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2020-12-28 人民網青海站

  「雲」課堂、「雲」劇場、「雲」遊中國、「雲」互動交流思想感情……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停課不停學、線下改線上,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拓展文化交流的新空間,傳遞攜手抗疫的信心和力量,在文化交流中相互鼓舞、相互溫暖

  仰光中國文化中心

  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近,一段3分45秒的視頻在緬甸網絡上引發關注。緬甸政府向湖北武漢捐贈大米、中國政府向緬甸捐贈醫療物資,緬甸民眾在仰光大金塔為中國虔誠祈禱、中國醫療專家組赴緬協助抗疫……在這段名為《中緬齊戰「疫」·胞波情誼深》的視頻中,兩國相互支援,同舟共濟,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視頻上線當天點擊量就達8618次,一位網友留言:「當看到緬中兩國聯合抗疫的一幕幕生動感人的畫面時,禁不住淚目了。」

  這段視頻的製作者是仰光中國文化中心。作為對緬展現中國形象的窗口和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心的工作由線下轉向線上,進行線上教學、推出線上新欄目、舉辦各種在線活動,為當地民眾傳遞抗疫信息,提供了解中國抗疫、感受中國文化的新渠道。4月份以來,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推出9個欄目的線上系列活動,共計發帖近100篇,總點擊量近15萬次。

  2020年是中緬文化旅遊年。從4月1日開始,中心推出「雲·遊中國」線上文化旅遊專題視頻圖片展,首期播放視頻短片《超乎想像的中國》,讓緬甸民眾在「雲端」近距離感受中國。中心還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線「帶你打卡中緬傳統節日」等欄目,與緬甸人民分享中國人文歷史、旅遊景觀。

  與此同時,仰光中國文化中心還推出「雲欣賞」「周六影院」等欄目,並即將推出「移動中國劇場」欄目,將為廣大網友呈現更多中國影視劇和紀錄片,如電視劇《奮鬥》、紀錄片《一帶一路》等。這些文化作品經過緬語本土化譯制,使受眾在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走近中國,了解中國。

  疫情防控期間,民眾大多居家隔離,如何做到停課不停學?中心推出「雲」課堂,打造了「中華經典名句漢緬對照」「悅享課堂——漢緬同義詞句解析」「中國民族舞蹈培訓」等線上教學欄目。同時,中心與緬甸最大的傳媒集團瑞丹倫集團旗下的天網電視臺(skynet)合作,開發漢語教學等視頻課程。當地學生倪尼萌說:「『中華經典名句漢緬對照』欄目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

  「雲·遊中國」的體驗十分美妙

  「你們好!」伴隨著一聲漢語問候,金敏燮和兒子一大一小兩張面孔出現在在線課堂的屏幕裡。同在一個「雲」課堂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鼓起掌來。

  36歲的金敏燮是首爾中國文化中心的資深學員。他喜歡中文,對中國文化歷史有濃厚興趣。在他的書房裡,與中國相關的書籍比比皆是。受他的影響,兒子也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每逢周末,父子倆總是一起來中心學習,成為中心的一道風景。新冠肺炎疫情在韓國暴發後,中心的線下課程暫時停止,父子倆的周末漢語課也停了下來。小傢伙總是拉著爸爸問:「為什麼不帶我去上課了?」

  為了滿足包括金敏燮在內的許多學生的學習需求,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從3月初啟動了在線教學。9位老師共在線教授26門中文語言課程,覆蓋35個班級、490餘名學員。為了方便學生學習,他們或是運用各種軟體在線授課,或是錄制課程視頻發送給學生,或是用即時通信工具建立班級群答疑解惑。

  「在線學習中文很有趣,學習效果也不錯。」金敏燮說。接下來,他期待著能拓展自己的網課內容,在線學習書法、太極拳、中國烹飪等課程,也盼望疫情盡快過去,能夠重返文化中心教室,與老師同學們線下見面。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在線上進行日常教學活動的同時,還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中韓守望相助、合作抗疫的感人故事。中心通過韓文官網、臉書、優兔等平臺,匯總發布疫情期間最新信息,還收集中韓合作抗擊疫情的素材,編輯製作「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中韓攜手抗擊疫情」短視頻。自3月以來,中心共推送相關稿件300餘篇、文字12萬餘字、圖片1000餘張、視頻近百部,覆蓋人數逾5萬人。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在韓文官網推出「雲·遊中國」線上系列活動,讓韓國民眾足不出戶感受中國文化。62歲的車淑京是一名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曾多次「背包遊中國」。疫情期間,她把中心官網的許多圖片下載下來,放大後仔細欣賞。「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雲』遊中國的體驗十分美妙。」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

  凸顯文化和藝術的價值所在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成立於2003年,是中國在歐洲設立的首批文化中心之一。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地學校關閉,中心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啟動網絡教學方案。目前,中心開設的各級漢語班、口語班和實用藝術漢語課程都在線上正常進行。

  除了線上教學活動,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還推出了包括兒童繪畫比賽在內的一系列線上活動。這些活動激發了新的藝術展示方式,也開闢了新的文化交流空間。「受疫情影響,很多線下活動被迫取消。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線上活動,凸顯文化和藝術的價值所在。」瓦萊塔前司法、文化和地方事務部文化主管凱瑟琳·塔寶妮說。

  今年3月,馬耳他科斯皮誇市的聖瑪格麗特中學「中國角」活動迎來10歲生日。「每年一度的『中國角』活動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10年間這個活動從未中斷過。」活動發起人馬丁·阿祖帕蒂說,由於趕上疫情,今年的「生日」過得很特別——中心利用社交媒體對「中國角」活動進行了回顧和展望。「很多當地民眾都送來了祝福,《馬耳他時報》和《獨立報》等當地媒體也做了報道,我要把這些祝福都記下來,出一本書來紀念。」阿祖帕蒂說。

  不只是「中國角」慶祝活動。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還積極整合國內外文化和旅遊資源,連續推出3期「雲·遊中國,萬眾藝心,文化戰疫」在線主題活動,同時與年度對口合作的安徽省合作開展「安徽,一切美得剛剛好」線上旅遊宣傳。

  原定於3月份舉辦的第六屆中馬女畫家對話展,也由線下改為線上展出。「兩國女畫家的作品通過線上展覽與大家見面,她們的作品充滿了人性的力量,這正是面對疫情的人們所需要的。」策展人、馬耳他知名藝術評論家鮑琦說。

  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

  期待進一步合作推動丹中友好

  進入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的官網,首頁上就可看到《武漢戰疫紀》的英語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從武漢封城講起,全景式地展現了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歷程。正如片中人物所說的,「隻要希望存在,那麼之前的艱苦都不是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作為北歐首家中國文化中心,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在網站上開設了「抗疫專欄」,分享抗疫經驗,呼籲攜手抗疫。中心先後上傳播放《大城重啟》《武漢戰疫紀》等紀錄片,全面介紹中國抗疫努力和經驗﹔編輯製作「這是中國」欄目,講述發生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中心還推出《和熊貓寶寶一起戰勝疫情》動畫片,用廣受喜愛的大熊貓形象,以活潑有趣的語言,介紹如何居家隔離、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等,受到丹麥少年兒童和家長們的歡迎。

  疫情期間,丹麥文化協會的兩任退休總幹事給中心來信,盛贊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抗疫過程中的卓著表現。安徒生博物館館長尼爾斯表示:「中國對丹麥很重要。我們期待疫情盡快結束,同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一起盡快落實計劃中的一系列合作項目,推動丹中友好和世界和平進步事業。」

  與此同時,中心還在官網及優兔、臉書等社交媒體上先後分享了《魅力中國》《大美重慶》《心動上海》等視頻短片,舉辦了《世界遺產在中國》《古韻龜茲·絲路庫車——大美新疆攝影展》《「行千裡、致廣大」——大美重慶》《安徽,一切美得剛剛好》等文旅攝影圖片展,讓當地民眾足不出戶,「雲」遊中國,欣賞中國瑰麗的風光名勝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一位丹麥醫生在官網寫下留言:「我已經去過中國3次,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美麗的地方沒去過。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再去中國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貝寧中國文化中心

  我會一直關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

  「武昌魚、熱乾麵、漢正街、黃鶴樓、珞珈山……」貝寧中國文化中心漢語班學員甘納特掰著手指數著武漢的美食和名勝,「我想去中國留學,把短片中提到的好吃的、好玩的都體驗一下。」

  甘納特提到的短片叫《花點時間遊武漢》,目前正在貝寧中國文化中心官網上播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中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從線上到線下,從視頻短片到文藝創作展,多角度講述中國的抗疫努力,傳遞中貝兩國共抗疫情的相互支持,展現中國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發展,獲得當地民眾的高度評價。

  今年3月,貝寧中國文化中心聯合12名貝寧著名藝術家共同舉辦「貝寧與你同在,攜手抗擊新冠」文化藝術創作展。12名藝術家在4天時間裡創作了30多個作品,用繪畫、雕塑、音樂等形式,表達對全球抗擊疫情的堅定支持。「我的畫裡有6個人,代表各國民眾。他們手牽手,用頭頂託起受病毒侵襲的地球,象徵全世界人民一起抗擊疫情,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參與創作展的藝術家妮娜說。

  也是在這次創作展上,貝寧享有盛名的金屬管樂團(Gangbe Brass Band)與貝寧中國文化中心合作,為觀眾們獻演了《中國必勝》等曲目。《中國必勝》是管樂團的音樂家們為中國抗擊疫情專門創作的,這是他們第一次用貝寧本土豐語進行這樣的創作。為了這次演出,他們幾次到中心尋找資料,還專門學習了用中文演唱「武漢加油」「貝寧加油」。

  「中國全面復工復產,我為中國取得的抗疫成果感到驕傲和自豪。」貝寧中國功夫聯合會主席塔尼亞塔是中心的「鐵粉」,中心舉辦的活動幾乎場場不落地參加。他在貝寧中國文化中心官網上留言:「聽說中心與武漢文旅局正在策劃『歡迎您到武漢來』主題活動,我會一直關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

  (本報記者侯露露、任皓宇整理,通訊員李少鵬、蘇學明、張力、沈林)

  圖片說明:

  圖①:疫情防控期間,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學員金敏燮與兒子一起上網課,學漢語。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圖②:馬耳他科斯皮誇市聖瑪格麗特中學師生,在「中國角」活動現場留影。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圖③:貝寧金屬管樂團在「貝寧與你同在,攜手抗擊新冠」文化藝術創作展上獻演歌曲。

  貝寧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圖④: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推出《和熊貓寶寶一起戰勝疫情》動畫片,與當地民眾分享防疫知識。

  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底圖:《古韻龜茲·絲路庫車——大美新疆攝影展》中關於庫車市雅丹地貌的圖片作品。

  仰光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責編:劉沛然、楊陽)

相關焦點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中)和中方專家參觀方艙醫院床位設置。義大利政府、醫務工作者和民眾對中國疫情防控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祝賀,感謝中國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帶來寶貴的治療經驗。  在中國發生疫情之初,義大利人民對中國提供了無私幫助。現在,義大利疫情防控工作遇到困難,我很自豪曾經與義大利專家並肩戰鬥。病毒無國界。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抗疫,才能戰勝疫情。義大利加油!
  • 三萬隻羊為中蒙友誼添佳話(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今年2月,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嚴峻時刻,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專程訪華表達慰問和支持,表示蒙方願在此前已經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礎上,再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根據中蒙雙方商定的計劃,3萬隻羊將分批於11月中旬前運抵中國境內,在二連浩特加工後運往湖北省,把蒙古國政府和人民的心意傳遞給在抗擊疫情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湖北人民。
  • 「抗擊疫情,中國文化中心和我們在一起」(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講座在阿布賈大學舉行,袁安介紹了中國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良好成效,並用中國疫情防控經驗向在座師生闡明,只要全社會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疫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舉辦講座,中國文化中心還安排中國赴尼防疫工作組專家們在線回答疫情防控問題。與會者紛紛表示,與醫療專家進行一對一深入交流,收穫了詳盡而專業的指導,對疫情防控有了更進一步認識,既增強了信心,又促進了工作。
  • 萬裡尚為鄰 相助無遠近(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中國積極參與...
    新華社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快速擴散蔓延。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在做好本國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對其他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伸出援手,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國際人士對中國以實際行動參與並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高度讚賞,認為中國提供的援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中國經驗值得借鑑,中國為全球攜手戰勝疫情注入了信心。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拓展文化交流新空間
    緬甸政府向湖北武漢捐贈大米、中國政府向緬甸捐贈醫療物資,緬甸民眾在仰光大金塔為中國虔誠祈禱、中國醫療專家組赴緬協助抗疫……在這段名為《中緬齊戰「疫」·胞波情誼深》的視頻中,兩國相互支援,同舟共濟,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視頻上線當天點擊量就達8618次,一位網友留言:「當看到緬中兩國聯合抗疫的一幕幕生動感人的畫面時,禁不住淚目了。」  這段視頻的製作者是仰光中國文化中心。
  • 「我們要與中國朋友共同奮鬥」(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在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在華工作和生活的外國友人選擇留在中國,與中國人民共克時艱、共同抗擊疫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們紛紛表示,中國政府採取了有力、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生活在中國很安心,相信堅韌勇敢的中國人民一定能戰勝疫情。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國際視野)——中國上下同心、眾志成城抗擊...
    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需要各國攜手應對。中國在應對疫情過程中,一直與世界衛生組織保持良好溝通,積極與各國分享防疫經驗,展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非常重視加強國際合作,與多國領導人通電話,介紹中國防控工作相關情況。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抗疫面前見真情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拉孜窗口 民族團結一家親 抗疫面前見真情 當前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奮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
  • ...共同抗疫情——石嘴山市榮獲自治區最美家庭楊丹家庭故事展播
    夫妻齊上陣共同抗疫情楊丹家庭>>>>>>>>>>楊丹家庭是一個幸福溫馨的三口之家,妻子楊丹是一名公安民警在疫情期間,夫妻兩人將8歲的孩子託付給姥姥,妻子楊丹在執勤一線執筆戰疫,採訪報導了大量石嘴山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先後採寫稿件100餘篇,40餘萬字,被人民公安報、中新網、騰訊網、寧夏日報、平安寧夏等轉載刊發200餘篇次,點擊瀏覽閱讀人數上百萬。
  • 「我們對中國人民戰勝疫情充滿信心」(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舉全國之力,團結一心,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經過艱苦努力,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外國媒體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的強大決心和執行力,相信中國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並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努力實現既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 「在困難的時候,中國朋友幫助了我們」(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本報記者 李瀅嫣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海外的中國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積極向所在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支持:緊急轉產當地抗疫物資、幫助改擴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和隔離設施、捐款捐物……中國企業的責任與擔當,獲得當地人民的廣泛讚譽。
  • 「困難時,才知道誰是真朋友」(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歐洲已成為疫情大流行的「震中」。中國在本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後,積極通過分享疫情防控經驗、派遣醫療專家組、提供醫療物資等方式,為歐洲抗擊疫情提供幫助與支持。
  • 「為老師鼓掌」(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疫情防控期間,儘管無法在教室裡授課,老師們的辛勞和奉獻卻未曾中斷。近日,10個巴西民間組織邀請家長、學生及各界人士在社交媒體通過視頻、照片或文字形式向老師致敬,發布帖子時都加上「為老師鼓掌」的標籤。這一活動得到了積極響應,越來越多人錄製視頻表達對老師的感謝。費爾南德斯表示:「學生和家長們的肯定確實溫暖了我們,並激發不斷向前的動力。」
  • 「移動課堂」傳播知識(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疫情防控期間,菲律賓大部分學校停止面對面授課,鼓勵學生在家上網課。對於生活在偏遠山區的孩子們而言,當地既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視信號,根本不具備上網課的條件。為幫助孩子們複課,邦板牙省的瑪莉亞綜合學校決定派出教師志願者隊伍,帶著電視機等播放設備到當地偏遠地區,給孩子們播放提前錄製好的課程視頻。塞姆西姆就是這支教師志願者隊伍的成員之一。
  • 非遺助力抗疫情,共克時艱迎春歸
    充分利用各類文化數字資源,創新思路,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非遺展示、宣傳服務活動,多元化傳播,通過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優酷等新媒體廣泛推送青海非遺,有介紹,有觀賞,有體驗,用非遺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戰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擂鼓助陣。
  • 抗疫一線,處處有真情,面對疫情,他們毅然決然伸出援手……
    抗疫一線,處處有真情我省在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道路上愛的暖流不斷湧現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戰這一舉動為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帶去了關愛送去了動力2 月 1 日上午九點,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奶奶用帽子遮住臉來到遵義市播州區龍坑派出所,遞給了值班民警1萬元現金
  • ...共同抗疫情)——國際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抗擊疫情取得積極成效
    當前,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世界在這一過程中,見證了中國政府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團結精神,見證了中國制度的強大優勢。中國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樹立了榜樣。
  • 為全球共同抗疫貢獻中國力量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一些國家面臨第二波疫情威脅,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之路任重道遠。中國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穩步前行。
  • 山東諸城鴻源投資集團慷慨捐贈共抗疫情
    中國食品報山東食業輿情信息中心近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進入攻堅階段,諸城市鴻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先後到諸城市交警大隊,桃林、龍都、密州、開發區黨委政府無償捐贈了共計價值50000元的鴻雨巖泉桶裝水和價值5000元飲水設備,慰問奮鬥在抗疫一線的交警及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