國安保機器人K-2SO由艾倫·圖代克( Alan Tudyk)配音。《星球大戰》攻略《星球大戰》(英語:Star Wars),中文可簡稱星戰,是美國導演兼編劇喬治·盧卡斯所構思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同時「星球大戰」也是該系列電影最早拍攝上映的第四章故事的原始片名。
  • 看完星戰8,老粉默默流淚
    大名鼎鼎的導演喬治·盧卡斯憑藉星戰系列起家,創建的"盧卡斯影業"更深深的改變了電影的製作,旗下的工業光魔特效公司ILM至今已獲得15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很多大片片尾,都能看到ILM的身影。盧卡斯影業logo從1977年第一部上映至今,星戰系列正傳電影8部,外傳1部,其中1977-1983的經典三部曲絕對是許多影迷心中的「科幻電影聖經」。
  • 星戰速成補習班開課啦
    初次觀看《星戰》一定對片中的很多概念理不清,入坑前,歡迎參加我們的「星戰速成補習班」。來,開課啦!在《原力覺醒》之前的《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一共六部,分為七八十年代上映的「老三部曲」和1999年起上映的《星戰前傳》新三部曲兩部分。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比星戰更星戰的電影~
    草根英雄激戰銀河亂世,一部比星戰更加星戰的電影,2017年1月6號《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上映啦!你的小心臟準備好了嗎?約起來吧~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K-2SO被重新編程的帝國安保機器人K-2SO由艾倫·圖代克( Alan Tudyk)配音。
  • 讓你一次性看懂星戰,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下)
    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05-21上映)接下來是1980年的第五部《帝國反擊戰》,這部電影的導演並不是喬治·盧卡斯。在星戰紅了之後,盧卡斯瞬間成為超級大紅人,有很多公司的事務需要處理,所以他找了一個南加州大學的老師厄文·克什納來代替他當導演,自己只當編劇與製片人,但沒想到克什納超額完成任務,把《帝國反擊戰》拍成了一部星戰迷公認的全系列最佳作品。
  • ...年恢復正常」;《星戰 9》上映後,迪士尼將放慢星戰電影節奏...
    《星戰 9》上映後,迪士尼將放慢節奏12 月 20 日凌晨,《星戰 9:天行者崛起》上映,這是星戰正傳 9 部的最後一部,同時也是迪士尼收購重啟星戰後的一個轉折。從 2015 年《星戰 7:願力覺醒》上映開始,迪士尼保持著每年一部星戰電影的節奏。《華爾街日報》周末報導稱迪士尼將在星戰 9 之後調整節奏。
  • 《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上映40年 曝紀念海報
    1905電影網訊5月29日,紀念《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上映40周年的日本版藝術海報發布。達斯·維達站在海報中央,銀河帝國的大軍環伺在周圍。1980年5月在北美上映的《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飽受好評,影片不僅獲得了第53屆奧斯卡最佳音響和特別成就獎兩項大獎,也在「星戰迷」中留下了「經典續集」的美譽。在Matt Ferguson設計的這張海報中,《星戰》系列中有代表性的殲星艦和體積巨大的裝甲突擊載具列隊前行,似乎做好了作戰準備。
  • 快速學完星戰高階課程,再決定要不要看《星戰7》
    但也有許多資深星戰迷認為這部星戰徒有其表,花費了100多元的票錢和2小時15分鐘的生命,看的卻不是一部真正的《星球大戰》,散場之後心中一直滴血。這就讓許多想看電影,卻對星戰了解不深的人產生了困惑。怕是爛片看完後悔,但身邊許多朋友卻已經天天把星戰掛在嘴邊了。特別是當女朋友聚精會神地聽著別的男生引經據典地侃侃而談,而自己卻只是無言以對的時候,簡直是活生生的「男默女淚」。
  • 漢·索羅之後誰是下一個星戰主角?
    就連對星球大戰系列很痴迷的北美,也僅給《遊俠索羅》6.9分,創下「星戰」系列新低。很多「星戰」粉絲認為新版的「漢·索羅」並沒有還原出老版的神韻,認為他「全程呆滯」,但卻有相當一部分粉絲對片中的「楚巴卡」和「蘭多·卡瑞辛」很感興趣,覺得他們「形象生動,希望下一部能夠加戲」。這些粉絲的意見,一直備受《星球大戰》出品方重視,「星戰之父」盧卡斯曾說過,為電影貢獻票房的,超過90%都是骨灰級的星戰迷。
  • 新上映的「星戰9」到底填了前作哪些坑?
    首先列出所有影視作品——11部真人電影與1部真人電視劇(動畫電影和動畫片本文中不予以討論),按照上映時間排序(美國):《星球大戰:新希望》,1977《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1983↑這三部曲被稱為「老三部曲」,由「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創作,雖然只有「新希望」是他的導演作品。
  • 星球大戰編年史,從盧卡斯到迪士尼,星球系列到底都經歷些什麼
    最後為了《新希望》這部電影的排片,福克斯甚至拉下臉來搞起了捆綁銷售,才讓全美幾千家院線同意籤了放映合同。幸運的是,觀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最後《新希望》在全球範圍狂攬7.7億美元票房,二十世紀福克斯也因此大賺特賺,而導演喬治盧卡斯也保住了自己導演的飯碗。
  • 大衛·芬奇或接手「星戰」 2015年起開拍三部曲
    導演大衛·芬奇    電影網訊(編譯/何小沁)自從迪士尼鯨吞盧卡斯影業後,關於「星球大戰」新三部曲的話題便不絕於耳。因此如果最終「星戰七」的導演沒有其他人選,兩部電影將成為迪士尼與芬奇談判的開始。    距離現有最後一部「星戰」電影《星球大戰:絕地歸來》上映已經過去近三十年,重新開啟塵封已久的科幻經典需要慎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