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奪冠」,到今年《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最後一課」,相信觀眾明顯能感覺到,那個四十多歲的光頭導演徐崢,居然還沒到達人生的天花板,還在悄悄的成長。每次亮相,總能又帶來一波驚喜。
一、秀髮「英年早逝」
1972年,徐崢出生在上海,三年級就開始在話劇中挑大梁的他,註定要吃演藝行業這碗飯。
中學時,徐崢學校旁邊就是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所以他經常曠課跑去看戲。一來二去,跟劇組混熟了的徐崢,也有機會上臺演戲了。
等到高中畢業,徐崢一心想往北京去。誰料中戲當年不招上海學生,北影徐崢初試就被刷了。陰差陽錯之下,他卻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兜兜轉轉還是沒離開家鄉。
人生到這也算是順風順水,然而徐崢到了大二時,遭遇了人生中最苦逼的滑鐵盧——他禿了!
20歲的徐崢無憂無慮、天真爛漫,唯一要考慮的就是下課了去吃哪個食堂。
某天他像往常一樣洗頭,結果頭髮居然一把一把的掉。
從一開始的奇怪,到逐漸的驚訝,再到深深的恐慌。那一刻,徐崢跌宕起伏的心理過程,能寫一部《甄嬛傳》
遇事不決找爸爸,徐崢抄起電話打給親爹質問:您是不是把禿頂遺傳給我了?
徐崢他爹反將一軍:我到45歲才禿頂,你怎麼20歲就開始了?
甩鍋不成的徐崢,只能在深夜的被窩裡默默舔舐傷口:如果不曾擁有,失去時就不會如此悲痛。
「曾經有一頭烏黑的秀髮長在我的頭頂,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這句臺詞應該是徐崢的心底獨白,畢竟剛上大學那會,他也是做過發模的人。
誰曾想江湖易老,歲月難催。時光在別人那是殺豬刀,到徐崢這居然是剃頭推子,還是提前20年的那種!
眼看秀髮像無情的渣女,一把把離自己而去,被深深傷害的徐崢陷入了自卑之中。
後來在「資深禿友」,徐崢他爹的建議下,徐崢開始用起了生發秘方——生薑。
「45歲時禿頂,你可以理直氣壯;20歲禿頂,你就是個鬼鬼祟祟的小人。」
就像得了痔瘡不敢聲張的廣大青年同胞一樣,偷偷用生薑擦頭皮的徐崢,境地比得了痔瘡還要慘——畢竟蝨子在他的禿頂上都藏不住。
每當徐崢滿懷希望拿起那塊生薑時,他的同學都會敲著盆大喊:快來看啊,徐崢又在長頭髮啦!
在同學灼灼的目光下,徐崢一緊張,打翻了手邊的生髮水。
生髮水撒了一桌子,同學就問:你們說桌子會不會也長毛?
緊接著就有接話茬的人大笑:看看徐崢那腦門,這效果也不咋樣!
受到打擊的徐崢開始嘗試戴帽子,見到好看的帽子,比見了美女還興奮:
「除了綠帽子,什麼顏色的帽子我都有。」
不了解他的同學就奇怪:徐崢你為啥天天戴帽子啊?快摘了吧挺難看的!
徐崢聽了很感動,隨手拿下帽子,同學掃了一眼趕緊攔住:算了吧,我覺得你還是戴帽子有氣質。
還有一次,徐崢在等紅燈,一不小心被風吹落了帽子。
頭頂那一小撮毛髮迎風飄揚,如遺世獨立,飄飄似仙,欲與天公試比高。
路邊騎車的大哥突遭此變,虎軀一震,連人帶車摔了個狗吃屎。
摔在大哥身,傷在徐崢心!
心灰意冷的徐崢走進理髮店,要師傅給自己剃個光頭。
師傅驚訝:小夥子你多大年紀就要剃光?
徐崢一摘帽子。
師傅:來吧小夥子,我刀磨好了。
五毛錢,五分鐘,徐崢呵護了許久的獨苗苗,就這樣輕飄飄落了地。
彼時的徐崢,做夢都想當一名演員。隨著「生發夢」的破滅,留給徐崢的,只剩演技派一條路了。
二、豬八戒一炮而紅
1994年,徐崢畢業了,他這才發現,其實禿頂對於一個演員來說,真的不算啥。
因為不管禿不禿,都沒人找你拍戲。
沒辦法,人總要混口飯吃,徐崢只能到上海話劇中心應聘,當了一名話劇演員。
4年後,徐崢靠出演《股票的顏色》闖出了名頭,獲得話劇界最高榮譽「白玉蘭」獎。
得獎後的徐崢貌似有點飄,在充滿了自我陶醉的自編話劇《擁擠》和《母語》中,徐崢杵臺上演了40分鐘不能動彈的模樣。
藝術是夠藝術,但觀眾們都看睡著了。
滔滔不絕解釋的徐崢,看到記者迷茫的眼神才意識到:娛樂化的時代,早就到來了。
隨後徐崢退出了話劇表演,一猛子扎進了北京影視圈這片汪洋大海。
演話劇得過獎,徐崢也有自己的底氣,不過連著出演兩部劇,卻一點水花都沒翻起來。
直到1999年,徐崢苦等的機會終於到來。那部陪伴無數80、90後的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向徐崢拋出了橄欖枝。
不過徐崢能當上主演,中間還有個小插曲。
當時投資方不看好這部搞笑喜劇,說好的資金遲遲不到位。導演急的放話:誰拉倒投資,誰就當主演。
徐崢為了不錯過這部好劇,拿著演話劇多年積攢的家底,拍到了導演的桌上:我就要演那個豬八戒!
次年,《春光燦爛豬八戒》上映,一度成為各大衛視的收視冠軍。
徐崢一炮而紅,不僅身價翻了十幾倍,還把漂亮的小龍女陶虹拐回了家。
有次徐崢去銀行取錢,櫃員認出了徐崢,非常客氣地問:您好徐先生,請問要辦理什麼業務?
徐崢:麻煩給我取一萬塊錢。
結果櫃員忘了關廣播,扭頭對同事喊:快給豬八戒拿一萬塊錢來!
徐崢很尷尬,覺得自己此刻就像劇中那個塗滿腮紅的傻氣角色。
他這才明白,火的是「豬八戒」,而不是徐崢這個人。
為了甩脫「豬八戒」的名頭,徐崢又出演了《李衛當官》《穿越時空的愛戀》等電視劇,也算是在影視圈站穩了腳跟。
三、演而優則導
2006年,鬼才導演寧浩邀請陶虹客串《瘋狂的石頭》,沒想到徐崢一看到劇本眼都挪不開,當場截胡搶了媳婦的戲份。
一位心狠手辣的奸商角色,讓徐崢演的栩栩如生,他也因此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第一次在電影圈嶄露頭角。
而真正讓徐崢大紅大紫的電影,是2010年和王寶強合作的《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是香港人,摸不清內地觀眾的喜惡,這部劇全靠徐崢挑大梁,現場指導其他演員。也正是這段經歷,讓徐崢積累了寶貴的導演經驗。
《人在囧途》上映後大火,700萬的成本贏回3700萬的票房。徐崢就想著再拍部續集,誰知版權卻遲遲拿不到手。
為了不錯過《人在囧途》的熱度,徐崢拉上老夥伴黃渤和王寶強,拍了一部《泰囧》
2012年賀歲檔,《泰囧》以12.6億的票房獨領風騷。處女作就讓徐崢成為內地首位突破10億票房的導演,徐崢一時之間風頭無兩。
眼見《泰囧》賺錢了,《人在囧途》的版權方趕緊把《泰囧》告上法庭,最後《泰囧》敗訴賠償對方500萬。
相對於十幾億的票房,這500萬對徐崢來說不過是毛毛雨。
錢賺夠了,徐崢又拾起了夢想。
在拍《春光燦爛豬八戒》時,徐崢就知道新人導演有多難,因此他和寧浩搭夥,搞了個「壞猴子72變計劃」,專門招有才的新人導演,給他們提供資金支持。
首位籤約的導演叫文牧野,也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那部幫徐崢拿到金馬獎影帝的催淚神作。
因為自己苦過,所以有了支持新人導演的計劃,而新人導演的作品,又幫徐崢實現了演員的大圓滿,不得不說這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最好印證。
如今的徐崢正值壯年,執導的《最後一課》口碑炸裂,但我相信他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部。
畢竟徐崢的才華,比他的光頭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