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綜藝節目推陳出新,音樂、舞蹈、生活記錄全面鋪開,但是節目做得久了,觀眾難免疲憊,所以節目組就開始絞盡腦汁創新。
比如《蒙面歌王》,讓來參賽的明星們都裝扮的親爸親媽都不認識,然後一堆評委在底下一邊鼓掌一邊猜這是誰???
《天賜的聲音》則是以音樂合伙人形式,飛行合伙人表演,底下的幾位常駐合伙人來選人。
但是不管形式多炫,比賽規則多複雜,都逃脫不了比賽的本質,有評分有淘汰,就像小時候老師打分,打具體分數太傷人,那就打A、B、C。最近《天賜的聲音》就上了熱搜,節目邀請周傳雄作為飛行合伙人,和顏人中一起唱了首《我不難過》。
坐在臺下的常駐合伙人是胡彥斌、胡海泉、陶喆、張韶涵以及孟美岐。不知道現在的朋友們還知不知道周傳雄,但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黃昏》、《寂寞沙洲冷》。說實話,不管從出道年齡、資歷輩分、作品傳唱度,底下這幾位都應該叫周傳雄一聲老師。周傳雄演唱完後,陶喆身子前傾,很感慨地寒暄起來,直說周傳雄應該是前輩。
張韶涵很感恩,說自己唱過周傳雄製作的《MVP情人》片尾曲,這部劇是她的第一部主演劇,也是成名作之一。
胡彥斌更是不假思索就報出了一連串周傳雄的作品,我的心太亂,有一點空白,黃昏,寂寞沙洲冷。
此時坐在邊上的孟美岐就有點尷尬了,可能覺得自己此時說什麼都錯,索性什麼都不說,全程翹著二郎腿,看著臺上。
但你從她的表情能看出什麼?尊敬?還是尷尬,亦或是可憐?就這麼短短不到十來分鐘的片段,迅速衝上了熱搜,大家最最熱議的莫過於,孟美岐都能做導師點評周傳雄了?
這讓70、80、甚至90後觀眾情何以堪呢?網友都說這是個魔幻的時代。
有的營銷號也開始帶節奏蹭熱度,都過來噼裡啪啦地說一通。孟美岐工作室出來澄清,她全程沒說一句話,只在最後要做決定時候才說了一兩句,哪裡來的點評呢?而且孟美岐是音樂合伙人,不是導師。
最後節目組出來息事寧人,發了個聲明,意思是這個節目裡沒有所謂導師,大家都是音樂合伙人。
所以開始玩文字遊戲了。。。。。???那節目組你為啥要給常駐合伙人的化妝間門口貼著「導師」的牌子呢?
就像前面所說,不管是叫啥,本質都是一樣的,坐在臺下的比臺上的更有話語權,給臺上的明著暗著打分,決定臺上人的去留。觀眾們難以理解的是孟美岐和周傳雄所在的位置,不管孟美岐說沒說話,其實都逃不脫「配不配」的討論。在《明日之子》裡做星推官,你看新的名詞又來了,其實還是評委。
在點評沒出道的小白時候,孟美岐以前輩之態是很有底氣地說一說,就這一說還被大家各種懷疑,每天只睡半小時???你確定?
但是碰上by2這樣曾經紅極一時的前輩,孟美岐說話明顯就保留了很多,說著不鹹不淡的話,還是被大家罵了半天。
畢竟孟美岐在內娛出道也才幾年功夫,又沒有什麼代表作出圈,大家第一眼看到她作為評委出場,心裡就是打了個問號。
更何況是這次周傳雄呢?周傳雄的歌有多紅火,大家已經知道了,孟美岐有哪一首出圈了呢?很多人會說,她又不是第一次做節目導師了,怎麼就這次被罵呢?
朋友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您看看,胡彥斌、陶喆、張韶涵、胡海泉,哪個沒有幾首大家隨便哼哼就能唱出來的歌呢?事情議論到後面,周傳雄也不得不出來說話,發了個小作文,大意是沒有誰應該是誰的導師,臺上或是臺下都沒有優劣之分,都是對音樂的熱情。
要說周傳雄也是實慘,幾經坎坷終於紅火起來,結果就在發展的如日中天的時候得了胃病。
等到他調整好再出山的時候,娛樂圈早已換了天,哪還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只能淪落到去各個三四線城市接商演餬口。
作為歌壇老前輩能有勇氣站上臺也是不容易,因為你要是被淘汰就是過時了,留下來了是靠關係。還要接受年輕一輩的挑挑選選和點評。路人對娛樂圈的感慨也是一陣風的事兒,畢竟都是閒著沒事看看,但是孟美岐的粉絲開始一邊為她不平,一邊開始罵周傳雄。
罵他博同情,都是前輩了就別來參加節目了,得認清自己,不然還得聽後輩點評。
粉絲集體發起了心疼孟美岐被網暴的討論,飯圈的力量也讓我們折服。
我們來看看兩個人的粉絲數量,孟美岐2500萬粉絲大V。
粉絲們說周傳雄買營銷號網暴孟美岐就有點可笑了,現在的飯圈人可能都低估了周傳雄的國民度了,他要知道買營銷號他還能沉寂這麼多年?這是把他往飯圈人設套了。流量為王的時代裡,我們有幸看過很多怪像,比如楊超越給李克勤頒獎,還一不小心站了個C位。
其實說到底還是節目組,是平臺在搞事情,為了收視率整點矛盾出來,大家一邊罵一邊看,收視率哐哐哐漲。
明星們就當拿錢挨頓罵,對於一些急需曝光的新生代明星來說,黑紅總比不紅好。黑著黑著可能就白回去了,你看黃子韜是不是就這樣?
這類明星還有個特點,就是缺少代表作,作品不出圈,就需要舞臺曝光或者微博熱搜來提升國民度,大家就都知道,哦哦,原來娛樂圈還有這號人。
但是一旦碰上實力強的同行,還是那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說到底,罵穿鍋,還是沒有作品,不管你是坐著站著都會引來全網嘲。這個道理放生活裡也一樣適用,有本事的人在哪都能活的理直氣壯。
只是可憐了我們觀眾。無比懷念21世紀初神仙們打架的時代。
那時候周杰倫還很瘦,唱著《範特西》,再來一張《依然範特西》,女團是SHE和Twins這樣的。
老飆高音的飛兒樂隊還在,唱著《我們的愛》,林俊傑的《江南》繾綣婉轉,蔡依林還不是那個高空劈叉的體操運動員,還在唱《愛情三十六計》。
可惜,原來那時候已經是「諸神黃昏」了,如今鼓吹流量為王,被時代的大浪淘沙捲走的是真正做音樂的人和能歷經時間的經典作品。
不說了,聽歌去了,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