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英雄,但絕不當逃兵,不能因為害怕而不去戰鬥

2021-02-22 央視文藝

「我宣誓,以真心、愛心和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永葆白衣天使的純潔。」在今晚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系列節目《戰「疫」故事》第五期節目中,故事講述人李思思將為觀眾講述一位特殊白衣天使的「戰疫故事」,她以命相博,踐行了自己當初的國際護士誓言。

38歲的郭琴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的一名護士,疫情爆發後,她在急診病房內照顧重症患者,卻因照料病人而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她住院的那幾天,正值疫情爆發期,ICU、急診室人滿為患。在病床上,聽著原本跟自己搭班的徒弟,腳步聲響了整整一通宵,她有些自責:「我心裡很難受。我覺得如果我沒有症狀,我就可以幫一下他,他可能就沒有那麼辛苦。」

李思思曾問她,患病之後,害怕嗎?郭琴坦然回答道,怕。確診當天,她想了很久,突然感到內疚,以前陪伴孩子太少了,於是給兒子發了一條信息:「自己能做的要多承擔一些,爸爸一個人很辛苦。」

但怕歸怕,康復後的第一時間,她立即給護士長發微信請命:「重症患者越來越多,要是沒有大礙,我就來上班。」返崗那天,同事們穿著隔離服,與郭琴一一擁抱,「歡迎歸隊!」郭琴說:「我不是英雄,但絕不當逃兵。不能說因為害怕而不去戰鬥,我們是一個團體。」

「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看過護士、醫生的眼睛!你們穿著笨重的防護服不停地穿梭,聽說你們每天只穿著一件短袖上班,可下班的時候還是渾身汗透, 這可是2月的冬天啊!」演員林永健在節目最後,將這封特殊而又真實的《出院患者們寫給醫護人員的信》,讀給所有正在一線奮戰的「白衣天使」們,代表全國人民告訴他們:你們的平安是我們最真摯的願望,請你們一定保護好自己。

翩翩白衣,孜孜戰疫,臨危受命,保國安民。再次回歸,郭琴更能直觀地感受這身「白色戰袍」對於患者們的意義:她站在那裡,就意味著一種治癒的希望。在祖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像郭琴這樣抗擊在祖國疫情一線的醫務人員,她們原本溫柔的一襲白衣,便成為了衝鋒陷陣的戰袍。此時此刻,她們不只是一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更是一名以命相博的「白衣戰士」!

今晚20:25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系列節目《戰「疫」故事》將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第五期,央視網、央視頻、微視、B站同步上線,向親愛的「白衣天使」們致敬!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英雄,但絕不當逃兵!」
    因為我們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守土有責,救人是我們的使命。特別是在這個時候,更是我們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候,是不能退縮的。大家好,我是新青年郭琴。我是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的一名護士。今年已經是我在急診工作的第15個年頭了。在1月初的時候,發熱的病人越來越多,是平時的兩到三倍,那個時候加班比較多。我們急診收治危重患者,暴露的風險比較大。我是12號下夜班的時候,在家裡面出現了37.8℃的體溫。到了13號體溫有上升,全身酸痛、頭痛,就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當時有些緊張,因為這個疾病,大家還不知道它後期的發展會是什麼樣。
  • 新兵入伍後,因為生病被退回原籍,屬於逃兵還是退伍兵?
    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是國家穩定繁榮長治久安的基礎,在中國古語中就有著:兵者國之大事也,在近代歷史上中國就因為軍隊力量的不足經歷過一段屈辱的歷史。雖然當兵可以保家衛國,在戰場上成為英雄,但是戰場的殘忍往往會讓很多人感到害怕,所以在戰場上出現逃兵的現象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屢見不鮮,當然各國為了預防出現逃兵,制定了許多嚴厲的處罰。
  • 《八佰》讓從「逃兵」到「英雄」,這位哥用時幾天?
    《八佰》電影海報《八佰》讓我嘆服的,不是它把鏡頭對準了勇猛的戰士,而是他把鏡頭對準了「逃兵」。《薄伽梵歌》(古印度偉大的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一部分,圍繞一場爭奪王權的堂兄弟之間的戰爭展開,是世界級經典著作)裡,克裡希那對不願意參加戰鬥的阿周那說了這麼一段話:「阿周那啊,如果你出於私我而決定不參加戰鬥,這一決定也是徒勞無益的,
  • 執意參軍的美國逃兵詹森,我們不是去伊拉克援助,我們是去毀滅
    於是,逃兵出現了,拒絕上戰場殺人的士兵層出不窮。據五角大樓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自從進入新千年以來,已經有將近四萬多名美國大兵逃離自己的崗位。其中確實有不少是因為害怕死亡,但也有出於良知,不願意殺害無辜者的戰士,比如瑞安·詹森。
  • 《八佰》:逃兵刻畫到位,英雄卻成工具人,不過我們都冤枉管虎了
    第一,逃兵視角展開,足夠新鮮一般來說,抗日作品的主角都是正面人物,或者如《戰狼》這種也是英勇不怕死的軍人形象,但《八佰》不是,《八佰》的主角是一群逃兵——歐豪飾演的端午、他的弟弟小湖北、想盡一切辦法逃脫的老算盤(張譯飾)、愛吹牛的老鐵(姜武)等等,他們都是膽小怕死的,加入這場戰鬥不是來賣命的
  • 嶽飛對逃兵從來都不手軟,唯一心軟留下一名逃兵,日後便成為了令人震撼的英雄
    說起愛國英雄,很多人腦中都會浮現很多英雄的名稱,其中嶽飛應該是眾多英雄中比較典範的了,嶽飛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南宋時期一位非常著名和有聲望的愛國英雄
  • 盤點臺灣男星「逃兵」(圖)
    阮經天台灣媒體爆料,雖然嘴上表示絕不逃避兵役,也不害怕當兵,但是現年28歲的阮經天大學念了6年仍未畢業。而且阮經天還不算是最「賴皮」的,臺灣娛樂圈的「逃兵」有一大片,賀軍翔、鄭元暢同樣念了6年大學還延畢,明道的大學學業更是整整9年沒到頭!於公 不當兵繼續吸金阮經天在拍了電影《艋舺》後,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代言邀約不斷,繼早前搶了王力宏的奶茶代言後,前日他又為女性牛仔褲走秀,可謂「錢」途一片光明。
  • 電影《八佰》張譯飾演的老算盤:他是唯一成功的逃兵
    因為我們都知道,老算盤並不是一個真正軍人,他是浙江保安團補充兵員,之前幹的是文職工作,根本就沒打過仗,面對日軍猛烈地進攻不可能不害怕,老兵都會害怕,更何況他這麼一個毫無戰鬥經驗的新兵。  影片中並沒有表現出老算盤是如何逃出去的,我想,應該和之前一樣,趁著夜色走的是水路,畢竟他的水性很好。
  • 《我的英雄學院》橡皮頭老師害怕的人出現,一來就嚷著要和他結婚
    在《我的英雄學院》中,塑造了很多小英雄的形象,不管是人類和平的象徵歐爾麥特還是雄英高中裡面的老師們,都是非常好的角色,橡皮頭老師的能力也是非常厲害的,讓不少對手都稱是棘手的英雄,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眾多英雄之中,橡皮頭老師害怕的人出現,一來就嚷著要和他結婚!
  • 圖說:二戰時期美軍唯一被執行槍決的逃兵 這種人還被拍成了電影
    他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乃至整個南北內戰結束以來,80年來唯一因逃兵罪被處決的美國軍人。在1941~1945年間,對美軍共判處102個死刑(其中95個在歐洲),除斯洛維克以外,所有其他人均因強姦和謀殺罪而被判處死刑。根據美國法律,在戰時,士兵或軍官會因為逃兵而被判死刑,還會因為戰鬥中拒絕執行命令或參加武裝叛亂而被判刑。此圖為劇照。
  • 英雄枉死,歷史虛構:《八佰》終究沒能成為戰爭史詩
    面對日軍毫無戰鬥之力,隊伍被單方面的屠殺。歐豪三人被衝散,成了遊兵散勇(逃兵)。緊接著被謝晉元士兵找到帶到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戰役的領軍者謝晉元,前期都只露了幾面,不是敘事重心。和歐豪三人一起到四行倉庫的「雜牌逃兵」中,還有三人有著重的刻畫。
  • 大敵當前先溜為敬,國軍逃兵知多少?
    軍令部長徐永昌在日記中談到,某師原有戰鬥兵六千,經過戰鬥傷亡八九百,逃散三千人,結果只剩兩千。放養三天都跑不完啊!以第33集團軍為例。根據不完全統計,1942年,該集團軍下屬的第59軍,全年逃兵數量達4800多人;第77軍更嚴重,跑了5700人左右。平均每師都有一千多人逃亡。第33集團軍所屬部隊可是參加過平津抗戰、棗宜戰役等知名會戰的,在國軍中算得上主力兵團。
  • 《八佰》洗白了逃兵和妓女?
    老算盤是個逃兵,但卻是個讓人討厭不起來的逃兵。 從一開始,他就想逃,逃水道、逃殺人、逃槍炮..... 一路上,他也就這樣逃過來了。 日本人放毒氣彈時,他慫到尿不出來;看到老鐵中槍,想讓他伸個手都難。 慫,真的慫。
  • 逃兵,是要處決的
    有人說,帶兵將軍身上那把貼身佩槍是這樣用的:被俘虜時自盡,或者下屬有逃兵時槍殺。陣前逃逸就是違反軍令,一般實時處決,以收震懾阻嚇作用。故戰士一上戰場就沒有躲避的理由,因為當逃兵的死亡機率是百分之一百,但上陣殺敵至少有一半生存機率。 所以,當看到這幾天醫護罷工的新聞報導,我想起將軍身藏那支槍。
  • 每個人心中的「逃兵」
    都覺得結局似乎有些過於美好,仿佛不像真的。我也有此感,且不說結局(據說韓國原版要黑暗的多),就說對結局有關鍵性推動作用的兩個人物:典獄長和中尉,似乎有些太善良了。雖然說是為了實現真正的正義,可是他們畢竟違背了自己的職責,違背了上司的意願。會有多少人願意這麼做呢?但是,他們是不是為了實現大團圓結局而故意設計的工具人呢?回想整部電影,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如此膚淺。
  • 俄羅斯勇士「巴哈杜蘭」傳奇:19世紀逃兵,成波斯萬王之王寵將
    兵敗如山倒,「巴哈杜蘭」自然也不例外,參孫汗買來、騙來的老鄉們有不少當場陣亡,28人僥倖被俘後露出馬腳被當作逃兵吊死,另有些人乾脆趁戰後議和爭取赦免返回俄軍,只有少數成為他日後繼續立足波斯軍隊的本錢。他跟阿巴斯大吵一架,甚至宣布不承認他的王儲地位,嚇得後者立刻交出40名逃兵。可葉爾莫洛夫得寸進尺,進而要求絞死罪魁禍首馬金採夫——也就是現在的參孫汗,阿巴斯即便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自然不歡而散。無論如何,俄波邊境上的雙向「人才流動」仍然層出不窮,而且,由於拿破崙戰爭後波蘭大部被納入俄國沙皇治下,高加索地區上日益增多的波蘭兵員也為參孫汗創造了嶄新的逃兵來源。
  • 我最害怕不是失去你,是失去你之後不能忘記你
    我最害怕不是失去你,是失去你之後不能忘記你1.哪有什麼偶然,世間所有的相遇,皆有因由。就像佛家講,若無相欠,怎會相見。2.人是要和真正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的,那個能欣賞你的優點,發自內心想要和彼此共度一生的人。
  • 又又又是我英的手遊?《我的英雄學院:英雄之心》他來了
    這誰不知道啊,不就是《我的英雄學院:最強英雄》和《我的英雄學院:入學季》嘛。一款動作手遊一款策略卡牌,你要想聽,我這就給你嘮嘮。別別別,我說的可不是這兩款,是在8月21日又曝光的《我的英雄學院:英雄之心》。
  • 《八佰》看完不喜歡的集合下,最大敗筆是老算盤當逃兵,晚上衝橋
    《八佰》看完表示不喜歡的,過來集合下。明明可以從河裡遊過去到英租界,非充英雄當活靶子衝橋!老算盤是怎麼遊過去的你們不去取取經嗎?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這場戰爭,無所謂好壞。他最後選擇的是陳樹生烈士的遺言,而不是相機。也跟著衝橋了,他被感染了,也轉變了!
  • 追憶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三個不相信」背後的英雄之路
    「老連長犧牲時,我遠遠地看到了火光」坐落在泰興市根思鄉宣泰路173號的烈士陵園,紀念的是「爆破大王」、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10月11日,記者來到這裡。由於遭受敵機轟炸,志願軍口糧不能及時供應,3連戰士每人一天就靠幾個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充飢。最困難的時候,大家餓了就吃樹皮,從被炸彈炸開的凍土裡找草根吃。小高嶺戰鬥前,營部獎給3連一筐土豆,楊根思全部分給戰士,而他自己沒留一個土豆。1950年11月29日,楊根思帶領3連冒著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投入第二次戰役,阻擊南逃的美軍陸戰一師以及英軍部隊。